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中國,誰來拯救'神'
[列印本頁]
作者:
redchildren
時間:
2007-5-30 14:18
標題:
中國,誰來拯救'神'
長城可能再次無緣世界「新七大奇迹」稱號的「危機信號」傳出,中國長城協會迫不得已在八達嶺段展開拉票活動,鼓勵民眾踴躍投票。按理說,對於這種世界級的「海選」,中國應當具有絕對優勢——14億人,即便所有老人與小孩都不投票,也能頂上全歐洲的票數;更何況,長城還是國人心目中無可替代的民族象徵哩。
可長城卻出現了「缺票」的尷尬!對此,長城協會將其歸咎於「宣傳力度不夠」。這應該算是一個理由吧。但與其歸因於外在的技術操作流程,還不如透視一下中國人面對長城時那種「愛在口邊,毀在手上」的態度。
從建築學的角度看,萬里長城確實應該在世界奇迹的名號中佔得一席之位。也正因為它的雄壯,千百年來,中國人無不以此為榮;到了近代,人們更將其視為民族精神的象徵。
但另一方面,長城這尊「神」卻又無情地遭到迫害。
天災是無可避免的,風雨的洗禮早已將它剝離得「體無完膚」,有些地方的城牆也早已消失。長城,在失去歷史所賦予的「抵禦外族」的功用后,再也得不到當局者的重視。
長城終究變成了一座「空城」,再後來,就被國人以旅遊的名義大肆糟蹋。正所謂「不到長城非好漢」,但到了長城后卻是「每個好漢損一磚」;又「望長城上下,四處塗鴉」;這還算是最初級的破壞,須知,中國人向來喜歡就地取材,於是當地餐飲業非常發達,有打油詩為證:「擺個燒烤攤,取下長城磚;若有黃金地,敢燒山海關」。
用「三分天災,七分人禍」來形容國人長城的破壞狀況,似乎不為過。這就是國人對長城的「尊重」——一邊唱著國歌大喊長城精神,一邊卻又毫無顧忌地糟蹋。所謂保護長城的呼籲,只有當遊客們偶然驚醒的時候才會想起。
這就是國人對待長城的態度:「知」與「行」脫節,文化保護與功利主義并行,而且後者的力量遠遠高於前者。這就好比一個孩子對他的母親說:「媽,我愛你,我很想孝順你。」可另一面卻又不斷地給母親「顏色」。
由此,我們就不難明白長城為什麼有「缺票」的尷尬?在許多人看來,投票只是一種形式,對長城的尊敬那應該是埋在心裡頭的;更何況,中國人那麼多,絕對不會因為少了自己的一票就不能闖進前七名,於是,大力發揚中華民族「禮讓」的精神——這票自有別人會投。
中國長城學會副會長董耀會的一句話讓人聽了頗覺得諷刺。他說,國外其他候選景點的宣傳力度都很大,例如西班牙在街頭設立了觸摸投票系統,但中國在這方面做得有些欠缺,目前簡訊投票只有一萬票左右,而且長城的票很多都是外國人投的。
我們能以此判定外國人比中國人更愛長城么?當然不能。誰要敢說中國人不愛長城,恐怕會被14億人的口水湮滅——可,尷尬與諷刺就在眼前
作者:
lywwei
時間:
2007-5-31 15:12
作者:
xinjinni127
時間:
2007-6-1 00:38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