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兩隻戒指 [列印本頁]

作者: 和而不同    時間: 2007-9-24 03:02
標題: 兩隻戒指
從前有一位富有的老人,死後留下兩個兒子。兄弟倆按照印度傳統的風俗同住在一個屋檐下好一陣子。時日一久,他們開始有爭吵,於是決定要分家,將所有家產平均分配,以各取一半的方式處理家當。但是兄弟倆都均分好后,他們卻發現了一包被父親仔細收藏的東西。打開后發現是兩隻戒指,一隻上面鑲有一顆值錢的鑽石,另一隻則是價值僅約數盧比的普通銀戒指。

一看到鑽戒,哥哥立刻就起了貪念,於是告訴弟弟說:「我判斷這枚鑽戒不是父親自己掙來的,想必是祖先留下的傳家寶,這是父親之所以將其另外收藏的原因。因為是代代相傳的傳家之寶就應該繼續傳下去。我是長子,自然應由我保存,而你就拿那隻銀戒指吧!」

弟弟笑著說:「好的!我很高興有銀戒指,但願鑽戒能使你快樂。」兩人分別將戒指戴上手指,就各自回去了。

弟弟回家后心想:「父親保存鑽戒的理由是可以理解的,但保存這隻不值錢的銀戒指又是什麼道理呢?」於是他仔細檢視這枚銀戒指,發現上面刻了幾個字:「這也將會改變。」「喔!這一定是父親留下的箴言了:『這也將會改變!』」他將這枚戒指又戴在手指上。

兄弟倆後來都面臨到人生際遇的高低起伏。遇到順境時,哥哥變得趾高氣揚,喪失了心態的平衡;遇到逆境時,則變得極度沮喪,同樣沒有保持心態的平衡。他變得容易緊張,得了高血壓;晚上失眠,開始服用安眠藥、鎮靜劑、強效葯,到最後甚至需要使用電擊治療。這就是取走鑽戒的哥哥。

至於那位戴著銀戒指的弟弟,當好運來臨時,他盡興享受,不去刻意躲避。他享有好運,但他會看著戒指心想;「這也將會改變。」當好運改變時,他笑著說; 「嗯,我早知道它終究會改變,果然改變了,沒有什麼好擔心的。」當遇到逆境時,他同樣看著戒指心想;「這也將會改變。」他了解逆境也將會改變,而沒有悲哀痛苦。果然,逆境改變了,過去了。他體會到人生中各種際遇是不會永久不變的,所有事物生起之後,必定消失。他沒有失去心的平衡,因此終其一生過著安詳快樂的生活。這就是分得銀戒指的弟弟。

[ 本帖最後由 和而不同 於 2008-10-7 19:40 編輯 ]
作者: 在美一方    時間: 2007-9-24 03:17
這境界可比那拍賣的故事高太多啦!
作者: 和而不同    時間: 2007-9-24 03:26
原帖由 在美一方 於 2007-9-23 11:17 發表
這境界可比那拍賣的故事高太多啦!


是嘛,我還沒聯想到那個故事呢。
人心真是微妙。
作者: Servant    時間: 2007-9-24 03:29
標題: 回復 #2 在美一方 的帖子
一個是想像中的故事,一個是真實發生的故事。

作者: confuse    時間: 2007-9-24 05:08
原帖由 Servant 於 2007-9-24 03:29 發表
一個是想像中的故事,一個是真實發生的故事。

一個期盼著「白白的恩典」的人永遠無法理解的故事。
作者: Servant    時間: 2007-9-24 05:18
標題: 回復 #5 confuse 的帖子
姐妹,你又搞錯了。

基督徒已經得到了「白白的恩典」,不再是期盼。
作者: zgb9333    時間: 2007-9-24 06:08
兄弟之道是五倫中的一倫,為悌道。兄弟之間要相互關心友愛,彼此氣息相通,因為兄弟之間有直接的血緣關係,如同樹木一樣,同根連枝。悌道屬於五常中的「禮」德,其原則就是「兄友弟恭」。做兄長的要友愛、關心弟弟,做弟弟的要恭敬、尊重兄長。兄弟之間如能各盡其道,自然和睦友愛。如果將利益放在第一位親情放在第二位,就大錯特錯了。

樓主文中的弟弟本就是個不貪心的人,即使是拿了鑽戒,也不會沾染貪念。要是在中國,假如那個貪心的哥哥可以堅持「兄友弟恭」的原則,就會得到父親的箴言,坦然面對各種境況。反之,若真是弟弟得到了箴言,他一定會轉告哥哥的。謝謝和版的帖,看了印度的故事,更覺中國文化的可貴。
作者: 王劍    時間: 2007-9-24 06:13
標題: 回復 #1 和而不同 的帖子
我沒有弟弟,鑽戒銀戒都要了
作者: 人間的盒子    時間: 2007-9-24 06:22
原帖由 王劍 於 2007-9-24 06:13 發表
我沒有弟弟,鑽戒銀戒都要了


比基督徒還貪?白白兩個?
作者: 王劍    時間: 2007-9-24 06:28
原帖由 人間的盒子 於 2007-9-23 14:22 發表
比基督徒還貪?白白兩個?


金錢不是萬能,沒有錢是萬萬不能

那個廣告咋說來著?for blah blah, priceless, for everything else, there is Money


作者: 人間的盒子    時間: 2007-9-24 06:52
原帖由 王劍 於 2007-9-24 06:28 發表


金錢不是萬能,沒有錢是萬萬不能

那個廣告咋說來著?for blah blah, priceless, for everything else, there is Money



money比永生吸引你,耶酥當時怎麼沒搞明白這點?
作者: 王劍    時間: 2007-9-24 06:54
原帖由 人間的盒子 於 2007-9-23 14:52 發表
money比永生吸引你,耶酥當時怎麼沒搞明白這點?


想用永生騙偶的錢,門都沒有
作者: Servant    時間: 2007-9-24 09:47
原帖由 王劍 於 2007-9-24 06:54 發表


想用永生騙偶的錢,門都沒有


搞反了。

是你得到了那所謂的永生,就不在乎這個世間的所謂的」錢「了。
作者: 人間的盒子    時間: 2007-9-24 10:33
原帖由 Servant 於 2007-9-24 09:47 發表


搞反了。

是你得到了那所謂的永生,就不在乎這個世間的所謂的」錢「了。



炒股票的都得永生,王劍就會太高興了,是不是?
作者: 子竹青青    時間: 2007-9-24 10:38
標題: 回復 #14 人間的盒子 的帖子
永生的發大財,王劍才高興
作者: Servant    時間: 2007-9-24 10:40
標題: 回復 #15 子竹青青 的帖子
不會吧。。。那是財迷啊,好像王劍兄不是。
作者: 子竹青青    時間: 2007-9-24 10:40
標題: 回復 #16 Servant 的帖子
我是

所以我想他也是
作者: 子竹青青    時間: 2007-9-24 10:41
標題: 回復 #16 Servant 的帖子
這和自己有罪,就盼著別人也有罪是一樣一樣一樣滴
作者: Servant    時間: 2007-9-24 10:46
標題: 回復 #18 子竹青青 的帖子
明白。


作者: 人間的盒子    時間: 2007-9-24 10:46
原帖由 子竹青青 於 2007-9-24 10:38 發表
永生的發大財,王劍才高興



永生的不在乎錢,那就能讓他賺了呀。
作者: 人間的盒子    時間: 2007-9-24 10:47
原帖由 Servant 於 2007-9-24 10:40 發表
不會吧。。。那是財迷啊,好像王劍兄不是。



這不叫財迷,叫各取所需。
作者: 追求永生    時間: 2007-9-24 11:00
我理解和兄這個故事有兩個寓意:一是世事無常;一是善噁心生。

聖經里講類似的儆戒也很多。著名的有傳道書中萬事虛空,無有定論;耶穌講的吃什麼東西不要緊,說什麼話關鍵,因為話是心的反映。舊約早就啟示神要把聖約建在人的心裡。
作者: 王劍    時間: 2007-9-24 12:21
原帖由 子竹青青 於 2007-9-23 18:38 發表
永生的發大財,王劍才高興


錯了吧?既然都永生了,那就咋都不會死了,就是說餓不死、病不死、氣不死、摔不死,你說那錢還有啥用啊?活得跟個石頭似的,不如死了算了
作者: 子竹青青    時間: 2007-9-24 12:32
標題: 回復 #23 王劍 的帖子
嘿嘿


作者: Servant    時間: 2007-9-24 12:40
標題: 回復 #23 王劍 的帖子
所以說,王劍兄還是灑脫。
作者: zgb9333    時間: 2007-9-24 12:43
原帖由 子竹青青 於 2007-9-24 10:41 發表
這和自己有罪,就盼著別人也有罪是一樣一樣一樣滴



作者: 追求永生    時間: 2007-9-24 12:56
原帖由 王劍 於 2007-9-24 12:21 發表


錯了吧?既然都永生了,那就咋都不會死了,就是說餓不死、病不死、氣不死、摔不死,你說那錢還有啥用啊?活得跟個石頭似的,不如死了算了


咳,王兄,如果永生活得像石頭,不永生活得象什麼?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