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一個老留學生的自白---寫給圍城內外專稿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雲遊大俠

Rank: 5Rank: 5

積分
1357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allenjsau 發表於 2007-12-24 12:3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我們是一幫特殊的群體。十幾年前我們懷著各種各樣的夢想在出國的大潮中踏上了陌生的土地,十幾年後反思當年的抉擇已經不能簡單地用對與錯進行判評,因為任何一種選擇都意味著更多的放棄。既然我們選擇了這條路,就應該重塑我們的人生目標,為創造屬於我們自己的輝煌而風雨兼程。

  我出國已經15年多了。15年在歷史的長河中只不過是短暫的一瞬,可在我們每個人的生命歷程中卻是一段漫漫的長路。特別是對於我們這些去國離鄉飄流海外的遊子來說,這15年來所經歷的情感上的喜怒哀樂,親情上的悲歡離合,事業上的跌宕起伏,使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寫一本書,有艱辛坎坷,有纏綿悱惻,還有轟轟烈烈。去掉紛繁的表象,靜下心來想一想,在這十幾年裡我們這一撥人究竟得到了什麼,又失去了什麼?

  (以下標題請用山東腔來讀)

  俺有錢啦

  十幾年前,無論你是留學、就職、國際結婚或以其他什麼渠道來到國外,只要你能混到今天,或多或少都會有一定的積蓄吧。以日本為例,新華僑中的精英者擁有幾十億日元資產已不是什麼新聞,而最下層的打工者,通過十幾年的辛勤勞作省吃儉用攢個1000萬日元也不是什麼難事。只要不是身心障礙者,最次也得有個幾百萬日元吧。不管怎麼說,在十幾年裡,首先我們「得」到了錢,儘管和這裡的大款相比我們仍然是個窮人。

  俺有文憑啦

  十幾年前,在來日本的人流中,以留學生的身份來日本者為主流。以中國人對文憑的崇拜,對簽證的渴望的特有思維方式,不管對所學專業是否真的感興趣,總之絕大多數留學生完成了學業,拿到了相應的學位。這是我們的第二「得」,混了一張文憑。

  俺有買賣啦

  畢業之後出路為三:回國、就職和創業。回國者另當別論。在公司就職者如果十幾年來一直兢兢業業地為老闆賣命,現在總會弄個課長之類的管理職乾乾吧。還有一部分人畢業后或工作一段時間后,成立了自己的小公司或弄了個小飯店、物產店之類的小買賣,做起了一城之主的小老闆。熬過了創業初期的艱難后,現在大多數人在國外都有了安身立命的基礎。因此,無論是就職者還是創業者,生活已安定,事業小有成,這就是我們的第三「得」。

  俺有老婆孩子啦

  第四「得」就是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十幾年前20幾歲的棒小夥子,如今已成大腹便便的中年人,絕大多數人已娶妻生子,而國際婚姻異國組合又是我們這一撥人婚姻狀況的一大特色。我們先「得」了一個`老外`的老婆或老公,再之後又「得」了一個只會講外語不會講中國話的混(賬)血兒。

  此外,我們還可能得到房子、車子等等其他物質享受,篇幅所限不一一贅述。

  那麼,十幾年裡我們又失去了什麼?

  訣別親人

  我們這撥人在這十幾年間大都經歷過與親人的生離死別。我在日本15年間,我的父親、二叔、二姑先後去世,最遺憾的是父親的最後時刻我沒能守候在身邊。 2002年父親患腦血栓卧床不起,在以後近兩年的日子裡,兄弟姐妹們輪流值班看護父親,而我作為長子卻無法在床前盡孝,這種自責直到現在還在我心裡隱隱作痛。一想起最後一次與父親的心靈交流我就會淚流滿面。那時父親已經不能說話了,但是我相信他心裡是明白的。在回日本的頭天夜裡是二姐值班,因第二天要趕飛機,我早早就睡下了,夜裡父親一直發出呻吟聲,二姐怎麼調理也不行,於是我去幫忙,在我握住父親手的一瞬間,呻吟停止了。我意識到父親是在叫我,他知道我明天要走,並意識到這可能是最後的訣別。我握著父親的手淚如雨下。那一刻我感到一種極度的孤獨無助,我既不能救父親,又不能多陪他幾天(工作已排得滿滿的),我頭一次感到天各一方中蘊藏著的悲切含義。黑暗中我感到死神猙獰地望著我們父子,我握著父親的手說:「爸,我守著您,不怕,睡吧。」那一夜我們父子倆手拉著手直到天亮。在第二天的飛機上,我頭一次懷疑來日本是不是我人生的一次錯誤選擇。

  沒有親情的孩子

  有人說日本人是冷血動物,不講親情。在我教的學生里有一個文文靜靜的女孩子,前陣子我問她連休回家嗎,她說不。問為什麼?她說陽台養了很多花,怕回家這幾天不澆水枯死。這就是日本人,為了幾株花而不顧家鄉老母親望眼欲穿的期盼。日本人的冷血病也傳染給了我們在日本長大的孩子。我有很嚴重的腰病,痛時走不了路,孩子竟從沒問過一句。平時在家時連簡單的問候都沒有,給他交了4年大學學費400多萬,竟沒聽到過一個謝字。這也不能全怪孩子,日本的社會文化以及父母的教育交流都有關係。我們都已步入中年,面對沒有親情的孩子展望老后能不不寒而慄嗎?

  「老留學生綜合症」

  這種日本式的冷漠在我們身上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這也是我們這撥人在這十幾年間染上的最壞的惡習之一。彼此間的冷漠造成多疑狹隘的性格,戒備心極強,封閉自己,很難交也不願意交朋友。大家可以捫心自問:在國外這十幾年裡你有幾個可以信任可以託付的朋友?換句話說,在你經濟困難時有沒有肯借給你100萬或50萬日元的朋友?十幾年間我們失去了信任、失去了友誼、失去了愛心,我們從純樸的青年變成冷漠多疑心理陰暗的中年人。別以為我危言聳聽,正在讀此文的老留學生們,您暫時把眼睛離開電腦一會兒,靜心地想一想:在最近一周或最近一個月里你有沒有開懷大笑過?現在請你迅速走到離你最近的一面鏡子前照一照,看一看你的雙眉是不是鎖著的?眼神是不是憂鬱的?

  不妨把這種有錢了卻丟掉了快樂;有朋友卻失去了友誼;有享受卻沒有幸福;有激動卻很少有感動的人生狀態稱之為「老留學生綜合症」如何?我就是患者之一,和我同期出來的同胞們呢?

  無根的漂泊一族

  最重要的「失」就是我們這撥人喪失了歸屬。我們這撥人的在日本的身份,在法律上基本分成為兩類:加入日本國籍的歸化者和獲得永住資格的永住者,前者為華裔,後者為華僑。加入日本國籍的人在語言、文化、思維、習慣等方面仍是中國式的,因此在心理上仍然認為自己是中國人。另一方面,你周圍所能接觸到的任何一個日本人並不因為你持有日本護照改變對你的看法,他們仍然認為你是中國人。你成了一個不被日本人認同的日本人。再說獲得永住資格的人,雖然你仍拿著中國護照,但是在日本生活的十幾年裡,你的性格愛好為人處事的方式方法甚至飲食習慣,已經悄悄發生了變化,你已經習慣了日本安靜的生活環境、安全的社會秩序、安心的食品衛生。回國探親時對國內的嘈雜擁擠的環境,對服務人員的蠻橫,對菜市場髒兮兮的魚攤肉案,你開始大放厥詞,甚至不吃母親為你精心烹制的菜肴。於是你的家人朋友說你變了,成了「二鬼子」,你成了一個不被中國人認可的中國人。時間改變了我們,使我們變成了既不是日本人亦不是中國人的「協和人」。當然心理上我們仍然認為自己是中國人,但事實上我們已不習慣在中國國內的生活,成為無根的漂泊一族。

  來國外十幾年,我們開闊了眼界,增長了知識,積累了財富,豐富了人生,當我們摸著口袋裡的鈔票,品味著豪華大餐,感嘆今生不虛行的同時,是否發現這一時的感官快樂,並不能掩飾住我們內心的孤獨、無助和迷茫。夜半醒來捫心自問:在國外我真的很快樂很幸福嗎?

  我本人的回答是否定的,和我有同樣經歷的老留學生們,您呢?

雅虎社區


  

0

主題

2

帖子

141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141
沙發
michelle2008 發表於 2007-12-26 19:34 | 只看該作者
我有同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81

主題

2944

帖子

5081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海外苦力(七級)

Rank: 5Rank: 5

積分
5081
3
wsun8b 發表於 2008-1-7 03:04 | 只看該作者
無論身處何處 這些現象普便存在華人群中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10

主題

1579

帖子

882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82
4
dede10 發表於 2008-1-19 20:45 | 只看該作者
那,如果你不出國呢?再比較一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12:4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