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只待社會一耳光
[列印本頁]
作者:
Hanxin
時間:
2008-12-6 19:18
標題:
只待社會一耳光
2008年12月03日00:57 南方網 和菜頭 知名網友
華東政法大學教授楊師群被兩位女同學舉報為「反革命」一事簡直是滑稽死了,平媒和網路上發布了N篇評論,還徵集各種支持、反對意見,弄得很全面的樣子。真不知道這幫記者是真豬頭呢,還是裝孫子,也不知道這幫時評家是假戲真做呢,還是皮裡陽秋。反正沒有一張報紙、一個網站把楊師群在Sohu博客里的內容放出來,也就是說沒有任何一個媒體解釋了「楊師群說了什麼」這個問題。
其實很簡單,楊教授的Blog可以刪除,但是網路上無數的網頁快照還在,隨便都可以看到原件內容。
兩位女同學的舉報內容我們無法得知,她們也沒有開博客和教授PK。所以,目前手頭只有楊師群的Blog內容。雖然是單方面的證詞,但是至少從楊師群這邊可以聽到他的聲音。如果楊教授所說屬實,那麼大可以收起討論教師言論自由和學術自由的口水。因為這件事上並不曾折射自由之光,只能看到人性的黑暗卑污一面。兩個女生以不實之辭攀誣教授,就是想用政治大棒把楊師群置之於死地。這不是什麼學術自由之爭,而是明顯的惡意。讓人懷疑是不是30-40年前死於武鬥的小朋友乘願而來,轉世投胎。以這種1960s-1970s的古老殺人術,要斷送楊師群的那張老頭皮。
如果楊師群是在Blog里公然撒謊,捏造學生言論,因而不得已只能撤回博文,那麼這依然和學術自由無關。它照見的是教授先生的人格,讓人在一團漆黑里伸出大拇指贊一聲:姜,還是老的辣。不過,一名大學教授在謊言中和「反革命」罪攀上關係,而且在Blog里對公眾廣播,把事情弄到天下皆知,似乎並沒有這種必要。做出這種舉動,只能說明教授急了也能咬人。能把教授逼成這樣,怕是真的受到了來自現實里確實的威脅,力圖自保。否則,教授大可以繼續他的清高,站在講台上繼續他的課程。
在傳統上,中國高校的三尺講台從來都是教授講師們踐行言論自由和學術自由的場所。他們的言論不可以被刊行,也不可能見諸報章,甚至不能發表在網上,所以他們頑強地保有了在講壇上維護自己言辭自由的權利。我上大學的時候,周五上午四節高等代數,本來苦不堪言。但是,講師姓張,綽號「兩堂」。他只上前兩堂課,后兩堂課必然噴水。我們一邊做習題,一邊聽他大噴而特噴,從社會到經濟,從歷史到政治,最後的結論都是:同學們,你們一定要爭取出國去看看。可能是我們當時比較蠢,竟然沒有一個同學想到去教務處投訴他的授課質量,更沒有同學會想到去公安局舉報他。
當今的同學無論氣象、格局、手段都有了很大的不同,舉報也就罷了,而且還知道如何釋放致命一擊,讓人民公安板凳上有釘子,坐都坐不住,這就很考究了。《動物世界》上稱,世界上最毒的生物是某種海蛇,只需要一丁點毒液就能殺人無算。《動物世界》錯了,世界上最毒的生物還是人類,尤其是當人類殘害人類的時候,萃毒的匕首尖端閃爍著人類智慧之光。只是這光芒用在這種地方未免可惜,因為再好的馬桶也不應該裝飾夜明珠。
想我求學的時候,網路還沒有今天那麼普及,圖書館大門也並不全開,公民和政治課本里基本都是垃圾。個人大部分人文方面的教育都是靠艱難的求索,沒書上網,有牆翻牆,最終才有今日的尺寸進步。如今網路方便快捷,圖書館暢行無阻,在消弭了求知上的阻礙以後,小同學們不是利用這樣的機會多去見識,反而是根本不去接觸了。對待謊言和垃圾,我們的方法是努力尋求真知。而現在的小朋友有所不同,他們的選擇是欣然躺在了垃圾山上,甚至手拿紅纓槍做起了守護者的角色。
我希望並不是所有的小朋友都是這樣的人,也並不因此而感覺到悲從中來。在現實生活中,我自己也遇見過眼中淚光閃閃的小朋友憤怒質問:你憑什麼批評我們的文化?你憑什麼批評我們的政府?你不就是用這種方式扮高明么?每次看到這樣的小朋友,我都會預見一個場景:懷著如此赤誠之心的小朋友走出校門,迎面就挨了社會一記沉重的耳光。只待這一耳光響起,他們就會翻身回來,一起唱那首噹噹噹噹當。就我的個人經驗而言,凡是挨了這一記耳光再折轉回來的,就是趕他都趕不走。相形之下,反而是那些在大學里就已經老成世故,人情練達的傢伙,最終都順利成為水火不禁、油鹽不浸的人棍。
總而言之,我對人性不抱多少信心,我對教化也不抱多少信心,但是我對這一記耳光的存在,抱有充分的信心。我只願他們現在深深相信,如此,那一記耳光才能重重扇響。如果這記耳光不足夠勢大力沉,又如何能扇出腦子裡那許多些水去?
作者:
零下三度V
時間:
2008-12-6 23:14
反革命?呵呵。腦殘了倆女生。
作者:
rebounder
時間:
2008-12-7 04:48
類似的事情在加拿大也有發生。有一位教授在課堂上講911真相,結果被學生告到學校。該教授自己聲稱RCMP已經介入,他認為自己的學術自由被妨礙。
作者:
Norman
時間:
2008-12-7 09:51
作者:
jydeng
時間:
2008-12-7 09:59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