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京官變洋買辦:中國經濟主權已不在自己手中
[列印本頁]
作者:
天子
時間:
2008-9-5 15:45
標題:
京官變洋買辦:中國經濟主權已不在自己手中
京官變洋買辦:中國經濟主權已不在自己手中
倍可親(backchina.com) 商務部條法司官員郭京毅腐敗案有驚人進展,據內地媒體透露,郭是因為在涉及有關外資併購的法律法規制訂和司法解釋時,收受外商賄賂,在法律上留「後門」偏幫外商在中國進行行業併購。
如果消息屬實,那麽這是新中國成立后,第一宗曝光的經濟漢奸案件,這也是中國經濟主權淪陷的一個重要標誌。郭京毅早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精通國際商法,他在商務部任職二十二年期間,一直參與以及負責外資法律和投資法律的制訂、修改。如果他在法律制訂過程中受賄罪行成立,將可能波及中國所有外資併購項目。
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由於法律法規缺失,國際壟斷資本集團在中國跑馬圈地,大肆進行行業斬首式併購。這些壟斷集團瞄準各行業市場佔有率的前五名企業,進行合資並掌握控股權,然後使合資企業長期處於虧損或微利狀況,迫使合資的中方撤出,最終,外資達到控制壟斷企業的目的,並在此之後「神奇地」使獨資公司恢復盈利。
據有關部門統計,中國在工業主要產業的三十九個分行業中,外資市場佔有率有兩個行業超過七成,四個行業超過五成,九個行業超過四成。因此,一些學者驚呼,中國面臨八國經濟聯軍的入侵,國家經濟主權已然不保。相比之下,中國資本在西方國家的併購,卻處處受到刁難和攻擊。
收受好處影響立法
正是對國家經濟主權的擔憂,內地不少學者和輿論指摘主管外資併購的國家商務部監管不力,但商務部官員卻對此不以為然,認為外資併購是大勢所趨,而且「有利中國」。
在外界壓力下,當局在○三年和○六年先後推出《外國投資者併購境內企業暫行規定》和《關於外國投資者併購境內企業的規定》兩部法規,而郭京毅正是這兩部法規的主要操刀者。
這兩部法規出台,規定不夠明確,操作性也不強,並沒有改進政府對外資惡意併購的監管,令外資尤其是國外熱錢輕鬆進入,或者變相進入敏感部門,威脅到中國的國家經濟安全。
從目前情況看,很可能有人在制訂相關法規時,故意留「後門」讓外資鑽空子。
有學者就曾揭露,跨國壟斷集團以安排出國觀光、子女境外就讀、協助轉移資產等條件,或以參加國際學術研討、邀請做訪問學者、授予名譽學位或職稱等為誘餌,吸引中國官員、學者為其力,對中國相關部門決策與立法施加影響。
當時,外界還以為這只是聳人聽聞,但如今郭京毅案件的揭發,已是最好的證明。這也說明,中國很大一部分經濟主權已經不掌握在自己手中。雖然站在前台制訂法律的是黃皮膚的中國人,但幕後操控的卻是白皮膚的洋人,前台的中國人,只是一名行屍走肉的傀儡。
作者:
91745
時間:
2008-9-8 15:37
:beat: :beat: :beat: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