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無償捐助不是做交易 資助貧困學生別太功利了
[列印本頁]
作者:
新鮮人
時間:
2007-8-26 02:38
標題:
無償捐助不是做交易 資助貧困學生別太功利了
http://edu.sina.com.cn/l/2007-08-24/0939138895.shtml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4日 09:39 北京晚報
文/姚麗穎
去年8月,襄樊市總工會與該市女企業家協會聯合開展「金秋助學」活動,19位女企業家與22名貧困大學生結成幫扶對子,承諾4年內每人每年資助1000元至3000元不等。但三分之二的受助學生未能按要求給資助者寫信彙報學習情況。今夏,由於部分女企業家「不願再資助無情貧困生」,主辦方宣布:5名貧困大學生被取消繼續受助的資格。(楚天都市報8月22日)
大學生不知道感恩固然令人失望,但是企業家因此拒絕資助也太過功利。無償捐助不是做交易,還要計算每筆的投入產出比。資助貧困大學生,僅僅因為他們需要幫助。至於他們能否成材、是否感恩,不應作為捐助的條件。況且,這些企業家還有承諾在先,單方面毀約勢必給學生的學習生活帶來影響。如果想以此作為對學生的懲罰的話,我想說,這些企業家可能買賣做得精,對慈善的理解實在很膚淺。
遺憾的是,主辦方也認同企業家的決定,宣布5名大學生被取消受助資格。也許對主辦方來說,這不過是不太圓滿的一單業務,但取消捐助對貧困學生意味著完全不同的生活狀態。總工會和女企業家協會如果不能承擔接下來的資助,也應當給貧困學生提供勤工儉學的途徑,才算把好事做到底。
還有,憑什麼說學生不懂感恩呢?從文章中,似乎主要是受助學生沒有寫信彙報情況。彙報情況這種事,別說孩子,我等成年人也常頭痛,還要帶著感恩的心,太為難學生了吧。一個城市選定區區22名受助者,按照目前捐助活動的正常規律,都應該是比較出色的學生。大多數人不願寫信,還被認為「無情」、「不感恩」,我想學生與企業家之間存在不小的溝通障礙。
作者:
華夏之聲
時間:
2007-8-26 09:12
你幫了別人,別人『感謝』是應該的。沒有『感謝』,只能說明有些人還沒有掌握好社會禮節。
『感謝』就是『感謝』。把『感謝』弄成『感恩』,感到太誇張了。『恩』是什麼樣人施捨的,是上帝,是大『恩』人對無限苦難的拯救。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