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法國需中國 一起面對危機
[列印本頁]
作者:
藍藍的天
時間:
2009-4-10 22:25
標題:
法國需中國 一起面對危機
近1年來,在中法關係的發展中,法國前總理拉法蘭的名字總是和外交斡旋聯繫在一起。因此,拉法蘭在中國被廣稱呼為「救火隊員」。
然而,4月9日,拉法蘭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乾脆地否認:「我不是救火隊員。」他解釋道,因為他所致力的是中法長期關係。「中法的友誼是歷史性的。我強調的不是這幾天,而是很多年以前,以及很多年以後。」
正是出於這種「歷史性考慮」,從3年前開始,拉法蘭每年都會在法國西南部組織論壇,論壇的主題就是討論「2020年的中國將是何種狀態」。
但是無論拉法蘭是否喜歡這個「救火隊員」這個稱呼,他確實為中法關係的發展做出諸多疏通和協調工作。
他還對本報表示,法國總統薩科齊認為,法國需要中國坐在全世界的討論桌上,需要與中國一起面對危機,籌備未來。
新的世界秩序
從倫敦G20峰會開始了
《21世紀》:請你描述一下,在你心目中,2020年的中國是什麼樣?
拉法蘭:中國那時將是世界第一力量,是第一工業力量,文化力量,也是政治力量,這是我的長期觀點。
同時,我認為一個和諧的世界非常重要,平衡非常重要。如果是一個國家力量獨大,在新的世界秩序中是不能得到和平的。只有力量平衡才能有和平。我們需要亞洲的中國、我們需要歐洲、需要美國、需要非洲、南美洲。
我認為一個新的世界秩序從倫敦G20峰會開始了。因為在倫敦,美國總統第一次接受這個觀點:美國不是單極力量。奧巴馬到倫敦是去傾聽的。這體現了一種文化多樣性,而這正是新世界的規律。
而這個新的世界也需要一個強大的中國,一個在圓桌旁圍桌而坐的中國,而非一個獨自坐在角落中的中國。
這個世界正在變化,世界需要中國的穩定,中國政府對於中國所做的工作也是對世界所做的工作,中國增長對世界有益,中國的穩定對世界有益。
《21世紀》:經濟危機將重新洗牌世界力量格局,有人說將是一個G2(中國和美國),也有人認為將是G3組成(中國、美國和歐盟),你對世界格局有怎樣的判斷?
拉法蘭:我不相信世界將來只由美中關係來決定。世界許多國家都將中國看成是新世界的一個新力量,他們會關注中國做了什麼,中國需要什麼。非洲、歐洲、南美洲都在看中國要怎麼走。所有國家都對中國的發展感興趣,而我也認為中國會與所有國家保持聯繫。
現在美國有巨額赤字,美國需要中國人民的錢。當中國人賺1美元,美國人能賺25美元。但之後美國人會花掉26美元,中國人則把所掙的一半都存起來。所以,是中國人的儲存在幫助美國的赤字。
特別重要的是,中國的外匯儲備並不是通過投機得到的,而是通過工作、儲蓄得到的。而美國的財富很大一部分都是由投機得來的。
中美兩個經濟體非常緊密。但是如果有了歐洲,中國在與美國的關係中可以獲得自由,因此中國和歐洲的關係應該更加緊密,更加強大。
「中法製造」:新的合作模式
《21世紀》:你是否認為,中國和歐洲並沒有很多切實的共同利益?如果缺乏利益交叉點,那麼雙方是否就缺乏合作的動力?
拉法蘭:現在要向前看。而如果你向前看,歐洲將會是中國非常好的朋友,可以讓中國在與美國打交道中獲得自由。在這個過程中,法國會是歐盟內部積極的力量,會是中國在歐洲的「第一朋友」。
我認為,我們已經有了很好的協議。現在的首要問題是,我們需要去共同面對危機。中國的內需不僅僅對中國重要,對世界也很重要,所以中法現在主要的問題是如何共同面對危機。第二個問題是如何創造新的增長,因為世界在危機之後將不會是原來的世界。
我們在中國之外,歐洲之外,有很多可以合作的項目。在近期和中國政府的溝通中,我們談到了非洲,還有中東,我想我們會有很多合作。我們也可以有一種新的合作方式,生產法國-中國製造商品。
今年我們將會有首個在中國組裝的空客飛機,這是歐洲和中國的空客。空客在天津設廠,以前是歐洲技術和中國生產鏈的合作,但在新的合作中,我們的合作將是歐洲技術、中國技術和中國生產鏈的結合。然後我們可以把產品輸送到非洲、南美洲等。這將是合作的主流。
我還希望我們可以把這個產品賣到美國去,把這個歐洲-中國飛機賣到美國去。
中法有共同的戰略利益
《21世紀》:在記者中間,我們都稱你為「救火隊員」,每次你總是在中法關係發展中擔當斡旋的角色。你認為中法能否設計出一種機制,比如類似於中美的SED,來預先防範某些誤解的發生?
拉法蘭:我不是救火隊員。因為我所致力的是長期關係,我是用歷史眼光來看的,是有關過去和未來的。我認為中法的友誼是歷史性的。我強調的不是「這幾天」,而是很多年以前,以及很多年以後。
正是出於這種考慮,我和希拉克總統,與中國方面一起建立了中法「全球戰略夥伴」關係。我們需要堅持這個夥伴關係。中法都是聯合國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當我回顧雙方在聯合國的投票時,我發現很多時候我們都是一致的。這表明我們擁有共同的戰略利益。
而且我認為我們可以通過經濟、金融合作來推動這種關係。我對中國新一代領導人印象非常深刻。我與溫家寶的關係很好。我們之前同李克強進行了會面,我們代表團的一個人對他說,你是一個企業家。因為他會非常專註於一個話題,而不是在繞圈子。而且據我所知,胡錦濤主席和薩科奇在倫敦的會面也是非常開放和友好的。
我們要建立的友好關係不是為了下周,而是為了下個時代。
作者:
tylz888999
時間:
2009-4-12 07:38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