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漫漫攝影發燒路》,如果你愛好攝影,那麼這篇文章你一定不能錯過 [列印本頁]

作者: Blue Ivy    時間: 2007-9-27 16:19
標題: 《漫漫攝影發燒路》,如果你愛好攝影,那麼這篇文章你一定不能錯過
如果你愛好攝影,那麼這篇文章你一定不能錯過


原本題目是叫《漫漫攝影發燒路》,可想到幾年來雖痴迷於攝影,但每天魂思夢繞的除了機身就是鏡頭,片子拍了不少,可是以磚牆和報紙居多(為了檢驗鏡頭的表現和機身的對焦/曝光精度)。在器材上的投入和所謂「作品」的產出極不成比例,所以一提到「攝影」二字就汗顏不止,乾脆改到了現在這個題目。

這幾年在這條路上摸爬滾打過來,又看到周圍無數的影友也在重複著和我一樣的道路,未免還會碰到我原來的煩惱和痛苦。所以斗膽將我和我熟知的影友的發燒歷程總結出來。希望要上路的影友能得到些借鑒。您如果已經是「過來人」了,而且文中所述和您的經歷類似,請會心一笑,表明咱們產生了「共鳴」。

另外要說明的非常重要的一點是,這裡所說的影友或發燒友指的是和我一樣的廣大業餘愛好者。咱們共同的特點是:第一,完全是自費發燒(花錢買罪受?);第二,經濟並不十分寬裕。判斷依據是您最近時常想念的機身或鏡頭的售價是您月收入的二至二十四倍。而且倍數越大,說明您發燒的度數越高。正是這兩個特點,註定了我們廣大的影友發的發燒路無比的曲折。如果您用的是公家的頂級器材,或者覺著開始就買「頂級」機身加一套專業鏡頭並不是很大負擔的話,本篇文章肯定就不適用於您了。

一、上路之前

大多數人在正式發燒之前都有一定的拍照經驗,或用過給家庭留影的「傻瓜」相機,或使用過家裡的老式相機,或著借用過朋友的單反相機,甚至你本來就擁有一架帶標準鏡頭的單反相機,但是從來沒有想過後來會如此的痴迷。驅動你踏上這條路的動力是多種多樣的,或看到了一次攝影展,或看到一本攝影畫冊,或僅僅看到了朋友拍到的一張風景,你好象一下就被感染了,就象得了流感一樣。你開始想我是否也能「製造出」這樣的相片。碰巧你剛叢一個旅遊勝地歸來。看著自己用「傻瓜」相機拍的慘不忍睹的照片,你暗下決心,一定要好好鑽研一下「攝影」。

二、單反相機,一定要單反相機才能搞「創作」

大凡關於攝影的指南都是這麼說的。只用過135「傻瓜」相機的你覺著以前拍的照片不行的原因歸結於沒有135單反機。買單反機之前你要經過一番考察。這「考察」使你慢慢推開了相機世界的大門,各種品牌型號林林總總,你肯定會感慨於這個世界的博大和你囊中的羞澀。經過了一番痛苦的抉擇,你終於下定決心,把你能承受的最貴的一台國產或進口的帶標準鏡頭或標準變焦鏡頭的或手動對焦/曝光或自動對焦/曝光的單反相機請了回家(本文盡量沒有提到相機的品牌,但「品牌」有可能是在以後使你苦惱的重要因素之一)。你在不知不覺之中以把雙腳踏上了這條發燒「不歸路」。

三、要配齊所有焦距段,最起碼是28mm到200mm

在你用你新買的單反機拍了幾卷膠捲以後,發現要出「作品」遠不是有單反機就行那麼簡單。回過頭來看名家的作品,好象用的鏡頭要麼是比你鏡頭廣的廣角鏡頭,要麼是比你鏡頭焦距長的的長焦鏡頭。你恍然大誤,原來如此。這是你發燒歷程中又一次飛躍(發燒溫度的攀升)---你開始關注鏡頭了,雖然你現在看到的只是鏡頭的焦距這一項。你開始挖空心思要「湊」齊所有「常用」的焦距段。不幸的是當你在開始買相機時並沒有考慮到這一點,所以剛剛「放完血」的你更加苦惱於資金的不足。可配齊廣角,中焦,長焦的迫切願望是那麼的強烈以至使你盯上了「便宜」的小口徑變焦頭。這些變焦頭使你用有限的資金完成你的計劃。你甚至為找到了這些大變焦比的鏡頭感到洋洋得意。

果然,你在鏡頭上的投資沒有白費,你的照片開始有別於你周圍朋友拍的留念照了。雖然這可能僅僅是由於你鏡頭廣角端給人的視覺衝擊或長焦端較淺的景深給你的照片帶來的「與眾不同」的感覺。你周圍人對你的「作品」的認同和誇讚無疑又給你增添了繼續前進的動力。

四、備用機身,要用專業的標準要求自己。

再添一個機身的想法此時又滋生出來了。你說服自己的冠冕堂皇的理由是1、頻繁更換鏡頭太麻煩;2、可同時使用不同的膠捲;3、有一個備用的機身以防萬一。你試圖用這三個理由說服自己但又不願意深究這三個理由是否成立。因為你心底深處真正的想法是要買一個更好的機身(時下叫機身升級)。可能在你買第一個機身時怎麼也想不到會燒到現在這個程度或者當時確實財政吃緊,總之,你認為只有再買一個更高級的機身才能配齊你的「攝影系統」,而如果只有當前這一個機身的話肯定會妨礙你出「作品」。

經過長時間的緊衣縮食,你終於又實現了你的這個願望。有著兩個機身的你終於有了點「專業」的自我感覺,特別是跟影友們一起去「採風」的時候。可是新鮮感一過,你才發現1、同時帶兩個機身要遠遠比換鏡頭麻煩;2、你兩個機身很少裝不同的膠捲;3、好象只有胸前兩個機身偶爾互相碰撞會讓你感到心疼以外從來不用擔心機身會有什麼故障。慢慢地,你又開始只用一個機身了,當然是更高級的那個。原先的機身在攝影包的底層找到了自己的歸宿。

五、鏡頭除了焦距以外,還有最大光圈等重要參數。

你原本以為在器材上的投資已經結束了,可不幸的是這只是你花錢高潮的序曲。

隨著你攝影水平的提高你開始有一些片子要放大一下。原本在五寸、七寸照片上看著很清楚的風景、人物,放大到十二寸左右就難以滿足你越來越挑剔的眼光了。你現在也知道了「鏡頭素質」是怎麼回事,越來越注意自己拍的片子色彩還原好不好、有沒有暗角、逆光時眩光嚴不嚴重......你總是拿著五倍後來又換成十倍的放大鏡看底片。你開始意識到剛開始買鏡頭時只考慮焦距範圍可能是最不成熟的行為。雖然你的片子不清晰很有可能僅僅是因為手震或聚焦不實;你的片子色彩還原不好是因為擴片小姐剛跟男朋友分手心情太差,但你還是越來越不滿足你那些「低素質」的變焦鏡頭了。

這次你確實比原來成熟了,學會了在買鏡頭之前先找齊所有的資料,反覆對比各項參數。還是由於資金的原因,你不得不考慮性能價格比。雖然開始你仍然覺著沒有必要買恆定光圈大口徑的變焦鏡頭去追求那大一至兩級的光圈,但以擁有很多鏡頭資料的你後來慢慢發現恆定光圈大口徑的的「專業」變焦鏡頭和那些「業餘」鏡頭的差別不僅僅是大一至兩級的光圈,而是鏡頭光學素質(最起碼是在鏡頭的數據上的)和機械做工的不可比性。這一點在鏡頭的重量和價格上充分體現了出來。換句話說你覺著現在只有這種鏡頭才能滿足你用十倍放大鏡看底片這麼高級別的需要。

「要買恆定光圈大口徑專業變焦鏡頭」的想法剛冒出來的時候著實下了你一跳,因為這將意味者你要用兩倍以上於你化在機身上的資金投入去買鏡頭!這遠遠超出了你最初機身和鏡頭投入比例保持1:1的心理底線。況且這錢不是一下能賺的來的......

然而你現在「中毒」已經太深,你開始每天晚上睡覺都夢到那一兩隻鏡頭。經常在陪家人逛街的時候跑到攝影器材商店,「爬在櫃檯上痴痴地看貨架上的『夢中情人』直到口水流出來」(一位壇友哼哼牛?的妙語)。你終於無法承受這一番痛苦折磨,痛下決心,砸鍋賣鐵也要買下這鏡頭。你首先想到的是把你原來的鏡頭出手。可到了二手器材店你才知道你悉心愛護下的足有九五成新的鏡頭店主最多能給你五成的價錢。你終於明白了「雞肋」的確切含義。由於你太需要錢了,雖然你心裡痛罵著「奸商」但還是把鏡頭留給了他......

當你終於把「夢中情人」拿到手上以後自然是無比的欣喜,雖然欣喜中帶有一絲心痛。試拍報紙和磚牆的結果表明這「高素質」的鏡頭果然不負眾望,這使你心理得到了極大的安慰。可在以後的實拍中你越來越發現在80%到90%的條件下這貴了幾倍的鏡頭和你原來的「低素質」鏡頭並沒有明顯的差別。畢竟平時拍攝風景而且光照好時小光圈用的多,聚焦不實的時候用什麼鏡頭都不清楚,擴片小姐的心情仍然起伏不定......特別是當你杠著「夢中情人」翻過一個山坡累的氣喘吁吁時,你甚至開始懷念起你原來那套已屬於別人的輕便的鏡頭來了。


六、定焦鏡頭,你真的需要了!雖然主要是在心理上。

畢竟你在家看鏡頭資料和攝影雜誌的時間要遠遠多於你扛鏡頭滿山跑的時間多,而在家時你又忘卻了鏡頭沉重給你帶來的不便。不知從什麼時候起你在看鏡頭數據資料和各種測評數據時下意識地轉變了立場:你總是不自覺地想尋求你擁有鏡頭的缺點和不足。就象你愛一個人,她/他在你心目中太完美了,你害怕她/他會有一點點的瑕疵會影響到其在你心目中神聖的形象所以對她/他的缺點有一種神經質的敏感。

果然,一篇鏡頭測評的文章把你徹底擊垮了:「(此鏡頭)......擁有近乎完美的光學素質,特別是在......,然而比起定焦鏡頭來還是有一定的差距......一般嚴肅的攝影師是不會接受這種為尋求便利而做出的在作品質量上的妥協......」。

你原來一直以為(特別是經過各種形式的廣告的引導)變焦鏡頭是技術進步的結果,而且其素質已經趕超了原來的定焦鏡頭。孰不知現在所有鏡頭廠家設計鏡頭時用的還是數十年前甚至上百年前的光學公式,而變焦鏡頭由於其鏡片組數多雖幾經努力還不能做到象定焦鏡頭那樣好。

再對比一下定焦鏡頭的價格,就算買幾隻鏡頭也要低於你那支大光圈的變焦鏡頭。你現在腦子裡完全充斥著你的鏡頭這個可能是唯一的但現在是你最介意的缺點。你越想越覺得你好象又犯了個錯誤。

定焦鏡頭,你真的需要了。雖然主要是在心理上......


七、中(畫)幅,一個新的夢想的開始

中幅相機一般指的是120相機。在「國產經典雙(鏡頭)反(光)相機」網站的首頁有這樣一段話:

「你可能已擁有了一整套相當不錯的135相機,這是你花了很長時間建立的系統,因為你買每個鏡頭前都要考察一番。你又買了堅實的腳架和雲台。你使用遮光罩,快門線,反光鏡鎖。。。以保證象質。 你對你放大照片的結果非常滿意。這時該發生的事情終於發生了--你看到一張放大到nXn (n>24) 寸的 一張作品,你知道你沒戲了。 It s big, it s sharp, it s beautiful - 這就是中幅! -- 摘譯自 photo.net, 原作者Doug Hughes」

雖然你一年也沒有幾張要放大到24寸以上的照片,但這段話對發燒至此的你極具煽動性。你原來只知道120相機只有專業人員和影樓才會用,現在你終於明白了為什麼他們會用120相機。雖然120相機系統單比鏡頭的分辯率等參數趕不上135相機的鏡頭,但其佔據大底的優勢。就連國字型大小的攝影雜誌也發表了(在放大到一定尺寸以上時)國產的雙反120相機比世界上最頂級的德國某牌號135相機怎麼怎麼樣的言論。

雖然由於120相機的產量小,不具備135相機的規模效益但你還是可以有多種選擇。從一二百塊的舊國產雙反,到動輒上十萬的歐洲頂級,你都可以量力而行,做出適合你的選擇。而他們之間的差別從「象質」角度講要小於120和135兩種系統之間的差別。

可當你真的投資買了中幅相機以後,你會發現比起135相機來講120相機太麻煩了,還要負擔比135高的多的膠捲和沖擴費用。這就是為「追求象質」而付出的代價。

然而對「追求象質」是無止境的,比120底片還要大的多的是4X5, 比4X5底片大的多的 是8X10......這什麼時候算到個頭啊?


八、你又需要一個「傻瓜」相機了!但你現在管它叫旁軸相機。

雖然這條路上的每一步都伴隨著痛苦,但走到現在你才理解什麼是真正的痛苦:擁有這麼多攝影器材的你每天還要為生計忙碌,每天上班下班,好容易趕個節假日還要打理家務,串親訪友。能出門旅遊的機會一年也沒幾次,即使能出門了又很少是專為拍片。除了測試鏡頭外光剩空按快門了。真有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感覺。

終於你受一些大師的啟發,找到了一個解決辦法:何不抓拍你周圍的人和事呢?只要出家門都能拍,沒準哪天能趕上個「決定性的瞬間」。好多大師不都是這麼起家的嗎?

說干就干!你打量了你那些攝影器材,大攝影包是不能帶的;碩大的變焦頭更不能帶。看來只能用輕便的小廣角或標頭了......

不幸的是你這種「創作」的狀態沒堅持幾天就夭折了,因為領導和同事每天都用異樣的眼神看著你包里的這套單反機。雖然你只用了你最小體積的鏡頭,但你的領導和同事還是具有「單反相機就是專業相機」的認識水平的。不用開口你就能從眼神里看出他們心理的疑惑「莫非這小子有跳槽的想法......?」

更讓你覺得沮喪的是當你在上班途中好不容易碰到個「閃光點」,你的單反機總是引起被攝者的注意。落到底片上的大多是別人對你鏡頭怒目而視的臉。

你終於明白為什麼大師們都用旁軸相機了。

符合你條件的旁軸相機並不難找。可先如今大部分旁軸相機都是程序曝光的。你想要的有光圈優先曝光的旁軸機大都價格不菲,隨然現在的程序曝光功能的機子是從只有光圈優先曝光功能的機子進化來的。

無奈,你只有選擇一台程序快門,有電動卷片,裝有定焦或變焦鏡頭的旁軸相機。雖然別人還是稱之為「傻瓜機」,但你管它叫有自動功能的「旁軸相機」......

九、沒有列出的但使你猛掏銀子的還有:

三角架,你可能買到第三個才知道前兩個的錢完全是應該省下的。
黑白放大機,到時候你就會受人煽動,試圖控制「攝影」的全過程。
幻燈機,反轉片......

十、你現在可以算過來人了,但這條路是沒有盡頭的

靜下心來想一想,算一算,你在攝影器材上的花費可能是你們家除了住房以外最大的花費了。雖然你在盡量剋制你的預算,可結果還會或多或少影響到了你家人的生活。你或許應該反省一下自從你有了這愛好以後,對家人的關愛是否少了許多?或許你現在仍然無怨無悔,那祝願你能更加理智些,認清器材對攝影的作用,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下去。

你可能要對於正要上路的或沒有陷的太深的影友建議別買變焦頭焦一步就照3個定焦
計劃,Xitek也大聲疾呼「便宜買死人」,可他們沒人能聽的進去,就象當初的你一樣。可能這發燒發的就是這個過程。

是誰說來著:「讓一個男人破產的最簡單的辦法是,給他一架相機。」
作者: 媽媽咪    時間: 2007-9-28 00:57
太好了,正想買一個單反相機,一定好好拜讀.謝謝啦!
作者: xinpingqihe1030    時間: 2007-9-28 09:26
舍本求末
作者: laojiang2    時間: 2007-9-29 01:09
寫得真不錯,有內容,語言也有可讀性
作者: 靈犀    時間: 2007-9-29 12:57
原帖由 Blue Ivy 於 2007-9-27 16:19 發表
是誰說來著:「讓一個男人破產的最簡單的辦法是,給他一架相機。」



正在陷入破產的泥坑 。。。
作者: zero01    時間: 2007-10-2 10:25
快滑下了...那絕不是泥坑,而是無底深淵...

作者: Blue Ivy    時間: 2007-10-3 20:28
呵呵, 慢慢滑, 要堅持住!
作者: 小魔女    時間: 2007-10-6 09:49
偶也入泥坑了...
作者: 我本楚狂人    時間: 2007-10-6 16:43
樓主的經驗確實不錯!
作者: sunys88    時間: 2007-10-12 11:52
無底深淵
作者: dede10    時間: 2007-11-10 09:01
呵呵!別忽悠人了!應該把真相告訴大家--關鍵在於頭腦,而不是器材。
作者: honkytonk    時間: 2007-11-15 09:26
謝謝把你的經驗講給我們聽. 一定吸取教訓.
作者: jxwu    時間: 2007-12-31 09:19

作者: 細細小雨    時間: 2008-2-9 13:52
記號
作者: c0d0    時間: 2008-2-11 10:03
學習啦,剛剛發展到買了標頭。。準備配個長焦。。
作者: 媽媽咪    時間: 2008-2-11 18:13
標題: 回復 #15 c0d0 的帖子
離泥潭不遠了.......
作者: 釣貓魚    時間: 2008-2-16 15:59
還有  每次出去都知道自己的裝備差在哪裡  這樣的滋味更難受
作者: Blue Ivy    時間: 2008-2-16 19:54
原帖由 釣貓魚 於 2008-2-16 15:59 發表
還有  每次出去都知道自己的裝備差在哪裡  這樣的滋味更難受


難得 釣貓魚 來這裡呀, 看上去也是玩家, 什麼時候發PP來分享一下噢.
作者: dangxiao    時間: 2008-2-23 07:37
寫得真不錯,有內容
作者: BlueWindPhoto    時間: 2008-3-1 06:10
標題: 用有限的器材拍無限的風光。。。
我也喜歡好器材,但是我是比較克制的。我相信那句話「you should make a
picture but not just take a picture". 攝影者的技術和靈感應該凌駕於手中的器材之上,好器材並不代表好作品。我想,這就是器材發燒友和攝影愛好者之間的區別。
建議初學者多拍多練而不是忙盲目於器材的升級,攀比。 任何具有手動曝光的相機都可以作為練習的工具!!
作者: leikleik    時間: 2008-3-11 06:01
我愛好攝影,但我沒有相機
作者: 細細小雨    時間: 2008-3-11 10:44
我 剛有點發燒萌芽呢,晚幾年再發燒好了
作者: VA-RIC    時間: 2008-3-30 01:24
Great article, great experience!
作者: zhanzhanwen    時間: 2008-5-10 12:33
原帖由 BlueWindPhoto 於 2008-3-1 06:10 發表
我也喜歡好器材,但是我是比較克制的。我相信那句話「you should make a
picture but not just take a picture". 攝影者的技術和靈感應該凌駕於手中的器材之上,好器材並不代表好作品。我想,這就是器材 ...

有同感。
作者: yzhapp    時間: 2008-5-18 20:58
好文章頂!
作者: 常樂了藍    時間: 2008-6-6 02:45
喜歡看,但是不會拍,單反機太貴,怕拍不好。浪費
作者: dashugao    時間: 2008-6-6 22:32
標題: 無忌的老文章了,有人續寫數碼篇了

作者: 加燦    時間: 2008-7-5 11:19
數碼機問世后,膠捲機又慢慢,慢慢地退出歷史的舞台,但文章的精神卻越來越發出耀眼的光芒。
作者: ldfcc    時間: 2008-7-21 14:13
都不錯,每位讀者都寫出了心聲,愛好就是愛好,不要嚴肅的過頭!管他有什麼裝備,背起背包,掛起相機,上路。。。。。。。。。。
作者: coogg    時間: 2008-7-24 01:11
If money can make you happy, just spend them.
作者: atl1968    時間: 2008-11-9 09:21

I am following this way and now in the middle
Nikon  PHD  -> Nikon SLR -> Added filters to the lens -> Upgraded a Nikon len -> now thinking about upgrade a Nikon body and new filters (all the old filters(some over $100 a piece) do not fit the new len). Each upgrade costs more than a average PC's price. ....

[ 本帖最後由 atl1968 於 2008-11-9 09:27 編輯 ]
作者: atl1968    時間: 2008-11-9 09:29
My daughter is posting: :$ :$ :$ :$ :$ :victory: :victory: :victory: :$
作者: 王笑拳    時間: 2008-12-3 22:19
器材太差不行,但也不必搞「唯武器論」。

我的經驗:機身鏡頭都是無底洞,有一部中高檔的機身,比如我的Nikon D-80鏡頭從18-105,70-300,足以拍出優秀作品。

器材多了攜帶也很煩,除了你是專業型的,資金充足,還僱用助手,那當然另當別論。

看我的近作:《朝氣蓬勃 精神抖擻》

http://blog./?p=46506
   
      

《朝氣蓬勃》攝影文章笑權



     《精神抖擻》攝影文章笑權

[ 本帖最後由 王笑拳 於 2008-12-3 22:22 編輯 ]
作者: 王笑拳    時間: 2008-12-21 22:42
標題: 本人更多攝影,請看笑權的博客:
多維文章笑權的博客:

duowei.com

[ 本帖最後由 王笑拳 於 2008-12-21 22:47 編輯 ]
作者: Pan(華少)    時間: 2009-1-29 21:48
我己經存在電腦了
作者: 王笑拳    時間: 2009-2-3 21:13
原帖由 Pan(華少) 於 2009-1-29 21:48 發表 [《漫漫攝影發燒路》,如果你愛好攝影,那麼這篇文章你一定不能錯過 - 攝影天地 -  backchina.com]  
我己經存在電腦了


作者: 小鹹魚冒泡泡    時間: 2009-3-18 14:25
最貴的器材是模特……
作者: amely7777    時間: 2009-3-18 19:19

作者: 王笑拳    時間: 2009-3-26 10:35
37# 小鹹魚冒泡泡
最貴的器材是模特……

作者: sheena    時間: 2009-5-15 00:23
我已經中毒很深了,完了
作者: daomeidan    時間: 2009-8-12 11:13
我是著魔了,每天都惦記著那Nikon14-24mm f/2.8G ED AF-S,似乎還在漲價,連替代的鏡頭也漲價了,那真是我心頭的痛!
作者: jjjwww301    時間: 2009-10-16 12:47

作者: sswolf    時間: 2010-8-26 10:36
學習經驗,少走彎路
作者: sswolf    時間: 2010-8-26 10:36
學習經驗,少走彎路
作者: sswolf    時間: 2010-8-26 10:37
學習經驗,少走彎路
作者: sswolf    時間: 2010-8-26 10:38
學習經驗,少走彎路
作者: sswolf    時間: 2010-8-26 10:39
學習經驗,少走彎路
作者: sswolf    時間: 2010-8-26 10:40
學習經驗,少走彎路
作者: sswolf    時間: 2010-8-26 10:41
學習經驗,少走彎路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