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今天,抗戰精神怎能忘? [列印本頁]

作者: 藍藍的天    時間: 2007-7-7 23:29
標題: 今天,抗戰精神怎能忘?
  70年前的7月7日,日本侵略軍悍然發動了「盧溝橋事變」,全面赤裸地展開了侵華步伐,中國軍民同仇敵愾、全面抗擊侵略者的大幕同時拉開……

    時光斗轉,今天的人們回首那段屈辱、悲愴、壯烈的歲月,會產生怎樣的感受?我們是否真的理解領會、繼承發揚了抗戰的核心精髓?

    在此,我們不妨讀讀1940年為送日本孤兒,聶榮臻將軍寫給日軍官兵的信——「中日兩國人民本無仇怨;侵略中國亦非日本士兵及人民之志願,亦不過為日閥脅從耳;我八路軍必當為中華民族之生存與人類之永久和平而奮鬥到底,必當與野蠻橫暴之日閥血戰到底;此實中日兩大民族空前之浩劫,日閥之萬惡之罪行也。」

    事實上,千千萬萬抗戰先烈以大無畏的獻身精神發出最強勁的吼聲,以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果敢勇氣拋頭顱灑熱血,根本動力源自對民族危亡義不容辭的責任感,憑藉的是對爭取民族解放、人民自由的執著信念,更是出於對民族自強、國家屹立的終極渴望。即使是在抗戰最殘酷的時期,中國軍民也未遷怒於日本人民,收養日本遺孤,善待日軍俘虜,這是何等的人道與胸襟?更印證了中華民族獨立自強之正義坦蕩!

    70年過去了,國際、國內形勢發生根本變化。雖然仍有侵略、霸權,但刀槍硝煙比70年前大為減少,技術與貿易競爭越發白熱化;現實侵略企圖被國際社會所不齒,文化與意識形態「侵襲」漸漸浮出水面。70年前侵略與被侵略的日中兩國,如今都是國際大家庭的一員,都在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當然兩國也存在一些不和諧。一方面,存在少數人對歷史的無知與背叛,尤其是日本右翼抵賴侵略歷史激起中國民眾的憤怒;另一方面,社會轉型,某些人承受壓力、精神困惑,藉機宣洩。對於前一種言行,我們必須給予高度警惕,決不能任由其污衊背叛;對於后一種情況,則應理性正視,善加引導,客觀對待。歷史是一面鏡子,映射前人的功過成敗,無論某些人怎樣毀譽,都無法歪曲篡改!

    在社會深刻變化的過程中,抗戰最寶貴的精髓信念——自強奮進、團結民主、逆境求勝、和平博愛,對今天的人們同樣具有巨大感召與秉承意義。事實上,如果把物質看作生存的基礎,信念則是人類的靈魂。如果一個人失去靈魂,無異於行屍走肉;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缺少信念,不僅會喪失凝聚力,還會迷失前進的方向。

    更重要的是,愛國主義從來不是誇誇空談。無論在任何時代,實力才是「硬道理」。中國仍是發展中國家,社會進步、科技探索、制度改革、民生改善還面臨一系列的問題與挑戰。將滿腔熱情化作牢固的發展信念,將對現實的不滿足化作奮進努力的源動力,讓有限的人力、物力發揮無限的社會價值,真正從自身、從點滴做起,為國家與民族的興旺繁榮添磚加瓦,才是愛國情懷的最正確揮灑,才是抗戰精神在當代的最應有體現。
作者: lchi2000    時間: 2007-7-8 07:44
標題: 從自身、從點滴做起
"真正從自身、從點滴做起,為國家與民族的興旺繁榮添磚加瓦,才是愛國情懷的最正確揮灑"
作者: 胡祈隨想    時間: 2007-7-8 08:48
標題: 要發展保家衛國的抗戰為侵略競爭的精神才是華夏和華人的出路吧?

作者: Hanxin    時間: 2007-7-8 09:57
原帖由 藍藍的天 於 2007-7-7 23:29 發表
  70年前的7月7日,日本侵略軍悍然發動了「盧溝橋事變」,全面赤裸地展開了侵華步伐,中國軍民同仇敵愾、全面抗擊侵略者的大幕同時拉開……

    在社會深刻變化的過程中,抗戰最寶貴的精髓信念——自強奮進、團結民主、逆境求勝、和平博愛,對今天的人們同樣具有巨大感召與秉承意義。事實上,如果把物質看作生存的基礎,信念則是人類的靈魂。如果一個人失去靈魂,無異於行屍走肉;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缺少信念,不僅會喪失凝聚力,還會迷失前進的方向。

作者: redchildren    時間: 2007-7-8 19:07
你是誰呀?你姓啥?忘了吧!自己姓啥名啥都忘了,還扯抗日精神呢!留點精子屌日本也優吧
作者: Kuku_Minghan    時間: 2007-7-9 19:39
事宜時宜,如今的天下,抗戰精神想長存也難
作者: dullbird    時間: 2007-7-9 21:43
警告redchildren !若再人身攻擊,將嚴肅處理。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