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亞洲時報:胡錦濤排除萬難推中日友好有玄機 [列印本頁]

作者: 風雨瀟瀟    時間: 2008-5-9 04:06
標題: 亞洲時報:胡錦濤排除萬難推中日友好有玄機
正在日本進行國事訪問的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5月7日跟日本首相福田康夫簽署了中日關係史上第四份重要文件。分析指出,有關文件有著特殊的象徵意涵:中美關係,主要建立在三份指導性文件(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即「上海公報」、《中美建交公報》和「八·一七公報」),而中日關係發展的指導性文件,現在已有四份。若單從指導文件的數量比較,中日關係的溫度,似乎已在中美關係之上。
   
      胡錦濤在記者會上指出,「隨著中日兩國關係不斷發展,隨著亞洲和國際形勢深刻變化,兩國的共同利益在不斷拓展,肩負的共同責任也在不斷加大。縱觀全局,中日關係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面臨著進一步發展的新機遇。雙方應該共同努力,不失時機地將中日關係推進到更高階段」。這一段話,實在值得仔細玩味。
   
      分析指出,在地緣政治上說,中日是近鄰,關係敏感且重要,但過去中日關係給困在特定問題上(歷史問題、台海問題),結果反而讓美日關係更加牢固。現在中日關係朝穩定方向發展,正好可以抗衡美日同盟的影響持續發展。再者,雙方繞過歷史和台海問題,可以避免中日關係因為技術問題(例如外交措辭上何謂「道歉」,何謂「外圍事態」等)的爭拗而僵住。若然有問題或爭論出現,雙方也可以派出各自的專家坐下協商。過往中日之間一有問題,雙方民間立即出現「叫陣」,民粹主義每次都成功「挾持」了外交。這種不理想、不成熟的現象,現在終有緩和的機會。
   
      根據這份《中日關於全面推進戰略互惠關係的聯合聲明》,中日將會展開多方面的合作和交流。中日過去曾發表三份重要外交文件。1972年9月25日,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問中國。29日,中日兩國政府發表《中日聯合聲明》,中日實現邦交正常化。1978年8月12日,兩國簽署《中日和平友好條約》。同年10 月,中國副總理鄧小平訪日,雙方互換《中日和平友好條約》批准書。1998年11月,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對日本進行國事訪問,雙方發表《中日聯合宣言》。從文件的用字措辭及性質比較,「條約」是最正式的文件,「聯合宣言」不用雙方簽署,因此其嚴肅性又在「聯合聲明」之下。
   
      中日這次除了在外交上的「繁文縟節」上取得突破外,也在具體問題上取得成績。這一天,中日宣布在東海油氣田談判上取得「突破性進展」,中日關係上一個主要障礙可望能在可見未來得以消除。怪不得連胡錦濤也在中日元首的聯合記者會上,罕有地表達他感到高興的感受。
   
      胡錦濤之所以高興,也絕對有理由。因為,在他出發之時,中日關係實在說不上特別好。今年年初,中日爆發毒餃子爭議,雙方對出問題餃子在哪一國出事,各執一詞;3月西藏出現騷亂,日本民眾普遍關注到中國政府處理手法。胡錦濤出訪前夕,日本《每日新聞》以電話訪問1042人,結果顯示只有26%受訪者認為政府對華態度應該更加友善。可是,胡錦濤依然排除了萬難,他表達高興的神情,絕對是由衷的。
   
      在胡錦濤上任以來,中日關係既經歷了最嚴峻的考驗,但如今又迎來最重大的轉折。在他上台之後,時任日本首相的小泉純一郎因為堅持每年均以官方身份到供奉著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參拜,結果在2005年4月,中國各地爆發了反日示威潮。而如今在靖國問題上采較溫和立場的福田上場,胡錦濤也排除國內的民粹思潮,果斷地抓住機遇跟日本改善關係。有人以「軟的更軟,硬的更硬」來形容胡錦濤的行事風格,實在所言不虛。
   
      對推動中日關係,胡錦濤一直都是持積極態度的。23年前,時任共青團中央第一書記的胡錦濤也曾率團訪日,奠定中日青年交流的基礎。當年胡的左右手,正是當今中國常務副總理李克強。由是觀之,今後中日關係穩步發展的機會,應該還是可以審慎樂觀的。
   
      順帶一提,5月7日對福田康夫來說,應該是很特別的一天。因為這天既見證了他政治生涯的低潮,也標誌著他在中日外交上取得成就。在2004年5月7日,時任日本官房長官的福田,因未繳國民年金保費,宣布引咎辭職。
作者: 社會公眾    時間: 2008-5-9 08:32

作者: NOVAYORK    時間: 2008-5-9 09:06
兩大鄰國改善關係是好事
作者: 曉曼    時間: 2008-5-9 09:59
說真的,這次日本之行,中國沒有得到應該要得到的東西。反而過於付出很多「示好」。

對於中國的一直以來的軟弱政策,還不如上次吳儀拂手而去,被胡大哥召回,來得痛快。

該出手就要出手。有時,也需要一點毛,鄧的狠。
作者: 曉曼    時間: 2008-5-9 10:02
不管有多不容易,人的尊嚴,與骨氣,是活著的本色。

象毛爺爺:老子窮,也不怕你,有本事,跟老子斗?哈哈,不要小命了吧。

你們看誰不敬他三尺?連美國人,都敬他。

連他的敵人,都怕他。連恨他的,都服他。
作者: scudiansy    時間: 2008-5-9 10:22
滿載而去空手歸,暖春之旅盡忍讓

忍字頭上一把刀,忍過頭了必傷己
作者: 11nn93n9    時間: 2008-5-9 10:51
中日的進一步解凍和走進,不管是不是真的, 這個姿態,這個趨勢已經讓歐洲發懵了。即使只是做姿態,中國也向歐洲提出了警告。訪問之後,實際的,當然還要看日本的後續落實么。
作者: 社會公眾    時間: 2008-5-9 19:55
原帖由 scudiansy 於 2008-5-9 10:22 發表
滿載而去空手歸,暖春之旅盡忍讓

忍字頭上一把刀,忍過頭了必傷己


作者: 格林    時間: 2008-5-10 00:03
「欲練神功,必先自宮」。
軟的的確更軟,硬的好象沒有了。
作者: tester4    時間: 2008-5-10 08:49
"現在中日關係朝穩定方向發展,正好可以抗衡美日同盟的影響持續發展。"

作者: 1333    時間: 2008-5-10 09:33
主權不可出賣,國格不可失。
作者: zjd713    時間: 2008-5-10 11:02
這個只是戰術動作,不是戰略性的,唉,怎麼連這麼簡單的東西都看不出來
作者: らんせき    時間: 2008-5-10 23:04
日本人根本就不領情。
全國都是右派的輿論天下,聽不到正確的聲音。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