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誰敢說這次地震不能預測?! 官方自私無能害死人的證據!
http://mirr.kaoyansky.com/thread-452085-1-1.html
http://club2.cat898.com/newbbs/d ... id=1&id=2243937
龍小霞, 延軍平, 孫虎, 王祖正(陝西師範大學旅遊與環境學院, 陝西西安710062)
摘要: 川滇地區為我國大陸最顯著的強震活動區域, 地震活動頻繁。在對川滇地區強震災害數據分析的基礎上, 應用三元、四元、五元可公度法分別預測了該地區下(幾) 次可能發生強震的趨勢, 以便能更好地配合防震減災工作。
關鍵詞: 川滇地區; 地震; 可公度; 趨勢預測
中圖分類號: P31517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02811X (2006) 0320081204
收稿日期: 2006203213
基金項目: 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04JZD00010) ; 教育部人文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05jjd770013)
作者簡介: 龍小霞(1983-2) 女, 四川成都人, 碩士研究生, 主要從事資源開發與環境治理研究.longxiaoxia@stu1snnu, edu. cn.
川滇地區位於青藏高原東南緣, 區內主要發育有北西向的鮮水河- 安寧河- 小江斷裂、金沙江- 紅河斷裂、怒江- 瀾滄江斷裂和北東向的龍門山- 錦屏山- 玉龍雪山斷裂等大型斷裂帶[ 1 ]。該區新構造活動劇烈, 地震活動與活動斷裂密切相關, 絕大多數屬構造地震, 地震活動頻度高、強度大, 是中國大陸最顯著的強震活動區域。川滇地區地震活動地域廣、烈度高、破壞性大, 地震災害的頻頻發生嚴重威脅了該地區人民的財產和人身安全, 也給該地區帶來嚴重的生態、經濟損失。本文採用「可公度法」對川滇地區的強烈地震的發生趨勢進行推算與預測[ 2 ] , 以期該地區今後在防禦重大地震災害時, 處於積極主動的狀態, 儘可能的減少生態、經濟等諸方面的損失。
1 已有地震的統計分析
川滇地區塊體構造是聯繫在一起的, 由於歐亞板塊和印度板塊的碰撞, 川滇塊體向東南運動, 滇緬斷塊向東北運動, 形成邊界斷裂走滑位錯和塊體內部斷層錯動。邊界斷裂成為強烈地震孕育發生的構造帶, 而617 級以上地震大多發生在邊界斷裂帶附近[ 3 ] , 反映出強烈地震與構造活動的密切關係。川滇地區地震活動頻繁, 有悠久的歷史記載。特別是20 世紀以來, 中強地震及強烈地震記錄較全, 成為統計研究的基礎。據中國地震局整編的《中國歷史強震目錄》、《中國近代強震目錄》以及1991 年至2005 年《中國地震年鑒》, 20 世紀以來川滇地區617級以上地震發生的次數共37 次, 其中710 級以上地震發生了21 次, 佔總數的57% , 617~ 710 級地震有16 次, 佔總數的43% (表1) [ 4~ 6 ]。圖1 為20 世紀以來川滇地區強震分佈格局圖。
圖1 川滇地區20 世紀以來強震分佈格局圖
表1 川滇地區20 世紀以來≥617 級地震序列表
年份震級年份震級年份震級年份震級年份震級
1913 710 1941 710 1955 617 1976 714 1988 712
1917 617 1941 710 1960 617 1976 712 1989 617
1923 712 1942 617 1967 618 1976 617 1989 617
1925 710 1948 713 1970 717 1976 712 1995 713
1925 617 1950 710 1971 617 1976 617 1996 710
1933 715 1950 716 1973 716 1979 618
1936 617 1952 617 1974 711 1981 619
1936 617 1955 715 1976 713 1988 716
從表1 中可以看出, 20 世紀以來川滇地區發生≥617 級地震的年份為25 年, 分別為: 1913 年、1917年、1923 年、1925 年、1933 年、1936 年、1941 年、1942 年、1948 年、1950 年、1952 年、1955 年、1960年、1967 年、1970 年、1971 年、1973 年、1974 年、1976 年、1979 年、1981 年、1988 年、1989 年、1995年、1996 年。如果將這25 年的年份作為一組數列,那麼在其中我們可以找出幾組以19 年為公差的子數列, 如「1917、1936、1955、1974」、「1923、1941、1960、1979」、「1913、1933、1952、1971」以及「1950、1970、1989」等(部分年份的誤差在正負一年以內) , 如圖2 所示。
圖2 20 世紀以來川滇地區發生≥617 級地震的部分年份關係圖
由圖2 可知, 除1913、1923、1950 這三個年份有正負一年以內的誤差外, 其餘年份皆嚴格符合19年公差的規律, 由此我們可以依據上述計算得出的統計規律, 對今後可能發生地震的年份進行推測,1989+ 19= 2008, 因此可以看出, 2008 年有強烈的地震災害信號。
2 地震趨勢的可公度法預測
可公度性源於天文學, 表示自然界事物之間的一種秩序, 是自然現象周期性的一種客觀外在反映,所以是一種信息系。這種信息系不僅在天文學研究領域中有明顯的表現, 而且在其他領域中也廣泛的存在, 因此可以以它作為對自然現象進行預測研究的依據和方法。翁文波院士首先將可公度性預測方法應用到了預測科學中來, 並曾利用可公度信息系對1976 年唐山地震、1982 年華北乾旱、1991 年長江流域洪水、1992 年美國加州地震等自然災害現象作過成功的預測[ 7 ]。本文根據20 世紀以來川滇地區≥617 級地震的25 個發生年份, 依據可公度法的原理和方法, 對未來川滇地區≥617 級地震的發生年份進行預測。
2.1 三元可公度法預測
由三元可公度法計算如下:
設X 1= 1913; X 2= 1917; X 3= 1923; X 4= 1925;
X 5= 1933; X 6= 1936; X 7= 1941; X 8= 1942;
X 9= 1948; X 10= 1950; X 11= 1952; X 12= 1955;
X 13= 1960; X 14= 1967; X 15= 1970; X 16= 1971;
X 17= 1973; X 18= 1974; X 19= 1976; X 20= 1979;
X 21= 1981; X 22= 1988; X 23= 1989; X 24= 1995;
X 25= 1996
則計算結果見表2:
表2 川滇地區強震的三元可公度表
X 1『= 1913 X 4+ X 6- X 9= 1913 X 3+ X 13- X 5= 1913 X 4+ X 19- X 22= 1913
X 2『= 1917 X 3+ X 8- X 9= 1917 X 4+ X 21- X 23= 1917 X 4+ X 11- X 13= 1917
X 3『= 1923 X 4+ X 9- X 10= 1923 X 4+ X 20- X 21= 1923 X 4+ X 16- X 17= 1923
X 4『= 1925 X 1+ X 9- X 6= 1925 X 2+ X 13- X 11= 1925 X 3+ X 17- X 16= 1925
X 5『= 1933 X 6+ X 19- X 20= 1933 X 6+ X 11- X 12= 1933 X 6+ X 14- X 15= 1933
X 6『= 1936 X 9+ X 1- X 4= 1936 X 9+ X 19- X 22= 1936 X 7+ X 12- X 13= 1936
X 7『= 1941 X 8+ X 22- X 23= 1941 X 8+ X 15- X 16= 1941 X 9+ X 22- X 24= 1941
X 8『= 1942 X 9+ X 2- X 3= 1942 X 10+ X 5- X 7= 1942 X 10+ X 21- X 23= 1942
X 9『= 1948 X 10+ X 10- X 11= 1948 X 10+ X 18- X 19= 1948 X 12+ X 18- X 21= 1948
X 10『= 1950 X 11+ X 18- X 19= 1950 X 12+ X 18- X 20= 1950 X 13+ X 20- X 23= 1950
X 11『= 1952 X 2+ X 13- X 4= 1952 X 10+ X 19- X 18= 1952 X 12+ X 14- X 15= 1952
X 12『= 1955 X 9+ X 21- X 18= 1955 X 10+ X 21- X 18= 1955 X 11+ X 15- X 14= 1955
X 13『= 1960 X 1+ X 15- X 3= 1960 X 15+ X 3- X 5= 1960 X 14+ X 21- X 22= 1960
X 14『= 1967 X 5+ X 15- X 6= 1967 X 15+ X 19- X 20= 1967 X 13+ X 22- X 21= 1967
X 15『= 1970 X 3+ X 13- X 1= 1970 X 16+ X 24- X 25= 1970 X 16+ X 22- X 23= 1970
X 16『= 1971 X 17+ X 18- X 19= 1971 X 20+ X 17- X 21= 1971 X 10+ X 17- X 11= 1971
X 17『= 1973 X 15+ X 18- X 16= 1973 X 18+ X 22- X 23= 1973 X 24+ X 18- X 25= 1973
X 18『= 1974 X 3+ X 19- X 4= 1974 X 10+ X 19- X 11= 1974 X 19+ X 16- X 17= 1974
X 19『= 1976 X 5+ X 20- X 6= 1976 X 11+ X 20- X 12= 1976 X 21+ X 10- X 12= 1976
X 20『= 1979 X 21+ X 16- X 17= 1979 X 9+ X 21- X 10= 1979 X 10+ X 23- X 13= 1979
X 21『= 1981 X 6+ X 19- X 20= 1933 X 22+ X 13- X 14= 1981 X 22+ X 13- X 14= 1981
X 22『= 1988 X 23+ X 7- X 8= 1988 X 15+ X 23- X 16= 1988 X 23+ X 24- X 25= 1988
X 23『= 1989 X 24+ X 8- X 9= 1981 X 2+ X 24- X 3= 1988 X 25+ X 7- X 9= 1988
X 24『= 1995 X 25+ X 7- X 8= 1995 X 23+ X 9- X 8= 1995 X 25+ X 15- X 16= 1995
X 25『= 1996 X 24+ X 8- X 7= 1996 X 23+ X 24- X 22= 1996 X 9+ X 23- X 7= 1996
通過計算可以看出, 得出的結果與實際的年份一致, 且每一個結果都能寫出三組以上的三元可公度式子, 由此說明, 川滇地區的強震表現出了極好的可公度特徵。由此可以推算出下(幾) 次地震的可能發生年份X 26和X 27:
X 26『= 2007 X 22+ X 6- X 2= 2007
X 24+ X 14- X 12= 2007 X 22+ X 7- X 3= 2006
X 27『= 2008 X 24+ X 6- X 3= 2008
X 25+ X 14- X 12= 2008 X 23+ X 6- X 2= 2008
2.2 四元可公度法預測
由四元可公度法計算如下:
設X 1= 1913; X 2= 1917; X 3= 1923; X 4= 1925;
X 5= 1933; X 6= 1936; X 7= 1941; X 8= 1942;
X 9= 1948; X 10= 1950; X 11= 1952; X 12= 1955;
X 13= 1960; X 14= 1967; X 15= 1970; X 16= 1971;
X 17= 1973; X 18= 1974; X 19= 1976; X 20= 1979;
X 21= 1981; X 22= 1988; X 23= 1989; X 24= 1995;
X 25= 1996
則計算結果為:
X 16+ X 5- X 20- X 1= 12 X 15+ X 5- X 18- X 2= 12
X 14+ X 6- X 18- X 2= 12 X 15+ X 7- X 19- X 3= 12
四元可公度法預測結果: 1996+ 12= 2008
2.3 五元可公度法預測
由五元可公度法計算如下:
設X 1= 1913; X 2= 1917; X 3= 1923; X 4= 1925;
X 5= 1933; X 6= 1936; X 7= 1941; X 8= 1942;
X 9= 1948; X 10= 1950; X 11= 1952; X 12= 1955;
X 13= 1960; X 14= 1967; X 15= 1970; X 16= 1971;
X 17= 1973; X 18= 1974; X 19= 1976; X 20= 1979;
X 21= 1981; X 22= 1988; X 23= 1989; X 24= 1995;
X 25= 1996
則計算結果為:
X 23+ X 15+ X 1- X 3- X 7= 2008
X 23+ X 20+ X 12- X 18- X 7= 2008
X 24+ X 21+ X 8- X 18- X 6= 2008
X 25+ X 15+ X 7- X 19- X 3= 2008
X 22+ X 15+ X 5- X 13- X 3= 2008
X 21+ X 11+ X 9- X 13- X 1= 2008
總結以上幾種預測結果, 可以看出從災害信息來講, 2007 年和2008 年的災害信號比較強, 尤其是2008 年更符合已有地震資料的統計規律, 因此川滇地區下(幾) 次可能發生≥617 級地震的年份為2008年。
3 結論與建議
從以上所進行的推算與預測結果看, 在2008 年左右, 川滇地區有可能發生≥617 級強烈地震。為了更好地配合防震減災活動, 筆者提出以下建議。(1) 完善預防措施 實行「預防為主、防禦與救助相結合」的方針, 切實加強地震監測預報、震災預防、緊急救援三大工作體系建設, 加強針對性專題研究, 確定重點防震區域, 依靠全社會力量, 不斷提高防震減災綜合能力。(2) 加強抗震能力建設 各級政府應高度重視防震減災工作, 加強領導和管理, 切實加強抗震設防及地震安全性評價工作, 加強對重大建設工程和一般民用建設工程的抗震設防監督管理工作, 堅決做好抗震設防和地震安全性評價管理工作, 提高城市和農村的防震抗震能力。(3) 健全緊急救援系統建設, 以提高地震應急反應能力 依法制定地震應急預案, 加強地震應急系統指揮建設, 明確緊急救援隊伍, 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各級領導和廣大群眾的避震應急、自救互救知識技能。(4) 廣泛宣傳動員, 普及防震抗震知識 川滇地區的破壞性地震以往主要集中於農村, 而缺乏防震減災意識和經濟滯后等原因又導致農村民居普遍抗震性能差[ 8 ] , 因此, 應該加強防震抗震知識的宣傳和普及, 把防震抗震知識宣傳普及到鄉(鎮)、村及農戶, 努力提高農村民居防震抗震能力。(5) 加強地震監測網路建設 川滇地區斷裂多,地域廣, 地震災害頻發。在如此廣大的區域內, 確定地震規律及確切的發生地點仍然有許多科學問題, 有待於進一步深入研究, 尤其應採用切實措施不斷完善和加強地震監測網路建設。
參考文獻:
[ 1 ] 蘇有錦, 秦嘉政. 川滇地區強地震活動與區域新構造運動的關係[J ]. 中國地震, 2001, 17 (1) : 24234.
[ 2 ] 邢東興, 孫虎, 延軍平. 陝西省大旱年發生概率及可能發生的年份預測[J ]. 災害學, 2004, 19 (1) : 69272.
[ 3 ] 黃子波. 川滇地區強烈地震預報研究. 四川地震, 1994, (1) : 9213.
[ 4 ] 中國地震局.《中國歷史強震目錄》(公元前23 世紀~ 公元1911年) [M ].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95.
[ 5 ] 中國地震局.《中國近代地震目錄》(公元1912 年~ 1990 年)[M ]. 北京: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9.
[ 6 ] 《中國地震年鑒》編輯部. 中國地震年鑒1991~ 2005[Z]. 北京:地震出版社, 1991~ 2005. [ 7 ]翁文波. 預測論基礎[M ]. 北京:石油出版社, 1984.
[ 8 ] 陳 , 等.「十一·五」期間中國重大地震災害預測預警和防治對策[J ]. 災害學, 2005, 20 (1) : 1214.
Study on Earthquake Tendency in Sichuan-Yunnan Reg ion Ba sed on Commen surabil ity
LON G Xiao2x ia, YAN Jun2p ing, SUN Hu andWAN G Zu2zheng(T he Colleg e of T ou rism and E nv ironm ent, S haanx i N orm al U niversity , X i『an 710062, Ch ina)
Abs tra c t: Sichuan2Yunnan region is p rone to st rong and h igh f requen t earthquakes. Based on the dataanalysis of earthquake disasters in Sichuan2Yunnan region, the tendency of the nex t st rong earthquake( s) is p redicted by comm en su rab ility of ternary, quatern ion and qu in tup le, fo r the pu rpo se of disaster p re2ven t ion and reduct ion.
Ke y w o rds: Sichuan2Yunnan region; earthquake disaster; comm en su rab ility; tendency p redict ion



[ 本帖最後由 求真務實 於 2008-5-14 17:41 編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