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人在美國:在紐約和北京逛商店的區別
[列印本頁]
作者:
隨風飄落
時間:
2007-12-22 20:36
標題:
人在美國:在紐約和北京逛商店的區別
在北京住過幾十年,逛過許多商店;筆者最近在紐約往了兩個來月,也逛了不少商店。比較在這兩個大城市逛商店的情況,依筆者看,紐約商店的售貨員服務態度未必比北京的好,商品未必比北京的豐富,顧客購物空間未必比北京的大,但有一條比北京好,就是在紐約逛商店不存包,不管你逛大超市,還是逛小商鋪。
在北京逛商店,筆者無論是逛居所附近的華堂、法寶、沃爾瑪等大超市,還是逛家門口的萬惠小商場,都得先把隨身攜帶的提包存起來,領個小牌,空手進去。店家對顧客之所以做出存包的決定,原因恐怕有二,一是為了方便顧客購物,二是提防顧客偷他們的東西。筆者存包存了一次又一次,存了一年又一年,也習慣了。店是人家開的,規矩是人家定的,你不存包就得被門口的保安員攔往,你有什麼辦法?
在紐約逛商店,進門之前我問兒子:「把包存在哪裡?」兒子回答:「包是不用存的,帶進去就是了。」筆者有點猶豫,因為在北京存慣了。兒子顯然看出了父親的猶豫,他說:「放心,如果他們敢懷疑你偷東西,敢檢查你的包,就是污辱,就是歧視,就是侵犯你的人權,我告他們!」兒子自然相信父親不是「三隻手」。在商店裡,筆者看到許多帶包的顧客,有的顧客還帶著在別的商店買的商品,到了收銀台,只付這家商店的購物款就是了,收銀員對他們的包以及其他商店的商品,看都不看一眼,問都不問一句。更令筆者驚奇的是,有的顧客就把所購之物順手裝在自己的提包里,到收銀台時一件一件掏出來,收銀員根據他掏出的商品,一一計價收款。看得出來,收銀員絲毫沒有懷疑他把自己包里的商品掏乾淨沒有,一切自然而然。想想自己對進門不存包的猶豫,想想有些顧客用自己提包購物的驚奇,筆者心中慚愧,有點「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別小看逛商店不存包這件事。它使顧客體會到商店對自己的尊重、信任和友好,也是方便。當然,筆者也不相信美國顧客中沒有「三隻手」,但相信他們有相應的防範措施,誰當「三隻手」,是要付出沉重代價的。話說回來,倘若誰真的要當「三隻手」,即便存了包,進去以後照樣可以干偷雞摸狗之事。當年,在上海一家超市裡發生了個別顧客躲在超市洗手間偷吃燒雞的醜事,一時輿論嘩然,這件醜事與存包不存包並無關係,偷吃燒雞的人沒有帶包,只帶去了一張嘴、一雙手。
我們的社會應該大力營造誠信的氛圍,人與人之間要有起碼的信任,不要總是你防著我、我防著你,你不信任我、我不信任你。這樣下去,人與人之間關係將複雜而又緊張,敏感而又冷漠,發展下去就是疑神疑鬼、爾虞我詐、坑蒙拐騙,誰願意在這種氛圍中生活呢?當然,北京的商店要求存包是有難處,紐約商店不存包是有條件,在這方面自然不能盲目攀比,但我們必須正視自己的差距,既正視「硬體」上的差距,更正視「軟體」上的差距。筆者讚歎的是人家的那種人與人之間互相尊重、信任和友好的氛圍,是人家的良好習慣和文明程度。西方的文明很有值得借鑒之處,筆者看到的僅皮毛而已。人民網
作者:
trunkzhao
時間:
2007-12-23 01:30
美國有多文明我不知道,但是我相信有人就有江湖。
作者:
nick_martin
時間:
2007-12-23 06:35
林子大了
,什麼鳥都有
作者:
揚--
時間:
2007-12-24 23:13
看你在美國什麼地方購物了。人家商品上加了射頻識碼也說不定。偷出去就會叫喚。
作者:
miko_o
時間:
2007-12-25 14:44
這就 是人權的問題咯!~
作者:
我愛月季
時間:
2007-12-27 11:31
在國內存包就是煩,甚至一隻塑料袋,只是裝了給小孩換的衣服,喝的水,都不讓拿進去.害得我和我媽只好把衣服存起來, 水瓶卻沒地方放,到處拎著(因為要給孩子喝水),挑選東西的時候很不方便.
作者:
基督天主神
時間:
2007-12-29 19:01
標題:
回復 #1 隨風飄落 的帖子
進WAL MART不用存包,但要在包上加個封簽。
作者:
西西里的紅酒
時間:
2007-12-29 22:04
標題:
因為人家管理先進
很多商店的物品有識碼裝置,如果被偷走,出門時就會報警。還有很多商店有閉路監控裝置。
中國商店個體商販過多,起步晚,資本積累不夠,形不成連鎖店和規模,加上現代化技術落後,在管理上有一定有欠缺。
我認為這樣比較中美實在不公平。人家是飛了百年的鷹,咱們不過是個剛剛出殼,站起來的雛。
[
本帖最後由 西西里的紅酒 於 2007-12-29 23:24 編輯
]
作者:
政經人
時間:
2008-1-6 06:30
中國有欠債不還,三角債,更何況入店存包了。。。這和西方文明有關嗎?和人權有關嗎?
初來乍到,只知其一,不只其二:美國有信用制度,你要是犯法,就會記你一輩子, 求職,貸款無法再過正常人的生活。犯法的成本這麼大,你偷嗎??
紐約的錢包不要隨便撿,警察發現你想非法獲利,會把你帶回局子的!不是玩笑。
說到這種文明,日本和德國民族值得討論。
作者:
esayshoes
時間:
2008-1-6 06:54
我有一次在一個英國小鎮的TESCO超市裡見到一個中國人,在毫不在意地吃著散裝賣的葡萄,我看得臉都紅了,因為這個地方中國人太少了
作者:
arielhe
時間:
2008-1-6 07:07
標題:
不知道美國哦,但是在瑞士
我逛商店好多次聽到警報器響,有人偷衣服。聖誕節打折,商店裡人太多,顧不過來,有人撕掉衣服上的價格標籤,換上便宜的價格標籤,幾乎是用偷的手段,把衣服買走,然後要原價賣給網上訂購的人。我就倒霉的遇到了一次。他們說幹這種事都是西藏蒙古人,誰知道。。。狗娘養的,在哪兒都得小心
作者:
buweizhai
時間:
2008-1-6 10:10
技術先進是一個重要原因。在所有上架貨物上加一個電子標籤,該標籤不但記錄了貨物的信息,也有防盜功能。未交款的貨物,出門時會引發警鈴報警。此標籤只有在交款后,由收款員使之失效。這樣顧客離開時就不會發生報警聲了。這樣存包也就不必要了。
有時也會出現尷尬情況。昨日一西洋顧客在離開家樂福時電子門報警,門衛客氣地請他出示手提袋中的物品,結果發現是其他商店買的東西,就放他走了。
在國內存包的確很麻煩,因為它有一條不負責存放物品里貴重物品的丟失的規定。也就是說你在包里放著錢或者貴重物品,他不負責看管的。每當這時,只好轉身離開到他店購物了。
作者:
angle9184
時間:
2008-1-6 10:43
哪的人都一樣,他們在市中心也斜穿馬路,車也和人搶道。
誰不喜歡文明?那個東西就是個副產品,沒啥。車多人少,上車都謙讓。大暴雪時,俺親眼看到媽媽推著孩子,沒上去車。給他們點兒惡劣條件,還不知誰更不文明呢。
作者:
曉曼
時間:
2008-1-8 09:04
呵,有次在超市購物,感覺很渴,老公從購物車裡拿出還沒付錢的可樂讓我喝。當時我第一反映就是,不能喝,要被人抓。老公幫我打開了它,我硬著頭皮喝光了它。出去的時候,人家連問一句都沒。我們把空瓶放在那付了錢。一切很自然。
我說,這樣要是被有居心的人,偷了,喝了。怎麼辦?老公說,象這種事,一般的人絕不會做。為了這點東西,會記錄在案,會影響整個人在社會的信譽。
釋然。信譽與信任。
[
本帖最後由 曉曼 於 2008-1-8 09:05 編輯
]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