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動感之都 奧運北京
[列印本頁]
作者:
葉可兒
時間:
2008-8-4 09:34
標題:
動感之都 奧運北京
圖為8月2日晚,為迎接奧運會,北京天安廣場試放煙火。 新華社記者陳樹根攝
2008年的北京,這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古都,時尚、動感、魅力四射。奧運在即,北京已經張開雙臂,以嶄新面貌迎接四海賓客:天更藍,水更綠,道路更寬廣,交通更便利,一座座奧運場館拔地而起,成千上萬志願者的熱情服務……心在動,情似海。這個8月,我們將向世人展示一幅幅烙上火紅「中國印」的生動奧運畫卷,讓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一處——中國——北京
圖為8月1日,廣東省的文藝工作者在北京天安門廣場為遊人表演《醒獅歡騰迎奧運》。 新華社記者高學余攝
圖為8月3日,11歲的任璞澤小朋友在北京荷花市場前的廣場上玩輪滑。 新華社記者徐亮攝
作者:
葉可兒
時間:
2008-8-4 09:36
圖為8月2日北京市街頭拍攝的一處奧運景觀造型。 新華社記者楊光攝
圖為8月3日,天安門廣場上的「中國印」在自由轉動(多次曝光)。 新華社記者季春鵬攝
圖為7月31日,汽車賓士在北京懸掛迎奧運旗幟的路燈下,車燈劃出線條的景色。 新華社記者張燕輝攝
作者:
葉可兒
時間:
2008-8-4 09:36
圖為8月3日,遊客在北京什剎海騎多人自行車遊玩。 新華社記者徐亮攝
圖為8月1日,山西呂梁的文藝工作者在北京天安門廣場為遊人表演《中國紅》。 新華社記者高學余攝
圖為7月31日,汽車行駛在「中國印」奧運旗幟下的北京二環路上。 新華社記者張燕輝攝
作者:
葉可兒
時間:
2008-8-4 09:37
圖為7月29日,9歲的王燕茹在北京什剎海體校練習體操。這個擁有50年歷史的體校被譽為奧運冠軍的搖籃,雅典奧運會冠軍張怡寧、馮坤、羅微都出自該校,功夫電影明星李連杰也是從這裡走向世界的。 新華社記者劉大偉攝
圖為8月1日,在北京798藝術區,以奧運項目為主題的耐克展館迎來遊客。 新華社記者趙宇思攝
圖為7月30日,在即將進行奧運會排球比賽的首都體育館,北京體育大學表演團隊的一名學生扮成「福娃」晶晶后俏皮地亮相。 新華社記者王建華攝
圖為7月30日,人們在北京天壇公園晨練。 新華社記者劉大偉攝
作者:
葉可兒
時間:
2008-8-4 09:37
圖為8月2日,北京長安街上拍攝的帶有「中國印」的景觀。 新華社記者季春鵬攝
圖為7月31日,北京復興門一處雕塑中的「中國印」在各種燈光下映出如同滾動的火環情景。 新華社記者張燕輝攝
圖為8月1日,北京奧林匹克籃球館媒體志願者聚集在籃球館前,以他們特有的手勢表達齊心協力,服務奧運的願望。 新華社記者李俊東攝
圖為8月2日,北京市街頭一處奧運景觀造型,給人振奮的活力。 新華社記者楊光攝
作者:
葉可兒
時間:
2008-8-4 09:38
圖為8月1日,北京市宣武區師範學校附屬第一小學的「同心結」學校合唱團小演員們在奧運村的五環下享受奧林匹克帶來的喜悅。奧運會期間,「同心結」學校師生代表將參加奧運村歡迎儀式,到賽場為結對的國家或地區的體育代表團加油助威,開展聯誼活動等。 新華社記者劉大偉攝
圖為7月31日,汽車行駛在北京奧運專用車道上。 新華社記者張燕輝攝
圖為7月31日,北京木樨地一處雕塑在路燈下熠熠生輝的情景。 新華社記者張燕輝攝
圖為8月1日,在北京鼓樓大街,一位行人從奧運景觀前騎過。 新華社記者季春鵬攝
作者:
tylz888999
時間:
2008-8-4 13:24
熱火朝天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