倍可親
標題:
重慶招辦處長說「別管他們」 拒絕公開作假名單
[列印本頁]
作者:
Brigade
時間:
2009-7-7 08:34
標題:
重慶招辦處長說「別管他們」 拒絕公開作假名單
2009年07月07日04:24
來源:四川在線 人民日報、新華社昨再發文要求公開民族成分造假31人名單
重慶招辦處長:別管他們!
「有很多媒體要求公布違規學生名單」,重慶市招辦綜合處處長李萍回答:「別管他們!」
新華社評論稱:如何處理造假考生,想繞是繞不過去的。
不要讓眾多高校靠舉報來保持純潔。
昨日,《人民日報》就重慶高考民族成分造假事件刊發評論《高考公正需要信息公開》;而新華社也再發評論,對重慶市招辦手握31名民族成分造假考生名單而不公開,提出了措辭嚴厲的批評。截至昨晚,重慶市招辦仍未公布31人造假名單。
招辦處長說「別管他們」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重慶市招辦主任邱可辦公室,大門緊閉。記者隨後到其隔壁的綜合處處長李萍的辦公室了解情況。
李萍和4名男士正在談錄取工作上的事情。其中一男士提到「有很多媒體要求公布違規學生名單」,李萍回答:「別管他們!」在得知記者身份后,這4人迅速起身離去。
記者詢問啥時候公布31人民族加分違規考生名單。李萍表示:6月22日的新聞發布會上已經說過,而且邱主任此前也回答了這個問題了(不公開),這是聯合調查組決定的。對於具體名單,她稱自己「肯定不清楚」。她稱「我們迄今沒有接到新的、可以公開的通知」,所以,記者拿不到那份名單。
「24人名單」現身 或包含於31人中
6月11日,重慶市招辦集中公示了重慶市直屬中學聚居少數民族特徵信息表,以接受群眾監督。6月22日,重慶市多部門組成的聯合調查組宣布,共查出31名考生少數民族成分存在問題。7月2日,重慶市招生公眾信息網上公布了新的公示名單,其中少數民族加分學生約1.8萬餘人。但出人意料的是,這份名單上網公示一天之後神秘消失,這一現象被普遍解讀為可能擔心有人根據兩份公示名單的前後變化,找出官方一直尚未公布的31人名單。
日前,北京媒體記者經過努力,在多次比對和核實前後兩份公示名單后,最終發現在第一次公示的名單中,共有24名重慶市的直屬中學考生並未出現在最新公布的加分名單中,這些考生很可能就處在備受爭議的31人名單中。
24人中,就有何川洋和田中。前晚,記者欲就此事向重慶市招辦核實,但未得到任何回應。記者另外獲悉,北大表示,醫學部是否招錄田中,還待重慶公布造假名單后再說。
知名律師:不公開將起訴招辦
昨日下午,一直關注此事的當地律師倪世鈞還向重慶市招辦快遞出一份《關於公開重慶31名民族成分造假考生信息的申請書》,按法律程序申請重慶招辦公開造假考生名單。
倪世鈞曾於2005年和2008年因兩起行政程序,先後與信息產業部、工業與信息化部較真,並取得勝利。
「我對招辦的所作所為,簡直感到太失望了!」倪世鈞說,重慶招辦不公開造假考生名單,事涉社會穩定,事涉基本的社會公平,事涉社會公眾對國家事務的知情權和監督權,事涉重慶市的對外形象。「因此,我以一個公民身份申請其公開政府信息。」
倪世鈞稱,如果重慶市招辦繼續拒絕公布,他將到法院提起公益訴訟。
(綜合新華社、北京青年報等)
記者貼24人名單
尋知情者報料
重慶市招辦在調查組宣布「31名考生民族成分造假」前後各公示了一份加分名單。日前,北京媒體記者在多次比對兩份名單后,擬出一份24人名單。這些人曾被列在6月11日公示的第一份加分名單中,但因「在最新名單中找不到」這24人的名字,記者據此認為,這24人很可能就包含於民族成分造假的31人中。
北京媒體記者日前將24人名單公布出來,並表示希望知情者能站出來,據此予以查證和核實。
重慶市南開中學 7人
何川洋、余妮、丁少進、田中、田楊、曾任雅、呂崢榮
重慶市巴蜀中學 3人
馮思博、譚喬菲、孫詩圓
重慶市八中 3人
楊洪劍、張秋蓮、周鏑
川外附中 2人
田謐、方琳楹
重慶市第一中學 9人
蘇丹、劉於菡、劉倩昀、陳昌忱、黃梓洲、丁敬之、張露月、夏瑞雪、張豪
本名單據北京青年報(來源:成都商報)
作者:
Brigade
時間:
2009-7-7 08:36
這些偽少數民族,真漢奸。政府護著他們,說明他們權勢極大。漢人就是好欺負。
作者:
lyazh
時間:
2009-7-8 01:45
這些名單的後面都是有後台支持的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