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一次網路性愛的悲慘遭遇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風乾的影子 發表於 2007-11-12 20:2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網路性愛痴迷症:時刻想的就是網路與性高潮

  楓(化名)是一位性用品經營者,半年前與妻子離異而成為單身人士,原本對互聯網沒有多少認識的他,開始在朋友的引導下成為情色論壇、色情網站的常客。

  網路性愛也是從那時起成為他緩解性苦悶的途徑。

  「剛開始只是在網上參與色情聊天」,然後發展為邊看色情影像邊進行色情聊天,漸漸地,面對面的聊天發展為面對面的手淫。不久,他越陷越深,終於「開始無心工作也睡不著覺」,楓說性幻想充斥他的腦海,時刻想的就是網路和性高潮。

  楓意識到自己得病了,「渴望與恐懼的心理相互夾雜」,使他痛苦萬分。他去了某醫院心理診所,醫生診斷為性慾過度,給他開了控制性衝動的葯。現在楓偶爾會上網和性愛網友見面,但他感覺一切都在控制之下,生活已經恢復往日平靜。

  楓出現的狀況就是網路性愛痴迷症。廣州某醫院的心理科大夫蔡醫生告訴記者,網路性愛痴迷症是一種心理疾病,癥狀表現為性亢奮,一般後果是在線性活動影響正常工作、學習、娛樂以及與他人的關係。楓是他接診的第二例病人,此前一位中年女士也來蔡醫生處問診,她的狀況與楓極為相似,所不同的是,她不僅渴望從網路獲得虛擬性體驗,並且瘋狂地與網友見面發生一夜情。

  網路性愛為何讓人沉迷?

  心理科大夫蔡醫生告訴記者,網路性愛是以挑逗性的語言和網路視頻工具進行自慰式性愛的行為,它不涉及任何身體上的接觸,也不會暴露自己本來的面目,因此能夠消除人們在進行真實的性接觸時經常產生的羞怯感,為那些「不安全」的男女提供了一個安全的場所。而同時,網路性愛的對象是不確定不具有專一性的,它可以提供不同的性愛對象,於是它又具有了不斷變化的「新奇感」。在既「安全」又有「新奇感」的作用下,網路性愛就容易使參與者欲罷不能了。

  在採訪中記者了解到,網路性愛所需要的裝備並不複雜,一台電腦加上一套網路視頻系統,網路色友們就可以開始他們的性愛遊戲。

  參與網路性愛的人群階層也非常混雜,且性苦悶者與「獵艷者」、獵奇者兼而有之,他們所涉入的層次也高低有別:一般獵奇者大多在聊天室或通過QQ參與色情聊天、觀看色情圖片或下載色情電影;性苦悶者更多的是通過視頻系統進行的聲像虛擬性愛;而「獵艷」的色友不僅參與色情聊天和視頻性遊戲,並且以色情網站或論壇為據點,結交同好者的同時也主導著色情聊天室。

  據記者了解,長期沉湎於網路性愛的網民大多都有相對固定的兩位或多位性愛對象,這些人通過網路聯絡,只要雙方合適任何時間都可以進行網路性愛遊戲。

  在網路調查中記者發現,網路性愛最終的歸宿大多是走向現實中的一夜情,在一些色情網站以及一些非色情網站的貼圖區,發布著大量的網路性愛者們一夜情后留下的「紀念」圖片。而在這些貼圖下,是色情網民們肆意齷齪的跟帖評價。

  故事:女網友boxhaul:我無法正常結交男朋友

  「boxhaul」自稱是一位失業的私校教師,一年前開始登錄情色論壇,剛開始只是瀏覽網站上的性愛圖片以及觀看在線色情電影。後來又在聊天室參與色情聊天。再後來在一個熱聊網友的指導下,安裝了視頻系統,開始了視頻性遊戲。

  第一次網路性愛她是在「有些害怕,有些刺激,怕被人發現又怕被人笑,那種矛盾的心理中開始的」。此後的日子她「開始徹底墮落,隔兩三天就跑去聊天室里找人玩視頻遊戲。」「boxhaul」說,視頻性遊戲后,她並沒有什麼自責或罪惡的感覺。「其實網路連著的都是空虛無奈的人,大家在人前都有一個光鮮的標籤,而躲在屏幕後,就恢復了原始的本性。而這種原始本性是被日常的生活壓抑的。」「boxhaul」不願意透露她因什麼而壓抑,只說她是一個現實生活中的失敗者。

  記者問她只進行網路虛擬性愛,沒有與「熱戀」者進行直接面對面的一夜情?「boxhaul」表示有過一次,「boxhaul」不願說那次的經歷。她願意告訴記者的是,許多像她一樣的虛擬性愛遊戲者,在最後大多都會走向現實的一夜情。

  記者與「boxhaul」斷斷續續地進行一個多小時的對話,最後「boxhaul」表示,網路性愛遊戲是能夠讓人上癮的東西,她現在已經被網癮帶來的後果困擾,「我無法正常結交男朋友,我會忍不住撇下他上網和網友做愛。」她害怕終有一天會紙包不住火,她也承受不了「真相敗露后的難堪。」她說之所以願意接受記者的訪問,是因為她已經決心放棄這種生活,「今後在網路上不會再看到『boxhaul』這個名字了。」

  專家視點

  社會學家:過分強調生理愉悅忽視精神

  「網路性愛不管它的存在是否合情理,但它肯定是有悖傳統道德的。」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社會心理學專家說,人們說網路性愛有害,因為它不符合性愛傳統模式的默認準則,而這世界在發展,從限制談論性事,到現在性愛讀物隨便可見,成人用品隨手可購,網路性愛在發展觀的前提下,可以說是一種新的性愛實現方式。


  不過,新的東西並不意味就是好的東西,儘管追隨者認為網路性愛可以關愛兩地分居,減少疾病傳播,消解性慾張力,降低性源犯罪諸多好處,但它過分強調生理愉悅而忽視了性愛本身應具有的肉體和精神上的雙重交流。在這個層面上說它是反人類和反自然的。

  這位專家表示,現在是到了管制網路性愛的時候了,網路性愛的出現實際上是人們放任自然情感的結果,而過分放任自然情感將是對社會情感的放棄。而社會情感集合著社會責任、家庭責任等等,而這些責任維繫著社會的正常運行。

  心理學家:健康運動緩解壓力

  而對於懷疑自己患有網路性愛痴迷症的人,心理學專家建議應採取自我診斷與醫治的措施,一方面將自己心中的擔憂說給最信任的人聽,尋求朋友的意見;另一方面自律、自愛,通過其他健康的方式(如體育鍛煉、旅遊等)緩解工作及學習壓力。一旦脫去心理包袱,以積極心態面對,就能更準確地自我評估,開闢一條康復之路。

  最後,有關專家發出倡議,應該像煙酒產品在商標上貼上健康警示語一樣,情色論壇也應該在網頁的顯著位置登出警示語,讓登錄的網民知道網路性愛對人的危害。
把你的影子加點鹽,風乾。

老的時候,下酒。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01:0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