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北海道雪藏大米味道鮮(圖) [列印本頁]

作者: 藍藍的天    時間: 2008-5-9 23:12
標題: 北海道雪藏大米味道鮮(圖)


北海道的稻田

    初春的北海道,新綠如毯,《世界新聞報》特約記者於4月來到北海道,於新綠之外也有意外的驚喜,那就是有名的雪藏米,以及一個讓人不能不愛的環保課堂。

  雪中米新鮮又環保

  在北海道的沼田町,有日本第一個儲存雪中米的糧庫「雪冷工廠」。糧庫以白色為主,夾雜著深藍色的裝飾。一進門便看到一輛揚雪車在往庫里送雪,讓人覺得進入了童話世界。走到糧庫入口,就感到一股冷風撲面而至,外面溫暖如春,內部卻十分「涼爽」。

  據介紹,每年到3月末,冷庫就要堆積1500噸雪。這些雪就是天然的製冷劑。冷庫中的大型控制台,將調整到恆溫4攝氏度、濕度為75%的空氣送進米庫。在這樣的溫度和濕度下,稻子處於最接近自然環境的狀態,因而即使長期保存,大米的口感也不會變差,總能保持新米的味道。

  據說,從前北海道的大米銷量一般,是因為口感不如名牌米。自從開發了雪藏法后,北海道的「雪中米」漸漸馳名日本國內外了。

  這個雪藏庫建於1996年,可以容納稻子700噸。據統計,利用1噸雪來冷藏,相當於節約10升石油,約減少排放30公斤的二氧化碳。

  春天存雪夏天賣

  離「雪冷工廠」不遠處,記者發現了一個奇怪的山包。走近一看,是人工堆砌的大型「雪山」,這座「雪山」不是白色的,因為上面覆蓋了乾草。

  導遊說,這個雪山是為了夏季存儲的「積雪」。在每年三月末冰雪消融之前,這裡的人們都要存儲很多雪以備夏時之需。北海道冬季是一片雪原,這些雪就是取之不盡的天然「製冷」資源。原本全免費的雪,竟然會以每噸1000日元的價格,廉價銷售給有需要的人。有人用來當作夏季空調製冷劑,有人買來用作夏季活動的雪雕等。總之,在沼田乃至全北海道,利用天然「雪」,節省人造能源已成風氣。

  草地上的環保課

  不僅是雪藏米,北海道的環保之風,在離雪庫不遠的「富良野自然塾」也有表現。

  「自然塾」的塾長是日本著名劇作家「倉本聰」,有20多年歷史的日本經典劇集《來自北國》就是他的大手筆。

  在「富良野自然塾」,有展示人類46億年進化史的「地球小道」。小道旁邊的草地上,有一塊塊標誌著地球進化年代的巨石。在這條路上,你會經歷地球的多次變遷,見證恐龍的誕生和消亡。此外,還有有趣的盲人花徑。遊客戴上眼罩,赤足摸索著走在林間小路上,感受人與自然的和諧。

  每年1月到10月,是「自然塾」的開放時間。中小學生每人交納1500日元,高中生以上到成人交3000日元,就可以和「塾」里的老師一起植樹。「自然塾」的目標是,用50年時間,把這塊一望無際的人工草地變成森林。

  鏈接 / LINK 日本有多少名牌大米

  日本最好也是最貴的米是新潟產的「魚沼」,可謂米中之王。日本最大的兩大稻米品種,一為「越光」,一為「竹錦」,被稱為大米的兩大橫綱。

  1993年的夏天較冷,不少品種的大米減產,宮城縣的「一見鍾情」一躍升為第二位。此外,「日本晴」也很有名。

  不同品種的米各有特性,比如有的適合做壽司,有的適合做蓋澆飯。如「日本晴」黏度適中,適合做壽司。產於北海道的雲母397號米價格低廉,出飯多,吉野家的蓋澆飯都使用這種大米。(孫秀萍)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