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地震促使中國加強應急救援能力
[列印本頁]
作者:
mm021
時間:
2008-7-22 19:54
標題:
地震促使中國加強應急救援能力
消防部門官員表示,受兩個月前四川大地震影響,中國開始加強其相對薄弱的消防與救援部門的力量。
5月12日四川發生里氏7.9級地震后,人手不足的消防部隊在艱難的條件下設法拯救了數千名被困在廢墟下的民眾。據政府部門統計,此次地震造成近70,000人遇難,另有18,000多人仍下落不明。
· 抗震救災專題面對如此巨大的災難,事先準備是不可能的。但消防官員表示,人員和裝備不足阻礙了災后早期救援,影響了救援效率。許多遭受嚴重破壞的鄉鎮甚至沒有消防站。
四川消防總隊政委仲健近期接受北京一家雜誌採訪時表示,他最遺憾的是沒有更多的裝備和更有經驗的消防員。如果擁有這些條件,他們本可以救助更多的人。
據仲健介紹,消防官員最初確定了150個需要緊急救援的地點,但他們只有76名消防員可派遣。許多地方的居民只能自己動手挖掘廢墟拯救親人。四川消防總隊證實了仲健的說法。
中國政府從全國各地抽調了大批消防官兵趕赴災區中國公安部回復《華爾街日報》的問詢時表示,近年來中國的消防預算迅速增加。公安部表示,正計劃逐步採取措施,全面提高消防部門的災害援助及救援成效。但它有介紹具體情況。
中國消防部隊隸屬於武警部隊管轄,有超過65萬兵力的武警部隊主要負責國內安全,由中央政府而非地方政府調遣。中國公安部消防局一位發言人表示,政府正打算擴大消防部隊的規模。
據中國官方數據顯示,國內消防力量短缺問題突出,平均每一萬人才有一名消防員,這一比例遠低於許多發展中國家,僅是美國等其他發達國家的十分之一左右。
與人口相對稀疏的其他地區相比,中國大城市的消防員與人口比例相對較高,但仍然落後於發達國家的正常標準。在北京和上海,每一萬居民大約配備了四名消防員,而紐約和香港這一比例分別高達14名與13名。
中國公安部與其他政府機構2006年的一份政策報告顯示,中國人口超過3萬人的城鎮中有95%沒有自己的消防隊伍,將近四分之一的縣城沒有消防部門。該報告制定了逐步擴大消防隊伍規模的計劃。
貴州消防總隊參謀長趙音強近期在公安部網站上登載的文章中寫道,5月份的四川大地震暴露出公安消防隊伍在應急救援機制建設方面的問題、不足與薄弱環節。
趙音強認為,除了未雨綢繆地做好災害救援準備,中國城市化與工業化的迅速發展帶來了各種新災害,而消防部門對此沒有做好充分準備。他表示,中國目前的應急救援機制缺少必要的機動性和靈活性,不能完全適應新的城市安全應急需要。
四川大地震發生后數小時,該省大約4,500名消防隊員就迅速趕往災區救援,這幾乎是人口超過8,000萬的四川省所有的消防力量。災難的巨大規模使得受力量所限的救援人員不得不對救援的先後排序做出取捨。
四川消防總隊政委仲健在接受雜誌採訪時表示,我們隊伍力量太薄弱了,不得不選擇先救援學校和醫院等人口密集的地區。他說,這是個艱難的決定,但我們別無選擇。
在離震中大約35英里的綿竹市,消防部門面臨著無數的求救請求,許多絕望的居民從偏遠的城鎮和鄉村騎著摩托車趕到市區尋求救援。
消防部門官員將32名隊員分成四個小組,派往大規模傷亡的地區。綿竹市公安消防中隊指導員范曉林表示,我們不得不放棄了一些地區,集中精力救援更需要的地區。
附近的五福鎮有一所小學在地震中倒塌,據當地居民稱,200多名學生在此遇難,而五福鎮沒有消防隊。住在學校附近的家長首先趕到震后的學校廢墟開始瘋狂地挖掘,希望能救出被埋的孩子。
陳遠(音)找到了她13歲的兒子黃清風(音)。她回憶道,我們自己把他挖了出來,他頭上有一個大洞,流了很多血。等救援人員趕到的時候,他已經死了。
據消防部門官員介紹,地震發生后大約50分鐘,七名消防隊員從大約1英裡外的綿竹市趕到學校。他們與晚些時候從其他城市趕來增援的10名消防隊員一起,在居民的幫助下日以繼夜地在廢墟中進行搜救。
地震發生后,中國政府從全國調派了超過8,000名消防隊員以及數萬名武警與其他部隊官兵,趕赴災區進行救援工作。
蔡挺義(音)是一名來自中國東南沿海福建省的消防軍官。他表示,從福建省調往災區的消防隊員沒有足夠的通信設備;救援人員接不到具體的任務安排,一些救援人員無法對已搜救地區給出標識,從而難以避免重複救援。
作為武警部隊的一部分,消防部隊的經費來自國防預算。而中國軍方領導人並沒有將消防部隊放在首要地位。但位於廊坊的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學院教授康青春表示,他預計地震後有關部門會迅速作出決策,為消防部隊提供更多資金。
綿竹消防中隊的范曉林表示,地震似乎提高了公眾參加消防部隊的熱情。他介紹稱,自己所在的部門新增了40到50名消防員。范曉林說,現在,消防員在老百姓心目中擁有非常高的地位。
Gordon Fairclough
作者:
zjd713
時間:
2008-7-23 15:02
不錯,要吸取教訓,多做準備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