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面對槍械文化 美國政客腳軟
[列印本頁]
作者:
dayuku
時間:
2007-4-18 11:49
標題:
面對槍械文化 美國政客腳軟
美國發生歷來死傷最慘重的校園槍擊案,但未能喚起政客及民間足夠的禁槍意志。
今次連兇徒在內共有三十三人喪生的槍擊案,發生在有一百三十五年歷史、生活以寧靜甚至「沉悶」見稱的弗吉尼亞理工大學 ,疑兇初傳是華人,最後確定是該校一名南韓 學生。初步估計槍手清晨到宿舍擊斃兩名學生後,事隔兩小時,再在上課時間到教學樓展開屠殺。校方和警方初時錯誤判斷宿舍殺人事件只屬個人恩怨,即使兇手在逃,也沒有及早通知全校戒備,未能防範兩小時後的屠殺事件,因而受到責難。
更應受責難的,是美國的槍械文化管制寬鬆,在不少地方,普通人都可以輕易在超級市場買到槍械彈藥。發生了今次事件後,總統布希 致悼,參眾兩院開會時集體默哀,但是行政和立法機關都沒有積極推動禁槍文化。
軍火商及槍會影響力大
美國校園槍擊案近年接二連三,但是當局在收緊槍械管制方面建樹不多,只是立例確保校園屬於無槍地帶,但校園槍擊仍時有發生。今次槍擊事件後,美國傳媒訪問了民主共和黨兩黨打算角逐總統的熱門政客,大家都深表同情哀悼,但無一人提及要加強槍械管制,當中只有共和參議員麥凱恩有觸及槍械議題,他的態度是﹕擁有槍械是憲法賦予的人權,唯一要注意的是不讓槍械落入「壞人」之手。
問題是以美國現時的寬鬆制度,槍械根本非常容易落入壞人手中。而且誰是好人壞人,賣槍者如何定奪﹖以往校園槍擊案中的兇手,不少都沒有案底,甚至有未成年的黃毛小子。
部分政客對禁槍噤若寒蟬,原因是美國武器製造商和槍會組織,擁有龐大的經濟和政治影響力。當年戈爾 角逐總統不敵布希,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倡議收緊槍械管制,成為槍會組織發功「打靶」的對象。除非民意有壓到性的轉向,今年有意角逐總統的政客都不會輕易重蹈戈爾的覆轍。
澳洲 收緊管制槍械奏效
英國 槍械管制森嚴,沒有發生過類似的校園流血事件。澳洲十年前發生過男子槍殺三十五名遊客後,大力收緊槍械管制,至今沒有發生過類似的屠殺,總理霍華德 昨日更公開批評美國的槍械文化影響敗壞。
但是,部分美國人反而認為應該放寬管制。其中一個槍會組織「美國槍主」,更表示問題出在校園禁槍,如果校園內有人持槍自?,兇徒就不會放肆和得逞。這種邏輯,把美國推回到人人以槍傍身的牛仔時代,也忽略了這種「武器競賽」會促使更多人以槍解決恩怨的後果。
美國憲法對槍械擁有權的條文,可以有不同的法理解讀,但是,主流政客未能擺脫軍火商和槍會組織的龐大勢力,對槍械文化的挑戰也就顯得軟弱無力,今次慘劇發生,相信禁槍之說,又會在擾攘一番後無疾而終。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