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熊市下的"金蛋"? 理財專家評點3類保本理財產品
[列印本頁]
作者:
藍藍的天
時間:
2008-8-29 20:40
標題:
熊市下的"金蛋"? 理財專家評點3類保本理財產品
經歷了股票市場的大起大伏后,投資者的心理也發生了從貪婪到恐懼的轉變,尋求本金安全成了投資者的共識。
在諸多理財途徑中,儲蓄、國債的保本功能最強,投資收益一目了然;股票基金風險最高,目前普通投資者基本不敢碰。只有銀行理財產品,數量繁多、設計複雜,收益不確定性也最大,那麼怎樣明辨銀行理財產品的保本情況?本報邀請理財專家給投資者出些主意。
【首要原則】
看保本條款買產品
代表類型:票據類固定收益產品
到銀行挑選理財產品時,產品是否保本,應該是投資者第一個要弄清楚的問題,在今年4月監管部門對銀行理財產品的銷售進行整頓后,銀行客戶經理在銷售理財產品時都會詳細介紹產品的風險狀況和保本情況,因此投資者可以直接諮詢銀行客戶經理,或者查詢產品的設計說明。
目前銀行銷售的理財產品中,保本產品多數是人民幣票據類固定收益產品和外匯固定收益產品,還有部分結構型理財產品,由於帶了保本條款,產品的投資風格較為保守,收益一般不高,適合保守型投資者。
新品幫你評
得利寶·新藍42號
投資期限91天,投資起始日9月2日,到期年收益5%。資金投向為交銀國際信託有限公司設立的交通銀行票據資產定向投資單一資金信託計劃,該信託計劃所募集的全部資金用於受讓交通銀行已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所對應的票據資產。
點評:票據型理財產品的基礎資產包括國有銀行、全國性股份制商業的銀行承兌匯票或及具有追索權的商業匯票,對投資者而言,遭受本金損失的風險非常小,且收益較為穩定。
投資提示:
不管是哪種類型保本產品,含義都是持有到一定期限才可以保本,比如說兩年期的保本產品,可能是到兩年期快結束時才能保證本金,如果提前贖回就不保本。所以在購買之前,投資者一定要查詢保本前提和贖回條款。
另外要提醒想購買票據類固定收益產品的投資者,這類產品也有一定的風險,如果在理財產品存續期內,人民銀行提高存款利率,理財產品的預期年收益率不隨市場利率上升而提高,投資者將失去將資金配置於存款時收益提高的機會。
【心裡有數】
保本產品未必真「保本」
代表類型:外匯固定收益產品
外匯市場上,人民幣一直處於升值通道中,去年下半年以來,由於美元對人民幣的貶值,投資美元固定收益產品的投資者在產品到期時,仔細算賬會發現,美元理財的本金和收益雖然都保住了,但兌換為人民幣后實際收益是負的,因為匯率的波動,保本產品中隱藏著不保本風險。
今年下半年以來,類似的苗頭出現在澳元理財領域,澳元對人民幣的匯率如果持續走低,澳元保本固定收益產品的投資風險將增加。
新品幫你評
澳元產品
投資期限一年,投資起始日8月29日,到期年收益8%。資金投向境外利率市場。
點評:固定收益型的澳元產品,比浮動收益的產品安全,但澳元對人民幣匯率從本月初的6.68跌至目前的5.78,跌幅超過10%,如果產品存續期內,澳元對人民幣匯率持續走低,產品收益將被匯率損失抵消。
投資提示:
投資者必須對換匯購買行為保持謹慎。如果沒有把握好買入時機,跟風用人民幣購買澳元買入這類理財產品,而又恰好碰上澳元進入持續下跌周期,那麼購買了長期澳元產品的投資者就會面臨被套危機,利率上的收益還不能彌補匯率上的損失。
【膽大心細】
不保本產品中找「保本」
代表類型:信託貸款類產品
回顧今年的銀行理財產品發行與銷售情況,信託貸款類持續火爆,雖然目前銀行不再對信託計劃進行擔保,該類產品也歸屬到非保本浮動收益產品,但從已到期產品的收益情況來看,只要投資者甄別好資金的投資方向,這類產品的保本概率仍舊非常大,適合膽大心細的投資者購買。
新品幫你評
利得盈信託貸款型08年第109期
投資期限123天,投資起始日9月5日,不保本,預期年收益4.80%。資金投向「遼寧省交通廳貸款資金信託」。
點評:項目信用等級較高,貸款本金利息回收有保障,雖然產品不保本,但產品到期后基本可以實現保本且保收益的投資目的,適合穩健類投資者購買。
投資提示:
投資者在挑選銀行信託貸款類產品時,一定要從兩個方面考慮,一是信託項目下信託資產的質量,如未能如期收回,不僅收益會受影響,本金也有可能損失,這需要投資者仔細查看信託公司和借款方的情況,並判斷投資項目的前景。
其次要關注理財產品的期限,期限越長,投資者資產的流動性就越差,可能導致喪失其他更好的投資機會。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