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中青報 中華民族崛起與「狼性」精神!
[列印本頁]
作者:
大蝸牛
時間:
2008-4-25 16:29
標題:
中青報 中華民族崛起與「狼性」精神!
ZT
姜戎先生在其作品《狼圖騰》出版4年、熱銷4年、爭議4年之後,再度呼喚「還『狼性』一個公道評價」。對於批評「狼圖騰」是「法西斯主義」的德國漢學家顧彬,一向低調的姜戎表達了不可遏制的憤怒。他甚至表示,顧彬亂扣法西斯主義帽子的行為,如果放在德國法制體系裡,完全是一種侵犯他人名譽權的違法行為。
由文學批評而上升到「侵犯名譽」,事情有些熱鬧。我們固然可以從姜戎的表達中,感受到其對於狼、狼性一以貫之的高度推崇和堅決捍衛。只是,有時候這種推崇和捍衛過頭了,可能會演變成一種固執的堅持。堅持什麼?堅持自己觀點的真理性,堅持認為別人的批評是別有用心的,堅持以自己所批評的方式,表達對於別人批評自己的憤怒。事情到了這步田地,不免讓人感到遺憾。
文學當然是可以批評的。不只可以批評,而且,越是激烈的、不阿附的批評,越能夠補益作家的認知盲區、推動文學的健康發展。漢學家顧彬從《狼圖騰》中讀出「法西斯主義」的味道,並沒有逾越文學批評的範疇,姜戎大可不必過於惱怒,甚至「政治化」地認為顧彬在鼓吹「優等民族」對於「劣等民族」的殺戮,進而與上個世紀德國在二戰中的殘暴表現以及中國人的百年屈辱發生聯想。
草原狼身上有沒有姜戎深惡痛絕的「法西斯主義」元素?我想,這是不言而喻的。生物界的物競天擇已經是一個常識,貼不貼標籤都不能改變。我個人十分神往那種強健的「狼性」,但也反對將「狼性」過度闡釋。姜戎說,「草原狼絕對是不可馴的」,「絕大多數都是戰死的」;他接著說,它們「無論食與殺,都不是目的,而是為了自己神聖不可侵犯的自由、獨立和尊嚴。」這裡的第一個判斷應該是真實的,長久以來,草原狼既讓牧民心生寒意,卻也讓人尊敬;第二個判斷則明顯帶有演繹、升華成分,成為個人情懷、主觀意志的過度表達了。
兩個判斷之間的「斷裂」,也正是姜戎「狼圖騰」觀念不斷遭到質疑的接點。我們可以對殘暴但機敏、野性但智慧、兇狠但強健的草原狼表示敬意,但不能跳躍性地把諸如自由、獨立乃至尊嚴這樣的字眼隨意延伸,這是其一。其二,我們可以歌頌草原民族在長期與狼的對峙中融會貫通的「狼性」戰鬥精神,但不能以此亂選對立面,認定農耕民族就人性綿軟如羊、生命力孱弱、精神資源匱乏。
當然,以《狼圖騰》為代表的狼性文化,某種程度上確實迎合了發展中的大國國民的心理期待,期待一個強悍的、剛毅的、無畏的、進取的中華民族的崛起,期待來自北方草原的游牧精神,洗禮一下有些繁縟的精緻的纖弱的內斂的當代文明,期待以現實的強盛映照曾經張揚到極致的歷史圖景。我們尊重這種期待,但必須明白,中華民族源遠流長,兼容並蓄,「狼性」只是我們精神資源的一脈而已。
我們呼喚的應該是健康的人性,這中間,當然涵蓋生機勃勃的、強悍的、百折不撓的、機智甚至有些狡黠的「狼性」,無論如何,強健的生命力都是人性的最基本的價值。但「健康的人性」似乎還應該涵蓋其他諸如相互尊重、倡導文教、敬業樂群、慎終追遠……等等價值,甚至,那個飽受詬病的「溫柔敦厚」,一樣不失為一種重要的文明價值。(文/胡印斌)(原題:中華民族崛起 「狼性」只是我們精神資源的一脈)
作者:
SecondEdition
時間:
2008-4-25 18:50
標題:
中國人就是壞--敵人正在找盡一切借口
作者:
桔子洲頭
時間:
2008-4-26 02:16
中國人的本性是食草動物, 不同於歐美日這些西方列強食肉動物的侵略本性. 中華民族必須注入一些"狼性", 才能屹立於世界強國之林!
作者:
yifan98
時間:
2008-4-26 17:27
哪裡還有狼性哦,我看到的大多是羊和東郭哦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