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全球市場對救助計劃投不信任票 [列印本頁]

作者: mm021    時間: 2008-10-7 20:16
標題: 全球市場對救助計劃投不信任票
全球金融危機已經發生了危險的變化:政府應對危機的舉措日漸有力,但市場對這些措施獲得成功的信心卻越來越弱。

在美國國會上周批准的7,000億美元救助計劃之外,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ed)和歐洲各國政府周一又出台了新的救助措施。但全球市場卻對此普遍投了不信任票。歐洲股市出現至少20年來的最大跌幅,道瓊斯指數跌破10000點大關,這種慘烈的景象或許表明決策者對危機或許已無能為力。

不斷加劇的市場動蕩顯示出金融危機已經遠遠超出美國次債危機的範圍,到了更為根本性的信心崩潰的地步。歐美監管官員竭盡全力,但卻未能解決最重要的問題:沒有人知道哪家公司接下來會破產,令幾乎所有人都害怕貸出資金。

問題已經十分嚴重,受影響的已不光是銀行,還有普通企業。公司發現越來越難以為支付工人薪水和購買原材料等日常活動獲得貸款。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下去,短期信貸市場的凍結會給日趨疲軟的全球經濟帶來沉重壓力。投資者們現在正認識到這種嚴酷的現實。

花旗集團(Citigroup Inc.)駐倫敦信貸策略師洛倫森(Hans Lorenzen)說,為了支撐貨幣市場體系的信心,就需要更大規模的舉措,而且要各國協調一致,還得行動迅速。

過去12個月中Fed採取的有些行動甚至改寫了央行業務的基本原則,其中也不乏權宜之計;周一,Fed出台了更多措施,試圖解除過去幾周令短期貸款市場陷入困境的停頓狀況。Fed表示將開始為銀行的存款準備金付息,這是又一重大舉措。該舉措會令Fed在向受損金融機構注入大量貸款時更容易掌控利率。私營機構沒有哪一家能獲得Fed的貸款。

美國相關官員也在考慮減輕商業票據市場壓力的方式。商業票據市場是歐美銀行及其他公司短期貸款的主要來源。Fed接下來很可能降息。

知情人士稱,周一晚間,英國相關官員與銀行管理人員就可能的政府緊急注資展開談判。英國財政大臣達林(Alistair Darling)並未提出具體計劃。

隨著信貸危機日漸成為全球問題,在利率方面採取一致行動對決策者來說可能更具吸引力。作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和世界銀行(World Bank)年度會議的一部分,全球各國財政官員本周末將齊聚華盛頓,屆時調息舉措將會被列入議程。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首席經濟學家布蘭查德(Olivier Blanchard)在會議之前接受採訪時說,合作是必不可少的。

歐盟國家周一再度為協調一致應對危機做出努力,此前歐洲國家的一系列單方面舉措都沒有收到預期效果。歐盟現任輪值主席法國總統薩科齊(Nicolas Sarkozy)在電視上發表了歐盟27國的共同聲明,表示每個國家都將採取所有必要措施以保護金融系統的穩定性。

在此之前,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的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周日出人意料地出台措施,為所有居民的銀行帳戶提供擔保,而一天前她還批評愛爾蘭的類似舉措。周一,奧地利、瑞典和丹麥也加入了加強存款保證計劃的國家行列。

所有這些活動對減輕貸款市場壓力都收效甚微。自美國證券公司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 Holdings Inc.)上個月破產以來,信貸市場狀況迅速惡化。雷曼申請破產對全球市場形成衝擊,連本來被認為與現金一樣安全的美國貨幣市場投資基金也蒙受了巨大損失。

市場萎縮

據Fed數據,在截止10月1日的當周,美國商業票據市場創下縮水949億美元的紀錄,未償付債務規模降至1.61萬億美元。而此前一周該市場已下滑610億美元。最近的收縮絕大部分出現在與美國及海外金融公司相關的商業票據上。

周一,Fed採取措施,試圖增強流動性。除了為銀行存款準備金付息,Fed還表示將大大增加通過一個特別拍賣程序提供給需要資金的銀行的貸款,計劃到今年年底動用9,000億美元資金,而僅僅兩周前的計劃還只是1,500億美元。

為了化解這場螺旋式擴散的金融危機,過去一年美國決策者已經採取了諸多積極主動的措施,其中包括近期的7,000億美元救助計劃;現在Fed推出的新舉措又為這場轟轟烈烈的救市運動添上新的一筆。自去年9月份以來,Fed已經大舉利用傳統的利率手段,在短短數月間將短期聯邦基金目標利率從5.25%一路調降至2%。

Fed還採用了一系列非常之舉:支撐貨幣市場共同基金,為投資銀行創建新的借貸機制,從貝爾斯登(Bear Stearns Cos.)和美國國際集團(AIG)承接問題資產;凡此種種,不足而論。在這一過程中,Fed自身的資產負債狀況也經歷了根本性轉型。原本只是財政部國債平凡的倉庫,如今Fed的保險箱卻塞滿了對搖搖欲墜的美國金融體系的貸款,這些貸款的抵押品通常少有其他金融機構願意持有。

然而,三大因素導致了Fed難以完成維持信貸流動的使命。

首先,銀行和投資者目前正在紛紛削減負債,這個過程被稱為解除槓桿。Fed可以延緩這一過程,卻無法阻止。

其次,近年來的金融產品創新──由於能分散風險,一度被視為是好事──已經成為了一場詛咒。這是因為這些創新產品使得風險所在變得模糊,加劇了市場對哪些金融機構能夠倖存下來的不確定性。

第三,雷曼兄弟(Lehman)和其他金融機構的先後倒下已經嚴重摧毀了市場信心,連規模宏大的救助計劃都無法重建這種信心。

沒有跡象表明Fed官員會停止採取積極措施遏制金融危機。

在試圖緩解危機影響方面,一些歐洲政府比美國走的更遠。例如,愛爾蘭開出了一張空白支票,實際上為該國六大銀行的所有負債提供了擔保。

但指望出台一個泛歐洲行動計劃會比較困難,主要是因為任何大規模救助計劃都需要許多國家的批准。儘管歐洲央行(ECB)監管著歐元區15國的貨幣政策,但該央行不能越俎代庖地為單個銀行提供救助。在歐元區範圍內,此類緊急救助是各國央行的職責所在,它們通常會與各自政府密切合作。

在最近一波危機衝擊之前,上周六歐洲國家採取共同行動的努力基本宣告失敗。德國和英國拒絕了法國總統薩科齊提出為歐洲銀行組建一個共同救助基金的建議──類似於美國的7,000億美元救助計劃──兩國不願向一個它們無法控制的基金注入納稅人資金。

布魯塞爾智庫機構歐洲政策研究中心(Center for European Policy Studies)負責人格羅斯(Daniel Gros)表示,歐洲經濟一體化程度非常深,銀行間市場就是個一體化的歐洲市場。但各國政要還沒有認識到這一點,他們的所作所為就像銀行仍然存在國界一樣,認為一些銀行是自家孩子,而另外一些是別人家的。

義大利銀行UniCredit首席執行長普羅富莫(Alessandro Profumo)表示,他期待著一個「歐洲解決方案」。他認為,各國各行其是的解決方案根本不能奏效,因為目前金融體系實際上是一個完全密不可分的體系。

義大利市值第二大銀行UniCredit周日宣布,計劃籌措66億歐元提振財務狀況。普羅富莫在採訪中承認,該銀行錯誤估計了信貸危機的程度。

歐洲銀行業的問題可能尤為嚴重,因為較之美國和亞洲銀行,歐洲銀行更加依賴於短期借貸市場。歐洲銀行目前急需美元貸款,為美國按揭債券等美元計價投資提供資金。根據國際清算銀行(BIS)的數據,歐洲銀行的美元貸款量穩步上升,去年年底總額達到了8,000億美元左右,而2005年為5,000億美元。

債券研究機構CreditSights分析師亞當森(Simon Adamson)指出,近來陷入困境的歐洲銀行普遍嚴重依賴短期信貸市場,而不是通常的客戶儲蓄。他說,當市場發現這一特性以及其他已知缺陷時,他們的信心也喪失怡盡。

放大的問題

德國Hypo Real Estate Holding AG是歐洲最大的貸款商之一。從該銀行遭遇的問題可以看出,問題是如何迅速擴散的,以及全球緊密關聯的金融市場如何將問題擴大化。過去這個周末,德國政府和其他金融公司同意,在此前300億歐元救助計劃的基礎上,再向該銀行提供150億歐元的救助一攬子計劃。

Hypo的問題開始於上個月,當時雷曼兄弟破產導致了短期信貸市場陷入凍結。一天之內,基準銀行借貸利率──倫敦銀行同業拆息(Libor)創下了歷史最大升幅。

首先遭遇融資枯竭的是Hypo不知名的都柏林銀行子公司Depfa Bank PLC。本月之前,Depfa一直都高度依賴來自其他銀行的貸款。當銀行間貸款市場陷入凍結后,Depfa的融資渠道也陷入了停滯。Hypo發言人奧伯邁爾(Hans Obermeier)說,那個市場已經乾涸了。

Jon Hilsenrath / Carrick Mollenkamp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