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奧運田徑冠軍王麗萍力挺劉翔 分析競走奪金形勢

[複製鏈接]

1083

主題

3萬

帖子

896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白金鑽石會員(八十八級)

Rank: 5Rank: 5

積分
896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tylz888999 發表於 2008-8-21 07:1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北京時間8月18日中午11點55分,北京奧運會田徑賽場結束了男子110米欄預賽的爭奪,備受關注的奪冠大熱,上屆奧運會該項冠軍、前世界紀錄創造者劉翔在起跑前因傷退出了比賽,失去了在北京奧運會爭奪冠軍的機會,而他的退出,也宣告了我國田徑在本屆奧運會上將有可能面臨無金的境地。而就在2000年悉尼奧運會上,與這一次的劉翔同樣背負著田徑唯一一金任務的競走運動員王麗萍,也是在最後時刻才因第一名被罰下而成為了奧運冠軍,儘管結果有天壤之別,但情景、感情、經歷都出奇的相似,這也讓王麗萍產生了共鳴。就在今天,王麗萍走進了搜狐鳥巢直播間,剖析了劉翔退賽的始末,並分析了明天女子競走比賽的形勢。

  王麗萍力挺劉翔稱「退賽是理智的,也是必需的!」

  對於劉翔預賽最後時刻因傷病原因無奈退出比賽,同樣身為田徑運動員的王麗萍非常惋惜,「劉翔走出賽場的時候我替他遺憾,不只我一個人,全國13億人都十分關注劉翔,我們對他寄予厚望,但是看到劉翔離去的那一剎那,我們心痛到落淚。我知道作為教練員、運動員,他們真的都不希望自己在奧運賽場上以這種方式退出,哪怕劉翔得不到獎牌,拿不到名次,都無所謂,這是個舞台,而他都要在這個舞台上展現自己,但傷病退出比賽是運動員非常無奈的一件事情。如果我們能夠站在運動員的角度,能夠知道傷病對於劉翔會造成多大的影響,看過以後,想過以後,我想你就會理解劉翔,就會繼續支持他。」

  談到劉翔腳傷的影響,王麗萍說:「其實傷病對耐力運動員和短跑運動員的影響是不一樣的,我在網上看了,有很多人在我博客里留言說為什麼人家國外的長跑運動員受傷了幾個小時都能堅持下來,但咱們的短跑運動員幾秒鐘就堅持不了了?我想說,劉翔的傷在跟腱,如果那天他堅持下來,他以後可能就再也不能比賽了,作為運動員,我是很理解劉翔無奈退賽的。劉翔還很年輕,他將來的體壇之路還很長,我是支持他放棄這一次,不管這有多關鍵,這是為將來更長遠地走下去留下機會。所以說,這種做法是理智的,也是必需的。」

  希望女子競走能夠折冠 以慰田徑無金之痛

  「男子110米欄的金牌我們之所以期待,是因為田徑項目是我們的弱項,能夠摘得這樣一枚金牌對於我們真得太難了。我數來數去也就是女子競走還有些希望,明天比賽就要開始了,我希望我們能夠創造一個好的開始,再創造一次奇迹,以慰田徑無金之痛。」王麗萍說。

  對於競走,王麗萍似乎有很多話說,「一個運動員如果能吃苦,我覺得練競走就非常適合。這個項目需要運動員有頑強的意志品質,有頑強的毅力,碰到困難的時候能夠咬牙堅持。競走比賽到最後的時候,大家都很累,那個時候看的就是誰的意志品質更好,誰能咬牙堅持住,誰能最後再鬆氣,你這口氣松的時間越晚,就比別人堅持的時間越長,如果你能堅持到最後,你可能就能拿到冠軍。」

  對於競走項目的後備人才問題,王麗萍坦言最為擔心,「我們當時練競走的多半是農村的孩子,城裡的孩子一般都不選擇競走,吃不了苦。現在下邊的苗子越來越少,因為一個運動員需要大概練十年的時間,才能達到一定的水平,才能積累一定的大賽經驗和能力,這個過程其實是很漫長的,下邊沒有人練,你想選到優秀的苗子就很難,就導致了現在的競走不像以前那麼有優勢了。」

  而對於競走項目目前青黃不接的現狀,王麗萍覺得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枯燥,「練競走真的很枯燥,如果走公路還好一些,可以看看旁邊的景,還不時的有車和人經過,如果在場地走,我們需要在400米的場地上繞上70多圈,真的是很枯燥的一個項目。真的能夠愛上這個項目的人少。那個時候,我們在練的過程中真的渴望旁邊會有更多的人經過,哪怕是騎自行車的,哪怕他們說一聲『他們怎麼這麼走啊』我們都高興,其實,這對於我們來說就是注入一點新的元素,不然我們只能是一個人瞅著前面一個人的後腳跟走啊走啊。一開始我們總在場地訓練,後來我們到公路上的訓練多了一些,為了讓運動員有更多的新鮮感,分散注意力,教練也會喊說把你們頭抬起來,看看旁邊的樹和鳥。我拿到冠軍那一年,是練競走的第11年,但是我結束體育生涯那一年,是練競走的第17年。」說到這裡王麗萍苦笑了一下。

  在訪談的最後,王麗萍還是表示希望中國女子競走運動員劉紅明天能夠在田徑項目上為中國添上寶貴的一金,「劉紅,發揚自己頑強拼搏的風格,把你平時的拼勁兒比出來,加油!」

  
人生苦短,及時行樂!--------天涯浪子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13:0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