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綿陽百年老房歷兩次大地震 保存完好仍住人 [列印本頁]

作者: 韓冰    時間: 2009-6-15 14:55
標題: 綿陽百年老房歷兩次大地震 保存完好仍住人
綿陽百年老房歷兩次大地震 保存完好仍住人
2009-06-14 來源: 四川在線(成都)
清代老房子全貌

  
精美實用的柱礎石
四川在線614報道 綿陽平武縣豆叩鎮深山發現一處清代同治年間民居,雖經歷144年風吹雨打,但至今仍保存完好,甚至依然住著人。該建築在去年特大地震中,幾乎未受到任何損壞……其高超的建築技藝、優良的抗震性,在全縣範圍內的古建築中都較為罕見,讓今人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大山裡發現100多年前古建築
該處建築俗稱老房子,位於海拔1344的平武縣豆叩鎮銀嶺村,修建於清同治四年(1865) 該房屋為全松木構建,前檐吊墩為方形,鏤空雕刻有人物圖案。檐柱下均有柱礎石並刻有人物、花卉、獸等圖案,圖案十分精緻。
老房子為穿斗式結構房架,大門為雙開門,上為鏤空雕刻花卉方格圖案,下半部陰刻圓形雙龍圖案;中間正門門檻較高,兩側次間為單開門,同正門雕刻一致;堂屋頂部均採用木板作為望樓,上刻畫有圓形花卉圖案,因年代久遠被煙熏黑;金柱與內圍金柱之間柱上刻有大清同治四年等字樣,地面均採用方形石板鋪成菱形狀。房屋建築面積100余平方米。
據說,該處建築左右兩側原均有側房,但後來遭到損壞,並已改作現代建築。房屋前
檐柱1.25處是外圍天井,天井裡鋪設方磚。天井前為樓門子,也早已毀壞,現只保留石堤。沿石級而上,還可以想見古建築當年的氣勢。
古建築經歷兩次大地震未倒
據了解,該處古建築原本是一戶張姓地主的財產,後由村民肖洪勇在1957年買來入居住至今,現存房屋為三開間四柱。除一小部分木板牆壁和前檐柱因為年代久遠遭受腐蝕被更換外,老房子原來的構造基本沒變。
主人還在屋頂處架立了幾根木頭,用作架放玉米等糧食作物。
肖洪勇介紹,該處房屋經歷了1976年的松平大地震(7.2)和去年的「5·12」大地震(8.0),幾乎都未受到損壞。「"5·12"大地震發生時,房屋被搖得吱吱作響,部分瓦片鬆動掉落,但整體構架未受影響,也未發生傾斜。
為何經歷兩次強震級的大地震,老房子基本沒有受到損壞?「該處建築經歷大地震不倒的原因大致有三:一是地基位置選得好,這裡地勢平坦,地基穩固;二是房屋全部為木結構,木板、柱頭質量上乘;三是古人的建築技藝精良,房屋構架用厚實的木釘和鐵釘穿插,檐柱下均有柱礎石,既實用又美觀。據介紹,這處百年古建築體現了古人在建築方面的獨特技藝和高超水平,在研究平武清代時期的歷史、文化特別是建築藝術方面有著較高的價值,也為今人建造抗震性能高的房屋提供了參考。
做好三防保護百年古建築
為保護好這處具有歷史價值的古建築,文物工作者對房屋主人提出三點建議:一要防火,木結構房屋最忌火;二要防潮,避免老房子遭到腐蝕;三要防盜,老房子大門和窗戶上的鏤空雕花很精美,要注意被盜走。
我不會再建新房,一輩子就住在這裡。對老房子,肖洪勇十分有感情,我們既然住在這裡,就有義務保護好它。文物工作者表示,力爭將該古建築申報為保護單位,以進行妥善的保護。文/圖夏克斌 (本文來源:四川在線 )

作者: 零下三度XI    時間: 2009-6-15 17:20
趕緊拆了,太礙眼了。官員看了心裡不舒服。
作者: 韓冰    時間: 2009-6-17 11:06
趕緊拆了,太礙眼了。官員看了心裡不舒服。
零下三度XI 發表於 2009-6-15 17:20
三度怎麼為官員們著想了,莫非在官員裡面也有三度家的親屬不成!
作者: 零下三度XI    時間: 2009-6-17 13:33
三度怎麼為官員們著想了,莫非在官員裡面也有三度家的親屬不成!
韓冰 發表於 2009-6-17 11:06

我只不過在替黨國分憂嘛。替官員解愁就等於替黨國分憂嘛。
作者: 韓冰    時間: 2009-6-17 14:42
我只不過在替黨國分憂嘛。替官員解愁就等於替黨國分憂嘛。
零下三度XI 發表於 2009-6-17 13:33
看來三度還是在為自己的黨國而忙碌啊。
作者: 零下三度XI    時間: 2009-6-17 15:59
看來三度還是在為自己的黨國而忙碌啊。
韓冰 發表於 2009-6-17 14:42

今天天氣不錯,風和日麗的,於是就勉為其難地為黨媽媽說說好話。哈哈。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