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相 隨 心 轉 [列印本頁]

作者: chico    時間: 2008-7-30 04:05
標題: 相 隨 心 轉
  相隨心轉是佛教中常說的一句術語,意思是說人所表現的外在相貌是隨著人的心態的變化而變化的。
  具有忍辱慈悲心的人,心地必然善良,就會顯現出慈愛溫和之相;而那些巧言令色之人,常會給人一種陰險狡詐的印象。所謂「有諸內,必形諸外」這就是相隨心轉。
  有一個雕塑家突然發現自己的面貌越來越丑了。「丑」並非指膚色、五官(他原來長得挺不錯的),而是指神情神態,怎麼就那樣的「狡詐」、 「兇惡」、「古怪」,以至於使面相本身也讓人可惡可怕。
  他訪遍名醫,均無辦法。因為,吃藥也好,整容也好,都無法醫治五官之間的「關係」無法醫治「滿臉橫肉、凶神惡煞」。
  一個偶然的機會,他遊歷一座廟宇時,把自己苦衷向長老說了。長老說,我可以治你的「病」,但不能白治療,你必須為我先做一點工作,雕塑幾尊神態各異的觀音像。
  雕塑家接受了這個條件。
  在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文化中,觀音是慈祥、善良、聖潔、寬仁、正義的化身,她的面相神情, 自然就是人民群眾心中這些概念的形象化、典型化。
  雕塑家在塑造過程中不斷研究、琢磨觀音的德行、言表、不斷模擬她的心態和神情,達到了忘我的程度。他相信自己就是觀音。
  半年後,工作完成了,同時,他驚喜地發現自己的相貌已經變得神清氣朗,端正莊嚴。他感謝長老治好了他的病。「不」,長老說, 「是你自己治好的。」
  此時,雕塑家已經找到了原來「變醜」的病根一過去兩年,他一直在雕塑夜叉。
  人所顯現的相貌好惡與一個人所處的環境和心緒有直接的關係。不同的心緒不僅表現在面相上,而且還直接與一個人的前途命運相關聯。
  宋朝時,有高孝標和高孝積兩個雙胞胎兄弟,舉止言談和才思穎悟都象同一人。十六歲時,他們一齊考上秀才。婚後,父母為使媳婦能辨認丈夫,命令他們穿著不同衣裳和鞋子,以便辨認。
  有一天,他們遇到陳希夷先生,陳希夷看了他們的面相以後,說:「你們兩人眉清目秀,鼻樑挺直,嘴上有紅色的痣,耳白而輪廓鮮紅,氣清神澈,都是科第中人。況你們現在眼耀彩色, 必主同科高中!」
  到了秋試時期,他兩兄弟便同時赴京,寄住在親戚家裡。鄰居住了一位年輕妖艷的寡婦。孝標一心向學不為所動,孝積把持不住,竟然跟那少婦私通。後來被人發覺,告訴寡婦族人。寡婦畏罪,竟然投河自盡。
  秋考完畢,他們兄弟又去拜見陳希夷先生。
  陳希夷看了大吃一驚,說: 「你們兄弟二人的相已經改變很大了,一位變得更好,另一位變得很壞。孝標眉現紫彩,眼耀文星,必定高中。孝積翠眉有變,雙目浮睛,朱唇色翦,聳直的鼻樑赤而黑,白色的耳朵干而焦,神色頹然枯槁,氣冷而散,這一定是損壞道德而使面相改變。這場考試不但考不取, 反而有夭亡的預兆。 」
  發榜后,孝積落第,抑鬱而死。
  後來,孝標當了大官,聲名顯赫,子孫眾多而且賢能。他七十大壽時,陳希夷先生也來祝賀,並且即席發表感想: 「看出一般人的面相是容易的!但是人的命運卻不容易說得絲毫不差,因為命在天,相在人為。如果能順應天理,合和人事,則世世必昌。人的精神忽聚忽散,人的志氣忽松忽弛,有諸內必形諸外,上蒼大公無私,福可以因為罪惡而消減,罪也可以善功相贖,生於心而發於面,逃不過他人的一雙眼睛,這叫做福禍無門,惟人自召。」
  父母生就的自然相貌是無法改變的。但是我們所表現出來的外相卻隨著人心態的變化而變化。只要心態平和,心情快樂,即使並不漂亮,你給人的印象也似年輕和美麗的:反之,如果心懷陰險狡詐,即使你原本花容月貌,也是令人不敢恭維的。
作者: sujie_alex    時間: 2008-7-30 09:08
相由心生,確實如此。
作者: NYLASH    時間: 2008-7-30 12:14
怪不得Chico 老兄越看越可愛,年輕。
今年二十,明年十八   
作者: chico    時間: 2008-7-31 00:35
標題: 回復 3樓 NYLASH 的帖子
那是原「上海制皂廠」的廣告
作者: NYLASH    時間: 2008-7-31 03:36
標題: 回復 4樓 chico 的帖子
還是你知是淵博阿, 一個博客裡面猜這是哪個的廣告。
從腦白金,太太口服液到金銀花茶樣樣都有。
照你這麼說,真是人間百相啊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