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特殊利益集團動了誰的乳酪 [列印本頁]

作者: DDT001    時間: 2006-12-20 01:51
標題: 特殊利益集團動了誰的乳酪
  據6月26日《第一財經日報》披露,某市一位一天只抄四次電錶的電廠抄表工年薪達10萬元。此聞一出,輿論嘩然。雖具體薪酬數字受到質疑,但壟斷行業從業者的超高收入一時成非議焦點。電力、電信、能源等壟斷行業也成為眾矢之的。於是,紛至沓來的質疑和譴責促成了在多個省市電力系統內掀起的一場儼然轟轟烈烈的「降薪風暴」。

  但這場遲到的「降薪風暴」只不過是「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之舉。《中國青年報》就披露,2005年寧夏電力系統1.4萬餘名職工繳交住房公積金工資基數就超過了當地社會平均工資的3倍。住房公積金等企業福利變相成為職工高收入外的又一「壟斷福利」,從而損害社會公共福利。若要追尋「壟斷福利」背後的「高薪」根源,我們自然就會把目光瞄向近乎千夫所指的「壟斷」。

  伴隨著「壟斷」話題的不僅是暴利和高薪,還有在今年引起廣泛爭論的「特殊利益集團」。經過20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社會催生了新的利益群體、利益階層和利益集團。應該說,利益集團本身是一個中性的概念,而且社會的發展進步,就是各利益集團間博弈和妥協的結果。如果各個利益集團都進行良性的利益表達和利益爭取,那麼,社會將處於一個平衡發展的和諧狀態。但是令人遺憾的是,某些利益集團趁社會正在轉型、體制和制度尚未完善之機,通過「錢權交易」的非法途徑,形成了「特殊利益集團」。

  何為特殊利益集團?嫌疑最大的當屬電力、交通、電信、能源等壟斷行業,正如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陸學藝所言,在市場經濟體制尚未完善的情況下,某些壟斷行業最容易演變成「特殊利益集團」來損害公共利益。

  但是,不能將「特殊利益集團」籠統地等同於「壟斷集團」。雖然兩者之間具有很大的重合性,但是「壟斷集團」的內部不公也不可忽視,在「壟斷集團」進行利益分配時,資源難免都會向權力傾斜,勞動力和「資源佔有者」之間有著天壤之別,很難把他們一起劃分在一個「特殊利益集團」裡面。而且,「特殊利益集團」還應該包括其他的某些利益集團,如進行「錢權交易」的官員和商家、某些商會組織等。

  無論如何,「特殊利益集團」都是和諧社會的絆腳石。「特殊利益集團」是在社會轉型和體制尚未完善的情況下,通過公共權力轉化為資本,與形形色色的利益集團「合謀」產生的,其實質就是權力資本。而具有狹隘性和排他性的「特殊利益集團」 通常會進行錢權交易等違法活動損害公共利益。甚至有論者稱,「特殊利益集團」有往「黑社會組織」演化的趨勢。因此,對侵害公共利益、損害社會和諧的「特殊利益集團」要保持高度的警惕。要以制度來遏制「特殊利益集團」膨脹的利益,以法制來限制、約束其「壟斷」行為。

  在經過了12年馬拉松式的利益博弈后,《反壟斷法》終於在今年6月7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並原則通過草案,旨在通過立法治理行政和行業壟斷,為市場經濟創造更加公平的環境。中國的石油、電力、電信等行業或企業立時處在了「反壟斷」的風口浪尖之上。儘管如此,「銀行查詢收費」風波還是搞得滿城風雨,執拗的銀聯和銀行聯手侵害了消費者的利益。這種自詡為「市場行為」的做法不啻為一種諷刺。

  因為反壟斷牽涉領域多為石油、電力、電信等公有制性質的行業和企業,因此必須強調,反壟斷並非反公有制。《反壟斷法》的出台實際上是針對「不健康的壟斷」而來的,對於中國國情來說,這種「不健康的壟斷」很大程度上則指的是行政壟斷。而正當的競爭所致的企業集聚,則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必需。(黃塵)
作者: yzlcss0103    時間: 2006-12-20 10:08
我們本來就是國家資本啊,利益集團是代表他們的哦,呵呵。老百姓嘛,管他呢。
作者: 徽塵    時間: 2006-12-21 14:34
只有打破政治壟斷,才能真的打破經濟壟斷。
作者: 坐井觀天    時間: 2006-12-21 19:43
大家都知道的事,但,就是看著人眼紅,就是沒辦法,呵呵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