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經濟專家』們能否回答3個問題… [列印本頁]

作者: belayashma    時間: 2008-12-18 22:29
標題: 『經濟專家』們能否回答3個問題…
1.    關於技術剝削的問題——  

現代科技的大發展,使得舊的資本主義原始剝削方式逐步退後(當然,發展中國家還是例外…)。這種現象似乎已能掩蓋資本主義的剝削本質,但是,現在的發達國家,實質上卻是在使用另一種更文明、更隱蔽的方式——技術剝削。本來,發明一項新技術,對人類來說應該是一件好事,如果這項新技術被推廣到整個社會生產中去,那麼這項技術的社會價值將完全得到體現,但現實卻是:只有少數生產者才能使用,當然也只有少數消費者才能享受其成果;而且,新技術的使用實際上在創造社會新價值的同時,也對社會總價值造成了損害——使舊技術生產者的勞動價值無法得到社會實現,使其勞動價值被貶值,客觀上造成了勞動、資源的浪費 …… 『自由競爭』的結果,會使得部分企業或行業的勞動價值越來越低,勞動者間的勞動價值差距越來越大,這種『自由競爭』的本質是一種浪費、不公的競爭,也是造成各種危機和資源能源等各類社會問題的根源。  

所以,當代世界呈現的現實規律是:高附加值行業榨取低附加值行業的勞動價值;工業榨取農業的勞動價值(假如政府不補貼干預的話);發達國家榨取不發達國家的勞動價值(假如聯合國不干預或發展中國家不能獨立、抗爭的話);人類無限制榨取自然環境的資源、能源,直至破壞生態平衡(假如人類不夠清醒、節制、聯合的話)……   

此外,資本主義商品生產與商品價值得以順利實現,其中間過程存在著很大的風險,如銷售風險、金融投資風險等,這些風險,正是目前資本家們所承擔或創造的價值所在,但在一種合理規範的社會生產狀態下,這些『勞動』本身是多餘的(也就是馬克思所說的『剩餘價值』)。這也正是引起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根源所在 ……  

   

提問:這種『技術剝削』的弊端是否現實?  

   

   

2.    關於「納什均衡」的困惑——  

「納什均衡」(非合作博弈的均衡):假設有n個局中人參與博弈,給定  

其他人策略的條件下,每個局中人選擇自己的最優策略(個人最優策略可能依賴於也可能不依賴於他人的戰略),從而使自己效用最大化。所有局中人策略構成一個策略組合。在這一均衡中,每個博弈參與人都確信,在給定其他參與人戰略決定的情況下,他選擇了最優戰略以回應對手的戰略。也就是說,所有人的個人戰略都是最優的。但是,這種個人最優化戰略,最終的結局卻是導致集體受害。它實際上反映了一個很深刻的問題,這就是個人理性與集體理性的矛盾。  

納什均衡」首先對亞當·斯密的「看不見的手」的原理提出挑戰:按照斯密的理論,在市場經濟中,每一個人都從利己的目的出發,而最終全社會達到利他的效果。但是我們可以從「納什均衡」中引出「看不見的手」原理的一個悖論:從利己目的出發,結果損人不利己,既不利己也不利他。『囚徒困境』模型是對「納什均衡」的最好註解。  

在更深刻的意義上,這種理論動搖了傳統社會學、經濟學理論基礎,這是經濟學的重大革命。數學家納什也為此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囚徒困境」本身就已經推翻了自由經濟主義存在的理論基礎,正式宣告所謂的「無形之手」是不存在的。『困境』揭示了個體理性的選擇與群體理性選擇之間的矛盾,同時也揭示了市場理性本身的內在矛盾,從個體理性出發的行為最終也不一定能真正實現個體的最大利益,甚至會得到最差的結果。它也證明了亞當斯密200年前提出的每個人自私自利就可以實現社會最大福利的假設的不可實現性。在現代市場經濟中,人們在多次交往或者重複博弈后發現,遵循公平合作規則要比通過欺詐、競爭獲得少數不義之財更有利。如果一直按照工業社會的傳統規則博弈下去,人類很可能面臨現實的「世界末日」……  

  

試問:「囚徒困境」模型揭示出了『集體戰略』優於『個人戰略』的原理,那麼,『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理想,不正體現了未來社會的最優發展方向嗎?  

   

   

3.    關於新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問題——  

新中國建設時期路線矛盾的焦點,是在農業合作化與私有化、個人承包單幹  

上… 無論是理論上還是現實中,都證明『合作化』的堅持應該是正確的(1999年,香港《亞洲周刊》評選20世紀100部世界華文小說,1949至1979年間中國大陸小說中,只有浩然的《艷陽天》和王蒙的《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榜上有名。看完《艷陽天》和《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自然能看清當時矛盾焦點的實質…;而且,老一輩人當時良好的精神風貌也可以證明一切…)。別總拿『物質』說事,三十年物質發展是很正常的,但人變成物質金錢的『奴隸』就是不正常的。資本主義環境,技術發展更新可能會更快,但人會成為『物質世界的奴隸』,所以污染、浪費、資源能源消耗會很瘋狂;社會主義環境,技術更新可能會更慢,但人是可以控制『物質世界 』可持續、健康、科學地發展的,人的精神也會更加充實,絕不至於陷於『物慾橫流』中... 勞動價值也能得到充分的尊重,不像資本主義環境下,勞動價值是在不斷地被打破、否定和浪費中(所以經濟危機也是不可避免的)......
    如果說,幾十年前的中國實行社會主義制度有尚有『超前』的嫌疑:中國和中國人尚未經歷完整的『資本主義教育』;國民經濟體系尚未成熟;信息網路溝通技術尚不通暢…,那麼,在中國人已經歷了現實的『資本主義』磨練,以及信息網路技術空前發展的今天,社會主義制度就應該與中國國情基本相符了……  

   

問:是否中國能夠抓住這種歷史機遇,例如從基礎民生需求行業開始,逐步向社會主義過渡(類似我國兒童免疫規劃的模式,先將『計劃』與『市場』相結合,『計劃內』由國家統一規劃保障,『計劃外』由市場調節…),以早日擺脫『危機』的怪圈,還世界一個新的奇迹,而不是『隨波逐流』,在無盡的資源能源消耗以及環境污染中摸索、迷失?
作者: tylz888999    時間: 2008-12-19 12:55

作者: 中國的中    時間: 2008-12-19 13:07
技術剝削具體體現在知識產權規則上,知識應該是無國界的社會共有產品,而不應該是私有產品甚至商品。可惜中國很多人著了美國佬的道,還在鼓吹知識產權。
作者: Hanxin    時間: 2008-12-19 22:18
原帖由 belayashma 於 2008-12-18 22:29 發表 [『經濟專家』們能否回答3個問題… - 時事述評 -  backchina.com]  

    如果說,幾十年前的中國實行社會主義制度有尚有『超前』的嫌疑:中國和中國人尚未經歷完整的『資本主義教育』;國民經濟體系尚未成熟;信息網路溝通技術尚不通暢…,那麼,在中國人已經歷了現實的『資本主義』磨練,以及信息網路技術空前發展的今天,社會主義制度就應該與中國國情基本相符了……

四不像
社會主義的空殼
資本主義的實體

人民當家作主被逼下崗
資本家入黨成國家主人
作者: 中國的中    時間: 2008-12-23 10:58
原帖由 Hanxin 於 20/12/2008 00:18 發表 [『經濟專家』們能否回答3個問題… - 時事述評 -  backchina.com]  

四不像
社會主義的空殼
資本主義的實體

人民當家作主被逼下崗
資本家入黨成國家主人


四不像(美國版)
自由經濟的空殼
政府操縱的實質
人民有房住被騙破產
奸商操縱總統成主人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