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何必興師動眾,只用此物,絕對震攝灣灣!一檄可定! [列印本頁]

作者: 張行行    時間: 2008-3-13 16:35
標題: 何必興師動眾,只用此物,絕對震攝灣灣!一檄可定!
世界化學界一直在關注的水凝結技術,日前被我國科研部門功克。

水凝結這一課題是上世紀德國化學家猛德斯鳩首先提出來的,並被世界稱為化學領域的"歌德巴赫"猜想。


顧名思義水凝結,就是水的液態物體性質向水的固態轉變的化學過程,自然界的冰就是水的固態的自然凝結,自然水凝結成的冰化學性質不穩定容易融化碎裂,因此無法在實際中做為一種材料得到廣泛應用;但我們現在說的水凝結不同的是,由人為控制的非溫狀態下的穩定的水的凝結。人為控制的非溫度水凝結技術,雖然從猛德司鳩提出這一課題到現在已經近半個世紀過去了,全世紀頂尖的化學研究室夜以繼日的探索仍然是不能取得理想的實質進展,在中國專家近日功克這一技術之前,美俄科學家在這一領域也是只取的了部分研究成果。


可以想得到,如果這一技術研製出來,那麼人類將能隨意實現水的液態向固態的轉變,並且完全不受環境溫度的影響不溶化,不碎裂。那將在經濟和軍事上將有相當廣闊的應用前景。

說到水的凝結,就必然要提到血液的凝固,現代醫學體系建立起來后,人們對血液的凝固化學過程是有著成熟的科學認識的,血液通過激活凝血因子使血液蛋白髮生化學變化從而達到血凝的物理性質。這就表明了血液為什麼會凝固,就是因為有凝血因子的存在。血液凝結的關鍵點就是血凝因子的多少及凝血因子的激活。那麼血液是這樣,水的凝結又是什麼原理呢,科學家早就預想到,凝水因子的存在,這就是說只要找到了凝水因子並想辦法激活它,人們就找到了水液態固態互相轉化的鑰匙,就實現了水凝結的人為控制。


自然界的水凝結的物理狀態就是冰,但冰的形成條件是低溫,也就是攝氏0度以下,這樣的凝結方式是隨著環境氣溫變化的,是不穩定的,因此是無法被人類廣泛利用的。

正是因為如此世界化學界才對人為控制下的非溫度水凝結束手無策,即使美國也只達到了在10分鐘內在攝氏零上10--12度條件下,保持水凝結不出現絲毫冰溶表象的成果。


剛才講到,水凝因子是水凝結的基礎,而激活水凝因子就是找到了人為控制水凝結的鑰匙。

那麼自然界的冰是靠什麼激活了水凝因子的呢,冰是靠低溫條件下形成的,水的化學性質轉變的化學過程,那麼答案就很顯而易見,自然水凝結現象是靠溫度變化來激活和關閉水凝因子的。也就是說溫度是自然水凝因子的激活劑。

在上述科學認識基礎上,我國科研部門在高層領導的重視下,集中了國內頂尖的化學力量,經過20幾年的艱辛探索,近日成功的研製出了具有我國特色的可在非溫條件下實現人為穩定水凝結的技術突破。從根本上徹底攻克了困擾世界化學界的"歌德拔河"猜想。


我國的水凝結技術,是具有極大的中國特色的。

在該技術研製專家研討會上,就有很多專家提出來不能走西方研製理論的老路子那是走了幾十年的死胡同。我們要獨闢蹊徑,走中國特色的水凝結道路。

此後參與研製的廣大專家和技術人員,查遍了我國古籍中,如本草綱目 ,葯經等大量中醫名著關於人為血凝結的章節;並對我國的煉丹術和民間經驗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提煉,通過走訪還了解到了我國自明朝起就有皇家通過冬季儲冰,盛夏拿出來為皇宮貴族消暑納涼的技術等生動可靠的經驗后,在大量掌握前人經驗基礎上,大膽創新,長久實驗研製出了我國人控非溫穩定水強力凝結激活劑--結晶1號。

結晶1號比自然溫度凝結有更高的物理特性。

其凝結狀態完全不受溫度變化影響,雖形態是冰,但其以完全脫離了自然冰的物理性質,它不在人為關閉激活狀態時是不會融化,強度和硬度要高於鋼鐵。


我國水凝結激活劑"結晶1號",在實際測試中,在渤海海水中釋放了5砘劑量,10分鐘內即形成了1平方公裡面積厚達100米的巨大人為冰層,甚為壯觀,根現場專家介紹如不使用溶解劑關閉水凝因子,這個大冰層可穩定保持一個月不發生融化和碎裂現象。當問到冰層上表面承載力時,該專家自信的說在北極自然凝結的這個厚度的冰層是可以建設大型科學考察站的,何況我們研製的結晶一號凝結成的冰是完全脫離了自然冰易融化,易碎裂的特性的比鋼鐵的強度還要高一些。

目前我國的科研人員在繼續為"結晶2號"的研製而日夜奮戰,據了解"結晶2號"將實現更高的物理性能,將把穩定凝結狀態從現在的1個月提高到6個月到12個月的水平,並爭取繼續提煉加精,使凝結速度和用劑量,從現在的10分鐘/5砘結晶劑/凝結1平方公裡面積,提高到5分鐘,劑量減少到500公斤。用量減少是控制成本的關鍵,現在該製劑成本過高將無法大面積應用。科研部門對此已置頂了詳細的研究計劃,研製專家表示通過提煉加精和制定的詳細計劃上述目標是可以在"結晶2號"研製完成後實現的。
yang羊農民
作者: millermin    時間: 2008-3-13 21:46
我當什麼新玩易。我國的一種功夫早就能將一杯水變成冰。但不是什麼人都有這能力。現在只不過是提高普及率而已。
作者: zhjtwc    時間: 2008-3-13 21:58

作者: fsspider    時間: 2008-3-14 07:02

作者: mengxxy    時間: 2008-3-14 07:05
笑話。
作者: 我愛月季    時間: 2008-3-14 10:09
好像水變油一樣。
作者: 番茄好味    時間: 2008-3-14 13:36

作者: bbpp    時間: 2008-3-19 17:29
我國水凝結激活劑"結晶1號",在實際測試中,在渤海海水中釋放了5砘劑量,10分鐘內即形成了1平方公裡面積厚達100米的巨大人為冰層,甚為壯觀,根現場專家介紹如不使用溶解劑關閉水凝因子,這個大冰層可穩定保持一個月不發生融化和碎裂現象。當問到冰層上表面承載力時,該專家自信的說在北極自然凝結的這個厚度的冰層是可以建設大型科學考察站的,何況我們研製的結晶一號凝結成的冰是完全脫離了自然冰易融化,易碎裂的特性的比鋼鐵的強度還要高一些。

目前我國的科研人員在繼續為"結晶2號"的研製而日夜奮戰,據了解"結晶2號"將實現更高的物理性能,將把穩定凝結狀態從現在的1個月提高到6個月到12個月的水平,並爭取繼續提煉加精,使凝結速度和用劑量,從現在的10分鐘/5砘結晶劑/凝結1平方公裡面積,提高到5分鐘,劑量減少到500公斤。


真的假的?呵呵,台海一開戰,往海峽倒上幾十萬噸,10來分鐘「海峽出平川,天塹變通途」。陸軍十幾個機械化集團軍往冰上一開拔,橫掃千軍,銳不可擋.......飛渡那100多公里冰原不就是個把兩個小時,甚麼航空母艦空中優勢也奈我其何?省事。

不過,仗還是不打好,強勢之下還獨個屁,架起陸橋六線行車外加雙軌高速鐵路,兩岸三通便利,台商回家過年甚麼的也不用包機了,大陸回娘家還得練習練習溜冰滑雪,省錢兼練好身材,中華一家親,同奔富裕如何?
作者: windkingdom    時間: 2008-3-20 00:25
原帖由 我愛月季 於 2008-3-14 10:09 發表
好像水變油一樣。


作者: esayshoes    時間: 2008-3-20 09:20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