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美洲第四個殖民地-馬里蘭州溯源 [列印本頁]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9-6-28 08:38
標題: 美洲第四個殖民地-馬里蘭州溯源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9-6-30 06:05 編輯


門票7塊錢, 包括遊艇費-從大陸赴外島.

行前準備了近一周, 看了聖瑪麗縣旅遊局的錄象. 最後決定選用其一日游的最佳組合, 州史、波多馬克河入海口(馬里蘭州最南端)和一處綜合設施-原始州府考古學研究現場及就近重建的城鎮. 早上7點出門, 晚上8點回家, 開了5個鐘頭跨越了華盛頓特區和馬里蘭3個縣. 大部分走的是州5號路, 大概最多是2級路(鄉村路), 交通燈密度特大, 限速30-55邁. 這個縣經濟以農業為主, 不過相當比例的居民是吃皇糧的-海空軍基地僱員.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9-6-28 08:49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9-6-30 06:07 編輯




俺9點10分到位, 是唯一的參觀者, 其餘全是釣魚的主兒, 停車場僅有十來個停車位.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9-6-28 08:50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9-6-28 18:09 編輯




近鄰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9-6-28 09:19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9-6-28 11:00 編輯








10點博物館才開門, 先在外頭轉一圈兒.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9-6-28 09:40
標題: 聖克萊門茨島((離岸半邁)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9-6-30 06:12 編輯


1634年三月二十五日, 總督雷奧納德卡爾弗特率眾馬里蘭殖民者首次登陸的地方. 安德魯懷特神父在這裡舉行了英屬北美殖民地第一次天主教彌撒. 11/3/1639, 這個島被授予托馬斯傑拉德醫生, 成為聖克萊門茨莊園的一部分. 以後由 Blackistone 家族擁有長達200多年, 所以一度稱為 Blackistone 島.

安德魯懷特神父及其弟子還創建了北美洲殖民地第一所天主教大學-喬治城.


聖克萊門茨莊園, 11,400畝. 男爵遺贈給他的長子查士丁尼上尉. -美國貴族家譜協會立

美國貴族一般指的是新英格蘭200家, 網上廣告多如牛毛, 20塊錢就能查個底兒朝天而且還全都特牛. 最近俺就遇見過幾位, 昨天在快艇上認識了一位軟體工程師兼准專業攝影師, 這位因為拿到了一本書的圖片合同而奔波於東西海岸(專拍燈塔). 此公讀書可觀, 一連給講了兩課: 各式窗口軟體利弊分析, 因為俺抱怨窗口的功能(Windows Vista-兼容及一些華而不實的玩意兒)而且對IT雜誌介紹的即將問世的窗口7型似懂非懂, 他的建議與俺這兒一模一樣, 刪繁就簡改裝XP). 這位對導航燈塔歷史變遷及拍攝細節與用光均頗有心得, 俺也沒閑著, 探討殖民地起源自然就免不了家譜學研究, 因為這位提及祖上如雷貫耳的大名(傑佛遜), 敝人遂順水推舟賣了兩貼膏藥, 其中一個就是'風流才子'. 前幾年的後裔血統之爭可是熱鬧了一大陣子, 主要媒介藉機大肆炒作. 傑佛遜的傳世之作除了盡人皆知的主要開國綱要以外, 就得數那堆情書. 本周NBC有一個節目-名人逸事-婚外情, 榜上有名的全是有頭有臉的人物. 一位心理學家曾在'財富'上來了一篇近乎專業水平的文章-企業名人出軌分析, 其結論特象一句國粹: '人有多大膽, 地有多大產'. 從政、從商出類拔萃的人物有一個共同的性格特點: 喜歡挑戰, 而心理戒備隨著地位的上升逐漸淡化. 不過莫伯蒼在形容巴黎街頭工作者時觀點有異: 虛榮心驅使, 最先拉人下水的往往為日常接觸的人-遊船上的廚師與侍者等. 跟這位一路遊覽及回程等船時侃了一大陣子, 還是意尤未盡, 說不定又蹭一頓(這位家居州府).


背景為維吉尼亞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9-6-28 09:50
標題: 界河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9-6-28 10:37 編輯




波多馬克河的部分河段為馬里蘭與維吉尼亞的州界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9-6-28 10:06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9-6-28 20:19 編輯


含飴弄孫


這孩子特神, 象鄰家的小子, 京城俗話就叫做'小大人兒'. 這孩子問我: 你為什麼說英文, 俺說為了吃飯, 他又說你有多大了, 他爺爺趕緊制止並道歉. 其實童言無忌, 順其自然聽起來也是一種樂趣.


魚餌-海蟲子和烏賊




波多馬克河盛產的斑點魚, 第一次見到.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9-6-28 11:27
標題: 聖克萊門茨島博物館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9-6-29 00:05 編輯




海鳥身上的裝飾是巴爾的摩男爵的族徽


門臉兒雖說不大, 玩意兒還真不少. 因為剛開門兒時就俺一位, 兩位當地職員給講了一大陣子本縣概況與風土人情.


馬里蘭誕生地簡介


年表
1634-第一批天主教徒北美洲登陸
1669-島隨女兒夫家改姓
1781-英國艦隊水手登陸
1813-英國艦隊以此為基地攻擊華盛頓要塞等地(路上見到了國家公園和歷史協會的棕色標牌, 大概離安德魯空軍基地(相當於香山機場)不到10邁.
1851-首次建立導航燈塔
1919-售與聯邦政府, 用於興建海軍武器測試設施.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9-6-28 11:44
標題: 第一位巴爾的摩男爵-喬治卡爾維特爵士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9-6-30 08:03 編輯




1617年, 詹姆斯一世國王的君主立憲制內, 因傑出的職業生涯接受封號, 赴北美洲殖民地之前長期在位於高層.

1620年, 卡爾維特從朋友威廉斯沃恩爵士手中買下一批新大陸土地, 命名為'阿瓦隆', 派遣12名定居者前往, 並於次年為殖民地任命了總督, 1623年, 詹姆斯一世國王授予男爵以'阿瓦隆省'.

1628年, 巴爾的摩男爵再次訪問領地, 隨行的有大部分家族成員, 40名天主教定居者和教士, 並在官邸舉行了聖公會和天主教儀式, 這是其在新大陸的首次宗教容忍嘗試.

-另有一種說法, 出身農家, 牛津畢業後進入議會, 深受國王賞識, 加官晉爵仕途順暢. 后因信仰天主教而自斷坦途.    http://colonialancestors.com/md/proprietary.htm




巴爾的摩男爵二世-塞西爾卡爾維特
父親早逝, 子承父業順理成章. 這個家族對馬里蘭殖民地的統治一共延續了5代, 現在還有幾個縣及名勝古迹用這個家族的名字命名.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9-6-28 12:19
標題: 方舟和鴿子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9-6-30 08:05 編輯


左側小船是方舟號




塞西爾卡爾維特從皇家海軍雇了這艘船, 以便運送定居者. 卡爾維特等6人共同擁有鴿子號, 共有8名船員: 船長,大副,水手長,炮手,水手,機艙手(男孩).






17世紀橫跨大西洋的體驗就象如今的宇宙航行, 導航錯誤、自然災害及設備失靈如家常便飯, 而且還要面對充滿敵意的軍艦與海盜. 馬里蘭殖民地對飽受宗教迫害的天主教徒充滿誘惑與期望, 兩條船的名字象徵著聖經舊約中的諾亞航行.

自重約400噸, 倫敦方舟是愛德華洛艦長駕馭的新軍艦, 受雇於卡爾維特爵士, 用以大量載運定居者, 藉以躲避軍艦和海盜船. 建立聖瑪利殖民地后, 倫敦方舟功德圓滿返回英倫, 回歸皇家海軍建制.

鴿子號是眾人合資購買的, 重量比方舟小得多, 主要用於運輸供應品, 船長為理查德奧查得. 鴿子號後期用於與其它殖民地的來往貿易, 返回英國途中沉沒於愛爾蘭海域.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9-6-28 20:45
標題: 愛情幣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9-6-30 08:10 編輯




十七世紀習俗, 水手遠航留個信物給心上人, 將硬幣折彎以防誤用.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9-6-28 21:14
標題: 出逃歷史淵源-古裝娃娃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9-6-29 04:17 編輯




州水下考古學家蘇珊蘭利博士私人藏品
馬里蘭歷史基金會


亨利八世(1491-1547), 亨利七世次子,


作者: 高爾夫    時間: 2009-6-29 03:10
跟著你學習歷史。
作者: Blue Ivy    時間: 2009-6-29 03:50
圖文並茂, 了解美國歷史的好教材.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9-6-29 04:12
14# Blue Ivy
多謝諸位造訪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9-6-29 04:33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9-6-30 08:11 編輯


突然獲悉交通艇12點30才開, 計劃全部打亂, 還有1個鐘頭趕緊找飯館. 附近這個海事中心建築最顯眼, 裡頭的一個僱員說3邁左右有鄰里小店, 大家都在那兒買快餐, 純正鄉間口味, 保證取材天然.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9-6-29 04:40
標題: 鄰里小店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9-6-30 07:09 編輯




花了8塊多, 味道還行, 給了一大包洋蔥圈兒, 這個縣雜貨店就能賣酒.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9-6-29 04:42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9-6-29 05:00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9-6-30 08:13 編輯






還有100種多水鳥沒拍到, 估記得和行家同行才能事半功倍-觀鳥或攝影協會, 每個縣都有, 而且人物形形色色(從網上看). 京畿重地魚龍混雜, 俺聽過最精彩的政治課是維修車時, 一位頂頭兒預算辦公室的主兒20多年經驗的心得.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9-6-29 05:13
標題: 燈塔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9-6-29 18:19 編輯






不讓進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9-6-29 08:49
標題: 重炮靶場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9-6-29 18:09 編輯


1918年, 鑒於一戰的體驗, 軍界高級將領要求開發新型而更加準確有效的大口徑火炮, 以備不時之需. 聯邦政府戰爭部在15邁處, 維及尼亞國王喬治縣興建靶場, 以便實地觀測彈著點.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9-6-29 08:51
標題: 宗教容忍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9-6-29 19:31 編輯


十七世紀舉行英屬北美洲殖民地第一次天主教彌撒的地點


天主教領袖人物決意要向播種於馬里蘭殖民地那樣, 讓其信仰遍地開花. 他們已經遠離英格蘭的教派迫害和歐洲的血腥宗教戰爭.

巴爾的摩男爵, 塞西爾卡爾維特, 要求眾定居者善待和儘可能幫助新教教徒. 至1649年, 馬里蘭州議會將之付諸紙上, 絕對不能容忍宗教(教派)迫害. 十七世紀的馬里蘭開闢了新大陸宗教容忍之先河.

國粹大概應當叫做化敵為友, 以德報怨. 曾經花了半天時間在邯鄲尋找'恭車巷', '退一步海闊天空'體現了華夏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9-6-29 08:53
標題: 馬里蘭側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9-6-29 17:24 編輯


看州旅遊網時獲悉, 馬里蘭高科技業排名第三, 主要集中在幾個縣. 去年家庭平均收入拔了全美頭籌.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9-6-29 19:15
標題: 船長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9-7-1 18:45 編輯


剛剛從州警退休, 原來是警官-直升飛機駕駛員. 上他這條船還得留詳細地址等, 這位順便給講了一套海岸警衛隊的有關規定, 對以後出海捕魚倒是用得到.


左手這位也特有意思, 講了如何拿和保持飛行執照、小型機市場和維修保養等. 先後買過6架飛機, 從5千至2萬塊不等, 一般用幾年再賣出還能小賺一筆, 只是維修及停放等一干費用昂貴(包括保持年度強制性檢查的機電等安全標準). 考執照很容易, 不過每年都要體檢. 小心問了一下, 這個檔次的飛機沒有現代導航設備, 全靠聽力. 有些律師、醫生買中檔的產品,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去年有一位去加拿大釣魚(水上飛機)問過俺有沒有興趣, 不過牽涉太多, 只好作罷. 去年聖誕節在一個大型聚會上遇到一位老朋友-退役的駕駛員, 因為在日本基地駐過幾年, 對東方文化非常感興趣, 目前周末還在駕駛學校帶飛或開各式包機以補貼家用. 首都地區小型機場多如牛毛, 禁忌、規定又錯綜複雜, 需要有豐富的知識與經驗才能飛.

19樓: 島上迎客辭, 過了編輯時限只好貼得這兒了.
這個小島只是切薩皮克灣水域中數百個之一, 但歷史悠久與馬里蘭州史並駕齊驅. 聖克萊門茨(島)得名於天主教的水兵和海洋守護神(大概與中國的'媽祖'相當).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9-7-1 18:56
標題: Rumex-高桿菠菜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9-7-3 08:14 編輯


中國農業網說是引進的高營養牧草, 共有200多個變種. 過去還照過另一種紫色粗桿的, 有點兒象蓖麻.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9-7-1 18:59
標題: 灣中市場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9-7-1 19:28 編輯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9-7-1 19:03
標題: 海鷗展翅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9-7-1 19:38 編輯




三種海鷗(其中一種如驚弓之鳥, 沒照好), 等了十分鐘船順手來幾張.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9-7-1 19:32
標題: 頓頓海鮮大餐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9-7-1 19:50 編輯




體內重金屬保證超標, 州縣環保(EPA)、衛生網上有各河流水庫水產品食用年度限量.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9-7-1 19:56
標題: 返航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9-7-1 20:05 編輯


這水拍的差點兒意思, 波光粼粼變成了渾渾噩噩. 出去之前專程去買過偏光鏡, 結果沒有52毫米的(Best Buy), 還得再去專業店.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9-7-1 20:40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9-7-2 20:20 編輯




兩個錄象節目都不錯, 跟縣旅遊局的側重有所不同.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9-7-1 20:44
標題: 燈塔與歷任值班員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9-7-2 08:33 編輯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9-7-1 20:46
標題: 牡蠣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9-7-2 20:41 編輯

這部分為典型的縣級博物館鄉土介紹.




採集期為九至四月, 水熱則品質下降. 近年產量急劇下降, 主要是污染和過渡捕撈所致. 看過幾次灣區季節性水質分析, 主要污染源為: 草坪肥料、除草與殺蟲劑(雜草、螞蟻、蜘蛛等, 白蟻葯環保署有嚴格規定-品種、劑量等)、洗滌劑與避孕藥. 每年州所得稅退稅表的第一個欄目就是呼籲捐款治理灣區.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9-7-1 20:48
標題: 容器變遷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9-7-2 21:00 編輯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9-7-2 08:43
標題: 離家出走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9-7-2 09:49 編輯




作者: magicthinkpad    時間: 2009-7-2 09:04
長見識了.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9-7-2 09:05
標題: 英屬北美洲殖民地第一次天主教彌撒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9-7-3 19:16 編輯




這幅油畫(傳統的油彩帆布)由喬治麥克威廉姆斯完成於1999年三月馬里蘭日, 耗時一年. 畫中人物模特兒都是本地人, 有的是當年登陸者的後人, 其餘的為博物館的忠實支持者.

當年為了配合老布希的競選, 新英格蘭的一個保守電台(波士頓附近)編了一個廣播劇, 採訪了一批殖民地初期家族的後裔, 不過故事有些爭議. 第一類人300年沒挪窩兒, 守著祖業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 第二類後代離鄉方圓數百邁, 其中大部分為各類專業人員; 最後一批非常不安分, 四海為家全球野跑. 其中包括幾個著名家族, 布希家蘭血甚濃, 與眾多歐洲皇室都是親戚, 但是登陸的第一代雖說心高氣傲, 卻是身無分文(兒科醫生). 到了老布希的父輩, 一位叔叔才發了大財, 位列德克薩斯石油大亨(三大家族, 如雷貫耳, 因為其一-克萊門茨家族娶了一位校友, 所以當時仔細研究了幾大家的血統與買賣. 美中友協區域主席做得大媒, -退休的保險商, 時常請客而且檔次還著實不低, 州內人物頻頻現身. 州長的長公子在斯坦福讀法學院, 對中文感興趣). 休斯頓和達拉斯的黨報寫得就更逗了, 這位大亨給前來投奔的侄子開了一張支票(從緬因南下), 不多不少整整一百萬, 令其作個小買賣, 結果兩年下來一分錢沒掙, 老爺子就發了話: 你小子不是做買賣的料, 不過還算機靈, 乾脆從政吧.

紐約時報的幾位專欄作家也與眾不同, 文筆流暢犀利, 很有特性. 不過其中兩位用詞與筆法相當損, 過去叫做罵人不帶臟子兒, 時下恐怕就是損人尖酸刻薄, 但又不犯法. 中國青年報主編也寫過一篇妙文: "常委會"-北京人說話之損登峰造極, 但又恰到好處. 一位跟地委書記說: 大舅, 再等幾分鐘吧, 我姨父手頭正忙著呢.


正式在新殖民地登陸以後, 安德魯懷特和約翰奧哈姆神父引領天主教乘客舉行了感恩節彌撒, 三月二十五日是聖日和儒略曆的新年.

懷特神父將當時的情景記述如下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9-7-2 09:12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9-7-2 09:16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9-7-2 09:22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9-7-2 09:25
標題: 渡海名單與登陸紀念牌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9-7-3 21:15 編輯


首次登陸點在弗吉尼亞, 有些乘客可能乘方舟號抵達馬里蘭.

還有幾個水手和僕人姓名不祥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9-7-2 19:03
標題: 萬事開頭難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9-7-3 22:52 編輯


小心印第安人-懷特神父日記
剛剛抵達河口處即見到武裝的原住民, 當夜槍聲響徹雲霄, 因為他們從未見過如此大船. 報信人送至四面八方: 有一艘如島一般的巨船來臨, 船上人潮如林.

-五月花號的點點滴滴及第一部殖民地公約也是神父執筆


灣區印第安部落分佈

近年來在公關活動中與西方化的美國原住民(官方稱呼-政治正確)探討過其文化傳統與融入美國社會的細節, 幾位都受過良好教育. 最近衛生與社會福利部(DHH)任命了'保留地醫務總監', 這位醫生的教育與專業生涯就很有代表性(古狗可以搜到).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9-7-2 21:07
標題: 談判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9-7-3 17:12 編輯




1634年登陸后, 總督倫納德卡爾維特和助理們沿波多馬克何逆流而上, 會見國王(酋長)萬那斯, 以便取得許可沿河下游定居, 達成協議后定居者遂啟程建立定居點. 模型所示在鴿子號甲板上, 總督與酋長談判爭取在馬里蘭定居, 在場的還有充當翻譯的皮毛商、船長和神父.
作者: 夏夜聽雨    時間: 2009-7-2 21:48
圖文並茂,學習了
謝謝!
作者: zero01    時間: 2009-7-3 02:18
詳盡的介紹+漂亮的圖片,頂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9-7-3 08:23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9-7-4 03:57 編輯


印第安親王卡塔瑪坤德


卡塔瑪坤德是國王的兄弟, 當時國王不大樂意外人在自己的地盤上常駐. 國王神秘死亡后, 親王即位皮斯卡特羅王國國王(歐洲國家數百年前也有許多部落稱王, 如里根總統的祖上僅節制100來戶, 也就是相當於一個中型自然村的支書). 儘管還是對英國人將信將疑, 國王還是同意了在聖瑪利城建立定居點(有一種說法, 此舉是想借外力緩衝或抗衡其它部落).

傳說中卡塔瑪坤德在夢中見到一位與神相伴的教士-懷特神父, 病中巫師無能為力只好求助於神父, 聖水溶粉藥到病除, 高燒消退怡盡, 遂誠邀英國人在屬地建立教堂. 1640年七月五日受洗皈依基督, 同日懷特神父為二人主持婚禮. 日後更是改用英國名字-用了英王查里和王后瑪麗亞的名字, 並將唯一的女兒送到總督家接受全盤英式文化熏陶.

俺縣的社區學院暑期有禮儀班, 中小學生學習傳統歐洲習俗、待人接物、聲調舉止 、使用刀叉等, 幾個鐘頭耗資200. 多年前因為兒子代表本縣公立學校出賽, 參觀過巴爾的摩一所私立學校(現任聯邦眾議院議長的母校, 這個區俗稱小義大利). 三個男孩兒大獲全勝; 所以都得了全額獎學金. 後來應邀又去了一次, 只是覺得宗教儀式用時過多則予以放棄. 當地的孩子應答數學、物理(老爹是學物理的, 霍普金斯拿聯邦資助最多的兩大部門為實用物理實驗室和醫學院, -近15億/年), 印度裔孩子來化學, 犬子對付英文、歷史和地理.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9-7-3 08:58
43# 夏夜聽雨


多謝諸位造訪, "人多熱情高, 幹勁大".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9-7-3 09:14
標題: 陶瓷碗(Sgraffito)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9-7-3 20:44 編輯


風行於北美殖民地的荷蘭瓷器, 裝飾起源於伊斯蘭地區(與中國瓷器的多層內刻紋裝飾意思差不多, 這張的說明照的特糊).

the ware is more correctly classified as sgraffito. That is, it is decorated
by incision through the slip to reveal differently coloured clay beneath.
參考了大英百科在線, 最近接到兩個協會的伊妹兒, 號召眾人積極參與科普, 編輯維基百科醫學生物學條目, 使其更加接近專業水準.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9-7-3 09:16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9-7-3 09:18
標題: 皮毛交易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9-7-4 03:59 編輯




皮毛貿易一度舉足輕重, 水獺皮曾用作貨幣, 當時一位造船木匠一天的工錢值一磅水獺皮. 一位秘書致信總督: 水獺已經悉數送達. 稍後煙草買賣取代了皮毛貿易的地位, 前幾年一件大型訴訟案中(全國州政府聯手討回納稅人的肺癌等醫療費用), 一位馬里蘭律師獲傭金3億有餘而且說話大大咧咧, 採訪時說本人的遊艇尺寸不夠, 將買一條2,800萬的. 大小媒體罵聲不絕, 就象如今的邁道夫之流. 誰要說是管理基金的, 千夫所指-整個兒一個空手套白狼.
作者: bm168    時間: 2009-7-4 22:39
俺9點10分到位, 是唯一的參觀者

很詳細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9-7-5 03:59
標題: 在海上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9-7-5 16:41 編輯



船在海上, 理事會既已頻頻討論如何合理在殖民地種植. 首要予以考慮的是玉米種籽的來源和相鄰的佛及尼亞殖民地的敵意, 決定在巴貝多補充給養, 懷特神父對印第安人的態度深表憂慮.

這兒順序有點兒顛倒了, 已經過了修改期限, 只好當作倒敘了.  斷斷續續3次才看完全部內容.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9-7-5 04:01
標題: 國王之錯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9-7-5 17:46 編輯



最後人們沿灣區航行, 於佛及尼亞肯特島登陸並遇到了已經在此定居的克萊伯尼上尉.

查爾斯國王關於肯特島歸屬的重疊章程留下了佛及尼亞與馬里蘭殖民地衝突的隱患.

威廉克萊伯尼出自英格蘭名門(son of Sir Edward and Grace), 劍橋畢業. 曾任佛及尼亞殖民地外事和財政首腦乃至副總督, 關於這位的官階兩個殖民地文獻記載不一(上尉和上校), 反正當時也不是什麼正規軍, 叫什麼倒是關係不大. 現代陸軍上尉住得是簡易房, 顯得特別單薄, 上校住得就是殖民地式了, 象模象樣. 參觀軍事基地要特別注意限速, 有時15邁都能吃罰單.
http://www.rootsweb.ancestry.com/~vapittsy/Clairbornegen.html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9-7-5 06:14
標題: 馬里蘭傳教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9-7-5 17:47 編輯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9-7-5 06:25
標題: 聖克萊門特島命名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9-7-6 01:50 編輯



聖克萊門特, 羅馬出生的猶太人. 傳說中其為殉道者(繫於錨身沉入海底). 公元91年成為教皇四世, 為早期重要的思想家和宗教著作作者. 為人謙遜而溫和, 西方心理學中一個常用辭彙就是源於這位: '脫離接觸', 大概與國粹中的'修身養性'意思差不多, 在佛教與道教經典及孔孟著作中都有接近的地方.

脫離接觸有很多層意思, 怎麼解釋的都有, 那天在遊艇碼頭問路時還賣過膏藥一貼. 辦公室里有一條大型德國牧羊犬, 扒得地上一動不動而且神情沮喪. 一位小夥子說是這位剛剛得罪了一個老客戶, 吆喝了她幾句, 可能覺得有點兒委屈. 平常牧羊犬看家護院, 忠於職守從不滋事, 上午一位客戶的袖珍型愛犬一不小心脫了脖圈兒, 到處亂跑而且還衝著大狗呲牙咧嘴尖叫不止, 結果超過了龐然大物的心理耐受值, 后發制犬把小傢伙攆得無處藏身, 險些墜海. 很多底氣足的名人都是不拘小節, 而普通人反到容易過分注意細節, 深怕被人看不起. 就象京城用車的檔次取捨, 近幾年豪華型日漸稀少, 上次回去奔斯500以上的僅見到一輛. 不過也有朋友說, 名車都在會館呢.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9-7-5 06:31
標題: 建立殖民地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9-7-5 22:07 編輯





登陸3周后殖民地宣告成立, 男爵一再告誡追隨者: 小心謹慎, 不要冒犯新教徒, 所有羅馬天主教儀式均不得公開舉行.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9-7-5 06:44
標題: 棕櫚木念珠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9-7-5 22:15 編輯




複製品
原型尺寸僅五分之一, 易於藏入掌中, 在英格蘭用於躲避宗教迫害.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9-7-5 06:48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9-7-6 01:53 編輯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9-7-5 06:54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9-7-5 22:20 編輯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9-7-5 07:00
標題: 披卡它維部落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9-7-5 22:05 編輯



離開波多馬克印第安部落後, 沿河而上抵達披卡它維部落, 5百手持弓箭的勇士擁酋長沿河而立.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9-7-5 07:08
標題: 箭頭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9-7-5 21:59 編輯



林地時期(公元800-1300年)聖瑪麗縣的箭頭.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9-7-5 07:11
標題: 建都聖瑪麗城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9-7-5 20:52 編輯



感覺到酋長的戒心與不快, 總督決定在遠離印第安人的波多馬克河口處建立定居點. 眾人登船揚帆沿河而下, 在聖瑪麗河沿岸選定地點, 經與當地印第安亞科馬克部落談判, 購買土地創立馬里蘭的第一個首府.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9-7-5 07:14
標題: 契約僕人-眾議員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9-7-6 02:12 編輯




馬蒂亞斯是第一個抵達馬里蘭的非洲裔美國人契約僕人(非洲與葡萄牙混血兒), 曾做過皮毛商、船長直至眾議院議員, 歸宿不祥, 可能象其他移民那樣, 早逝於疾病與瘟疫.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9-7-5 07:19
標題: 馬里蘭標誌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9-7-6 02:13 編輯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9-7-6 02:30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9-7-7 09:53 編輯



州花-黑眼蘇姍
州魚-岩魚(海鱸魚)/條紋鱸魚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9-7-6 02:43
標題: 十九世紀鄉村學校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9-7-6 03:10 編輯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9-7-6 03:13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9-7-6 03:24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9-7-6 08:13 編輯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9-7-6 03:31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9-7-6 08:10
標題: 方舟和鴿子號徘徊於新大陸(1634年)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9-7-7 18:23 編輯





還有幾張零散的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9-7-6 08:28
標題: 英格蘭國王詹姆斯一世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9-7-7 20:18 編輯





伊麗莎白臨終遺囑, 指定蘇格蘭六世國王詹姆斯為繼承人, 使其成為英格蘭國王詹姆斯一世. 加冕后與丹麥的安妮成婚, 安妮皈依天主教給英國恢復這個古老的教派帶來希望, 但是1608年一些激進信徒試圖刺殺議員, 即著名的'火藥陰謀', 使希望化為烏有. 詹姆斯一世著人將聖經譯為日常英語, 藉此加強英國教會. 還推行'神權國王'(剝奪教會權力), 因而引發的內戰使其家族三代喪生.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9-7-7 17:45
標題: 亨麗埃塔 瑪麗亞王后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9-7-8 20:48 編輯


第一展室-殖民地與皇室, 還有前面那些皇室小型蠟像.


亨麗埃塔 瑪麗亞王后一定感到欣慰, 其夫查理一世(英國新教徒)與巴爾的摩勛爵決定以她的名字命名這個新殖民地, 特別是其宗教信仰可以在那裡自由表達. 儘管瑪麗亞王后從未踏上這塊土地及表達任何進一步的興趣, 但是查理一世國王命名殖民地為'瑪麗的土地', 充分表達了對信奉天主教的王后的愛與敬意.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9-7-7 18:24
標題: 卡爾維特家族傳奇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9-7-9 16:16 編輯





遠見卓識
喬治卡爾維特爵士深信宗教容忍並身體力行. 生於天主教家庭, 幼年皈依英國國教-Anglicanism. 在皇家政府步入輝煌后又回到了天主教, 他的兩次建立海外殖民地的嘗試理念始終如一: 宗教自由. 這個問題已經困擾歐洲達數百年之久, 爵士在有生之年沒能見到國王頒發的飛地憲章(1632年).



返回英格蘭以後, 被人引見與羅伯特塞西爾見面(後任首相), 由於其對歐洲皇室的了解及出色的教育背景, 卡爾維特被任命為塞西爾爵士的秘書, 從此平步青雲(查理一世時期). 於1617年授爵, 稍後並被任命為國務秘書之一, 主理國王的議會事物. 1620年更上一層樓, 任財政大臣(Lord High Treasurer-1707年以後這個職位在內閣排名第三, 相當於國務院副總理兼財政部長, 大概在1品-2品之間. 最近看了中國古代史里的歷朝官本位表, 看來皇上可以根據政治需要或個人好惡對官階隨時予以調整, 國粹就叫做'因人設事').



阿瓦隆
喬治卡爾維特的第一次嘗試以失敗而告終; 該島地勢險峻而且冬季氣候嚴酷, 不適於耕種. 1629年離開時喬治表示: 還是留給漁民吧. 卡爾維特家族於1754年放棄所有權, 但是阿瓦隆卻以姐妹殖民地的方式載人史冊; 榮登馬里蘭官印. 其拉丁文記述如下: 塞西爾勛爵, 馬里蘭和阿瓦隆的絕對主人, 背面是舉著鋤頭的農人和手持魚的漁夫. 每年7月的第三個星期天都要在島上舉行儀式.

http://images.google.com/images?hl=en&ie=ISO-8859-1&sa=1&q=state+of++maryland+seal&btnG=Search+images
馬里蘭官印-解說詞不對, 是鐵鍬.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9-7-7 18:47
標題: 新世界殖民地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9-7-9 18:12 編輯



新世界為投資者提供了難得的機會而且大不列顛急需其利潤充血; 也為探險者與受壓抑者提供了新生活. 投資者組成各色公司並被國王特許使用土地. 政府控制進出口貿易並制訂基本遊戲規則, 除了源源不斷的原材料以外, 帝國疆土亦日漸擴張. 眾定居者, 探險家, 瞳憬一個理想的家園, -沒有世襲的貴族區域政治, 家族與教會控制. 定居者要有強健的體魄與謀生的技巧才得以生存於這不毛之地. 有些人簽下一紙文書融資渡海, 待勞務契約期滿時再由土地擁有者一併結清(大概這就是英國貴族政治在美國一定時期內得以變相延續的部分原因, 不過隨著科技與工業化的飛速發展, 遺產法的制約, 社會結構脫胎換骨血統概念逐步淡化. 十年前的一次總統大選中財富出過一篇文章: 美國傳統的英國名門望族經濟影響力已經成為昔日黃花, 沒有一戶身家超過3億的).

萬事俱備:  投資者需要資金, 廣博的貿易知識與管理技巧及社會影響力, 喬治卡爾維特爵士俱備這一切條件, 而且意志堅定並奉行宗教容忍.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9-7-7 18:56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9-7-9 18:41 編輯



作為巴爾地摩勛爵為殖民地探險招兵買馬, 他著人四處散發傳單: 馬里蘭氣候溫和, 資源豐富, 而且此行集王命與神旨為一身. 招募底線為小康之家, 身懷絕技, 足以勝任建立立足點. 運載150人渡海及籌措生產工具及一年生存的基本供應品(燃料, 啤酒和耐儲食物)需要周密的籌劃. 攜帶物品清單里還包括衣食住行武器等, 一應俱全.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9-7-9 18:57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9-7-9 19:20 編輯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9-7-9 19:05
標題: 阿瓦隆今昔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9-7-9 19:07 編輯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9-7-9 19:09
標題: 隨船物品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9-7-10 17:52 編輯







下巴豎琴-船員娛樂用小型樂器, 中心重要發音零件缺失, 要價$99, 愛好者眾.

http://images.google.com/images?hl=en&q=jaw%20harp&tq=&tl=zh-CN&sa=N&tab=Ti     照片


這張顆粒特別粗, 象用400的膠捲照的. 用得P檔沒有閃光燈, 估計曝光度提高了不少.



海里分壓器

http://www.waypoints.com/divider.html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9-7-9 19:35
標題: 南北戰爭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9-7-10 16:33 編輯



1864年5月19日, 南軍突襲聖克來門特島以摧毀燈塔. 約翰 史密斯上尉(本縣居民, 曾經一度擁有該島, 在維及尼亞加入南軍)率重乘一條30尺的帆船-斯旺號, 輕車熟路躲過停泊在附近的聯邦炮艇潛入島上, 守護燈塔的前鄰居傑羅姆 麥克威廉姆斯婉言相勸(燈塔為其家族財產, 花4千多塊建的), 曉以利害(此舉將危及其懷孕的妻子), 於是上尉僅僅破壞性了燈具即倉惶離去.

http://www.rudyalicelighthouse.net/MdAtLts/BlkstnIs/BlkSt.htm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9-7-9 19:37
標題: 套狼就得下本兒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9-7-9 19:44 編輯







整個碼頭就數兩位釣得魚大, 魚簍里還有幾條幾磅重的.
作者: qqmaomao    時間: 2009-7-9 21:50
詳盡的圖文並茂,頂!
「行萬里路,讀萬卷書」,看得出 Unknown 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使得我們坐享其成,know 很多過去不知道的事情!謝謝啦!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9-7-10 15:45
80# qqmaomao


多謝各位造訪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