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日本人張開雙臂歡迎中國新娘 最大對手就是韓國
[列印本頁]
作者:
藍藍的天
時間:
2008-3-9 20:04
標題:
日本人張開雙臂歡迎中國新娘 最大對手就是韓國
《日本時報》3月2日發表文章,原題:張開雙臂歡迎中國新娘。文章摘錄如下:
「這一切要歸功於我的祖國和祖先。」49歲的日本人西村先生說,「真的,我十分感激。」
剛剛結婚的西村臉上放著光彩。他的33歲的新娘是中國人,來自東北的哈爾濱。新郎對他的國家的謙卑敬意無異於承認,沒有日本的經濟實力作靠山,他如今可能還是孑然一身。
他的經歷折射了一種趨勢。2005年,日本每17樁婚姻中,就有一樁是日本人與外國人結婚——其中大多數是日本男人與中國婦女結婚。
日本的國際婚姻最初引起注意是在上世紀80年代,那時基本上限於農村地區。年輕女性大量湧入城市,留在農村的男人們不得不從亞洲其他國家輸入新娘。
韓國仍然是這樣,和日本競爭中國新娘的最大對手就是韓國。據一位韓國記者說,地方政府急切地想避免農村人口流失,因而對國際婚姻進行補貼。
與此同時,在日本,國際婚姻近來開始轉向城市。白領城市人西村就是一個典型例子。英俊而富有的西村先生在東京區擁有3套房子,但他非常害羞,不知道如何與女性打交道。他45歲時到一家婚介機構登記,他在網上看了數千張未來新娘的照片和她們的簡介。
兩年當中,他初步接觸了許多女性,但沒有人願意與他見面。他年齡太大,且高中學歷也不會給人留下好印象。「甚至從面相看上去比我大的女性,都看不上我。」他哀嘆。岐阜縣一家婚介所的負責人說:「當雙方都是日本人時,他們對年齡就特別挑剔。男人想要孩子,他們會找35歲以下的新娘。但年輕女性不會找40歲以上的男子,哪怕他一年掙1000萬日元。」
西村先生起初通過視頻電話與未來的妻子見面,接著他親自到哈爾濱去。他們對彼此的印象不錯,於是就結婚了。一等她拿到簽證,就會到日本與他會合。
在哈爾濱,記者採訪了那些想找日本丈夫的中國女性。一腳踏入不熟悉的地方,她們擔心嗎?一名來自農村家庭的22歲姑娘說:「我聽說日本生活條件好,日本男人有責任心。我有親戚朋友跟日本男人結婚,所以我不擔心。」
為什麼在中國經濟迅猛發展的情況下還要選擇日本?農村也許是窮些,但中國的城市一派繁榮,到中國的城市不是更容易找到對象嗎?在中國從事國際婚姻介紹的土井健治表示並非如此,「一般的農村姑娘跟上海或北京的富人結婚的機會十分渺茫。跨國婚姻仍是走向富裕的一種捷徑。」(作者:Michael Hoffman,編譯:小河)
作者:
劉志
時間:
2008-3-10 01:13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