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影響力超越美國 美開始壓縮日本的戰略能力 [列印本頁]

作者: 大西洋人    時間: 2007-5-11 17:18
標題: 影響力超越美國 美開始壓縮日本的戰略能力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已經從中東五國之旅歸來。
  表面上,安倍專註於能源安全,但其訪問所包含的意義遠不止這點。安倍在這個對國家及世界安全極其重要的地區提高日本的外交姿態。他的談話中的暗示,日本尋求更高的外交姿態,以及準備在該地區喧囂的政治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中東國家為日本提供了大約90%的進口原油——而且安倍訪問的那些國家佔全部的70%——和東道主搞好關係的必要性昭然若揭。但安倍在出發前的言論中為此行鋪下了更廣泛的戰略基礎,他在最後一站開羅重申了這些觀點。他解釋了中東的和平與穩定是世界的和平與繁榮的關鍵。他希望為這種穩定作貢獻,「我的國家將更積极參与這個地區,為日本和中東建設多層面關係以及新時代。」
  波斯灣國家儘管如今富裕,但它們知道它們的未來取決於發展,這樣當石油減少時它們才有經濟選項。日本有技術,可以在鋪墊發展基礎的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這些國家太富裕了,不能接受東京用於拓展關係的傳統工具官方發展援助(ODA)。這樣,安倍帶上大約一百八十名企業執行官,包括日本經濟團體聯合會(Nippon Keidanren)主席御手洗富士夫(Fujio Mitarai)、三菱東京總裁三木繁光(Shigemitsu Miki)等等顯赫人物。他們的出席顯示日本對發展新型關係的嚴肅性。
  關鍵在於建立長期的關係。為了實現這個目的,安倍和卡達的阿勒薩尼(Hamad bin Khalifa al-Thani)宣布,同意發動非官方談判,開始討論雙邊投資協議,並開始籌劃日本和海灣合作委員會成員之間的自由貿易協議。他們還同意他們的國家將設定聯合經濟部長委員會來加強雙邊經濟關係。該委員會將每年會晤,討論改善投資和商業環境以及其他核心關切的措施,並推動確保穩定能源供應的雙邊合作。
  在第一站,安倍提出讓他的沙烏地阿拉伯東道主免費使用沖繩的石油儲備基地來儲存石油。這個提議給沙烏地阿拉伯一個機會,減少運石油到亞洲和美國西海岸的成本。如果兩國達成協議,日本將可以在緊急情況下優先購買儲備的石油。此舉不但可以保障日本在緊急情況下的需要,而且這些石油屬於沙烏地阿拉伯;襲擊這些設施將被認為是對該國的襲擊,並可能改變潛在敵手的考量。
  同時,日本國際合作銀行已經同意給阿布扎比的國營石油公司提供十億美元的貸款,條件是同意保證給日本的原油。這是日本國際合作銀行最大的一筆貸款之一,而且首次獲得一個因為富裕和不願向外國人公開帳目而迴避這樣的協議的接收國的同意。傳統上,日本政府依靠雙邊協議保障能源供應。這屆政府如同其前任一樣明白這樣的戰略跟不上它的國際野心。日本必須關注大局面並進行戰略性的思考。

這意味著構建一個和平與穩定的環境。這種想法成為往伊拉克派遣自衛隊進行衝突后重建的基礎。安倍訪問了空軍自衛隊人員駐紮的科威特薩勒姆空軍基地,這是首相首次訪問跟伊拉克支援任務相關的自衛隊單位。
  東京早就認為它可以在糾紛中充當一個有效的中間人:它並沒有美國的包袱,它可以用它的財富和專業知識推動作為持久和平基礎的經濟發展。令人注意的是,沒有提到作為日本最近外交政策支柱的價值觀和民主。讓日本的「值基礎外交」和更不加掩飾的戰略利益相協調,是東京採取更高的國際姿態的另一個挑戰。
  日本和中東石油國家保持戰略互動是美國相當忌諱的,不亞於中國的介入。從美國嚴重打擊日本在伊朗的石油利益就能夠可以感悟到,狼多肉少的時候美國難以忍受日本再一次介入中東。日本打中東牌無非和購買歐洲戰機一樣,希望能夠獲得F-22。美國在這個時候撤出F-22無非進一步打壓日本戰略空間的開始。
  最可惜的是F-22,號稱「永遠也打不下的戰機」,卻「出師示捷身先死「!聰明的中國專家僅憑几張美國公布的照片,利用中國首創的二維圖片轉換為三維視圖創先演算法,自然而然地順利算出了F-22精確的三維模型數據,然後再利用模型在中國西部的大型現代化風洞中吹風,獲取了F-22的風洞數據和飛行性能機密,所以F-22雖然是隱身戰機,但罩門已被我中國專家點破,何來隱身之術,在中國新式雷達面前,標準的活靶子。。。。。。
作者: farm    時間: 2007-5-13 10:36

作者: MH360    時間: 2007-5-14 21:45
日本註定還要在美國的陰影下
作者: xinjinni127    時間: 2007-5-19 18:00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