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一位科學家的見證 [列印本頁]

作者: hey211    時間: 2008-7-24 02:44
標題: 一位科學家的見證
作者簡介

杜林白先生在一九五四年畢業於聖地亞哥州立大學。他以出類拔萃的成績取得了物理學學士之銜。

當杜先生在史丹福大學修畢兩年研究學位后,他加入了美國西海岸的一所規模宏大的研究實驗室。他在電離層和太空物理方面的工作範圍,包括大氣層內的無線電通訊問題、雷達與射電天文學、及發展用作研究的先進儀器。

他是電子及電機工程學會的成員,也是美國航空及宇宙航行學學會、美國科學促進社、美國音響學協會、美國地球物理學協會的成員。

 

我們每個人都發現,生命的奧秘遠比我們所見的要多。但是,每個人只有短促的一生來探討我們究竟是誰?我們為什麼來到這裡?我們將到哪裡?由於錯誤的答案往往會帶來致命的影響,所以,沒有什麼比去尋找這些問題的正確答案更為重要。

我是一個研究物理的學者,每天都面對著太空和原子的奧秘,我始終為這有規律,但又變化萬千的宇宙感到驚訝。從超微小的原子境界,到無窮遠大的銀河系統,宇宙就象一個精細而靈敏的巨鍾,按照偉大的,永不改變,也不出錯的物理學原理及定律運行。

太陽是離我們最近的一顆星球,它的直徑是地球直徑的百倍,距離我們有一億四千九百多萬公里遠。雖然太陽每天供給太陽系無窮的熱、能力和光,但它只不過是一個很普通的星球罷了。
Jidunet.cn基-督-時-代


我們所熟悉的稱為「銀河」的星系,有十萬光年之寬。如果我們能以光的速度(每秒二十九萬九千多公里)來旅行的話,就得花十萬年才能走完它。但在整個宇宙中,有十億以上的這種星系,鋪展在我們的地球的四周,而它們與地球之間的距離,都要以十億光年為單位來計算。

如果你是屬於人群中追尋宇宙的奧秘和生命意義的一分子,那麼,就讓我與你分享一下,我探求的經過和找到的答案。

我是一個高中理化教師的兒子,在愛達荷州的一個小鎮長大。象大多數的美國小孩一樣,我從小就被送去主日學和教堂。因為,在我們這塊宗教自由和有濃厚宗教背景的土地上,星期日上教堂是應該的,特別對小孩子來說,上教堂更是理所當然的事。當我年紀稍大時,我發覺環繞在我四周的,是一個變化迅速的科學世界,我漸漸覺得教堂是古老和落伍的。既然我對神和聖經的事毫不熱衷,當父母允許我可以不上教堂時,我自然十分高興。

在我十二歲那年,我的父母分居了,母親、姊姊和我搬到另一個城市。我母親是一個活力充沛、滿有熱心的女人,她也是我們家庭生活的中心。但當我十四歲那年,我要面對母親去世的悲慘事實,她死時年僅三十九歲。

沒有理由使我相信死後有生命,同時,也沒有任何宗教信仰來領我度過這一段痛苦的時間。在那一年裡,我經常思索到生命的終結一一死的問題。那時我所能了解的是,我只有一次的生命機會,如果我認錯了我生存的真正意義,我就沒有第二次機會去糾正了。 基督時代 www.Jidunet.cn基_督__時___代

於是,我決定選擇物理專業為終身職業,因為我認為科學一定可以幫助人找到生存的真正理由,以及對未來的真正希望。我越讀書,就越相信神是個未知數,也無法可知。我也深信科學與推理會提供有關生命的最終答案,並且會在這個我認為是偶然存在的宇宙里,找出生命的唯一意義。我很肯定會在大學里找到我所要尋求的答案,因為人已經有好幾個世紀在收集、考查以及分析這個世界,現在人對於自己應該有了一個很深的了解。在大學里,我發現尋找人生目的和意義的人,並不止單單我一個。

在我內心深處有一種空虛感,這種莫名的感覺,使我覺得自己並不是一個完全的人,自卑感和缺乏自信,罪過感和羞恥感時常困繞著我,我發現我不能自拔。我敬仰的教授們顯然都不信神,他們把基督教和其他人生哲理放在一起討論,說成是歷史的片段,傳統和漸漸變得無用的、無關重要的東西。

雖然我在大學里很用功,而我的文憑上也寫著「獲得最高榮譽及成績出類拔萃而畢業」,我卻沒參加畢業典禮。我知道我並未達到自己的目的,也找不著我想尋找的。我深知我還要繼續追尋,因此就選擇了物理研究所,以便能明白更多有關原子的複雜性。我為控制宇窗的奇妙物理定律感到驚訝,而高等數學所推論出的解輝也指出還有其他空間,及我們五官所感覺不到的世界中的一切。但是不知為何我總覺得自己不屬於宇宙的一部分。我認為這是一個冷酷、無人情味的世界,它苟刻而又野蠻地被偶然定律控制著。
基督時代-基督教門戶網站www.jidunet.cn



我在研究所很孤蝕,這大概是由於找每天讀書讀得很晚、經濟來源有限和自律性要求很高的競爭精神所帶來的後果。

過了一段日手,我終於認為在物理或數學、甚至在哲學領域中,人生結局的答案是永遠找不到的。於是,我期望找到一份薪金優厚的好職業,這樣能有時間與朋友共敘,可以更痛快地享樂和有更大的滿足感。離開研究院后,我找到一份夢寐以求的職位:研究物理學,探求太空和地球表層大氣的問題。這份工作充滿了無可限量的挑戰,升職的機會更是俯拾即是。很快,我的收入達到連我做夢也沒想到的那麼多,同時我也有很多的時間去旅行和交朋友。

於是我作了個結論,即:這世界沒有神。因此,道德標準、人生哲學對我來說都是相對和任意的。我懷著「吃,喝,玩,樂,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心情來消磨時間。日子一天天過去,我發現這種人生哲學根本就行不通。它不但沒給我帶來和平及快樂,反而徒增我的空虛及失落感。如果真有答案可以解釋人生的意義的話,我承認我未找到它。坦白地說,在我內心的最深處,我正在步入死亡。

我再一次覺察到尋找生命答案的重要性。於是與一個正要學精神病學的猶太朋友談了很長時間,他建議我去找個心理醫生談談。我早就想找人幫助,因為酣酒當時已成了我的大問題。每逢周末我總是去參加酒會,酒後不適時仍是杯不離手。我有一個朋友,他是個超卓和有為的生物學家,但我親眼見到,因為慢性酒精中毒而產生的神經癥狀使他慢慢死去。於是我想:我會不會也和他一樣的走向末路呢?
基督時代網站http://www.jidunet.cn



我為找心理醫生這事很緊張,但很快就找到一位願意看我病的醫生。從此找每周去見他三次,每次的診金是二十五元。就這樣持續了兩年半之久,在這段時間裡,我認識了很多關於自己的事。我明白到我是極其複雜的,其程度遠比一套化學設備或一台電子計算機更甚。我有感情、意志和良知。我知道了我所有的問題是互相關聯的,我現今的許多行為模式都與孩提時代有關,我清楚看到了自己是怎樣變成這樣子的。雖然如此,心理分析並未把我變成另一個人,也未解決我的問題,只不過使我的問題以新的方式出現而已。

我的失落感和空虛感有增無減,我想也許在我的生命中真有什麼失落了。假如這是真的話,那我認識的人中絕大多數也失落了它,甚至在我的心理醫生的生命中,也失落了它!

我開始拚命的讀有關心理學的書。我發現弗洛伊德很有魔力,他說了許多與我有關,而我也認為很正確的東西,但他是一位無神論者,他用一套精細的理論去證明神不存在,但他卻又承認他羨慕基督徒,他欽佩那些佔少數的,信仰聖經上所講的神的人,因為他們彼此互愛。我心想,基督徒對人的愛該是對這寂寞世界的解答一一但這也說不過去,因為顯而易見神不存在呀!我對弗洛伊德失掉了信心,就轉而認真地研究宗教。

我對卡爾楊的作品發生了興趣,他對宗教的態度比較溫和。通過研究來自不同背景及不同文化的人們,他發現了人屬靈的基本性質,即凡是只想過物質生活的人,這種生活很快就危害了他的心理健康。楊氏指出文明掩蓋了罪惡,他很關心基督教的衰落,因為他知道人類有宗教信仰的傾向,而基督教的信仰能有阻止罪惡滋長的強大力量。 Jidunet.cn 基督門戶網站

我不知道宗教是否真能給我答案。但是我以楊氏為借鏡,開始研究東方的宗教。但除了「看著這裡」,「試試那個」的喧叫聲外,這些追尋都並未給我任何真正的答案。

最後我陷入完全絕望的處境。我想:不管你有多少朋友,賺多少錢,或有多麼輝煌的成就,總有一天,死亡的約會會將一切毀滅。我考慮到自殺,但我想起了為我祈禱了三十年的祖母。我知道她對聖經那「狹隘而保守」的信仰,這些在我小時她常對我提起。我想大概是沒有地獄的,但又想假使真有地獄,而我又因結束生命進入地獄永不復生,那可真是無法挽回的大錯了。

我雖然也認識許多基督徒,但始終認為他們是見識短淺並有偏見的人。儘管我不贊成他們的見解,但也應承認從小學一年級到大學畢業,他們總是我最好的朋友。一天,一些基督徒朋友邀我會教堂,我很不願意去聽那些風馬牛不相及的講道,我到教堂只是聽聽音樂和給朋友面子。可是那次我卻很驚訝的發現,當時有人念了一段聖經,講員隨後便把那一段的意義解釋清楚。

我一向認為自己很虛心,但那一次我發覺我確實從未真正讀過聖經。我自以為全了解它的教訓,但對耶穌基督的教誨我卻是一竅不通。當我再翻閱聖經的時候,我雖不喜歡它對有關人類的一些經文,但我開始相信人並不是他自己想象的那樣偉大!我不喜歡被稱為罪人,可聖經上說:「沒有義人,連一個都沒有。沒有明辨是非的,或真心尋找神的人。人人都走進歧路,沒有一個人行善……他們目空一切,視神如無物。」(羅馬書三章十至十二,十八節)
Jidunet.cn基-督-時-代



不過我總算從「全世界的人都犯了罪,虧損了神的榮耀」(羅馬書三章二十三節)這一節經文中得到安慰,我發現基督教的信仰不是只單定人的罪。雖然我不喜歡聖經中關於我和我的生活方式的話,但我不是每小時花二十五元.去看心理醫生,聽那些有關我的,我不喜歡的東西嗎!

因為我希望能夠得到關於我的問題的肯定答案,所以有一天,我給我平日去的教堂的牧師打了一個電話,問他是否可以見我。他說他的父親剛死,他必須去料理喪事,故那天他不能見我,我很奇怪這位牧師並沒有過分悲傷,如果是我父親剛死的話,我定會跑到附近的酒吧,讓自己整個星期都酩酊大醉。所以我作了這樣的一個結論:他一定很恨他的父親,並且希望他死去。

第二天下午,那位牧師告訴了我他和他父親之間的親密關係。我明白到他不但深深地愛著他的父親,而且深信他們將來必能再見面。我想他是在自欺欺人,因為任何一個好的科學家都會告訴你,天堂只不過是一個神話,是不真實的。這牧師問我是不是基督徒,這是我從未面對過的一個問題。到底什麼是基督徒?我告訴他,如果他是基督徒的話,很顯然的我就不是,因為禮拜天我不上教堂,而且我們有絕不相同的道德標準。

他問:「那你想不想成為一個基督徒呢?」我想了一會兒說:「不想。」因為我知道我的心理醫生一定會問我作這事的動機,而我實際是個大偽君子。我對牧師說:「我能問些問題嗎?」 歡迎你來到基督時代 http://www.jidunet.cn

「儘管問吧!」我的第一個問題是:「誰是神?一個人怎樣接近神?」出乎意料之外的是,牧師並沒和我來一個長的討論。他靜靜地翻過他經常使用的聖經,然後交給我說:「 請讀提摩太前書第二章第五和第六節。那上面寫著『神只有一位,在他和人類之間,也只有一位中間人,就是降世為人的基督耶穌,他為全人類犧牲了自己的性命。』」

他又翻了幾頁說:「現在看看約翰福音第十四章第六節。」我又讀到:「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人若不借著我,就不能到父神那裡去。」

我從未想我有能力去愛神。牧師也未作任何解釋,他把聖經又遞給我,並翻到約翰一書第四章指著第十節,我讀道:「我們看到愛的真諦:我們不愛神,但神愛我們,甚至差派他的兒子來,為贖我們的罪而犧牲。」

我的下一個問題是:「我不能達到神所希望我的那樣,我怎能使他滿意?」這一次答案出自以弗所書第二章第八、九節:「你們得到拯救,完全是基於神的恩典和他所賜的信心。這並不是你們自己所有的, 而是神白白賜給你們的。你們沒有什麼德行可以贏得拯救一一沒有一個人能夠自誇。」又翻了幾頁,我讀道:「因為罪的後果就是死亡,而神在主耶穌基督里送給我們的禮物卻是永生。」(羅馬括六章二十三節〉
Jidunet.cn基-督-時-代


我邊讀邊想,可能這世界真的有神,有一個偉大得足以了解我,幫助我解決困難的神。我從前經歷過的許多路,沒有一條能把我帶到神面前,所以一直神對我來說是不真實的。

我探求的心使我又問:「為何我不能以推理的方式去發現神呢?」我的自尊心使我希望,除了謙卑的承認自己不能幫助自己以外,還能有別的方法去接近神。牧師叫我看哥林多前書第二章十四節「那些屬血氣的人卻不能明了,也不能接受神聖靈的事,因為他們認為這些事都是愚不可及的。」

一個接一個,他為我解答了所有很久以來就存在的問題……而每一個答案,都出自我從未讀過的書——聖經。

雖然我沒有讀過聖經也從未懷疑它的真實性,但這些直接來自神的話語的答案,使我的好奇心得到滿足。

牧師很肯定告訴我神存在,而我之所以不認識他,是因為我的靈性已死。慢慢地我了解到,罪並非是因所作所為而產生的,乃是生來就有的。 聖經說,對於未曾有屬靈生命的人來說,有關神的一切真理都是愚不可及的,而我正是這樣。現在我的結論是如果神真正存在,找到他則是當前最重要的,錯過了將很嚴重。

我再看看牧師,心想:我真能信任這人嗎?.他會不會是個騙子?雖然我想找個借口馬上離開牧師的辦公室,但我終於決定,如果神是真的,聖經又是真實的話,那麼神一定是不能逃避的,而他是真值得認識的。 基督時代 www.Jidunet.cn基_督__時___代

真相終於漸漸大白。雖然我自稱為一個科學.家,但在這個領域裡,我卻從未嘗試這最簡單的實驗一一向神禱告,並請他向我顯示他自己。牧師告訴我必須象孩童一樣,以單純的心去接近神。我認為這相當合理,因為如果神是公平的話,他對待小孩和大人應一視同仁一一每人都要憑信心去接受才能到達他身邊。只因我固步自封和我的自尊心作怪,才使我一直未把自己交託給耶穌基督。

牧師說:「我很希望親眼見到你成為基督徒。」這使我發現牧師並不能為我做什麼。立刻,我停止了內心的爭戰。我有一種內在的放鬆感,我靜靜地向神禱告,求他進入我的心,接管我的生命。我告訴他,我希望認識有關他的同在、幫助和寬恕的一切事。

頓時我的內心充滿了主耶穌的愛。我裡面有一種神與我同在的興奮感。這次絕沒錯,他已突然變得真實了。我被深深地改變了,這就是我從小在新約聖經中所認識的耶穌,是聖經里說的昨日、今日以及永遠都永不改變的耶穌基督。我終於由屬靈的黑夜走到了白日,我感到一種真正的平安和園滿的歸屬感。

當我離開牧師的辦公室開車回家時,歡樂欣喜的淚縱流滿面。我深覺耶穌已經活在我心裡,我的基督徒朋友想讓我了解的是真的:真有一位愛人的神統治宇宙,他願意結交那些想請他進到自己生命中的人。 這裡是基督時代 http://www.jidunet.cn/

我並不是一夜之間就改變了我的壞習慣,也沒完全解除我所有的疑問,但我發現,聖經帶給我從別處沒法找到的,關於我自己的深刻見解。耶穌的血洗清了我的罪,而這正是我經過多年心理治療所無法做到的。我不能再和我主耶穌基督分開了。他是世上最具有吸引力的人。

作為一個科學家,我已將聖經在生活中做了多次的試驗,現在我完全相信,它是名符其實的正確無誤的神的話語。對任何想了解這本書的人,這本書向他們揭露了宇宙的所有奧秘。你願意憑信心去試試永活神的真實性嗎?那麼就相信耶穌是神,接受他對我們的評價,相信並依靠他,然後你便會象我一樣地發現,耶穌基督這位宇宙的創造者,是解答人生一切問題的完滿答覆。

[ 本帖最後由 hey211 於 2008-7-24 02:49 編輯 ]
作者: 來往加國    時間: 2008-7-24 20:57
好見證。
作者: 求索    時間: 2013-12-6 22:29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08-7-24 20:57
好見證。

好在哪裡?
作者: 求索    時間: 2014-8-26 01:37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08-7-24 20:57
好見證。

來版, 怎麼老帖子都浮上來啦?
作者: 來往加國    時間: 2014-8-26 08:04
求索 發表於 2014-8-26 01:37
來版, 怎麼老帖子都浮上來啦?

溫故而知新。
作者: 求索    時間: 2014-8-26 11:38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14-8-26 08:04
溫故而知新。

既然溫故, 那就回答我的問題吧, 這文章好在哪啦?
作者: beechan    時間: 2014-8-26 12:00
求索 發表於 2014-8-26 11:38
既然溫故, 那就回答我的問題吧, 這文章好在哪啦?

好處就是: 沒有壞處
作者: 求索    時間: 2014-8-26 23:34
beechan 發表於 2014-8-26 12:00
好處就是: 沒有壞處

大人討論, 小孩子一邊去!
作者: 拎不清    時間: 2014-8-27 08:37
作為一個科學家,我已將聖經在生活中做了多次的試驗,現在我完全相信,它是名符其實的正確無誤的神的話語


就憑這話,就不是科學家。還做了多次試驗。看來什麼叫試驗都不清楚的可泄假。
作者: 拎不清    時間: 2014-8-27 08:40
求索 發表於 2014-8-26 23:34
大人討論, 小孩子一邊去!

好處就是: 沒有壞處

錯,大錯。好處也有壞處。
作者: 來往加國    時間: 2014-8-27 09:27
求索 發表於 2014-8-26 11:38
既然溫故, 那就回答我的問題吧, 這文章好在哪啦?

有人天天看到葉子,覺得很普通,沒有什麼可稀奇的。
但有人可以在葉子之間找到藝術靈感,把葉子拍得很美。
角度不一樣,好處也不一樣。
作者: 求索    時間: 2014-8-27 22:53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14-8-27 09:27
有人天天看到葉子,覺得很普通,沒有什麼可稀奇的。
但有人可以在葉子之間找到藝術靈感,把葉子拍得很美 ...

把葉子拍得很美, 覺得很普通, 都無傷大雅。 但憑一片葉子就說有神, 那就是胡說八道。
作者: 求索    時間: 2014-8-27 22:53
拎不清 發表於 2014-8-27 08:40
好處就是: 沒有壞處

錯,大錯。好處也有壞處。

那廝哪懂這個。
作者: 拎不清    時間: 2014-8-28 01:27
求索 發表於 2014-8-27 22:53
那廝哪懂這個。

不是不懂,人走到了那一步,也只能這樣幹了。能來這裡,也是有識之士吧。不是大字不識只聽人胡吹的人吧。你看看,這裡提了很多地問題,有解決的嗎?都是你說三他答四的,再繞啊繞的,以求得心裡的平衡。
作者: 求索    時間: 2014-8-28 01:44
拎不清 發表於 2014-8-28 01:27
不是不懂,人走到了那一步,也只能這樣幹了。能來這裡,也是有識之士吧。不是大字不識只聽人胡吹的人吧。 ...

我不作基督徒的第一原因, 就是不能說服自己撒謊!不自欺欺人, 成不了基督徒。
作者: 來往加國    時間: 2014-8-28 08:09
本帖最後由 來往加國 於 2014-8-28 08:27 編輯
求索 發表於 2014-8-27 22:53
把葉子拍得很美, 覺得很普通, 都無傷大雅。 但憑一片葉子就說有神, 那就是胡說八道。 ...


誰說「憑一片葉子就說有神」?這話不是你說的嗎?
作者: 來往加國    時間: 2014-8-28 08:32
求索 發表於 2014-8-28 01:44
我不作基督徒的第一原因, 就是不能說服自己撒謊!不自欺欺人, 成不了基督徒。 ...

作為歷史事件,耶穌的死和復活,在可信程度上,沒有哪一件數百年以上的歷史事件可以與之相比。如果我不信,就沒有可信的歷史了。
作者: 求索    時間: 2014-8-28 21:58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14-8-28 08:09
誰說「憑一片葉子就說有神」?這話不是你說的嗎?

有些基督徒有健忘症, 不是宇宙萬物都是是耶穌存在的證明嗎? 又不是啦?
作者: 求索    時間: 2014-8-28 22:02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14-8-28 08:32
作為歷史事件,耶穌的死和復活,在可信程度上,沒有哪一件數百年以上的歷史事件可以與之相比。如果我不信 ...

耶穌的死和復活, 沒有任何獨立證據。 作為歷史事件, 是十分可疑的。 其真實性, 和洪秀全是耶穌的弟弟屬於一個量級。
作者: 來往加國    時間: 2014-8-29 08:27
求索 發表於 2014-8-28 21:58
有些基督徒有健忘症, 不是宇宙萬物都是是耶穌存在的證明嗎? 又不是啦? ...

這與你所說的「憑一片葉子就說有神」有差別。
作者: 來往加國    時間: 2014-8-29 08:31
本帖最後由 來往加國 於 2014-8-29 08:35 編輯
求索 發表於 2014-8-28 22:02
耶穌的死和復活, 沒有任何獨立證據。 作為歷史事件, 是十分可疑的。 其真實性, 和洪秀全是耶穌的弟弟 ...


你就找一個連你自己都不相信的例子來比較?

我的意思是:在你所相信的數百年以上的歷史裡面,有沒有比耶穌的死和復活更可信的例子。

本著你的學識,本著你的良心,本著同樣的鑒定標準。
作者: 求索    時間: 2014-8-29 12:20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14-8-29 08:31
你就找一個連你自己都不相信的例子來比較?

我的意思是:在你所相信的數百年以上的歷史裡面,有沒有比耶 ...

你太孤陋寡聞了吧? 中國各個朝代的沿襲變化, 不比耶穌復活更可信?
作者: 求索    時間: 2014-8-29 12:20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14-8-29 08:27
這與你所說的「憑一片葉子就說有神」有差別。

道理是一樣的!
作者: 來往加國    時間: 2014-8-30 07:59
求索 發表於 2014-8-29 12:20
你太孤陋寡聞了吧? 中國各個朝代的沿襲變化, 不比耶穌復活更可信?

不妨找一個例子,然後看看有哪些證據。
作者: 來往加國    時間: 2014-8-30 08:00
求索 發表於 2014-8-29 12:20
道理是一樣的!

這種例子比較稀少,也許你有見證。
作者: 求索    時間: 2014-8-31 06:28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14-8-30 07:59
不妨找一個例子,然後看看有哪些證據。


你可以看看史記,24史,等等。 自己就會明白什麼叫互相印證。就會知道耶穌復活, 就不過是一個神話。
作者: 來往加國    時間: 2014-9-2 10:26
本帖最後由 來往加國 於 2014-9-2 11:09 編輯
求索 發表於 2014-8-31 06:28
你可以看看史記,24史,等等。 自己就會明白什麼叫互相印證。就會知道耶穌復活, 就不過是一個神話。 ...


仔細找一個例子。

可以忽略《史記》中秦始皇的記載,因為司馬遷在《史記》對於秦始皇的身世,有前後矛盾的記載。

研究《史記》可參考賀次君的《史記書錄》(商務印書館1958年),這是一部從版本角度研究《史記》的專著,它著錄了現存的六朝至民國年間《史記》的各種抄本、刻本、排印本60餘種,介紹了各本的基本面目,敘述了它們的源流,是迄今為止著錄《史記》版本最多最詳的著作。金德建的《司馬遷所見書考》(上海人民出版社1960年)則對司馬遷撰寫《史記》時所依據的文獻典籍資料作了系統研究,認為司馬遷當時所見的書目有82種,其中現存36種,殘缺6種,亡遺40種。這是一部關於《史記》研究的文獻學著作。
作者: 求索    時間: 2014-9-2 11:55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14-9-2 10:26
仔細找一個例子。

可以忽略《史記》中秦始皇的記載,因為司馬遷在《史記》對於秦始皇的身世,有前後矛 ...

這說明了什麼? 歷史不是十分地清晰, 即使是近代史。 即使像中國這樣有著詳細歷史記錄的國家,也有記錄不全的地方。 任何歷史, 都不能僅憑一本書。

至於耶穌的復活, 連歷史都算不上。 除了聖經, 沒有參考。 孤證不算數!
作者: 來往加國    時間: 2014-9-3 08:48
求索 發表於 2014-9-2 11:55
這說明了什麼? 歷史不是十分地清晰, 即使是近代史。 即使像中國這樣有著詳細歷史記錄的國家,也有記錄 ...

所以在你的邏輯里,根本就沒有可信的歷史,對嗎?
作者: 求索    時間: 2014-9-3 21:44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14-9-3 08:48
所以在你的邏輯里,根本就沒有可信的歷史,對嗎?

基督徒的一貫作風。 為什麼時候這麼說過?

歷史當然是可信的。 孤證不可信!
作者: 拎不清    時間: 2014-9-4 01:28
求索 發表於 2014-9-3 21:44
基督徒的一貫作風。 為什麼時候這麼說過?

歷史當然是可信的。 孤證不可信! ...

他那個是搗漿糊,你問他的證據,他就問你的證據。其實他十沒證據的,他只有一條規定:聖經都是神的話。是人的規定。你也可以說:聖經都是人的話。也可以說昨天神對我說:聖經不可看。
作者: 求索    時間: 2014-9-4 02:41
拎不清 發表於 2014-9-4 01:28
他那個是搗漿糊,你問他的證據,他就問你的證據。其實他十沒證據的,他只有一條規定:聖經都是神的話。是 ...

昨天神對我說:聖經不可看
作者: 來往加國    時間: 2014-9-4 08:55
本帖最後由 來往加國 於 2014-9-4 08:56 編輯
求索 發表於 2014-9-3 21:44
基督徒的一貫作風。 為什麼時候這麼說過?

歷史當然是可信的。 孤證不可信! ...


這說明了什麼? 歷史不是十分地清晰, 即使是近代史。 即使像中國這樣有著詳細歷史記錄的國家,也有記錄不全的地方。 任何歷史, 都不能僅憑一本書。

這是你說的。

不妨仔細找一個你認為可信的例子看看。
作者: 求索    時間: 2014-9-4 22:42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14-9-4 08:55
這說明了什麼? 歷史不是十分地清晰, 即使是近代史。 即使像中國這樣有著詳細歷史記錄的國家,也有記錄 ...

太多了。 俯拾皆是。

但耶穌。 沒有。 這是真理, 誰也改變不了。
作者: 求索    時間: 2014-9-4 22:49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14-9-4 08:55
這說明了什麼? 歷史不是十分地清晰, 即使是近代史。 即使像中國這樣有著詳細歷史記錄的國家,也有記錄 ...


這裡就是一個例子。 封貼, 封不了真理!

America has a curious fixation on the perspectives of Jesus Christ in the formation of public opinion, especially on prominent issues of social values. In recent days, protesters have taken to defending opposing moral positions by claiming Jesus held their viewpoint. Aside from the obvious problem of using a single historical figure as a moral barometer, there's another troubling issue at hand: Folks are arguing about the opinions of an ancient person without stopping to verify his existence.

Allow me to explain. I'm not explicitly arguing there couldn't have existed a man named Jesus who had a handful of followers, although that isn't outside the realm of possibility. But the Jesus of Christianity presents some challenges in being understood as a literal figure within history.

Let's begin with the largest problem: There does not exist a singular Jesus of the Bible. Each of the Gospels (and for the matter the writings of Paul) present a portrait of Jesus that disagrees with the others on basic facts, starting with the circumstances of his own birth.

When was he born? That's a trickier question than it should be. Grab a bible and read along. According to Luke, that would be during the first census of Israel by Quirinius, governor of Syria (Luke 2:2). According to Matthew, that would be during the reign of Herod the Great (Matthew 2:1). The problem? Quirinius' census  got underway in 6 CE. Herod had been dead for a good decade. Apologists occasionally try to wiggle their way out of this one by manipulating the text. But serious scholars, including believers, acknowledge the discrepancy.

Let's check out the resurrection of Jesus. The oldest Gospel, Mark, does not say that Jesus resurrected at all in its original form. The resurrection was added at a later date. Most bibles even footnote within the text that the resurrection portion does not appear in the "earliest manuscripts." My childhood bible, an Evangelical-approved NIV translation, actually drew a line dividing the portion from the rest of the text.

All four Gospels do reference an empty tomb. But not a single one agrees with the others on who actually saw it (Matthew 28, Mark 16, Luke 23-4, John 20). Mary is either alone, with another Mary, also with Salome or maybe with Joanna too? It seems we're dealing with an unreliable narrator.

We've established that no one really has a clue what year Jesus was born or who exactly discovered his supposedly empty tomb after he died, assuming anyone did at all. But surely everyone can agree on his ascent to Heaven, right? It was a rather fantastical public display.

Unfortunately, the Gospels can't even agree on this. In Luke, his ascension occurs in Bethany the day he resurrected (Luke 24). In Acts, a canonical book of the New Testament, he ascends from Mount Olives forty days after resurrecting (Acts 1). Oh, well.

While all of these discrepancies are highly problematic, at least Jesus remains a figure of consistent character throughout the Gospels. Or not . The character has an ethical sensibility that could be described as "confused" at best.

None of the contradictions by anonymous Gospel writers negate the existence of Jesus. However, since no coherent vision of his life exists, it doesn't seem all that important whether he lived or not. But let's press on for curiosity's sake.

What about the historical evidence for Jesus? We'll check in with New Testament scholar and James A. Gray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of Religious Studies at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Bart Ehrman. I bet he can clear this up.


There are no birth records, no trial transcripts, no death certificates; there are no expressions of interest, no heated slanders, no passing references - nothing. In fact, if we broaden our field of concern to the years after his death - even if we include the entire first century of the Common Era - there is not so much as a solitary reference to Jesus in any non-Christian, non-Jewish source of any kind. I should stress that we do have a large number of documents from the time - the writings of poets, philosophers, historians, scientists, and government officials, for example, not to mention the large collection of surviving inscriptions on stone and private letters and legal documents on papyrus. In none of this vast array of surviving writings is Jesus' name ever so much as mentioned." (pp 56-57 of Jesus: Apocalyptic Prophet of the New Millennium)



Many Christian scholars will scoff at the preceding paragraph. But the outside arguments they offer in favor of Jesus' existence, from Flavius Josephus to later figures like Tacitus, cl and Justin Martyr, all disintegrate upon close examination. Dan Barker gives a strong argument against their proposed "evidences" of Jesus' existence in his excellent book Godless.

I could go on for hundreds of pages about the contradictions and historical problems of the Jesus narrative. But it's quite unnecessary. The Jesus of Christianity is clearly a mythological figure. He's not even an original.


作者: 來往加國    時間: 2014-9-5 18:33
本帖最後由 來往加國 於 2014-9-7 02:45 編輯
求索 發表於 2014-9-4 22:49
這裡就是一個例子。 封貼, 封不了真理!

America has a curious fixation on the perspectives of Jes ...


這是一個你不願意相信的歷史實例,並不表示你知道有更為可信的歷史實例。

舉一個你認為更為可信的歷史實例就這麼難嗎?能不能有一些勇於探索的精神?
作者: 求索    時間: 2014-9-5 22:44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14-9-5 18:33
這是一個你不願意相信的歷史實例,並不表示你知道有更為可信的歷史實例。

舉一個你認為更為可信的歷史實 ...

不是我不願意相信, 是沒有旁證, 不足相信。耶穌, 就一本宣傳小冊子, 再沒別的了。

你想要更為可信的歷史實例? 秦始皇如何? 劉邦如何?中國歷史上的人物, 哪一個沒有大量的歷史文獻為證?
作者: 來往加國    時間: 2014-9-6 11:07
本帖最後由 來往加國 於 2014-9-7 02:47 編輯
求索 發表於 2014-9-5 22:44
不是我不願意相信, 是沒有旁證, 不足相信。耶穌, 就一本宣傳小冊子, 再沒別的了。

你想要更為可信的 ...


秦始皇嬴政(前259年—前210年)。
漢太祖高皇帝劉邦(公元前256年—前195年)。

關於《史記》:
《史記》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由西漢武帝時期的司馬遷花了13年的時間所完成的。

如今保存下來的古代版本卷數約130本。《史記》問世之後,刊印的版本甚多,目前現存最早的版本為南北朝時期(公元420年—公元589年)的抄本殘卷。最早的刻本為北宋時期北宋(960—1127年)的《史記集解》單刻本。今日《史記》的版本,與司馬遷的原稿差別很大。
  
關於司馬遷:

司馬遷(前145—不可考),字子長,西漢夏陽(今陝西韓城南)人,一說龍門(今山西河津)人。

司馬遷元封三年(前108)繼任父親太史令之職,開始寫《史記》,歷十餘年而完成,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

司馬遷並沒有親眼見過秦始皇嬴政和漢太祖高皇帝劉邦。
   
關於秦始皇或劉邦最早的歷史文獻有比《史記》更可靠的嗎?其他相關歷史文獻還有哪些?


不知道以上我搜索到的這些資料有沒有差錯?
作者: 來往加國    時間: 2014-9-7 04:16
許多人認識歷史主要源於在學校時的課本、課外歷史書甚至是章回小說、電影電視。
為什麼對於這些歷史或人物簡單相信並不追究其可信度,因為這些歷史的真實性對於人們的生活和未來關係不大。

關於在《史記》中的秦始皇嬴政,最近又出現了爭議:

教授耗時8年為《史記》挑錯:秦始皇沒活到51歲
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3/11-30/5564826.shtml

「史實方面的錯誤實際上是非常多的,因為史料本身也是最複雜的。」比如《秦始皇本紀》中說「始皇帝五十一年而崩」,意思是秦始皇51歲就去世了。清代史學家錢大昕曾經指出,秦始皇沒有活到51歲,這裡的「五」應該為「立」,但是當時沒有找到相關證據,「這次我們發現了新的材料,在日本高山寺所藏的抄本中,這個詞就是做『立』,這樣就找到版本的依據,再加上一些旁證的材料,我們就把這個錯誤改過來了。」

如果屬實,百度百科中「秦始皇嬴政(前259年—前210年),......三十九歲稱皇帝,在位三十七年。」應改為「秦始皇嬴政(前259年—前210年),......三十九歲稱皇帝,在位十一年。」
作者: 求索    時間: 2014-9-8 21:51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14-9-6 11:07
秦始皇嬴政(前259年—前210年)。
漢太祖高皇帝劉邦(公元前256年—前195年)。

不知是你被基督教昏了頭, 還是有意誤導,

關於秦始皇, 漢高祖, 只有史記有記載嗎? 多少資料可互相印證?

耶穌有什麼?
作者: 求索    時間: 2014-9-8 21:57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14-9-7 04:16
許多人認識歷史主要源於在學校時的課本、課外歷史書甚至是章回小說、電影電視。
為什麼對於這些歷史或人物 ...

僅僅是他的一家之言, 還可以繼續考證。 不管你認為他活了多少年, 都無法否定他是中國第一個皇帝。 證據太多。

也有傳說耶穌是羅馬士兵的私生子, 我就貼過, 還是你刪的貼。 如果這個屬實, 整個基督教就都是騙人的了。 可基督教就是拿不出任何有力的旁證, 證明耶穌不是私生子。
作者: beechan    時間: 2014-9-9 00:08
求索 發表於 2014-9-8 21:51
不知是你被基督教昏了頭, 還是有意誤導,

關於秦始皇, 漢高祖, 只有史記有記載嗎? 多少資料可互相印 ...

是嗎?
那就問你。。。。秦始皇有多少資料可互相印證?
看看有沒有比引証耶穌的多。
作者: 拎不清    時間: 2014-9-9 02:10
beechan 發表於 2014-9-9 00:08
是嗎?
那就問你。。。。秦始皇有多少資料可互相印證?
看看有沒有比引証耶穌的多。 ...

你那個神的父都不知道,還怎麼看?教皇在開座談會,打聽外星人的事呢?看來要叛變了,快去幫忙,在這裡是混不出名堂的。
作者: 求索    時間: 2014-9-9 02:42
beechan 發表於 2014-9-9 00:08
是嗎?
那就問你。。。。秦始皇有多少資料可互相印證?
看看有沒有比引証耶穌的多。 ...

太無知了吧? 這個還用問老夫?

耶穌有什麼? 除了白布經?
作者: 來往加國    時間: 2014-9-9 10:20
求索 發表於 2014-9-8 21:51
不知是你被基督教昏了頭, 還是有意誤導,

關於秦始皇, 漢高祖, 只有史記有記載嗎? 多少資料可互相印 ...

關於秦始皇或劉邦最早的歷史文獻有比《史記》更可靠的嗎?其他相關歷史文獻還有哪些?
作者: 來往加國    時間: 2014-9-9 10:25
二十四史,中國古代各朝撰寫的二十四部史書的總稱,是被歷來的朝代納為正統的史書,故又稱「正史」。它上起傳說中的黃帝,止於明朝崇禎十七年(1644年)。

二十四史中最有名的是西漢歷史學家司馬遷編寫的《史記》,是中國第一部、最出名的紀傳體通史,記載了中國上古傳說上自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共三千多年的歷史。

《史記》,成書於公元前104年-前91年。
現存最早的版本為南北朝時期(420年—589年)的抄本殘卷,相隔年代為500年以上。
現存各種古本130多種。


《新約聖經》包括福音書、歷史書、使徒書信和啟示錄等幾部分,共有二十七卷。

《新約聖經》,成書於公元50-100年。
現存最早的一份新約聖經手抄本—賴蘭抄本(John Ryland MMs),約在公元130年左右寫成,現存於英國曼徹斯特的賴蘭圖書館,相隔年代不到50年。
現存早期的抄本約有7500種。

我們知道,時間間隔越長的抄本,出錯的可能性越大。就版本的可靠性來說,越早期的版本數量越多,越能縮小與原版的差別。從上面的比較來看,《新約聖經》的可靠性,遠遠高於《史記》。

作者: beechan    時間: 2014-9-9 10:26
拎不清 發表於 2014-9-9 02:10
你那個神的父都不知道,還怎麼看?教皇在開座談會,打聽外星人的事呢?看來要叛變了,快去幫忙,在這裡是 ...

這叫不曉回應,
吱吱唔唔, 顧左右而言他....
廣東話叫九唔答八
作者: beechan    時間: 2014-9-9 10:28
本帖最後由 beechan 於 2014-9-9 10:48 編輯
求索 發表於 2014-9-9 02:42
太無知了吧? 這個還用問老夫?

耶穌有什麼? 除了白布經?


就此兩句, 已經盡顯你是知識貧民

若然, 連《約瑟夫證詞》也未聽過的話,
真虧你還有顏面在此反基。

在其它討論區, 很弱智的反基也知《約瑟夫證詞》。
作者: 來往加國    時間: 2014-9-9 10:48
求索 發表於 2014-9-8 21:57
僅僅是他的一家之言, 還可以繼續考證。 不管你認為他活了多少年, 都無法否定他是中國第一個皇帝。 證據 ...

單靠一些小道消息,不能否認《聖經》的可靠性。
作者: 拎不清    時間: 2014-9-9 10:59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14-9-9 10:48
單靠一些小道消息,不能否認《聖經》的可靠性。

自已否定了自已。不需別人否定。舊約說有義人,耶穌爺說有,路加也說有。而保羅說沒有義人,連一個也沒有。你信耶穌,還是信保羅。
作者: 來往加國    時間: 2014-9-9 11:14
不妨再比較一下《佛經》的可靠性。

古印度著名思想家,佛教創始人,被後世尊稱為釋迦牟尼、佛陀(Buddha)(意為「覺悟者」)等;漢地還會稱乎其為佛祖。出生於今尼泊爾南部。

釋迦牟尼的生平未記載於佛教前四次結集的早期三藏中,最早的佛陀生平傳記,是佛陀滅度600年後才有記載。
根據漢傳佛教,生卒年約為公元前565年至前486年;
根據藏傳佛教,生卒年為公元前1041年至前961年之說。
根據南傳佛教,生卒年公元前624年至前544年。

據新聞報道,日本佛教大學佛教學教授松田和信日前的調查發現,在阿富汗中部的世界遺產巴米揚遺跡發現的佛教經典抄本中,包括了據認為是2至3世紀期間抄寫的大乘佛教經典之一的《賢劫經》。20世紀初曾在中國新疆發現5至6世紀時的大乘佛教經典的抄本,這次的發現將記錄提早了約300年,可謂世界上最古老的抄本。

因此,《佛經》現存各種古本不多,按釋迦牟尼生卒年約為公元前500年計算,最古老的抄本與其相隔年代為700-800年。

《史記》,成書於公元前104年-前91年,現存最早的版本為南北朝時期(420年—589年)的抄本殘卷,相隔年代為500年, 現存各種古本130多種。

依此比較,《佛經》的可靠性,要低於《史記》。而《史記》的可靠性又遠遠低於《聖經》。
作者: Djogchen    時間: 2014-9-9 19:38
本帖最後由 Djogchen 於 2014-9-9 07:01 編輯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14-9-8 22:14
不妨再比較一下《佛經》的可靠性。

古印度著名思想家,佛教創始人,被後世尊稱為釋迦牟尼、佛陀(Buddha) ...


  
原始佛經經典~四阿含經是在第二次結集已經記載在貝葉上,歷史上稱為貝葉文,分別有巴利文與梵文
那是公元前四百年左右,直至公元前一百年,中國人蔡倫發明了造紙,所以,你的資料應該是在發明造紙之後的事

作者: 求索    時間: 2014-9-9 22:55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14-9-9 10:25
二十四史,中國古代各朝撰寫的二十四部史書的總稱,是被歷來的朝代納為正統的史書,故又稱「正史」。它上起 ...

"《新約聖經》的可靠性,遠遠高於《史記》"

知道你護教心切, 但不能妄顧事實吧? 可靠性哪裡來, 旁證。 處女生子, 死人復活, 有什麼旁證? 連耶穌其人是否存在都爭論不休。


作者: 求索    時間: 2014-9-9 22:58
beechan 發表於 2014-9-9 10:28
就此兩句, 已經盡顯你是知識貧民

若然, 連《約瑟夫證詞》也未聽過的話,

是你太無知吧。 哪裡來的《約瑟夫證詞》?

約瑟夫寫的猶太古史中關於耶穌的記載, 很多人認為是假造地。
作者: 求索    時間: 2014-9-9 23:01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14-9-9 11:14
不妨再比較一下《佛經》的可靠性。

古印度著名思想家,佛教創始人,被後世尊稱為釋迦牟尼、佛陀(Buddha) ...

釋迦牟尼生卒年不清, 所以耶穌也不清, 彼此彼此。

佛教是騙人的, 所以基督教也是騙人的。
作者: 求索    時間: 2014-9-9 23:02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14-9-9 10:48
單靠一些小道消息,不能否認《聖經》的可靠性。

什麼小道消息? 白布經有可靠性?
作者: 求索    時間: 2014-9-9 23:07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14-9-9 10:20
關於秦始皇或劉邦最早的歷史文獻有比《史記》更可靠的嗎?其他相關歷史文獻還有哪些? ...

你連這個都不知道, 有什麼根據說白布經更可靠?
作者: beechan    時間: 2014-9-10 00:25
求索 發表於 2014-9-9 22:55
"《新約聖經》的可靠性,遠遠高於《史記》"

知道你護教心切, 但不能妄顧事實吧? 可靠性哪裡來, 旁證 ...
可靠性哪裡來, 旁證。 處女生子, 死人復活, 有什麼旁證? 連耶穌其人是否存在都爭論不休


沒有人對飛天意粉神『是否存在, 可靠性。。 旁證』有過爭論不休的, 
難道這就是是存在耶?

作者: beechan    時間: 2014-9-10 00:27
本帖最後由 beechan 於 2014-9-10 01:06 編輯
求索 發表於 2014-9-9 22:58
是你太無知吧。 哪裡來的《約瑟夫證詞》?

約瑟夫寫的猶太古史中關於耶穌的記載, 很多人認為是假造地 ...


那麼, 這已經不是『在聖經(白布)以外, 是沒有關於耶穌的記載』哩。
求索 發表於 2014-9-9 02:42
耶穌有什麼? 除了白布經?


你自打咀巴。。。打得腫腫了。

有關耶穌這個人, 清楚地寫在《猶太古史》內。
作者: beechan    時間: 2014-9-10 00:29
本帖最後由 beechan 於 2014-9-10 00:33 編輯
求索 發表於 2014-9-9 22:58
是你太無知吧。 哪裡來的《約瑟夫證詞》?

約瑟夫寫的猶太古史中關於耶穌的記載, 很多人認為是假造地 ...


也有很多人認為段是真確, 出自若瑟夫的手筆。
學者Professor Louis Feldman 在研究過在1937 至 1980 間, 有 52 個知名聖經學者對若瑟夫証詞的意見,當中有39個認為若瑟夫証詞不是假造的。

可能, 你是單起眼來看世界, 只能看一面。
作者: beechan    時間: 2014-9-10 00:39
本帖最後由 beechan 於 2014-9-10 00:40 編輯
求索 發表於 2014-9-9 22:58
是你太無知吧。 哪裡來的《約瑟夫證詞》?

約瑟夫寫的猶太古史中關於耶穌的記載, 很多人認為是假造地 ...


你咀巴只管說人無知,
可是, 我來了快一年囉, 總不見你曾把知識放上來囉。

至於我。。。隨手都可以掉一堆知識給你。。。
高低又立見哩。。。是嗎?

多讀點書才來反基。。。拜託拜託
作者: beechan    時間: 2014-9-10 00:44
本帖最後由 beechan 於 2014-9-10 00:45 編輯
求索 發表於 2014-9-9 22:58
是你太無知吧。 哪裡來的《約瑟夫證詞》?

約瑟夫寫的猶太古史中關於耶穌的記載, 很多人認為是假造地 ...



只因為『多人認為是假造』所以便是假?
而你又實在不知如何是假。。
這豈不就是道聽途說, 人云亦云?
很典型。。。!

你的頭是否欠了一個腦袋, 只有耳朵。
說話由耳入便由口出, 從不經一經腦。
作者: beechan    時間: 2014-9-10 00:53
求索 發表於 2014-9-9 22:58
是你太無知吧。 哪裡來的《約瑟夫證詞》?

約瑟夫寫的猶太古史中關於耶穌的記載, 很多人認為是假造地 ...


借你自己的一句話:

你連這個都不知道, 有什麼根據說白布經更可靠?


那你有甚麼根據說《約瑟夫證詞》是假造地?
不要有口話人, 無口話自己!
作者: beechan    時間: 2014-9-10 00:54
本帖最後由 beechan 於 2014-9-10 01:08 編輯

怎麼有人突然口啞, 潛逃了?


可能是書到用時方恨少。。。
現在忙著維基百度


你慢慢回, 有的是時間,這帖不會走的
我可以先去其它壇『捱罵』


耐心等著看你如何把我罵個體無完膚。
作者: 求索    時間: 2014-9-10 02:07
beechan 發表於 2014-9-9 00:08
是嗎?
那就問你。。。。秦始皇有多少資料可互相印證?
看看有沒有比引証耶穌的多。 ...

和你這種無知的人, 沒必要爭辯。

你可以去問問你的教皇, 到底誰的證據多
作者: beechan    時間: 2014-9-10 02:37
本帖最後由 beechan 於 2014-9-10 02:39 編輯

看你。。。
全無招架之力。

我皮膚滑淨, 無損無傷啵。

作者: beechan    時間: 2014-9-10 02:43
本帖最後由 beechan 於 2014-9-10 02:44 編輯
求索 發表於 2014-9-10 02:07
和你這種無知的人, 沒必要爭辯。

...


有點似跌了落地, 還詐說是在扒沙。

又似墨魚荒而逃前都要吐一口黑。。。來遮醜


作者: beechan    時間: 2014-9-10 02:47
本帖最後由 beechan 於 2014-9-10 02:48 編輯
求索 發表於 2014-9-10 02:07
和你這種無知的人, 沒必要爭辯。

你可以去問問你的教皇, 到底誰的證據多 ...


那麼, 你有必要全面退離此壇矣。
你留在這裡已一點意義都沒有。

我就。。。一定不會走哩。。
而且是對你如打傻瓜般。。一冒個頭出來便撲


作者: beechan    時間: 2014-9-10 02:54
求索 發表於 2014-9-10 02:07
和你這種無知的人, 沒必要爭辯。

...


或者實在是, 無知的人, 想爭辯也無能為力。
作者: beechan    時間: 2014-9-10 03:02
本帖最後由 beechan 於 2014-9-10 03:03 編輯

只有在挨打, 太無面了囉!


要不要換換面?

作者: beechan    時間: 2014-9-10 06:48
本帖最後由 beechan 於 2014-9-10 06:57 編輯

$$$$$尋人$$$$$
             求索

自#62 已經六小時了,
『約瑟夫寫的猶太古史中關於耶穌的記載, 很多人認為是假造地』
如何作假?
尚未回應!!!


不要做縮頭龜
作者: 拎不清    時間: 2014-9-10 07:40
beechan 發表於 2014-9-10 06:48
$$$$$尋人$$$$$
             求索

假做真時真亦假,你懂嗎?
作者: beechan    時間: 2014-9-10 07:54
本帖最後由 beechan 於 2014-9-10 08:07 編輯
拎不清 發表於 2014-9-10 07:40
假做真時真亦假,你懂嗎?


這麼白痴的話,
真是幾難明白

何不坦白地說一句: 你不懂

懂時不懂, 不懂也懂。。。槳槳糊糊地說堆廢話便想找下台階

作者: 來往加國    時間: 2014-9-10 09:17
Djogchen 發表於 2014-9-9 19:38
  
原始佛經經典~四阿含經是在第二次結集已經記載在貝葉上,歷史上稱為貝葉文,分別有巴利文與梵文
那 ...

現存最早的貝葉經是什麼時代?現存在何處?
作者: 來往加國    時間: 2014-9-10 09:21
求索 發表於 2014-9-9 22:55
"《新約聖經》的可靠性,遠遠高於《史記》"

知道你護教心切, 但不能妄顧事實吧? 可靠性哪裡來, 旁證 ...

不妨拿出關於秦始皇的可信的旁證再說。
作者: 來往加國    時間: 2014-9-10 09:27
Djogchen 發表於 2014-9-9 19:38
  
原始佛經經典~四阿含經是在第二次結集已經記載在貝葉上,歷史上稱為貝葉文,分別有巴利文與梵文
那 ...

搜索了一下:

尼泊爾發現的貝葉晚於十世紀;日本保存的斷片,有被推定爲四至五世紀的,京都百萬遍知恩寺所藏《起世經》類的斷片,都被推定是六世紀;中國天台山國清寺隻有一葉斷片;印度貝葉本佛典之夾板里,繪有佛、菩薩、天部等畫像者,稱繪圖本;朝鮮所傳的《十萬頌般若》有310葉之多,被認爲是十世紀的傑作。

不知道有沒有更早期的?
作者: BenAl    時間: 2014-9-10 20:47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14-9-10 09:21
不妨拿出關於秦始皇的可信的旁證再說。

去西安,帶把鍬。
作者: 求索    時間: 2014-9-10 21:26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14-9-10 09:21
不妨拿出關於秦始皇的可信的旁證再說。

你連這個都不知道, 還妄談什麼歷史?

在你的眼裡, 只有白布經才是歷史吧? 如果為了護教, 可以理解。 如果真這樣認為, 太可悲了!
作者: 求索    時間: 2014-9-10 21:27
BenAl 發表於 2014-9-10 20:47
去西安,帶把鍬。


作者: 求索    時間: 2014-9-10 21:28
beechan 發表於 2014-9-10 06:48
$$$$$尋人$$$$$
             求索

你以為人人都像你一樣?
作者: beechan    時間: 2014-9-10 21:38
求索 發表於 2014-9-10 21:26
你連這個都不知道, 還妄談什麼歷史?

在你的眼裡, 只有白布經才是歷史吧? 如果為了護教, 可以理解 ...


你甚麼也不知道, 還妄談甚麼若瑟夫証詞造假?
在你眼裡, 只有道聽途說便是內幕, 真相.......可以理解
作者: beechan    時間: 2014-9-10 21:40
本帖最後由 beechan 於 2014-9-10 21:54 編輯
求索 發表於 2014-9-10 21:28
你以為人人都像你一樣?


論到知識, 你當然不及我哩.
言而無物的話你才懂說一堆。

我給你的知識, 源源不絕哩。。。
在聖經以外有關耶穌的記載, 除了若瑟夫外,
多得很。。
又例如 塞納斯有關耶穌在被釘架時的目擊記述。

不懂的, 就去惡補一下。
看看是否該記述又是造假。

不懂的, 不想知的, 全都是假便是。



當年的基督徒真本事, 在天下間搜齊各著作,有關耶穌的記述, 然後纂改之。
無的, 加插一段。

作者: Djogchen    時間: 2014-9-10 21:55
本帖最後由 Djogchen 於 2014-9-10 09:54 編輯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14-9-9 20:27
搜索了一下:

尼泊爾發現的貝葉晚於十世紀;日本保存的斷片,有被推定爲四至五世紀的,京都百萬遍知恩寺 ...


發現貝葉經的時間與真正的原始佛經「四阿含經」已記載在貝葉上在公元前四百年,
是兩回事,你不用到處去google找證據,我只是想告訴你,就憑經典的時間遠近去
判斷一宗教的可靠性是不切實際的,如果按你的邏輯,聖經出現在世紀初那豈不是還
比原始佛經還沒有那麼信靠性?
作者: beechan    時間: 2014-9-10 22:13
本帖最後由 beechan 於 2014-9-10 22:16 編輯
Djogchen 發表於 2014-9-10 21:55
發現貝葉經的時間與真正的原始佛經「四阿含經」已記載在貝葉上在公元前四百年,
是兩回事,你不用到處去g ...

發現貝葉經的時間與真正的原始佛經「四阿含經」已記載在貝葉上在公元前四百年,
是兩回事,你不用到處去google找證據,我只是想告訴你,就憑經典的時間遠近去
判斷一宗教的可靠性是不實際的,如果按你的邏輯,聖經出現在世紀初那豈不是還
比原始佛經還沒有那麼信靠性?


古舊不是判斷經典可靠性的唯一準則。


耶穌死後幾十年, 便有福音寫成。 是當代的文獻。
最早有關耶穌的記述, 公元52年便有了。離耶穌被釘才是19年。

佛死後, 佛法一直都是靠口傳, 寫成的文字經典,則在五百年之後才有。

以常理來說, 一個人講述幾十年前的往事可信, 
還是由人講幾百年前發生過的事,失真程度, 那一個較高?

今日有人拍李小龍生平, 若是亂講, 也會有識李小龍的人仍在生的,出來更正罷。

作者: Djogchen    時間: 2014-9-10 22:28
beechan 發表於 2014-9-10 09:13
古舊不是判斷經典可靠性的唯一準則。

佛法一直都是靠口傳,

就憑你這句說話就知道你對佛經的歷史是多麼的膚淺!你知道甚麼叫佛經的六次結
集?第一次結集在公元前五世紀由過耳不忘的阿難和五百比丘把佛陀所講過的說話
已經寫成「四阿含經」,去讀讀佛教歷史吧!
作者: beechan    時間: 2014-9-10 23:01
本帖最後由 beechan 於 2014-9-10 23:25 編輯
Djogchen 發表於 2014-9-10 22:28
佛法一直都是靠口傳,

就憑你這句說話就知道你對佛經的歷史是多麼的膚淺!你知道甚麼叫佛經的六次結
集?第一次結集在公元前五世紀由過耳不忘的阿難和五百比丘把佛陀所講過的說話
已經寫成「四阿含經」,去讀讀佛教歷史吧!


那看看是誰比較膚淺。

早期佛教並無記錄之經典,雖稱結集,然不用筆錄,僅合誦而擇其義而已。此因當時之印度認為筆寫有瀆經典之神聖,故以口授相傳。

直至第四次, 在迦濕彌羅結集才以巴利文筆錄。那是公元前82年,離佛滅近500年矣。


傳到中國的阿含經, 不是依巴利文, 梵文本的譯過來,
是由高僧誦讀出來, 由漢人筆錄。那是公元四, 五世紀的事了。


不如你我一齊去讀讀佛教史。
不要染上了『求索無知綜合症』
作者: Djogchen    時間: 2014-9-10 23:30
本帖最後由 Djogchen 於 2014-9-10 10:39 編輯
beechan 發表於 2014-9-10 10:01
那看看是誰比較膚淺。

早期佛教並無記錄之經典,雖稱結集,然不用筆錄,僅合誦而擇其義而已。此因當時之 ...


你連甚麼叫「結集」的意義都不明,阿難須然有過耳不忘的聰慧,但他那時候只是證
得初果,須由長老確認他的口傳是佛陀之意,才寫成四阿含經在貝葉上,幾十萬
句字不寫在貝葉上如何口傳到後代,?,不要扯到中國那麼遠了!經典上的翻譯當然
一定會有出入,你敢保證聖經的中英文翻譯是按照希伯來文的完全意思嗎?
作者: beechan    時間: 2014-9-11 00:01
本帖最後由 beechan 於 2014-9-11 00:02 編輯
Djogchen 發表於 2014-9-10 23:30
,幾十萬
句字不寫在貝葉上如何口傳到後代,?






就憑你這句說話就知道你對佛經的歷史是多麼的膚淺!


我對佛教認識是膚淺, 但原來不少人是比我更膚淺的。
作者: beechan    時間: 2014-9-11 00:05
本帖最後由 beechan 於 2014-9-11 00:09 編輯
Djogchen 發表於 2014-9-10 23:30
你敢保證聖經的中英文翻譯是按照希伯來文的完全意思嗎?


就憑你這句, 也說明你不止對佛經認識膚淺, 
連對聖經認識也淺。

中文, 英文聖經都不是翻譯自希伯來文的。
作者: beechan    時間: 2014-9-11 00:08
本帖最後由 beechan 於 2014-9-11 00:16 編輯
Djogchen 發表於 2014-9-10 23:30
你連甚麼叫「結集」的意義都不明,阿難須然有過耳不忘的聰慧,但他那時候只是證
得初果,須由長老確認他的口傳是佛陀之意,才寫成四阿含經在貝葉上,幾十萬
句字不寫在貝葉上如何口傳到後代,?


若然阿難不是能把佛祖說過的幾十萬句字背誦下來,
為何會給人歌頌成『有過耳不忘的聰慧』?

難道隨便便對你這個平凡無能人, 稱讚是『有過耳不忘的聰慧』?

這是很普通的推理。
作者: beechan    時間: 2014-9-11 00:11
Djogchen 發表於 2014-9-10 23:30
你連甚麼叫「結集」的意義都不明,阿難須然有過耳不忘的聰慧,但他那時候只是證
得初果,須由長老確認他 ...
經典上的翻譯當然
一定會有出入,你敢保證聖經的中英文翻譯是按照希伯來文的完全意思嗎?


現在的焦點是佛經是何時才開始給筆錄下來。。
由第一次結集, 還是直至第四次結集才用筆錄。

作者: beechan    時間: 2014-9-11 00:13
Djogchen 發表於 2014-9-10 23:30
你連甚麼叫「結集」的意義都不明,阿難須然有過耳不忘的聰慧,但他那時候只是證
得初果,須由長老確認他 ...


就憑你這句,
我斷定你甚麼叫「結集」的意義都不明。由開始便解錯了這個詞。

作者: Djogchen    時間: 2014-9-11 00:49
beechan 發表於 2014-9-10 11:08
若然阿難不是能把佛祖說過的幾十萬句字背誦下來,
為何會給人歌頌成『有過耳不忘的聰慧』?

不知誰說了「一直口傳呢?阿難有過耳不忘的聰慧,當然不是我這凡夫俗子所比,但
這個」一直「是否也是傳統下去呢?

這也是一個很普通的推理!
作者: beechan    時間: 2014-9-11 02:27
Djogchen 發表於 2014-9-11 00:49
不知誰說了「一直口傳呢?阿難有過耳不忘的聰慧,當然不是我這凡夫俗子所比,但
這個」一直「是否也是傳 ...

#84 不是一早講了,
用手寫下來的佛經, 是佛滅約500年後的事。

阿難有過耳不忘, 你卻鈍如視若無睹, 選擇性失明。
作者: beechan    時間: 2014-9-11 03:02
Djogchen 發表於 2014-9-11 00:49
不知誰說了「一直口傳呢?阿難有過耳不忘的聰慧,當然不是我這凡夫俗子所比,但
這個」一直「是否也是傳 ...




很高興見到你改了口, 由

第一次結集在公元前五世紀由過耳不忘的阿難和五百比丘把佛陀所講過的說話
已經寫成「四阿含經」



改成是

不知誰說了「一直」口傳呢?



說明你確實是找過資料了, 知道你是說錯了。
卻又想挽回少少面子, 便針對『一直』這兩個字。
作者: Djogchen    時間: 2014-9-11 04:12
beechan 發表於 2014-9-10 14:02
很高興見到你改了口, 由

廣東話」九唔答八「,你叫任何一個印度人即使是大師,不是用經典來到中國說法而」
一直「用口傳?你的腦子去了那裡
作者: beechan    時間: 2014-9-11 06:28
本帖最後由 beechan 於 2014-9-11 06:30 編輯
Djogchen 發表於 2014-9-11 04:12
廣東話」九唔答八「,你叫任何一個印度人即使是大師,不是用經典來到中國說法而」
一直「用口傳?你的腦 ...


你真是白矸仔貯豆油, 睇得出有幾多料。

講歷史既野, 唔係淨係用個腦, 用把口, 仍要史實。

例如:
大月氏王使伊存授《 浮屠經》 事。
西漢哀帝元壽元年( 公元前二年) , 大月氏使者伊存口授博士弟子景盧以佛經的材料。認為這就是佛教傳入的開始。
伊存口授《浮屠經》是出於正史的記載,可信性強,據曹魏魚豢所撰《魏略·西戎傳》:「昔漢哀帝元壽元年(公元前2年)博士弟子景盧,受大月支王使伊存口授《浮圖經》

你以為當時是佛經一車車咁用貨櫃車傳來中國耶?


再一例:
漢譯四部《阿含經》是在公元四至五世紀時由天竺或西域來華高僧誦出並翻譯而來。


閣下出多一帖, 便露多一次醜。
去讀讀佛教歷史吧!

希望你不是佛徒哩....不然......瘀爆!
要由我基徒教你佛教史?

作者: Djogchen    時間: 2014-9-11 06:36
beechan 發表於 2014-9-10 11:11
現在的焦點是佛經是何時才開始給筆錄下來。。
由第一次結集, 還是直至第四次結集才用筆錄。
...

佛死後, 佛法一直都是靠口傳, 寫成的文字經典,則在五百年之後才有。????
誰說的?


如果你的資料四次結集才出書是來自嚴法師所著的《印度佛教史》那你真是人云亦


以下是佛經中的最初結集,從這段佛經中可以明顯的看到,真正的佛經只有四阿含,
而且在初期就筆之於書。顯出後代的說法都是偽作!



  「大迦葉、阿那律、迦旃共議。阿難隨佛最久,於佛最親,佛所教化,施為弘
摸。阿難貫心無微不照。可受阿難法律,委典載之竹帛。比丘僧議:『阿難白衣,
恐有貪心,隱藏妙語,不肯盡宣。』比丘僧曰:『當詭取之,設一高處諸聖上會,
以比丘僧,以慈詰問三上下。因問經要,可得誠實。』鳩夷國王,立佛宗廟,精房
禪室,凡有三千,諸比丘處其中。誦經坐禪,王譴大臣名摩南,將兵三千,宿衛佛
廟。大迦葉和阿那律,共報比丘僧:『佛經結律,名四阿含,阿難從佛,獨為親密,
佛以眾生淫佚無度,作一阿含;凶怒悖逆,作一阿含;愚冥遠正,作一阿含;不孝
二親,遠賢不宗受佛恩,不惟上報,作一阿含』。沙門眾曰:『唯阿難知夫四阿含,
當由阿難出。』大迦葉曰:『阿難白衣,恐有貪意,不盡出經。』眾比丘曰:『可
以前事結責阿難,當上阿難著於高床,諸賢者眾目下問經。』

  僉曰:『善哉!誠合大宜直事沙門。』即會聖眾,逐阿難出,聖眾皆坐,復命阿
難令疾進。進為聖眾稽首作禮。得應真者,皆坐如舊。未得者皆起,直事沙門,令
之升坐中央高座。阿難辭曰:『非吾座也。』聖眾僉曰:『以佛經故尊爾於彼,從
受佛之上法。』阿難乃坐。賢眾問之------大迦葉賢聖眾選羅漢四十人,從阿難得
四阿含,一阿含者六十疋素,寫經未竟。佛宗廟中,自然生出四名樹,一樹字迦□,
一樹宇迦比延
,一樹字阿貨,一樹字尼拘類。比丘僧言:『吾等慈心寫四阿含,自
然生四神妙之樹,四阿含佛之道樹也。』因相約束,受比丘僧,二百五十清凈明戒。
比丘尼戒五百事,優婆塞戒有五,優婆夷戒有十。寫經竟,諸比丘僧各行經戒,轉
相教化千歲。」(注三) 
作者: Djogchen    時間: 2014-9-11 06:45
beechan 發表於 2014-9-10 17:28
你真是白矸仔貯豆油, 睇得出有幾多料。

講歷史既野, 唔係淨係用個腦, 用把口, 仍要史實。

所以說你無腦,googled到少少資料就手足共舞,你知道「楞嚴經」如何從印度入中
國?教得你多以後要收費!
作者: beechan    時間: 2014-9-11 07:46
本帖最後由 beechan 於 2014-9-11 08:18 編輯
Djogchen 發表於 2014-9-11 06:36
佛死後, 佛法一直都是靠口傳, 寫成的文字經典,則在五百年之後才有。????
誰說的?

  「大迦葉、阿那律、迦旃共議。阿難隨佛最久,於佛最親,佛所教化,施為弘
摸。阿難貫心無微不照。可受阿難法律,委典載之竹帛。比丘僧議:『阿難白衣,
恐有貪心,隱藏妙語,不肯盡宣。』比丘僧曰:『當詭取之,設一高處諸聖上會,
以比丘僧,以慈詰問三上下。因問經要,可得誠實。』鳩夷國王,立佛宗廟,精房
禪室,凡有三千,諸比丘處其中。誦經坐禪,王譴大臣名摩南,將兵三千,宿衛佛
廟。大迦葉和阿那律,共報比丘僧:『佛經結律,名四阿含,阿難從佛,獨為親密,
佛以眾生淫佚無度,作一阿含;凶怒悖逆,作一阿含;愚冥遠正,作一阿含;不孝
二親,遠賢不宗受佛恩,不惟上報,作一阿含』。沙門眾曰:『唯阿難知夫四阿含,
當由阿難出。』大迦葉曰:『阿難白衣,恐有貪意,不盡出經。』眾比丘曰:『可
以前事結責阿難,當上阿難著於高床,諸賢者眾目下問經。』

僉曰:『善哉!誠合大宜直事沙門。』即會聖眾,逐阿難出,聖眾皆坐,復命阿
難令疾進。進為聖眾稽首作禮。得應真者,皆坐如舊。未得者皆起,直事沙門,令
之升坐中央高座。阿難辭曰:『非吾座也。』聖眾僉曰:『以佛經故尊爾於彼,從
受佛之上法。』阿難乃坐。賢眾問之------大迦葉賢聖眾選羅漢四十人,從阿難得
四阿含,一阿含者六十疋素,寫經未竟。佛宗廟中,自然生出四名樹,一樹字迦□,
一樹宇迦比延,一樹字阿貨,一樹字尼拘類。比丘僧言:『吾等慈心寫四阿含,自
然生四神妙之樹,四阿含佛之道樹也。』因相約束,受比丘僧,二百五十清凈明戒。
比丘尼戒五百事,優婆塞戒有五,優婆夷戒有十。寫經竟,諸比丘僧各行經戒,轉
相教化千歲。


見你咁好學不倦, 開始肯去搵料,
我都不妨教多你一點, 我不收費。

上述記述出自隋朝費長房 (562-597)的<佛般泥洹經>, 基本上是譯自<大般涅槃經> 。
不過裡邊講的與眾佛經都有出入,所以鮮有人引用 (除了你)

文中說第一次結集是在拘屍那羅, 不是在王舍城。
經文曰結集40羅漢, 與各經說的500羅漢甚遠。
經文更無提及在結集中阿難得証羅漢果。
在公元前500年, 第一次結集, 人便把經文抄寫在白布上? (只有此經如此提及。)。。。那麼, 既有白布, 因何又要有貝葉版的經文?
好犯駁啵!

(只有史實, 卻又不用腦。。。仍是愚儒一名。)



由此, 更可說明佛經自佛後, 傳到中國, 經中國人加鹽加醋後, 面目全非,
可信度。。。。。。(你自己諗)
<佛般泥洹經> 是佛死後近一千年才出現的。

佛經, 聖經。。。。那個可靠。。。也是你自己諗。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