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海峽時報:中國「自我一代」的婚姻難持久
[列印本頁]
作者:
葉可兒
時間:
2007-12-6 16:18
標題:
海峽時報:中國「自我一代」的婚姻難持久
關於婚姻題材的電視劇的熱播,讓人們重新關心和審視起婚姻,而被過多湧現並提及的異質婚姻的大量出現也逐漸成為「中國式離婚」中的熱點
在喜結連理10個月之後,李蕾(音譯)和王陽(音譯)這兩個20來歲的上班族決定分手,以便能有更多時間跟各自的情人廝守。在對一些關鍵問題——「有孩子嗎」或「有沒有財產分歧」回答「沒有」后,不到20分鐘,他們就在《離婚協議書》上籤了字。
中國經濟的飛速增長造就了一代「小皇帝」和「小皇后」,這批在獨生子女政策下出生的孩子如今都已長大成人,他們總是把個人需要看得重於其他。專家們說,由於小時候被他們的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慣壞了,這一代的許多人不能長久地維持婚姻關係。
專家們說,一些婚姻甚至只經過一周或幾個月就破裂了。特別是那些富裕的中上階層人群,他們從中國的經濟成功中積聚了巨大的財富。部分城市的離婚統計數字顯示,大約有1/3的離婚涉及富裕的「自我一代」。
許多中國父母成長在經濟和社會動蕩的20世紀五六十年代,隨著過去20年該國經歷的驚人經濟增長,他們為了過上好生活而一心撲在工作上,同時他們的孩子也到了十幾二十歲的年齡。一名在美國接受過培訓的心理專家弗西斯?芸南教授說:「他們忽視了對孩子進行情感教育。」
觀察人士表示,在中國的精英階層,結婚似乎更多地是為了積聚財富,而不是培養感情。當發現一個更有前途的伴侶時,像李蕾和王陽這樣的夫妻就會想到分道揚鑣。這種生活方式與他們父母的做法形成鮮明對照,後者把婚姻視為責任,把離婚視為恥辱。「我們那個年代的人跟這一代人一點都不像,那時候,結婚之前小夥子都不敢碰姑娘的手指頭。」徐先生說。他在「文化大革命」時期曾在偏遠的西南地區放牛10年。
在他那個年代,年輕人學習馬克思主義,夢想成為模範工人,婚前性行為會導致一個人失去在國有工廠的好工作或被從名牌大學開除。兩個人結婚後一起努力工作,掙錢買電視機、自行車或冰箱。
而如今,男女同居已經司空見慣,婚前性行為正得到認同。一輛新車(最好是外國牌子的)、一套兩居室或至少是付過首期款的房子,都是小康人家結婚必不可少的條件。父母們也在鼓勵那種跟有錢有地位的人家結親的觀念。「如果你嫁入一個有錢有勢的人家,那你就不用為自己的將來發愁了。」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秘書說,「你會過上舒舒服服的生活。誰願意過苦日子呢?」(作者ChenAizhu 編譯朱慶和 新加坡《海峽時報》11月28日)
作者:
子竹青青
時間:
2007-12-6 21:49
今天看一新聞,說某省會城市一26男人因無錢買百平左右的房子而輕生.
唉.
我媽說,想當年他們三十四歲了,也才住在那種N多人一個大單元的筒子樓里.
現在的年青人啊~~~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