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張宏良:別總想著發美國的國難財 [列印本頁]

作者: houton2008    時間: 2008-10-31 04:32
標題: 張宏良:別總想著發美國的國難財
張宏良:別總想著發美國的國難財

(張宏良按:這是前些天去廣東省巡迴演講過程中接受的廣州《看世界》雜誌的採訪,這次巡迴演講活動就是由該雜誌社安排的。該雜誌的主題是「愛國主義青年的理想家園」,是中國南方大地上碩果僅存的一家愛國主義刊物,與新華社《瞭望周刊》形成一南一北兩桿孤獨的愛國主義大旗。在愛國主義已成為瀕危物種的當今中國媒體界,他們的存在猶如陰霾縫隙間透出的一縷萬丈光芒,頑強照射著我們這個國家的前途和希望,所有炎黃子孫都應該支持他們擁護他們,大家在愛國主義的旗幟下團結起來,共同托起中華民族崛起的太陽!在此還需要說明的是,我也是在烏有之鄉網站剛剛看到這個訪談,由於是轉載,就沒有改動一個字,完全是複製下來的。)



就美國經濟危機與中國經濟安全等問題,中央民族大學證券研究所主任張宏良教授接受了《看世界》雜誌的專訪。

《看世界》:張教授您好,在此次由次貸危機引發的美國金融及經濟危機中,中國的海外投資也損失不小,您覺得這會是一種有意的國家競爭策略嗎?
張教授:經濟危機倒不是美國人設計的,但全世界的經濟運行規則都是由美國主導的,由此形成了一種危機轉嫁通道,將損失打向了中國和全世界人民的頭上,至少不是主要打在美國人頭上。應該注意到的是,此次經濟危機是信用泡沫破裂導致的,與實體經濟危機不一樣。

《看世界》:那此次金融危機對整個美國的經濟體系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張教授:美國人那種以虛假預期縱向透支未來、以增發美元橫向透支世界的經濟模式必須改變,這是未來人類一體化的必然要求,不能為了少數人的享受而犧牲多數人的利益。此次危機就像是歷史的一種自我校正,就像曾經的生產模式危機自我校正一樣。最終,人類生產要滿足人類需要,偏太多了不行,就通過一場場危機校正。美國就是財富信用化,財富由未來預期構成。但他們在濫用預期,濫發債券,連環抵押,最終形成龐大的「金融堰塞湖」。而我們的銀行是以實物做抵押的,所以不會出現大的危機,但美國那些金融衍生品都只是以未來收益做抵押,沒有任何實體做抵押。在這種體制下必須講誠信,不能蓄意製造虛假的預期收益,否則就會崩盤。

《看世界》:您如何看待「赴美抄底說」?
張教授:第一,美國的經濟危機才剛開始,什麼時候見底很難說,高達萬點的股市才剛跌了20%,而我們的股市跌了70%還不見底呢。
第二,這些金融業公司與其他實體產業公司不同。金融公司在危機中的失敗往往意味著灰飛煙滅,以信用為生的銀行破產了,何來信用?它已經成了欺詐、災難、不幸的代名詞,連品牌信譽都失去了,大家都避之唯恐不及,所以它們很可能從此退出歷史舞台。
但像英國巴克萊銀行買下了雷曼兄弟的研發中心,那是雷曼的實體資產,是有價值的。
我們能做的就是買下那些倒下的銀行空出的地盤和客戶資源,而不是去參股,參股就等於救市。我們沒有義務去救。所謂「救別人就是救自己」那類抽象的話語沒有任何意義。

《看世界》:那您覺得中國如何才能在這場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機中自保呢?
張教授:不要總想著去美國抄底、發美國國難財。如果是收購海外實體資產倒可以,要買實不買虛,但現在很多人鼓吹去投資海外金融資產。
現在美國的危機主要發生在金融領域,它的實體經濟其實依然強大。實情是,美國破滅的是泡沫,但中國倒閉的多是實體公司,美國的實體公司在收購中國實體公司。雷曼公司倒閉,其實損失的是別人的財產,所以才會有人懷疑這場危機是一出陰謀。是不是陰謀尚且不說,至少美國的實體經濟並未受太大的影響。卡特彼勒在收購中國的製造業;高盛收購了雙匯火腿腸之後還準備養豬;國際四大糧商加緊在中國布局,收購糧食加工企業;沃爾瑪在中國不斷地擴張;可口可樂還在收購匯源果汁;經歷過三聚氰胺之痛的乳品業也很可能落入外資手中。中國能保全自己的實體資產就不錯了,談何收購外資。
如果,這次危機會導致很多外資回撤,中國可以正好藉此機會解決我們龐大外匯儲蓄的貶值問題,順便可以將落入外資囊中的戰略產業和關鍵產業從外資手中收購回來,完成以民族產業為支柱的產業結構框架,在下一輪國家競爭中我們就不怕了。我們的外匯儲備,要用來購買資源,假如美國油田或者高新技術產業倒閉了,我們買過來。不過美國剛成立了外資審查委員會,想買美國的資源難於上青天。

《看世界》:通過此次危機,是否可以認定高度自由化的市場經濟的一種終結?
張教授:那種東西從來就沒存在過,只是一些自由主義學者的借口和空想而已。以此番美國股市為例,剛跌了10%,政府就出面干預了,何來自由主義?貝爾斯登、美林、AIG,美國的救市已經持續了很長時間了,再到7000億的救援計劃。完全市場化,就像說中國以往閉關鎖國一樣,完全是個偽命題。
作者: 中國的中    時間: 2008-10-31 06:01
原帖由 houton2008 於 31/10/2008 06:32 發表 [張宏良:別總想著發美國的國難財 - 時事述評 -  backchina.com]  
那種東西從來就沒存在過,只是一些自由主義學者的借口和空想而已。以此番美國股市為例,剛跌了10%,政府就出面干預了,何來自由主義?貝爾斯登、美林、AIG,美國的救市已經持續了很長時間了,再到7000億的救援計劃。


同意。不過為什麼不能發一筆美國國難財?
作者: bearbee82    時間: 2008-10-31 06:15
現在抄底買股算不算?
作者: houton2008    時間: 2008-11-1 03:39
標題: 回復 3樓 bearbee82 的帖子
虛擬經濟沒有底,虛擬經濟的本質是一系列的規則
作者: bearbee82    時間: 2008-11-1 03:43
原帖由 houton2008 於 2008-11-1 03:39 發表 [張宏良:別總想著發美國的國難財 - 時事述評 -  backchina.com]  
虛擬經濟沒有底,虛擬經濟的本質是一系列的規則

同意,要不現在都是warren buffet了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