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轉貼:南方周末,摘下你的有色眼鏡吧! [列印本頁]

作者: sujie_alex    時間: 2008-6-4 01:27
標題: 轉貼:南方周末,摘下你的有色眼鏡吧!
    南方周末是我喜歡的一份報紙。它的深度厚度以及它的獨特視角,總能給我以啟發。但是,看了上周的南方周末,感覺非常的怪異,一個時期以來讀這份報紙時某種潛隱的莫名的感覺,一下子清晰起來。

    應該說,以開篇的《汶川震痛,痛出一個新中國》為代表,這期地震專刊也有一些好文章。但通讀整版整版的系列報道,感受更多的是地震來臨時人性的灰暗。

    在第一篇文章《汶川沒有死去,汶川仍然活著》中,有這樣一段描寫:在縣城最大的一家超市,「人們一擁而入,跑在頭裡的人拿了礦泉水、麵包和餅乾,隨即日用品貨架也被一洗而空」,「人群已開始互相爭搶」;

    第二篇文章題目就叫《孤島汶川的人性百態》,第一個小標題是「一切回到原始社會」,第二個小標題是「人性複雜」,講述了一個外號「老黑」的人帶頭搶劫鬧事的事;

    第三篇文章《災后北川殘酷一面》,大段講述了特警抓了二十多個涉嫌趁災打劫者的事。

    想必不用列舉了吧?因為後邊的文章,也大多是刻意選取諸如「先救我」、「我是張書記」之類的陰暗面來寫的。

    我們知道,全中國的媒體,在這次空前透明,可以全方位介入的地震報道中,及時準確全面翔實地報道了災區情況,謠言沒有滋生之地,我們在後方甚至可以比前方能夠更準確全面地了解情況。我們感受的是切膚之痛,我們體驗的是真摯感情,我們做到的是萬眾一心。

    但南方周末似乎看不到這些,看不到一切光輝和偉大,在那似乎合乎西方新聞觀的冷靜、中性、原生態描述之中,流露出的是文章立意之怪,角度之異,心理之陰。

    稍加回顧,近來的雪災、藏獨,往日的台獨、重大案件的另類解讀,南方周末大多都是以居高臨下的姿態,以刀筆作劍,朝向廣東之外的醜事惡事糟糕事,間或有正義之舉,常態卻是偏頗有加,難得看到它對民生改善、社會進步尤其是貧窮邊遠地區的讚美。或許如他們所標榜的,只有他們才能讀懂中國,它的特立獨行曾經也可以帶給我們異樣的思考、另類的見解,但它的劍走偏鋒是不是已經到了漸入旁門、走火入魔的地步了呢?

    或許,南方周末的姿態曾經是合理的。廣東得改革開放風氣之先,引領時代進步潮流,問題先出現、先解決,經驗見解先得出,五十步笑百步,這個資格還是有的,那時,南方周末或許真的可以被稱為「最具良心的媒體」。

    然而,正如網友指出的,三十年來中國社會進步很快,國民教育程度大大提高,人們的民主意識、思考能力和知識水平有了天壤之別,你想輕易地見人之所未見已非易事。時代在變,政府在變,人民在變,南方周末卻繼續原地踏步,繼續堅持站在負三十度角去觀察社會,故意不以善意解讀政府和人們的行為,是不是比唐吉訶德還糟些呢?

    一個著名的朦朧詩人自殺之後,一位作家朋友說,詩人可以批評、曾經指責的對象不在了,社會的發展已然超出他的理想追求,他活著還有什麼意思呢?

    南方周末這麼解讀汶川大地震時的中國,有什麼意思呢?(老土)

作者: parvati    時間: 2008-6-4 02:29
有一個不同聲音在也未嘗不可;政府都能允許它的存在。
如果不喜歡的話,就盡量發表意見吧。

為反對而反對,在某些時候也是有其作用的
作者: tatataba    時間: 2008-6-4 03:41
請問啥東西是沒有色的?難道生活在一個黑白的世界里才算是正常的?黑白也是顏色吧?

你轉貼在主頁上也有,只不過標題不同《南方周末,你為什麼要這麼解讀汶川大地震的中國?》。但為什麼不能如此解讀呢?難道人性中只有你想看到的光輝和偉大而沒有陰暗和渺小嗎?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