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解放軍報刊文稱我後勤應急指揮能力亟待提高
[列印本頁]
作者:
白頭翁
時間:
2008-5-27 10:38
標題:
解放軍報刊文稱我後勤應急指揮能力亟待提高
2008年05月27日 06:25
解放軍報
解放軍空降部隊準備搭乘伊爾-76開赴災區.
馮志超 馬培敏
戰爭的歷史表明,指揮能力也是後勤保障的靈魂。努力提高後勤應急指揮能力,是現代後勤建設重要而緊迫的課題。
培育新意識和新理念
提高後勤應急指揮能力的首要,是讓新的指揮理念在指揮員頭腦中紮下根來。後勤保障與指揮是作戰行動的重要內容,服從服務於作戰指揮。不能因為平時大量的業務管理與供應保障,而淡化後勤指揮能力的提高。戰時有效的後勤保障,物質是基礎,指揮是關鍵,尤其是現代戰爭和應急行動,參戰力量、保障對象、時間空間和指揮協同等將發生重大變化,指揮的正確性、科學性,決定著保障的有效性、精確性和可靠性。因此,必須不斷深化對後勤指揮員能力的認識,必須強化嚴格按照打仗的標準,從難從嚴鍛煉提高後勤指揮和籌劃的能力。在這同時,還應樹立信息制勝理念,樹立一體化後勤保障觀念,學會全域作戰指揮藝術,使綜合協調、指揮、控制各種保障能量,在信息域、物理域、認識域全面展開併發揮作用
強化素質是發展之本
拓寬培養渠道,強化後勤指揮員的知識素養。在戰爭已經跨入信息化門檻的今天,指揮能力的提高離不開知識的營養。應逐步走開以軍隊院校培訓為主、國內外教育資源為輔,多種渠道並舉的路子,實現培訓方法由封閉單一型向開放適應型和綜合兼通型轉變。應打破專業限制、院校界限,實現教學力量、信息資源的共享,集中各方面優勢共同培養後勤指揮人才。應擴大院校與部隊、部隊與機關和各軍兵種之間互相代職交流的路子,改善後勤官兵的知識結構。
發揮重大演訓的實踐平台作用。在和平時期,單一通過院校學習,難以培養適應戰場需要的軍事人才。應高度重視發揮訓練場對培養和造就後勤指揮員的「戰場」和「課堂」功能,進一步強化軍事訓練培養人、造就人的作用,注重在軍事訓練和急難險重任務中培養和考察幹部,讓幹部在實踐中鍛煉成長。
建立良好的用人機制。考評後勤指揮員應「重素質而不唯文憑」,把創新能力、指揮能力和為部隊軍事鬥爭準備的貢獻,作為衡量人才的標準。人才需要培養更需要合理使用,而合理使用的關鍵便是「用得其時」、「用其所長」。
大力發展先進指揮手段
信息化條件下的後勤戰場信息量激增、變化頻率高,後勤指揮員必須依靠現代通信技術,迅速準確地分析、判斷和決策,實現各個作戰要素、作戰單元的高度融合,實施快速精確的應急保障。
應在頂層設計中貫徹系統集成思想。後勤應急指揮手段的研製,必須充分考慮未來後勤一體化保障需求,實行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方針,將有限資源集中在「朝陽技術」上,避免重複開發「夕陽技術」。必須考慮與現有手段的有機結合,特別是在指揮控制系統上的有機融合,使新舊裝備在作戰中能夠相互協同,性能上互為補充。
應走軍民融合的路子。後勤指揮的許多技術,最早都是從社會引入的。應堅持向社會開放的方向,注重在較高的起點上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加快發展速度,實現保障能力的「倍增」。
應注重整合既有後勤指揮手段。必須對既有的指揮手段進行「貼花式」的技術改造,對已經定型尚未列裝的指揮手段進行「嵌入式」的技術改造,使既有的指揮手段在整合中得到提升。
作者:
陳少
時間:
2008-5-28 09:55
祝我們的隊伍更高,更強!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