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網頁成為病毒傳播主要途徑
[列印本頁]
作者:
kent
時間:
2007-3-29 07:46
標題:
網頁成為病毒傳播主要途徑
日前,某反病毒論壇開展了一項「您是在進行哪種上網活動時中的病毒」的調查,經過該論壇用戶投票,80%以上的用戶因為瀏覽網頁而感染病毒,這表明帶有惡意代碼的網頁已經成為病毒傳播的最主要途徑。
此次關於列出了六大病毒來源,分別是:1、上不良網站、瀏覽不明網頁時;2、收到不明郵件,不小心點擊了附件;3、網上下載軟體時感染的病毒;4、上正規網站瀏覽信息,未進行其它任何操作莫名中毒;5、QQ上收到好友發送的不明鏈接或不明文件,點擊后中毒;6、使用搜索引擎搜索查看信息時感染病毒。
投票結果顯示,近一半以上的用戶是在使用搜索引擎搜索查看信息時感染病毒,同時上正規網站瀏覽信息未進行其它任何操作而莫名染毒的也佔到了近三成的比例。
反病毒專家何公道介紹說:「正常瀏覽網頁也能感染病毒,這並不是危言聳聽。利用在網頁上種植木馬、後門等病毒,盜取用戶遊戲賬號及銀行密碼、偷窺用戶隱私,已經成為黑客們慣用的手法。同時黑客利用這種手段的攻擊範圍之廣也是前所未有的,金融類網站、銀行網站、門戶網站、熱門社區網站幾乎無一倖免,全都成為黑客們躍躍欲試的目標。由於這類網站每天的瀏覽量非常大,如果不幸被黑客攻破種植上木馬等病毒,所造成的影響無論是從範圍上,還是從破壞性上都是巨大的。」
經濟利益成為主要誘因。據專家分析,在所有被掛馬的網站中,這些由於安全漏洞而被惡意掛馬的網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更多的則是那些為了經濟利益而有意掛馬的個人網站。他們幫助病毒製造者將病毒掛在他們的網頁上進行傳播,並由此獲得相應的經濟效益。這些有意和無意掛馬的網站,都成了病毒傳播的主要途徑。
與此同時,面對逐漸產業化的病毒製造鏈條,病毒無論是從數量上還是從規模和技術上,對傳統殺毒軟體來說都是不小的衝擊。傳統殺毒軟體受升級次數和病毒樣本收集的限制,在搜集病毒樣本上存在一個時間差,因此,如何「先發制毒」,從源頭上截斷病毒的入侵途徑,成為保護用戶上網安全的關鍵,也成為殺毒軟體廠商亟需解決的問題。
據了解,目前在國內的殺毒市場上,只江民等少數殺毒軟體具備「先發制毒」主動防禦的功能。面對日益嚴峻的安全形勢,反病毒專家建議廣大用戶,要提高網路安全意識,不要隨意點擊陌生網站鏈接,及時安裝系統安全補丁,選擇具有系統監測主動防禦及網頁濾毒技術的殺毒軟體,堵住毒源,確保上網瀏覽網頁安全。
作者:
hjm00600
時間:
2007-3-29 08:55
thanks
作者:
cg0515
時間:
2007-3-29 09:27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