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當示威者贏得令人生厭的政治家,媒體,尤其是自己父母的讚譽,我都感到可疑。
1993年,作為一個憤怒的19歲青年,我在倫敦東部參加了反對警方種族歧視的遊行,近距離地面對揮舞的警棍和激動的警察。在1994年,我參加了在美國駐倫敦大使館外舉行的憤怒集會,反對柯林頓政府入侵海地。在1995年我遊行反對北約轟炸波黑塞族,和1999年空襲南斯拉夫,以及2001年入侵阿富汗。可我一次也沒有得到過一個政治家拍拍後背表示讚許,或者媒體的表揚。而我的父母認為我神經失常。
現在不同了。英國23歲的自由西藏示威者露西 Fairbrother因為在北京鳥巢外懸挂"自由西藏"橫幅而被驅逐出境。8月6日,奧運會正式開幕前兩天, 露西 Fairbrother和其他三個自由西藏活動家在靠近鳥巢的地方投射了一個120英尺高的光束和展示他們的旗幟,供世界媒體拍攝。一夜之間,露西,這位霸菱銀行前任董事的女兒,化身為勇敢的英雄。當她到達倫敦機場,她被大批狗仔隊攔住詢問她對未來中國和西藏的看法。第二天她的咧嘴而笑面部特寫給報紙和網頁增添了光輝。 她被形容為「勇敢」,「堅定」和「最好的英國人」。她的母親堆滿自豪的笑容,宣布: 「我為她驕傲。她在做她和我都認為是正確的事情。」一般情況下,家長都反對子女參加示威,但在露西的故事中,她母親的聲音,只是震耳欲聾的支持大合唱的一部分。
事實證明,加入到自由西藏的潮流中不僅不激進,而且更進步。反之,在北京的一個旗杆頂上,或者西藏活躍分子每天聚集之地--中國駐倫敦大使館外大喊「自由西藏!」,您將贏得銀行家,編輯,甚至是查爾斯王子的掌聲。查爾斯王子本人支持西藏事業,據說給露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自由西藏」已成為落後和反動的呼聲。在整個西方,它已變成可憐的富家孩子的寵物,他們對西藏的現代化感到失望,對中國不滿。對他們來說,西藏是一個神秘的遊樂場,必須受到保護,才能免受邪惡勢力的入侵。
雖然這場運動帶著"自由"的字眼,自由西藏的遊說卻很少提及西藏的政治自由。它並不要求西藏人獲得投票權,或組織自己的抗議。相反,它著重於保護西藏的「文化完整」和僧侶的宗教自由。國際組織"自由西藏學生"(上邊提到的露西 就是會員之一)認為中國在西藏進行的發展建設,包括「開採自然資源」和「大型基建項目」,將「清除中國和西藏之間現有的社會文化和政治的分歧」 。 高效率的活動家把中國在西藏的存在形容為」文化滅絕」 ,稱其阻礙了(藏人)採用老式的方法來練習(而不是剝奪了民主權利)是真正的犯罪。這項運動不是為了西藏人民的政治自決權,而是為了保護一個存在於西方活動家想象中的文化實體。為了示威者和觀光客的利益,而讓西藏停滯在某個時光。
自由西藏運動人士這種自戀本質主要表現為兩方面:一是激情的反對中國在喜馬拉雅王國的現代化,另外一個就是對北京拒絕讓達賴喇嘛重返西藏並就任「合法的」領導人憤憤不平。
自由西藏活動家花費了很多精力來反對任何具有現代氣息的事物,尤其是中國人的工作,工業和基礎設施。他們正為中國建設格爾木-拉薩鐵路線焦慮不安,這個壯觀的雄心勃勃的計劃將使火車能從中國的心臟一直開到西藏。顯然這是一種對藏人生活方式的威脅,在舒適的西方人和有錢的銀行家女兒的眼裡,西藏是非常簡單和質樸的,而且必須保持下去。
與此同時,運動人士對達賴喇嘛不加疑問的支持也說明他們把西藏人民看成是尚未成熟的民族,需要一個神一樣的人物來引導他們。達賴喇嘛從來不是由民選產生的。事實上,有些見地的作家認為, 強大的西方人和許多西藏人自身對達賴喇嘛的盲目崇拜,阻礙了民主的發展。在她的書"西藏的獨立"運動,Jane Ardley寫道,「很明顯,達賴喇嘛的至高無上的精神權威的角色正是阻礙民主化的政治進程的原因。認為他從精神角度來說佔領著道德高地就意味著對他的政治權威的任何挑戰都可能會被解釋為反宗教。」
不僅不會帶來自由,自由西藏活躍分子而是要把西藏變為博物館,一塊遠離現代化的土地。不僅不會實現民主,西藏活動家卑躬屈膝的崇拜達賴喇嘛,有利於扼殺「反對和表達不同意見的機會」,就象Jane Ardley後來寫的。 而"反和表達不同意見"乃是民主的命脈。
西藏一直以來都是某些人的玩物,這些人對現代世界感到失望。自從1933年詹姆斯希爾頓在他的"消失的地平線"一書中,把西藏描繪為「香格里拉」之後,它就被濫用了。西藏象徵著一個理想化的善良和純潔之地,充滿高貴和風雅的元素。西方人不喜歡西方世界變化的步伐,認定西藏是一個自然,沒有政治的地方。 」在他1991年出版的"神聖的西藏"書中,Philip Rawson寫道: 「西藏文化給西方自負的生活方式提供了強大的,光澤的和協調的替代品,我們沒有目標,越來越毫無意義的追求物質滿足。」
如今,西藏愛好者的驅動力並非來自藏人的政治聲援,也肯定不是關於充分民主平等的積極討論,而是一種對西方生活的厭惡感。用Rawson的話說, 就是「西方人感到缺乏自我」 ,旨在找到在表面上保留「純粹東方」的滿足。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自由西藏活動自有其追捧附庸著:有錢的西方人追求情感上的佔領。
在這個簡單的世界里,西藏總是好的,而中國永遠是壞的。如Donald S. Lopez Jr. 在"香格里拉的囚徒:藏傳佛教和西方"一書中辯稱,許多西方人把中國在西藏形容為「眾多相似的無信仰的共產黨人橫行於一個和平的仙境般的土地」,西方人希望西藏人是「上等人」,而中國人是「下等人」 ,這樣的妖魔化非常符合許多西方政府和媒體的的議程。因此,崇拜堆就Fairbrother女士和她的朋友,他們可以恭喜自己。他們不只是白痴。他們是有用的白痴。

維基百科對作者Brendan O'Neill的解釋:
Brendan O'Neill is a journalist based in London. He is currently the editor of Spiked Online.
He began his career at Spiked's predecessor, LM magazine, the journal of the Revolutionary Communist Party, which was forced to close following a libel action brought by ITN. [1] He has contributed articles to publications in the United Kingdom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cluding the Spectator, the New Statesman, the The Guardian, BBC News Online, 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The American Conservative and Salon.com.[2] He also blogs at Comment is free, part of the Guardian Unlimited site.
O'Neill has criticised the notion of tackling global warming by solely reducing carbon emissions, and instead advocates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s a method of overcoming any side-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3]. In January 2006, he co-founded the Manifesto Club, an organisation "with the aim of challenging cultural trends that restrain and stifle people』s aspirations and initiative."[4] He is currently writing a book about terrorism titled From Bosnia to Beslan: How the West Spread al-Qaeda.[citation needed]
布倫丹奧尼爾是一個倫敦的記者。他目前是"飆升在線(Spiked Online)"的編輯。
他的職業生涯始於"飆升"的前任LM雜誌,LM雜誌是英國革命共產黨的期刊,在ITN電視台提起訴訟后被迫關閉。 布倫丹奧尼爾撰寫文章在美國和英國發表。發表媒體包括觀眾(Spectator),新政治家(New Statesman),英國衛報(The Guardian), BBC在線新聞(BBC News Online),基督教科學箴言報(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美國保守雜誌(The American Conservative)和salon.com 。 此外他還在衛報下屬的Comment is free網站建有自己的博客。
奧尼爾批評用減少碳排放來解決全球氣候變暖問題,而是主張以技術進步的方法克服任何氣候變化的副作用。在2006年1月,他聯合他人創辦宣言俱樂部,旨在"挑戰制約和扼殺人民的願望和主動性的文化趨勢"。 目前他正在寫一本關於恐怖主義的書,書名為"從波斯尼亞到別斯蘭:西方如何傳播蓋達組織"。
來源:The American Conservative 美國保守雜誌
本文原始鏈接:http://www.amconmag.com/article/2008/sep/08/0002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