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公平是市場經濟的靈魂
[列印本頁]
作者:
山東大漢
時間:
2006-12-12 14:24
標題:
公平是市場經濟的靈魂
市場經濟是有魂的,它的靈魂就是公平競爭。
有人把私有化、講效益、求利潤,都稱之為市場經濟,這是一種誤解。
沒有公平的市場競爭,那還叫市場經濟嗎?那就跟中世紀以前的經濟、「計劃經濟」沒有太大差別。
私有化也好,講效益求利潤也好,都是古已有之的東西。
中國有晉商、徽商,國外有威尼斯商人,是不是那時就是市場經濟了?
甚至更早以前,人們就知道求金掠銀了,那麼是否人類私有財產出現,我們就開始「市場經濟」了?
當然不是。今天我們講的「市場經濟」,應當是有特定含義的。既不是「計劃經濟」,也不是解放前的「經濟」,更不是封建、奴隸經濟。
我們所要的市場經濟,應當至少是亞當斯密所說的由「看不見的手」起調控作用的經濟。這隻「看不見的手」就是價值規律的調節作用,而價值規律的調節作用是通過公平競爭來體現的。
如果沒有公平競爭,可以用各種手段巧取豪奪,還能叫「市場調節」嗎?還會是價值規律起作用嗎?剩下的恐怕只有叢林法則(弱肉強食)。
有人提出「效率優先,兼顧公平」,似乎效率比公平更重要。但是失去公平的效率,對我們有意義嗎?沒有準星的步槍,打得再遠有什麼用?奴隸們效率再高,也只是讓少數奴隸主活得更好一點而已。
今天的中國,已經為從所謂「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做了很大的努力,也算是搭起了市場經濟的框架,但是還缺少市場經濟的「靈魂」。
中國的「經濟學家」,鼓吹私有化、鼓吹效益和利潤、鼓吹招商引資、引進外資,卻常常忽略「公平競爭」。
當他們鼓吹的內容和「公平競爭」發生衝突時,「公平競爭」被一貶再貶。
我們不是看到,在招商引資時,官員可以隨意出台優惠政策,誰人顧及公平競爭?
引進外資時,給與種種特惠,對於內資這公平嗎(WTO要求的是平等國民待遇)?
國企改制,經營者持大股,或低價賤賣,這對國家、職工、全民是公平的嗎?
政府機構、事業單位、國有企業都追求所謂「經濟效益」,對於社會是公平的嗎?
低價出口,高價進口,高收入的洋人享用低價中國貨,低收入的中國人換高價外國貨來用,是「互利雙贏的」公平交易嗎?
在這些「不公平」的背後,我們也看到一隻「看不見的手」,可惜這不是亞當斯密的那隻「看不見的手」,而是一隻滲透著官員權力的「黑手」。
一些損害國家和人民利益為少數人牟利的事,大多有這隻官商勾結的「黑手」攙和其中。
一些腐敗的官員不是放出豪言:「我讓誰富誰就能富,讓誰窮誰就完蛋。」「說你行不行也行,說你不行行也不行。」
當窮富都憑官員們一句話的時候,當這隻若隱若現(所謂潛規則,不能公開)的千年老手仍市場上翻雲覆雨,當政府官員和企業老闆同吃同樂打成一片時(這是真正市場經濟國家看不到的。一方面人家的官員都要和老闆保持距離,以防瓜田李下之嫌,另一方面人家的官員也沒有這麼大的權力),我們能說這就是「市場經濟」嗎?恐怕亞當斯密也不會承認!
何況今天的時代,已經不是亞當斯密的時代,自凱恩斯之後,市場經濟又多了一隻手--「看的見的手」,市場經濟已經進入「兩隻手」時代。
只是這兩隻手,都是有明確含義的。「看不見的手」應指市場公平競爭,價值規律發揮作用;「看的見的手」則是指涉及公共資源公眾利益、難以單靠價值規律起作用的地方(比如醫療、教育、住房、公共交通、基礎設施、、國土資源、社會保障、公共傳媒等等),由政府動用行政手段調節。政府官員完全可以動用「看的見的手」,公開公正地為民眾謀福利。
政府官員動用「看的見的手」,並不是否定「看不見的手」,而是在更高的層次上維護公平和正義,以使市場、價值規律更好更合理地發揮作用。
政府對企業的優惠,必須在公平公正的基礎上產生。比如對綠色能源、節能環保企業,可由中央制定優惠政策,附有詳細目錄檔次,以使企業對號入坐,各級官員照單執行,全部公開透明。
任何有悖公平的、隨意出台的所謂「優惠政策」,都不能允許存在。
中國今天的市場經濟,需要的正是規規矩矩的「兩隻手」,不需要再有「第三隻手」。
如何把那隻「看不見」的以權謀私的「黑手」,變為造福於人民的「看的見的手」?如何把延續了幾千年的「官老爺」變成「公僕」?恐怕是今天中國改革最大的難題!
這樣的改革千萬不能動搖!
作者:
空手
時間:
2006-12-13 06:00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