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美國要攻打伊朗的蛛絲馬跡(原創)
[列印本頁]
作者:
新鮮人
時間:
2007-1-19 01:31
標題:
美國要攻打伊朗的蛛絲馬跡(原創)
靈靈兔子
http://blog.phoenixtv.com/user3/88318/archives/2007/613488.html
《傳美國4月前將攻打伊朗,阿拉伯數國布署愛國者》中新網1月15日電 中東媒體稱,有消息透露,美國有可能會在2007年4月之前進攻伊朗,美軍將在海上發動攻襲,並在波斯灣所有阿拉伯國家布防愛國者導彈。
科威特《阿拉伯時報》報道說,美國最近發布的聲明顯示,布希政府宣布的伊拉克新策略並不包括與敘利亞或伊朗協商的計劃。消息指出,布希最近與副總統切尼、國防部長蓋茨、國務卿賴斯及其它助手在白宮開會,討論攻打伊朗的具體細節。
消息透露,美國副總統切尼強調指出,伊朗所造成的威脅並不局限於沙烏地阿拉伯地區,而是對整個中東地區。他說:「伊朗並不是在玩政治,伊朗的領導人在用伊朗的宗教影響來支持這個國家想擴張的野心。」
(來源:中國三峽傳媒網)
那麼美國是否要攻打伊朗,是否又開始新的自冕的「和平」保衛戰,這其中已經有了蛛絲馬跡。
一,從歷史上說起
追溯到當年薩達姆進攻伊朗的時候,那時候老薩還是美國的紅人。那麼他進攻伊朗不僅為了自己的利益,同樣也得到美國的默認。要不然美國怎麼會無端端呆坐著,靜觀老薩吃肉。雖然此時老薩已經顯示出獨裁的趨勢,但畢竟還可以為美國效力。
而在老薩被捕后,伊朗公開就兩伊戰爭的罪名起訴老薩。這無疑也是暗示當年美國的縱容與默認帶來的歷史問題。這也令宿敵老美臉上蒙羞。
二,分析,美國在伊拉克的處境
現在,美國在伊拉克已經處於膠著狀態,即使幫助伊拉克建立了政府,這個政府也是泥菩薩自身難保,更談不上為美國效力。那麼沒有了可以效力的傀儡,美國如果要報復伊朗的話也只能御駕親征。
三,盟友布萊爾的馬上離任帶來緊促感
況且,和布希的鐵血盟友布萊爾曾表示,2007年4月份是他擔任英國首相的最後一個月。那麼如果失去布萊爾的支持,雖然在實力上對美國不會有什麼影響。但是就不能給聯合國一個更好的開戰借口了。一個好漢還要三個幫呢,更何況自詡好漢的美國呢。
四,軍事上的準備
美國「斯坦尼斯」號核動力航母1月16日啟程奔赴波斯灣,與「艾森豪威爾」號核動力航母會合。而兩艘英國皇家海軍獵雷艦已抵達波斯灣以增援先期抵達的英軍護衛艦。美國新任防長羅伯特·蓋茨就此表態說,美軍向波斯灣增兵是為向伊朗表明,美軍沒有因為伊拉克而陷入困境,而且會長時間駐紮波斯灣。(引自:鳳凰網)
美國自從2006年11月發布新《國家太空政策》,就已經利用本國太空技術的優勢,為自己的太空軍事化開綠燈,為在太空部署武器鋪平道路,把太空納入美國「投放武器的最後一個合法邊疆」,奪取未來軍事競爭的制高點,使美國在未來與其他國家的軍事競爭中佔據戰略主動。其實這種措施已經間接打破世界核武相制約的平衡關係。無疑其以後的軍事態度將更為強硬。
而此時拿伊朗開刀,也是對其軍事的首肯。
五,轉移視線
對伊朗開戰,不僅炫耀自己軍事的力量,也同時又將世人的目光從伊拉克遷移到伊朗。雖然目前布希已經承認當初進攻伊拉克的軍事動機可能出現錯誤,但這不足以讓人們忽視伊拉克現狀的置疑。
六,開始設置導火索
美國1月11日在伊拉克北部拘捕五名伊朗人,稱其與伊朗革命衛隊有關,並向伊拉克武裝分子提供武器;伊朗外交部發言人侯賽尼14日說,被捕的5名伊朗人不是革命衛隊成員,而是外交官。美國應立即釋放被捕人員並賠償損失。伊朗外交部發言人侯賽尼1月14日說,被捕的5名伊朗人不是革命衛隊成員,而是外交官。美國應立即釋放被捕人員並賠償損失。(引自:文匯報)
正如美國對待伊拉克的問題一樣,欲蓋彌彰,何患無辭。
總之,希望美國的這些蛛絲馬跡只是巧合吧。至少也為伊朗的貧民祈禱吧!
作者:
關愛
時間:
2007-1-19 10:47
美國將成為眾矢之地。
作者:
白頭翁
時間:
2007-1-19 12:03
美國早就計劃對伊朗動武,是小布希一上台就宣布要消滅的「邪惡國家」之一;最近美國又在造勢要進攻伊朗。
打伊朗是美國的既定目標,但是美國在伊拉克陷入泥潭失利,還遠未脫身,馬上又開闢伊朗戰場似乎有悖常理;美國畢竟也不是萬能的超人,「顧此失彼」再陷一支腳在伊朗?
作者:
白頭翁
時間:
2007-1-19 12:17
如果樓主就是作者「靈靈兔子」,支持原創!
作者:
xwsxws
時間:
2007-1-22 08:43
打起來才好啊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