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讓我懂,還是不讓我懂--佛教傳播中的一個問題有感 [列印本頁]

作者: 子竹青青    時間: 2007-8-29 10:30
標題: 讓我懂,還是不讓我懂--佛教傳播中的一個問題有感
  上半年看chico的講記,起了皈依的念頭。摸到廟門,又受不得那些市場化的習氣,心裡八百個不願意。臨了,既然自己沒那個定性,也沒那個持戒的心,還是老老實實的在路中間觀望,哪個有理站哪邊,學學好好做人就算了。
  說到這裡,就琢磨了,佛教究竟要不要傳教,如果傳,是讓人懂,還是不讓人懂。
  
  天主教堂去過十幾二十幾次的。小時貪玩兒,哪有新奇往哪鑽,遇上有零食分發和免費吃飯的地方,更是喜樂「別人家的鍋香」。張著一張嘴鑽人家的飯堂,死皮賴臉的往修女的宿舍樓里蹭,非得看看她們是咋生活咋工作的,才罷休。在天主教堂收穫的是一些要理問答、見證、讚美詩、頌主歌本之類的書,還有一枚小小的聖母掛墜(這些目前還保存著,沒有一件丟掉)。暫不說俺喜歡不喜歡那些書中的內容,但有一點,以初中生的語文水平,已經可以很好的理解了,至少,沒有什麼語義上的障礙。

  大學之前,佛堂沒有專門的進過。所去之處,無非是旅遊地的附屬產品。讀書之後,因為地理位置的關係,與和尚尼姑打過一些交道。或許是有什麼潛在的規定,他們是不傳教的。與天主教堂的修女相比,和尚不太愛搭理人(也可能是性別的原因),即便是允許蹭他們的食堂飯,也沒見他們抬起眼皮瞧瞧陌生人,更別說給點笑臉了。除了值班的小光頭飯後送來水果一堆,其他人的眼中似乎萬物都不存在。俺想,這就是空吧,心都空了吧。
  當時能聊得來的和尚年紀比較大。七八歲出家,問他為什麼,倒是很坦誠:家裡窮,進了廟才吃得飽。
  但追問他其它小光頭不檢點的事情,追問他為什麼還要設一些抽籤解簽的事情,他只說,有些不是佛教,有些是世俗化的佛教。更具體的一些佛理,他講了一些,但當時根本不能理解,因為術語太多。廟裡,也有經書贈送,翻了翻,就象俺如今非得跟著問號才能讀金剛經一樣,那些經書確實難懂。至少,對俺這種無所謂信無所謂不信的人來說,只有最基礎的白話文水平是不足以讀明白佛經的。

  兩教對比一下,共同的地方都是不吝餐食,都是有經可送。不同的地方在於,無論你信與不信,天主教堂的經啊書啊之類的非常易懂,他們把聖經中一些東西抽出來,專門編成了要理問答,以解不惑;而佛經中的以經解經,恰似把人從一個不懂引向了更多的不懂。

  這我就納悶了,即便是講那個緣字,也不至於不讓我懂吧?我有心去參觀一下佛理,總不能因為文化不夠就給我一個閉門羹吧?這是佛教本身要求的?還是佛教徒只顧埋頭自修,無暇眾生?難不成,非得等我到了地獄門口,你才肯搭一把手?

  如果這個有感里尚對佛教及其傳播有誤解,可不能說俺無賴 。因為,那是你們的傳播環節出了問題。
  不信?誰有本事象區分小大寫那樣,用一張白紙打消俺「色也是白色」的觀念,俺就真的服了你。
  

[ 本帖最後由 子竹青青 於 2007-8-29 10:31 編輯 ]
作者: 王劍    時間: 2007-8-29 10:33
原帖由 子竹青青 於 2007-8-28 19:30 發表
因為,那是你們的傳播環節出了問題。


說得太好了,到底是帶研的,透徹啊。
作者: 和而不同    時間: 2007-8-29 10:36
原帖由 子竹青青 於 2007-8-28 18:30 發表
  上半年看chico的講記,起了皈依的念頭。摸到廟門,又受不得那些市場化的習氣,心裡八百個不願意。臨了,既然自己沒那個定性,也沒那個持戒的心,還是老老實實的在路中間觀望,哪個有理站哪邊,學學好好做人 ...


嗯,有請眾位佛弟子或向佛朋友解釋一二
作者: MapleTree    時間: 2007-8-29 11:13
原帖由 和而不同 於 2007-8-29 10:36 發表
嗯,有請眾位佛弟子或向佛朋友解釋一二

這和尚不地道,把任務推給別人,自己在那裡看熱鬧!
作者: 和而不同    時間: 2007-8-29 11:16
原帖由 MapleTree 於 2007-8-28 19:13 發表

這和尚不地道,把任務推給別人,自己在那裡看熱鬧!


青女俠長劍出鞘,劍氣逼人啊
作者: 子竹青青    時間: 2007-8-29 11:27
標題: 回復 #2 王劍 的帖子
  找佛教徒的茬兒
  支持溫兄的工作
作者: vingxliang    時間: 2007-8-29 11:27
標題: 回復 #1 子竹青青 的帖子
即然自稱佛弟子,當然就責無旁貸了.
說說我的想法,有什麼地方不對的,望各位同修不吝教導.

問題一:讓我懂,還是不讓我懂?  當然是希望你越快懂越好啦,呵呵..不過要不要懂,不在他人的講解,自己本身以外的事物都只是一個增上緣而已,重要的是自己有沒有想要去懂的心.最終的懂---開悟,得靠自己.

問題二:和尚不太搭理人,沒多笑臉? 寺院里的規矩我就弄不太清楚了,撇開規矩不談,我想大概這跟和尚修行的程度有關,一是沒有善巧方便讓人懂,說多了或者起到反效果,甚至反感,還是等到有人來問了,再對人說就比較容易被接受;二是保護自己的道心,在沒有足夠定力的情況下,沒必要時就不交談不對視,這樣可以阻斷來自外界的誘惑;三是可能不是真正的出家人,這樣的和尚出家的目的不在修行,學了佛連笑都不會了學佛來幹什麼?真正的佛法是積極的,入世的,喜笑怒罵皆是方便法,目的只有一個----"為人演說",讓人生起景仰嚮往的學佛之心,促使學人開悟.呵呵,不過現在入世的半桶水很多,真正的高人沒幾個,有俺們凡胎肉眼也不認識.

問題三: 看不懂佛經? 這是急待我們大家一起努力改進的問題,這方面基督教的做方是值得推崇和學習的.佛門裡的其他人我不知道,我知道的凈空法師做得不錯,他講的佛經和學佛問答很淺,問號學長講<<金剛經>>有凈空老法師講經的特色,容易聽懂,聽了能讓人生歡喜心.所以佛法教育人才的培養需要我們大家同心同力的支持,有些人一聽捐錢就以為上當,卻想不到培養人才不但需時還需要財力,我們不支持,人家餓著肚子怎樣學經和弘揚佛法呢?不過倒是需要有智慧眼細心觀察錢財都捐去做什麼用了.

問題四:青青的福德深厚,沒見你身周圍的善不斷嗎?

問題五:那埋頭自修的佛弟子能力未到,還不能去渡人,好象本人這樣的就是了.

問題六:不管你是在最底層的地獄還是在最高層的天上,沒有到得究竟解脫的那一天,佛菩薩都會耐心地等著你給他一個搭手的機會.

嗯,差不多了,很多事需要我忙,讓青青久等了,抱歉.

[ 本帖最後由 vingxliang 於 2007-8-29 16:29 編輯 ]
作者: 子竹青青    時間: 2007-8-29 11:28
標題: 回復 #4 MapleTree 的帖子
楓對和老和都是長袖善舞
作者: zgb9333    時間: 2007-8-29 11:31
標題: 回復 #1 子竹青青 的帖子
你真是有福啊,所處位置,正好取其中而叩其兩端
作者: chico    時間: 2007-8-29 11:31
標題: 回復 #1 子竹青青 的帖子
我談談自己的看法。
佛法傳播的主要問題是語言文字。佛經,古大德們的註解都是文言文,沒有點文言文的功底,讀佛經困難。但翻成白話文真的沒味道。
如是我聞。白話文「我是這樣聽到的。」這僅僅是字面意思。按古大德們的註釋,這四個字,可以寫一本書。據說智者大師,一個「如」字就講了三個月。
讀佛經,不是要急著去想什麼意思。是修定的過程。眼睛看清楚,口裡讀清楚,耳朵聽清楚。腦子裡不要有雜念,不要讀錯一個字。全神貫注地讀。假如達到讀一個小時,一個雜念都沒有的話,自己的智慧就慢慢地開了。意思也會懂了。
作者: 王劍    時間: 2007-8-29 11:32
原帖由 子竹青青 於 2007-8-28 20:27 發表
  找佛教徒的茬兒
  支持溫兄的工作


這佛教徒的茬是一定要找的,連帶研的人都搞不懂,還有幾個人能跟佛法有緣啊,不砸不行啊。


作者: 有無    時間: 2007-8-29 11:32
標題: 「欲知佛性義,當觀時節因緣。」
  
  虛雲老和尚開示:「佛教絕非標奇立異以炫人,亦非故弄玄虛以惑眾,其一言一行,皆從戒、定、慧三學親履實踐得來。何謂戒、定、慧?防非止惡曰戒;六根涉境,心不隨緣曰定;心境俱空,照覽無惑曰慧。防止三業之邪非,則心水自澄明,即由戒生定;心水澄明,則自照萬象,即由定生慧。」

  如果「相對論」和「量子論」看不明白,可以先看看「經典力學」。
  
  
  
  
作者: 子竹青青    時間: 2007-8-29 11:34
標題: 回復 #7 vingxliang 的帖子
昨天還是前天,chico在回貼里說過不讓金三角種毒品就得種別的經濟作物.這個很有啟發.
就象文化一樣,清除了一種,就必須要填進另外一種.

那麼,佛教究竟要不要在人的心中種下佛教的種子.
如果我要種了,給我一句"你現在種不了,以後可能也種不了"究竟合適不合適.

別無他意,莫怪莫怪.
作者: 子竹青青    時間: 2007-8-29 11:36
標題: 回復 #10 chico 的帖子


謝謝chico,沒有講記,對佛教是一點門也摸不到.
講記中語言,把文言文那個硬骨頭煮成湯了.


作者: 子竹青青    時間: 2007-8-29 11:38
標題: 回復 #11 王劍 的帖子
他們的術語太多,每個術語又可能涉及語境.

所以,如果不按今日的語境把舊日的辭彙說個明白,有誤解也是難免的.

讓俺有誤解,俺就要嚷嚷.

以對科學的精神對待宗教選擇,後悔也能少點
作者: Servant    時間: 2007-8-29 11:41
標題: 回復 #13 子竹青青 的帖子
插一段聖經的有關撒種的比喻。


(太)13:3        他用比喻對他們講許多道理、說、有一個撒種的出去撒種.
13:4        撒的時候、有落在路旁的、飛鳥來吃盡了。
13:5        有落在土淺石頭地上的.土既不深、發苗最快.
13:6        日頭出來一曬、因為沒有根、就枯乾了。
13:7        有落在荊棘里的.荊棘長起來、把他擠住了。
13:8        又有落在好土裡的、就結實、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
13:9        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
13:10        門徒進前來、問耶穌說、對眾人講話、為甚麼用比喻呢。
13:11        耶穌回答說、因為天國的奧秘、只叫你們知道、不叫他們知道。
13:12        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
13:13        所以我用比喻對他們講、是因他們看也看不見、聽也聽不見、也不明白。
13:14        在他們身上、正應了以賽亞的預言、說、『你們聽是要聽見、卻不明白.看是要看見、卻不曉得.』
13:15        因為這百姓油蒙了心、耳朵發沉、眼睛閉著.恐怕眼睛看見、耳朵聽見、心裡明白、迴轉過來、我就醫治他們。
13:16        但你們的眼睛是有福的、因為看見了你們的耳朵也是有福的、因為聽見了。
13:17        我實在告訴你們、從前有許多先知和義人、要看你們所看的、卻沒有看見.要聽你們所聽的、卻沒有聽見。
13:18        所以你們當聽這撒種的比喻。
13:19        凡聽見天國道理不明白的、那惡者就來、把所撒在他心裡的、奪了去.這就是撒在路旁的了。
13:20        撒在石頭地上的、就是人聽了道、當下歡喜領受.
13:21        只因心裡沒有根、不過是暫時的.及至為道遭了患難、或是受了逼迫、立刻就跌倒了。
13:22        撒在荊棘里的、就是人聽了道、後來有世上的思慮、錢財的迷惑、把道擠住了、不能結實。
13:23        撒在好地上的、就是人聽道明白了、後來結實、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

(路)8:4        當許多人聚集、又有人從各城裡出來見耶穌的時候、耶穌就用比喻說、
8:5        有一個撒種的出去撒種.撒的時候、有落在路旁的、被人踐踏、天上的飛鳥又來吃盡了。
8:6        有落在磐石上的、一出來就枯乾了、因為得不著滋潤。
8:7        有落在荊棘里的、荊棘一同生長、把它擠住了。
8:8        又有落在好土裡的、生長起來、結實百倍。耶穌說了這些話、就大聲說、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
8:9        門徒問耶穌說、這比喻是甚麼意思呢。
8:10        他說、 神國的奧秘、只叫你們知道.至於別人、就用比喻、叫他們看也看不見、聽也聽不明。
8:11        這比喻乃是這樣.種子就是 神的道。
8:12        那些在路旁的、就是人聽了道、隨後魔鬼來、從他們心裡.把道奪去、恐怕他們信了得救。
8:13        那些在磐石上的、就是人聽道、歡喜領受、但心中沒有根、不過暫時相信、及至遇見試煉就退後了。
8:14        那落在荊棘里的、就是人聽了道、走開以後、被今生的思慮錢財宴樂擠住了、便結不出成熟的子粒來.
8:15        那落在好土裡的、就是人聽了道、持守在誠實善良的心裡、並且忍耐著結實。
8:16        沒有人點燈用器皿蓋上、或放在床底下、乃是放在燈台上、叫進來的人看見亮光。
8:17        因為掩藏的事、沒有不顯出來的.隱瞞的事、沒有不露出來被人知道的。
8:18        所以你們應當小心怎樣聽.因為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凡沒有的、連他自以為有的、也要奪去。
作者: 王劍    時間: 2007-8-29 11:41
原帖由 子竹青青 於 2007-8-28 20:38 發表
他們的術語太多,每個術語又可能涉及語境.

所以,如果不按今日的語境把舊日的辭彙說個明白,有誤解也是難免的.

讓俺有誤解,俺就要嚷嚷.

以對科學的精神對待宗教選擇,後悔也能少點



佛教就是缺乏與時俱進的精神,說雅點,那叫與世無爭,說實在了,其實就是瞧不起世俗。
作者: 子竹青青    時間: 2007-8-29 11:45
標題: 回復 #12 有無 的帖子
對於修佛一段時間的人來說,這些話太容易懂了.
可是對於沒有入門的人來說,問題就很多.


拿講記中才看明白的"有求必應"來講吧.過去的理解,我求天上掉大餅吧,我求天上掉大洋吧,只要我心裡真的想要,天上就能掉.這不是很傻瓜嗎?

看了講記,才知道那是要真心的付出.

我下載了中華大藏經,解壓之後就傻眼兒了
這麼豐富的資源,如何能明白呢?
如果此時只對我說,挑一個適合你的看,這樣我能挑到嗎?
提得出問題的才是懂的開始,我連門在哪都找不到,讓我何以尋到路呢?

所以,這個基礎的解釋工作必不可少
作者: chico    時間: 2007-8-29 11:46
國內寺廟。
50 年代后佛教在國內基本上是統戰的工具。90年代后才恢復傳統的佛教。國內幾十年沒有培養講經說法的人才。沒有什麼人能講經。估計以後會好一點。
寺廟現在都成了當地發財致富的工具了,已經不是教學的場所了。
你要真想學佛,網上東西很多。可以找一個適合自己的門徑,一門深入下去。
作者: 子竹青青    時間: 2007-8-29 11:46
標題: 回復 #9 zgb9333 的帖子


異端一下,體驗一下
作者: 子竹青青    時間: 2007-8-29 11:53
標題: 回復 #17 王劍 的帖子
沒,佛教也與時俱進了.


我找一個2006年5月之前的數據,就是網路傳教的,如下

網站名  基督教   伊斯蘭教   佛教 
雅虎   675,000       444,000         28,200
搜狐   2,091,531    814,706       4,628, 132
新浪   1,430,000    708,000      3,840,000
Google  1,920,000     661,000    3,880,000
百度    998,000   493, 000   2,000,000

網路傳教中,佛教並沒有不與時俱進啊。

不過,那個遇上事就不可說的確是氣人。
作者: 王劍    時間: 2007-8-29 11:54
原帖由 chico 於 2007-8-28 20:46 發表
你要真想學佛,網上東西很多。可以找一個適合自己的門徑,一門深入下去。


其實人家青青MM是懷著對佛學的景仰之心,在疾呼佛家的前進心態,這貼子顯然不是為她想學找門路。人家就算慧根不深,文化可不淺。



[ 本帖最後由 王劍 於 2007-8-28 20:59 編輯 ]
作者: 子竹青青    時間: 2007-8-29 11:54
標題: 回復 #19 chico 的帖子
這是傳播環節中斷了的那一鏈。

這次旅行中看見那樣的和尚生氣,也是緣於此。
作者: 王劍    時間: 2007-8-29 11:55
原帖由 子竹青青 於 2007-8-28 20:53 發表
沒,佛教也與時俱進了.

我找一個2006年5月之前的數據,就是網路傳教的,如下

網站名  基督教   伊斯蘭教   佛教 
雅虎   675,000       444,000         28,200
搜狐   2,091,5 ...


傳教當然想啦,可他們懶得解釋啊。
作者: 子竹青青    時間: 2007-8-29 11:56
標題: 回復 #22 王劍 的帖子


套用教學評估常用的一個指標
佛教的「人才隊伍建設」力度不大,效能不高
作者: 王劍    時間: 2007-8-29 12:01
標題: 回復 #25 子竹青青 的帖子
就知道


有啥用呢?
作者: 子竹青青    時間: 2007-8-29 12:03
原帖由 王劍 於 2007-8-29 11:55 發表


傳教當然想啦,可他們懶得解釋啊。


俺就想了,為什麼基督教傳教很快,除了基督教國家的經濟發達為其穿衣打扮之外,還有重要的一點:

語言簡單,適合各種文化層次。

中國人的文化水平並不高,如果不能用通俗易懂的白話文給國人啟這個蒙,佛教要麼在陽春白雪那裡變成一個完美的手指頭,要麼就是徘徊在如今下里巴人的迷信狀態。

急啊
作者: chico    時間: 2007-8-29 12:07
標題: 回復 #23 子竹青青 的帖子
如果佛教的東西對你有幫助,你想學。找一部佛經下上幾年工夫就收穫。現在無非是禪宗,凈土。
比如我學凈土,就看凈土三經。阿彌陀經、無量壽經 和觀無量壽經。我就從網上找講解這三經的文章看。從來沒到過廟裡去過。要別人寄書,DVD,VCD,CD 也是同這三部經典有關的。其他的雖然也看,相對要少些。
作者: 子竹青青    時間: 2007-8-29 12:10
標題: 回復 #28 chico 的帖子
講記是個啟蒙,很有幫助

從生活出發,把佛理煮進去了,整體的感覺,佛教是個人性化的教育,教育人好好活著.

問題是,這些是網路傳播中才能有的.以中國網際網路普及的情況來看,到不了農村

沒有正信的傳播,就有迷信的繁榮
作者: 王劍    時間: 2007-8-29 12:12
原帖由 子竹青青 於 2007-8-28 21:03 發表
急啊


和尚不急,急青青


原帖由 子竹青青 於 2007-8-28 21:03 發表
中國人的文化水平並不高


喂,有這麼說話的么?應該說:中國廣大人民群眾的文化普及不高。

作者: 子竹青青    時間: 2007-8-29 12:16
原帖由 王劍 於 2007-8-29 12:12 發表


喂,有這麼說話的么?應該說:中國廣大人民群眾的文化普及不高。


俺錯了啦
作者: 那爛陀寺    時間: 2007-8-29 12:42
標題: 說說一點看法
首先承認,佛教近年來雖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復興,但是的確還是存在著很多問題,一些現象不盡如人意,但相信通過努力總會一點點好轉。
其次,佛教在宣傳上給世俗留下的比較消極等的印象,有一定程度上的誤解,佛教一般的觀點是對於輪迴的厭離終將導致眾生趨入解脫道,雖然是這個是大趨勢,可是和每個眾生的實際因緣卻關係非常大,我理解,佛門並不是把人帶進門了就萬事大吉,更重要的是在這之後,無論對正見的抉擇思維,還是如理地進行實修,都需要個人付出巨大的努力,而這些沒有相當的動力是很難的,這動力顯然更多地來自於個人,所以我以為,僅僅藉助外在的因緣(比如各種佛教的宣傳等等)入了門,而本人卻毫無求知上進的願望,對他個人談不到有什麼真正的利益,充其量只是個形式而已。當然,適當的宣傳仍然是相當必須的,這要靠佛子的共同努力,近來網際網路的發展非常大地促進了佛法上的交流,比如,樓主現在可以下載得到全套的大藏經,嘻嘻,這在過去可是難以想象的,想想吧,這麼大部頭的東西光文字錄入就要付出多大的精力代價啊。
關於佛經的白話,我並不認為這是個很急需的工作,對於大部分我們這樣的初學者來說,現在可以說相當的白話讀物可供選擇,包括很多近代大德講解的佛經,可是我們又讀了,讀懂了多少呢?對於一些學習到了一定的階段,非要參閱佛經原文才能繼續深入的行人來說,相信古文已經不會對他們造成很大障礙了。
以上僅是一己之見,歡迎批評。
作者: 王劍    時間: 2007-8-29 12:51
原帖由 那爛陀寺 於 2007-8-28 21:42 發表
關於佛經的白話,我並不認為這是個很急需的工作


其實這個工作蠻急需的,青青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明顯比你有發言權。

其實佛教的不與時俱進的另一點就表現在不與時代相容,不光光是不肯白話,其實有很多看似很玄的東西,完全可以用現代的、科學的術語來解釋。

唉,你們佛家的都不急,我急啥,我去健身房看美女去嘍。
作者: 子竹青青    時間: 2007-8-29 12:54
標題: 回復 #16 Servant 的帖子
老大,又是一節一節的,不解決俺的問題
作者: paullian    時間: 2007-8-29 12:54
即使是大師,現在有多少佛學大師能精通典籍呢???
想要將佛學典籍翻譯成白話,,最起碼得精通典籍.因為佛學這東西,只要一個錯誤,都會導致學佛的人誤解,佛魔本是一線間
作者: 那爛陀寺    時間: 2007-8-29 12:57
原帖由 王劍 於 2007-8-29 12:51 發表
其實佛教的不與時俱進的另一點就表現在不與時代相容,不光光是不肯白話,其實有很多看似很玄的東西,完全可以用現代的、科學的術語來 ...


這一點現在就有善知識在實際地做,並且也很有效果,我們沒法期望一夜之間就有個天翻地覆的大變化,我們的時代去佛時遙,顯然比前人的障礙大,這都是沒有辦法的事兒,可是真的有打算好好學習,困難都是可以克服的。
作者: 和而不同    時間: 2007-8-29 12:59
原帖由 那爛陀寺 於 2007-8-28 20:42 發表
首先承認,佛教近年來雖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復興,但是的確還是存在著很多問題,一些現象不盡如人意,但相信通過努力總會一點點好轉。
其次,佛教在宣傳上給世俗留下的比較消極等的印象,有一定程度上的誤解,佛 ...


歡迎那爛陀寺來此論道
作者: 那爛陀寺    時間: 2007-8-29 13:01
原帖由 和而不同 於 2007-8-29 12:59 發表


歡迎那爛陀寺來此論道


多謝師兄,還請多指教!
作者: 和而不同    時間: 2007-8-29 13:01
原帖由 paullian 於 2007-8-28 20:54 發表
即使是大師,現在有多少佛學大師能精通典籍呢???
想要將佛學典籍翻譯成白話,,最起碼得精通典籍.因為佛學這東西,只要一個錯誤,都會導致學佛的人誤解,佛魔本是一線間


佛魔本是一線間,兄弟不當版主之後,這禪意也越來越深了似的
作者: 和而不同    時間: 2007-8-29 13:03
原帖由 那爛陀寺 於 2007-8-28 21:01 發表


多謝師兄,還請多指教!


不客氣,久仰了
接接青女俠的招吧,她沒暗器的。
作者: paullian    時間: 2007-8-29 13:04
原帖由 和而不同 於 2007-8-29 01:01 PM 發表


佛魔本是一線間,兄弟不當版主之後,這禪意也越來越深了似的

書上看的..嘻嘻.
作者: 子竹青青    時間: 2007-8-29 13:09
原帖由 那爛陀寺 於 2007-8-29 12:42 發表
首先承認,佛教近年來雖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復興,但是的確還是存在著很多問題,一些現象不盡如人意,但相信通過努力總會一點點好轉。


俺也相信,而且,相信正信的佛教以人為本,充滿了人文關懷

原帖由 那爛陀寺 於 2007-8-29 12:42 發表

其次,佛教在宣傳上給世俗留下的比較消極等的印象,有一定程度上的誤解

這個誤解通過讀chico轉的講記,已經消除了。正信佛教不僅不消極,而且非常積極 敢愛敢恨,不逃避,不粉飾。


原帖由 那爛陀寺 於 2007-8-29 12:42 發表

關於佛經的白話,我並不認為這是個很急需的工作,對於大部分我們這樣的初學者來說,現在可以說相當的白話讀物可供選擇,包括很多近代大德講解的佛經,可是我們又讀了,讀懂了多少呢?對於一些學習到了一定的階段,非要參閱佛經原文才能繼續深入的行人來說,相信古文已經不會對他們造成很大障礙了。
以上僅是一己之見,歡迎批評。


恰恰相反,俺認為白話的佛理非常重要。至少,那些入門級的佛理需要用白話講清,才不至於有理解上的偏差。想想您的文化水平,再想想低年紀的、受教育較少的人的文化水平。不能深入淺出的講解最基礎的,那佛教的門檻對於很多人來說,只能從單純的燒了香就有福開始,這也就不奇怪為什麼廟門裡求籤算掛盛行

一個大學畢業的人,看小學一年級的課本簡單至極。可是一個幼兒園學前班剛出來的小傢伙,語文課本都是超短的句子。
這是團材施教呢。

謝謝賜教。
作者: 子竹青青    時間: 2007-8-29 13:13
原帖由 那爛陀寺 於 2007-8-29 12:57 發表


這一點現在就有善知識在實際地做,並且也很有效果,我們沒法期望一夜之間就有個天翻地覆的大變化,我們的時代去佛時遙,顯然比前人的障礙大,這都是沒有辦法的事兒,可是真的有打算好好學習,困難都是可以克 ...


感覺心有餘而力不足時,需要一個及時的肩膀靠一下

學生的天資不同,既然佛教要普世,也得給下智者更多的關懷。
作者: 子竹青青    時間: 2007-8-29 13:15
標題: 回復 #33 王劍 的帖子
看美女愉快
作者: paullian    時間: 2007-8-29 13:19
都說金剛經是佛教的入門經書,,,,,,,不如先將它翻成白話吧.....
作者: 子竹青青    時間: 2007-8-29 13:22
標題: 回復 #45 paullian 的帖子
問號在講.

很好看
作者: 那爛陀寺    時間: 2007-8-29 13:24
原帖由 子竹青青 於 2007-8-29 13:09 發表


恰恰相反,俺認為白話的佛理非常重要。至少,那些入門級的佛理需要用白話講清,才不至於有理解上的偏差。想想您的文化水平,再想想低年紀的、受教育較少的人的文化水平。不能深入淺出的講解最基礎的,那佛教的門檻對於很多人來說,只能從單純的燒了香就有福開始,這也就不奇怪為什麼廟門裡求籤算掛盛行

一個大學畢業的人,看小學一年級的課本簡單至極。可是一個幼兒園學前班剛出來的小傢伙,語文課本都是超短的句子。
這是團材施教呢。


嘻嘻,好像我們並沒有很大的分歧,你希望越來越好,俺是說現在也不錯,嘻嘻。。
不過有一點,你我都適合的教法未必適合所有人,尤其是你說的那種受教育較少的人們,有時候,從現實的角度,用宗教信仰來吸引接納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作者: 子竹青青    時間: 2007-8-29 13:26
標題: 回復 #47 那爛陀寺 的帖子


從信開始可能方便,隨後的問題卻可能會多.


佛教不是說無常嘛.
既然時代變了,條件變了,教育形式和組織形式也得變啊.
不然,不就成了有常了嘛
作者: paullian    時間: 2007-8-29 13:26
原帖由 子竹青青 於 2007-8-29 01:22 PM 發表
問號在講.

很好看


俺知道......
俺家有3本金剛經,,,用來鎮宅的,,,,,,,.....沒事就拿出來看看小時候.
作者: 和而不同    時間: 2007-8-29 13:32
原帖由 paullian 於 2007-8-28 21:26 發表


俺知道......
俺家有3本金剛經,,,用來鎮宅的,,,,,,,.....沒事就拿出來看看小時候.


消災啊?
作者: 和而不同    時間: 2007-8-29 13:33
咋啦,沒人回應了?
人呢?
作者: chico    時間: 2007-8-29 13:33
標題: 回復 #48 子竹青青 的帖子
有道理呀!
應該寫一些簡單明了的東西給初學的人看。比如介紹凈土的,把凈土宗的基本要點寫清楚,讓初機的人能看懂,能接受。然後再去讀經典。聽講經。
作者: 那爛陀寺    時間: 2007-8-29 13:34
標題: 回復 #48 子竹青青 的帖子
相信佛子們也是在努力,不過一些事情有相當的難度,比如佛經的白話,我也是聽說過這樣的觀點,記載解脫知見,文言有白話文不可比擬的優勢,在於它的模糊,尤其在表述甚深法義的時候,一旦具體化了可能就錯了,這實在是時代造成的缺憾,大概最可依賴的還是通過個人的努力,當然,淺顯的佛理還不涉及這類問題,我也希望此類文章越多越好。
作者: 子竹青青    時間: 2007-8-29 13:35
標題: 回復 #52 chico 的帖子
那個佛學十四講,打開我就頭大了好幾輪
作者: confuse    時間: 2007-8-29 13:36
本人很懶,讓我抱著佛經研讀,還不如東遊西逛看看各色小說野史。更何況那些不梵不中的術語,更是讓我頭大。現在罈子里看著佛門弟子的帖子,大概覺著有點兒意思,可猛然間見chico、真源、問?貼子里的術語,還是有找不著們的感覺。
我覺得如傳佛法,應當以故事為主,可以做到活潑、有趣、吸引人。這點上,基督教確實做的要比佛教好。至於說把那些晦澀的佛經翻成白話,確實有些難為那些佛門弟子。看過古文言文的人都應當了解,古人的語言言簡意賅,希字如金。要想把這些文字的深厚含義解釋清楚,實在並非易事。好在佛門講究「證」。個人可根據自我的感悟去證那法。
作者: 子竹青青    時間: 2007-8-29 13:37
標題: 回復 #53 那爛陀寺 的帖子

其實也不一定是全部的白話化.

只是,有一些基礎的東西,還是先講解成通俗易懂的比較好.
這個想法,得自於天主教的要理問答.
即便不看聖經,那些一問一答也是即嚇唬了人,又說了事情.


作者: 那爛陀寺    時間: 2007-8-29 13:39
原帖由 confuse 於 2007-8-29 13:36 發表
本人很懶,讓我抱著佛經研讀,還不如東遊西逛看看各色小說野史。更何況那些不梵不中的術語,更是讓我頭大。現在罈子里看著佛門弟子的帖子,大概覺著有點兒意思,可猛然間見chico、真源、問?貼子里的術語,還是 ...


嘻嘻,非常同感,俺當年更喜歡看濟公傳,金山活佛靈異錄一類的,挺過癮。
作者: 子竹青青    時間: 2007-8-29 13:39
標題: 回復 #55 confuse 的帖子

作者: 那爛陀寺    時間: 2007-8-29 13:49
標題: 回復 #56 子竹青青 的帖子
印象中,這樣的問答應該有不少,尤其是網路弘法盛行之後,好多網友討論佛法的帖子都被集結出來,有些內容雖然相當深,但是大部分都是相對淺顯易懂的,有興趣的話可以找找蓮舟集,越塵集來看看。
作者: 子竹青青    時間: 2007-8-29 13:53
標題: 回復 #59 那爛陀寺 的帖子
謝謝你

這些如能普及到大眾,更好
作者: paullian    時間: 2007-8-29 14:08
..不過.普及歸普及,如果全人類都信佛了,,都當了和尚尼姑,,,,,,,,,咋辦?
作者: confuse    時間: 2007-8-29 14:15
標題: 回復 #61 paullian 的帖子
難道信佛就非得是和尚、尼姑?那不過是個形勢。我記得好像是可以在家修行的,叫什麽「居士」,可對?
作者: 135    時間: 2007-8-29 14:21
標題: 回復 #60 子竹青青 的帖子
有本書 書名是:做個喜悅的人-念處今論
http://www.fjland.net/Soft/ShowSoft.asp?SoftID=86

此書從南傳佛教的角度,全書都是圍繞讀者自身展開,較少宗教成份,對有智慧的知識分子頗具吸引力。 不妨打開翻翻,也許你會喜歡上。
作者: 和而不同    時間: 2007-8-29 14:45
原帖由 135 於 2007-8-28 22:21 發表
有本書 書名是:做個喜悅的人-念處今論
http://www.fjland.net/Soft/ShowSoft.asp?SoftID=86

此書從南傳佛教的角度,全書都是圍繞讀者自身展開,較少宗教成份,對有智慧的知識分子頗具吸引力。 不妨打開翻 ...


謝謝135朋友
作者: 王劍    時間: 2007-8-29 14:49
原帖由 那爛陀寺 於 2007-8-28 21:57 發表
這一點現在就有善知識在實際地做,並且也很有效果,我們沒法期望一夜之間就有個天翻地覆的大變化,我們的時代去佛時遙,顯然比前人的障礙大,這都是沒有辦法的事兒,可是真的有打算好好學習,困難都是可以克 ...


這種腳踏實地的想法還是要頂的,希望佛家能在中國再次發揚光大。
作者: 王劍    時間: 2007-8-29 14:50
原帖由 paullian 於 2007-8-28 23:08 發表
..不過.普及歸普及,如果全人類都信佛了,,都當了和尚尼姑,,,,,,,,,咋辦?


那這個世界上哪裡還會有和尚尼姑啊
作者: zgb9333    時間: 2007-8-29 15:03
原帖由 confuse 於 2007-8-29 13:36 發表
本人很懶,讓我抱著佛經研讀,還不如東遊西逛看看各色小說野史。更何況那些不梵不中的術語,更是讓我頭大。現在罈子里看著佛門弟子的帖子,大概覺著有點兒意思,可猛然間見chico、真源、問?貼子里的術語,還是 ...


同感

正因如此,才有了jdt在這裡品茗的拉人,天堂、火湖,利誘恐嚇;佛教的在這裡坐而論道他空你色,解脫涅般的不知所云地感覺。反不如以前的和尚,據說過去那些不識字的老百姓到廟裡燒香,老和尚從不給他們將涅磐,就是大白話,說說做人的道理,你還別看這淺顯,據說有一位就是看著、想著一個雞蛋,最後修成了佛的。
作者: vingxliang    時間: 2007-8-29 15:04
標題: 回復 #13 子竹青青 的帖子
種子已經種下了,你想把他刨出來都不行.

一直都覺得你很可愛,怎麼會怪.
作者: 那爛陀寺    時間: 2007-8-29 15:18
原帖由 王劍 於 2007-8-29 14:50 發表


那這個世界上哪裡還會有和尚尼姑啊


赫赫,說的好。
作者: 嘁哩喀喳    時間: 2007-8-29 15:23
看到基督教的歪理邪說把人們搞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讓人難過。

現在的佛門,也不清靜了。今年去過靈隱寺。靈隱寺和飛來峰隔得很近,又都很小,卻劃分成兩個景區,分別收費,且收費不低。

寒山寺也去看了。也很小,進寺廟收了一次門票,上那個小小的鐘樓去看看「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的鐘(其實也是後來鑄造的),又得收一次費。

佛教,也成了某些人斂財的工具了。

倒是雷鋒塔對面的靜慈寺,位列江南「五山十剎」,是五大山們之一,門票只要十元,一頓素齋只要三元,大和尚回答我的問題時也沒有不耐煩,看起來還算是個清靜的地方。

如何有效地弘揚正信的佛法,佛門弟子們是應該好好思考一下了。
作者: 王劍    時間: 2007-8-29 15:29
原帖由 嘁哩喀喳 於 2007-8-29 00:23 發表
看到基督教的歪理邪說把人們搞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讓人難過。

現在的佛門,也不清靜了。今年去過靈隱寺。靈隱寺和飛來峰隔得很近,又都很小,卻劃分成兩個景區,分別收費,且收費不低。

寒山寺也去看了 ...



你碰到的是假和尚也未必
作者: 鄉下人進城    時間: 2007-8-29 17:52
原帖由 paullian 於 2007-8-29 13:19 發表
都說金剛經是佛教的入門經書,,,,,,,不如先將它翻成白話吧.....


那時證道的經文
作者: 子竹青青    時間: 2007-8-29 20:09
標題: 回復 #63 135 的帖子
謝謝你,
剛剛下載了
作者: 子竹青青    時間: 2007-8-29 20:21
原帖由 zgb9333 於 2007-8-29 15:03 發表


同感

正因如此,才有了jdt在這裡品茗的拉人,天堂、火湖,利誘恐嚇;佛教的在這裡坐而論道他空你色,解脫涅般的不知所云地感覺。反不如以前的和尚,據說過去那些不識字的老百姓到廟裡燒香,老 ...


  他們嚇人也有其長處,不管人家是何時入了教門,進了門那天起,就能傳教。
  我一直想不明白,中國的佛學院也不少,那些大小光頭們畢業后都幹嗎去了。如果說人的學歷層次象金字塔的話,佛教是否只有塔尖上的人才有資格傳教。
  從教育本身看,是為社會服務的,雖然知識本身也是目的,但一個與社會距離太遠的象牙塔,終究缺乏一些生命力。那些佛法的考究,那些佛經的釋譯,是需要博士后們進站好好研究。但是,技校生、中專生就沒有用途了嗎?試想,一個普通的上網者,他需要你給他講計算機組成嗎?他需要你給他講操作系統嗎?他需要你給他講加密解密嗎?他不需要,他需要的,只是我能拿來即用。所以,佛教有佛學本身的研究,也應該有佛教及其現實應用的實踐。把那些古非今意的語彙拿來說明問題,這是讓人親近,還是讓人卻步?
  如果,我堅定了對佛教的信仰,那麼,我會更主動的尋求適合之路。而選擇之中的人呢?或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的人呢?應該用什麼樣的方式講清楚佛教的最簡佛理呢?
  俺入門的長貼是由chico開始的,當一切混沌時,他解釋得很好:佛教是什麼,孝。告訴我們什麼,好好活著。
  若是進門就講解脫涅般,那又與我何干?!
  
作者: 子竹青青    時間: 2007-8-29 20:22
原帖由 vingxliang 於 2007-8-29 15:04 發表
種子已經種下了,你想把他刨出來都不行.

一直都覺得你很可愛,怎麼會怪.


是啊,種了種子,又好管閑事 有點替別人著急的感覺

親親,嘎
作者: 子竹青青    時間: 2007-8-29 20:24
標題: 回復 #70 嘁哩喀喳 的帖子
七兄的擔心不無道理。

現實里,總是有人急需一個信靠的。

先種下什麼樣的種子,就有什麼樣的聚合。
作者: 子竹青青    時間: 2007-8-29 20:27
原帖由 paullian 於 2007-8-29 14:08 發表
..不過.普及歸普及,如果全人類都信佛了,,都當了和尚尼姑,,,,,,,,,咋辦?



要不說嘛,你就是年輕。

年輕人總是先考慮終身大事啊
作者: 柏桐    時間: 2007-8-29 21:17
原帖由 子竹青青 於 2007-8-29 20:21 發表


  他們嚇人也有其長處,不管人家是何時入了教門,進了門那天起,就能傳教。
  我一直想不明白,中國的佛學院也不少,那些大小光頭們畢業后都幹嗎去了。如果說人的學歷層次象金字塔的話,佛教是否只有塔 ...

以個人緣起因果到自渡無我的思想一直就沒有被認為有什麼社會義務的內容. 而是精英教育.
讓你懂,還是不讓你懂???

[ 本帖最後由 柏桐 於 2007-8-29 21:20 編輯 ]
作者: 真源湛寂    時間: 2007-8-29 21:27
原帖由 子竹青青 於 2007-8-29 20:21 發表


  他們嚇人也有其長處,不管人家是何時入了教門,進了門那天起,就能傳教。
  我一直想不明白,中國的佛學院也不少,那些大小光頭們畢業后都幹嗎去了。如果說人的學歷層次象金字塔的話,佛教是否只有塔 ...


入佛學院的光頭, 都各自有不同的目的。

有的需求解脫的道路, 有的也許想找一條生存的方法。

因此, 畢業以後, 各有各的去處。
作者: sousuo    時間: 2007-8-29 21:37
佛經應也是翻譯來的,而文言便是當時的語言,由於翻的早,到現在懂的人就少。基督教聖經也有文言的翻譯,只不過通用的是當時的白話文。難有傳播難的壞處,也有反對少的好處,你想看懂都不容易,想反都無處下嘴,不象聖經,誰都「看得懂」,所以誰也都可以就它「誇誇其談」。當然,靜下心來,佛經還是看得懂的。但靜下心來很重要,我看過金剛經的,開始也不得要領,後來慢慢一遍遍地看,就明白它在講什麼了。
作者: zgb9333    時間: 2007-8-29 22:25
標題: 回復 #74 子竹青青 的帖子
原帖由 子竹青青 於 2007-8-29 20:21 發表
他們嚇人也有其長處,不管人家是何時入了教門,進了門那天起,就能傳教。

我一直想不明白,中國的佛學院也不少,那些大小光頭們畢業后都幹嗎去了。如果說人的學歷層次象金字塔的話,佛教是否只有塔 ...


說個我知道的事吧:
一個姑娘,大學畢業,愛情受挫,忿而出家。學了多少棟棟不知道,只知第一年收入十幾個,第二年收入二十幾個。我想那些佛學院出身的正牌,應該處於更高位置,收入更多,於是。。。。我也知道他們都幹什麼去了
作者: 子竹青青    時間: 2007-8-29 22:27
標題: 回復 #81 zgb9333 的帖子
賺錢去了.


作者: 子竹青青    時間: 2007-8-29 22:29
原帖由 柏桐 於 2007-8-29 21:17 發表

以個人緣起因果到自渡無我的思想一直就沒有被認為有什麼社會義務的內容. 而是精英教育.
讓你懂,還是不讓你懂???

看了問號的答貼.

佛學本身是精英教育.

而傳教應該是普及大眾的吧......


作者: 子竹青青    時間: 2007-8-29 22:32
標題: 回復 #80 sousuo 的帖子
這樣看倒還真象精英教育了。



作者: 柏桐    時間: 2007-8-29 22:54
標題: 回復 #83 子竹青青 的帖子
佛教的傳教與JDJ有根本的不同. 在意識形態上, 佛學的傳播不一定比JDJ差. 但在社會形式上, 比JDJ差很多. 你再看看華人JDT, 還是脫不了這些傳統精英意識.
作者: chico    時間: 2007-8-29 22:55
佛經還是要讀。接觸的第一本佛經是金剛經,我開始也看得一頭霧水。覺得晦澀難懂。我有個毛病,越看不明白的東西,越想搞懂。網上查找金剛經的註釋。有的文言文的註釋,比金剛經還難懂。就找白話文的解釋。鼓搗了半年多,列印的文字應該有幾百頁。才找到大門。當時覺得自己「明白」了。

後來看到黃念祖,金剛經到無量壽經的文章。開始讀凈土的經文。看黃念祖老居士的註解,和凈空法師講記。慢慢地入了門。幾年下來還真得到了利益。知道應該如何做人。學佛就是那麼簡單倆字,做人。就是日常的穿衣、吃飯、接人待物。

儒釋道千經萬論,就講了一個字「孝」。不知道孝,不能行孝的人,永遠不會成為一個完整的人。不完整的人像成菩薩,成佛,是白日做夢。
作者: 子竹青青    時間: 2007-8-29 22:58
標題: 回復 #85 柏桐 的帖子
謝謝不痛

意識形態領域的,還沒有任何思考.

只是感覺在傳播形式上,佛教的人才隊伍建設有斷代.
作者: 子竹青青    時間: 2007-8-29 23:04
標題: 回復 #86 chico 的帖子
  謝謝chico。
  作為個體,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探究佛教是什麼並非很難。而很多人,是沒有這個條件的。
  基督教能在周末集中一大批人一起唱歌,一起……*…R…%…,在某種程度上講,正是它不需要什麼探究,你信便行了。
  而佛教,那個孝字,那個吃穿住行,要如何講得通徹明了與直入人心呢?這還真是個大學問。
  
作者: 柏桐    時間: 2007-8-29 23:09
標題: 回復 #87 子竹青青 的帖子

很多人可能不完全了解西方JDJ是如何"傳教"的. 應該不是"人才(精英)隊伍的建設".
作者: chico    時間: 2007-8-29 23:10
標題: 回復 #88 子竹青青 的帖子
我說話不客氣,那些人中的好些人同到廟裡燒香的人差不多。熱鬧不一定有「法」香火盛不一定有「道」。

現在佛門缺的人才是把佛理用大白話講出來,並且能講到人家心裡去。
身為佛門弟子,真慚愧
作者: 子竹青青    時間: 2007-8-29 23:14
標題: 回復 #90 chico 的帖子
若有機會和智慧
俺便舍了當下,講相對正確的大白話去.

也算是發了一個願.
並非衝動.
作者: Servant    時間: 2007-8-29 23:15
原帖由 柏桐 於 2007-8-29 23:09 發表

很多人可能不完全了解西方JDJ是如何"傳教"的. 應該不是"人才(精英)隊伍的建設".


兄弟說的對。基督教的傳教士,可能都是我們看著不起眼的人,甚至是我們看不起的人。。。

有位朋友說,在加州某校園中,有一位癱瘓的美國人,每天坐在輪椅上,給中國人發聖經,給中國人耐心的講解聖經。。。
作者: 子竹青青    時間: 2007-8-29 23:15
標題: 回復 #89 柏桐 的帖子
啊噢

俺現在就在佛教這圈子外折騰,

看真和尚假和尚都來氣


作者: 子竹青青    時間: 2007-8-29 23:19
標題: 回復 #90 chico 的帖子
原帖由 他花 於 2007-8-29 23:08 發表


沒有慈悲心,哪裡來的究竟。
看一萬本書不如行一步,佛法不是拿來知道的,是用來修的,那只是一把鑰匙,能打開什麼樣的鎖,因人而異,並不需要去證明這是一把金鑰匙。


從真源大師那邊轉來的.
有點感觸.
作者: 柏桐    時間: 2007-8-29 23:19
標題: 回復 #92 Servant 的帖子
我也認同你的觀點.
作者: Servant    時間: 2007-8-29 23:20
標題: 回復 #91 子竹青青 的帖子
如果有人說你翻錯了,說錯了呢。。。
如某些人所說,幾個佛經上的字可以寫一本書,也就是說,無論你說什麽,按照那本書來評論,你都可能是錯的。。。。
記得我沒有信主的時候,我挑戰我手下的基督徒,我說,我可以去教會講一個題目,叫做「試證上帝的存在」(這裡的上帝,是主宰的意思,不一定是基督教的上帝),信主后,覺得自己真的太驕傲了。。。
當然,你要做的,是另外一回事。。。
作者: 真源湛寂    時間: 2007-8-29 23:21
原帖由 子竹青青 於 2007-8-29 23:14 發表
若有機會和智慧
俺便舍了當下,講相對正確的大白話去.

也算是發了一個願.
並非衝動.



呵呵, 就你這點毅力和恆心, 也敢發這個願? -- 不是在下小看你。

不要生氣喲
作者: 子竹青青    時間: 2007-8-29 23:21
標題: 回復 #92 Servant 的帖子
後半句不能證明前半句

一,這樣的人不會不起眼
二,這樣的人不會被人看不起


作者: Servant    時間: 2007-8-29 23:21
原帖由 柏桐 於 2007-8-29 23:19 發表
我也認同你的觀點.



作者: 子竹青青    時間: 2007-8-29 23:22
標題: 回復 #97 真源湛寂 的帖子
謝謝你的小看

這也是動力之一.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