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廣州警察上街抓違反交規小學生引發爭議(組圖)
[列印本頁]
作者:
dullbird
時間:
2006-10-24 12:46
標題:
廣州警察上街抓違反交規小學生引發爭議(組圖)
一個小學生違章被交警口頭警告。
這就是廣州中小學生交通安全卡,正面將記錄學生的具體情況。
今後學生交通違章也要「抄牌」
廣州中小學正式發放「交通安全卡」給學生,交警將依卡記錄學生違章情況反饋學校,嚴重者操行要扣分並影響參評三好學生
□本版撰文 時報記者 何雪華 通訊員 交宣 周斌 (署名除外)
□本版攝影 時報記者 周濤
昨日,廣州市中小學生交通安全聯繫制度(下簡稱「警糾校處」制度)正式在全市實施。以後每個學生手裡都有一張功能類似於司機的駕駛證一樣的交通安全卡,一旦哪個頑皮學生交通違法被交警叔叔「抓現行」,這個小頑皮就必須交卡登記,領一張《教育通知書》,一周後學校就會叫來家長一起教育孩子,不服從交警管理等三種行為的,要由學校或教育局現場協助處理,嚴重的會受到學校操行扣分的懲罰,有的學校還規定被抓三次現行的,將影響評三好學生。
昨日,廣州全市首日實施警糾校處制度,據記者現場觀察,學生哥亂過馬路違反交通規則的真不少,有些孩子還是在家長的帶領下橫衝直撞,看來,「警糾校處」制度的實施是非常有必要的。
現場:家長領著孩子沖紅燈
昨日下午4:20左右,小北路的法政路口開始熱鬧起來,買菜的人流與小北路小學放學人流匯合在天橋底過馬路,儘管路中間的過路候燈帶安排了4名交通協管員協助交警指揮,但是秩序還是有些亂。記者在那裡呆了半小時,發現穿著校服的孩子們比大人可「勇猛」多了,共有10多名學生趁著南北向的車輛等綠燈,不走斑馬線,而是埋頭斜穿過調頭車道猛衝過馬路。現場還有數名家長,根本不管紅燈綠燈,拽著孩子就往前沖,在車流里穿插,看得在旁的記者都為他們捏了一把汗。交警馬上上前糾正,但那幾名家長一手推開交警就急步離開,讓交警徒嘆奈何。
交警:四種學生常見違章行為
據越秀區一姓陳的交警告訴記者,在其管轄的地段,學生們上下學是最容易出現交通違法的時間,四種行為犯得最多——闖紅燈、過馬路不走斑馬線,中學生騎車載人、騎車追逐。而其中上學期間最多的就是不管紅綠燈亂闖馬路趕上課。
目前,廣州市共有1800多所中小學校和中等職業學校,近180萬中小學生。記者從交警部門獲悉,廣州市因道路 交通事故造成中小學生傷亡的問題比較突出,是中小學生意外傷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涉及中小學生的道路交通事故中,除了學生不聽勸告,自行駕駛摩托車外出,因違法導致交通事故造成死亡外,還與中小學生在道路上不按規定行走、騎車,乘坐超載車輛等交通違法行為有直接關係。
威力:能聯合家長教育學生
多間中小學校的校方告訴記者,別看《通知書》不對學生罰款、扣分等處理,威力可一點不小。第一次收到通知書,學校會通知家長、孩子一起到校批評教育,「請家長是每個學生最怕的事了。」第二次收到通知書,學校就會出一份書面的警告提醒信給學生,這就更為嚴重了。而第三次收到通知書,學校就會考慮,對該名學生評為三好學生、積極分子等有影響。這也是家長最不願意見到的,會更大力配合學校教育孩子遵守交通規則。
馨馨是小北路小學的一名小女生,她告訴記者,對新制度,「大家都怕怕」,又是請家長又是發信,還要影響評先進,「我們都再不敢不注意安全了!」馨馨認為,高年級的學生會更怕,「因為不能評三好學生,對升學都有影響!」
昨日,學生小華(化名)闖紅燈被交警叔叔叫住了,交警問他知道自己做錯事了嗎,他回答一句:「違反交通規則」后,全身開始發抖,眼裡開始含著淚水,還好交警沒有「填單」給他。
記者昨日在現場發現,儘管制度正式實施,交警們還是「網開一面」,沒有開出通知書,只是口頭教育為主。
時報訊 (記者 祝勇) 昨日是廣州市交警與市教育局「警糾校處」活動開展第一天,記者從廣州各中小學了解到,各校對此項活動非常歡迎,認為活動符合教育的原則,並且大多數學校都已經對該工作有了部署,考慮將其納入學生「德育操行評價」中,一旦有學生違反交通規則被交警查處將受到操行扣分。不過多所學校表示,活動以教育為主,所以暫不考慮將此與關係學生升學的「綜合素質評價」結合。
大人們闖紅燈隨處可見
小學:活動能提高家長的交通意識
由於13周歲以下未成年人是不能騎自行車上路的,而小學生大多數不滿13周歲,所以小學生極少騎自行車上學,多數是由家長接送,而少數高年級小學生則是自己坐公交車回家。不過多所小學負責人都認為,此次活動意義重大,能夠幫助孩子將遵守交通法規變成日常行為習慣。
沙面小學校長張鳳娟介紹,該校要求學生不能騎自行車上學,學校平時都經常開展交通安全教育,也請來交警上交通安全課,讓學生從小懂得相關交通安全知識。
先烈東路小學校長張錦庭表示,中國成年人交通意識都不強, 交通事故多發,從下一代抓起很有必要。
還有小學負責人表示,過去也發生過一些家長自身交通意識不強,不管紅綠燈過馬路拉著孩子就跑,這樣給孩子帶來了不良習慣,如今通過「警糾校處」,能強制帶動家長平時樹立正確的交通意識。
中學:暫不考慮引入綜合素質評價
記者獲悉,昨日開始,廣州不少中小學已將「交通安全卡」發給學生,並向學生講解了該項「警糾校處」活動的情況。不少中學負責人認為,此項活動非常有必要,將極大促進學生交通安全意識形成。學校會將其與「德育操行評價」結合,督促學生遵守交通規則。
協和中學教導處邱副主任介紹,此次「警糾校處」活動,主要針對個別交通意識淡薄的中小學生,特別是一些學生在馬路上不按規定行走、騎單車亂行等行為,希望通過活動有所約束。現在不少成年人交通意識淡薄,如果從未成年人開始抓這個,等他們這一代走入社會,就會自覺遵守交通法規,這對整個社會交通安全有促進。
據介紹,該校經過研究,決定把違反交通規則也納入該校對學生的「德育操行評價」中,就像遲到、欠交作業等其他違反校紀校規行為一樣,在操行方面扣分。
如今中考、高考都強調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那麼,交通違規的學生會不會在綜合素質評價里記上一筆呢?昨日,多所中學負責人表示,暫時沒考慮與綜合素質評價掛鉤,畢竟那牽涉到升學問題,而且「警糾校處」的目的關鍵在於引導學生形成交通安全意識,自我保護,所以會以教育糾正為準。
-記者觀察 一些問題有待解決
在「警糾校處」制度實施的首日,記者通過現場觀察和採訪,也發現了一些問題有待解決。
●家長帶著孩子沖,怎麼辦?
昨日走訪所見,最讓人頭疼的就是家長帶頭違法了。據目前制度實施,交警不會對家長處罰,因為他們帶著孩子,還是以糾正孩子,並填發安全教育通知書為主,希望孩子能感化家長,達到小手牽大手的目的。
不過,昨日受訪的多名市民就認為這樣不合理。帶頭違反的家長是成年人,自己一個交通違法都要處罰了,怎麼帶著孩子違法,反而「法外開恩」,這樣的處理,對於孩子日後長大的守法意識建立大大不妙。
●孩子對著交警直哭,有點殘忍?
昨日交警現場糾正學生交通違法,但是都出現了讓人不忍的一幕:孩子被戴著大蓋帽的交警叔叔攔下來,交警才問了一句,孩子就開始發抖,然後淚水盈眶。圍觀的市民和記者都覺得不忍心。
●交通違法也要與評先掛鉤,太過分?
據不少家長意見,三好學生本來就是學習好、品德好、體育好就行了,現在連交通違法也要與三好學生掛鉤,讓學校評先進更「沉重」了。反倒是學生們對這條多數聲明「沒有意見」。馨馨和小雨都說,遵守交通規則也是學生行為道德規範的一種,如果總是不遵守交通規則,當然是不好的品德,可以理解。
三種交通違法情況要學校現場領人
發生交通違法行為的學生拒不服從交警現場管理,情況惡劣的
無證駕駛機動車的
發生人員傷亡、財物損失等較嚴重的交通違法行為
「警糾校處」制度處理流程
1.發卡
全市中小學、職業中學、技校、中專全部領取《廣州市中小學生交通安全卡》,並保證發放到每個學生手裡並填好貼好照片,由學生隨身攜帶。這張卡,就相當於機動車駕駛員的駕駛證,遇民警糾正時學生要主動出示。
2.違法
當交警發現學生交通違法時,對其進行糾正,並將安全卡正面內容登記到一份《中小學生交通安全教育通知書》上,學生簽名確認。
3.「留底」
交警部門每天會將前一天執勤交警開出的通知書錄入到事先開發出來的「警糾校處」系統中。
4.通知學校
每周,交警支隊集中將通知書送到教育局,由教育局轉到學校,學校會通知被糾正的學生、家長一起,對其進行批評教育。之後,通過「警糾校處」系統向交警支隊反饋處理情況。
5.上門教育
對於學生發生較多交通違法行為的學校,交警部門每月派出交警到學校進行督促和上交通安全課。(
信息時報
)
作者:
ffbbii
時間:
2006-10-24 17:51
小題大做。上樑撥正了,下樑自然就順了。
作者:
wujl
時間:
2006-10-24 19:52
標題:
小題大做
作者:
ndc70237458
時間:
2006-10-31 18:57
可令啊!小弟弟!
作者:
ffbbii
時間:
2006-11-1 00:33
柿子挑軟的捏。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