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為何空軍至今還在生產、裝備殲-8II系列飛機? [列印本頁]

作者: 白頭翁    時間: 2007-4-25 09:24
標題: 為何空軍至今還在生產、裝備殲-8II系列飛機?
作者:渝南子發表日期:2007-04-23 新浪論壇 > 空軍論壇

                             為何空軍至今還在生產、裝備殲-8II系列飛機?

天龍寫於2007年4月21日

今年初傳來消息,截止2006年底,成都飛機公司已全面停止殲-7系列各型飛機的生產;而與此同時,沈飛的殲-8II系列各型飛機還在熱火朝天地生產。為何停止了機動性能更好的殲-7E、G系列的生產,卻依然保持殲-8II系列各型飛機的生產?從近期解密的資料中,我們可以分析出其中的原因:

從未來空戰發展趨勢看,自海灣戰爭、波黑戰爭以來,空中戰爭的形式已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機動性能世界第一的米格-29戰機,常常在尚未見到敵機就中了中距導彈而拆戟沉沙!現代技術的發展使傳統空戰中佔主導地位的空中格鬥空戰退居次要地位,傳統空戰中不太重要的超視距空戰,卻上升至占空戰主導和支配的地位。

作戰形勢的最新發展和變化,迫使中國空軍開始檢討其奉行了近五十年的重格鬥空戰、輕超視距空戰的作戰、訓練指導思想。並開始按新時期空戰形式的最新發展,配置自己的武器庫。

90年代,中國空軍開始引進蘇-27、蘇-30戰鬥機,但令人吃驚的是,中國空軍在引進昂貴的蘇式飛機時,竟然未給其配置發射后不管的超視距導彈。據空軍試飛團前副團長、殲-10首席試飛員之一的李存寶大校說:「蘇-27沒有主動雷達制導的導彈,半主動的R-27很難使用」。由於此差距,「在內部的對抗演習中,殲-10曾取得對蘇-27的絕對優勢」(見兵工科技2007年增刊第56P)

當中國空軍從海灣戰爭、波黑戰爭認識到這一重大失誤時,為時已晚,數十億美元引進的傳統空戰模式飛機,要改裝成現代空戰模式飛機,其代價自然不菲。於是,空軍只好先在國產廉價飛機尋找改裝對象——其目光自然投向了具體超視距作戰潛力的殲-8II系列作戰飛機。

一是殲-8II有碩大的機頭,可以安裝大直徑天線的雷達,據兵工科技2007年增刊介紹,殲-10的前機頭直徑達到710毫米,與美國F-15這樣的重型戰鬥機的730毫米直徑的機頭相差不遠,這樣的設計為殲-10提供了一個非常有利的條件,即在重量和F-16差不多的情況下,可以安裝一台像F/A-18那樣強大的雷達。高性能的雷達讓殲-10獲得非常好的空中探測能力、上視和下視能力,其性能與F-16後期型號相媲美;憑藉這種雷達,殲-10可以與任何重型戰鬥機進行超視距空戰。而殲-8II的機頭直徑更是高達800毫米,完全可以安裝比殲-10更為強大的雷達(據說殲-10與殲-8新型安裝的是同一型號的雷達)。

二是殲-8II飛機是三角形機翼,具有超音速、超視距作戰的基本條件。兵工科技2007年增刊介紹,殲-10選用的機翼為小展弦比,大面積三角翼(與殲-7、殲-8的機翼類似)。三角翼的優勢很突出,而小展弦比三角翼則更有優點:由於小展弦比的三角翼的翼根弦長很大,在機翼絕對厚度較大時卻可以保持較小的相對厚度,對於減小超音速時的阻力非常有利(但小展弦比機翼也有其缺點,誘導阻力大、特別在亞音速區更明顯,不利於巡航、大迎角持續機動和起降,殲-10採用鴨式布局加以改善)殲-8II的氣動布局非常適合現代超視距作戰。

三是殲-8II飛機這是一款成熟、廉價的作戰平台。殲-8II是我國自行研製的作戰平台,其價格不過數千萬元人民幣,遠遠低於蘇-27、蘇-30和殲-10的數千萬美元。

由於上述原因,中國空軍在90年代中後期開始對殲-8II系列飛機的重大改進,突出其超視距作戰為主的能力,裝備了與殲-10相同的機載雷達、配備了中國自主研製的中距攔射空對空導彈。而此彈還裝備了其後生產的殲-10戰機。據航空知識2007年第2期34P《殲-10試飛大暴光》透露:「2003年9月,殲-10飛機最後一個重大項目的試行——空中導彈靶機試試飛開始。試飛行員徐勇凌將進行殲-10飛機的首次空空導彈實彈發射試驗。該導彈曾廣泛應用在國產殲-8等系列戰機上,是我國自行研製的一種性能優良的中距攔射空對空導彈」。

由此可知,在殲-10列裝前,中國空軍唯一具有超視距發射不管能力的作戰飛機,竟然只有殲-8II系列。中國空軍先前對超視距空戰的忽視,與後來對超視距空戰的渴求,從殲-8II系列飛機的不斷改進、裝備可見一斑。

據空軍試飛團前副團長、殲-10首席試飛員之一的李存寶大校介紹:「殲-10目前的雷達性能跟F-16C差不多,武器方面我們的中距彈也不錯,應該說雙方的超視距空戰能力差不多(56P)」,由於殲-10的雷達和中距彈,也是殲-8II改的標準配置,也就是說,殲-8II改也具備與F-16C、F-15各型機進行超視距空戰的能力。成熟、廉價的作戰平台,應適現代最新空戰模式的配置,才是殲-7系列全面停產,而殲8II系列仍在加快生產的根本原因(作者:天龍,轉貼請註明)。
作者: 關愛    時間: 2007-4-25 13:50

作者: wssandy    時間: 2007-4-25 15:07

作者: 朝暉    時間: 2007-4-25 16:24

作者: k-maro    時間: 2007-4-25 17:33
標題:
沒超視距買Su-27幹啥嘛,哎。。。。。
作者: hjm00600    時間: 2007-4-26 07:54
vicyory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