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世界沒有了男人,女人才會平安 [列印本頁]

作者: kent    時間: 2006-9-29 09:22
標題: 世界沒有了男人,女人才會平安
有一個小姐寫文章說女人很可憐,因為——女人不幫女人,男人也不幫女人。她舉的例子是柴可夫斯基與梅克夫人之間的一段情,她的意思是說女人可以無償地提攜一個男人,但男人幫了女人就要女人以以身相許的方式來回報。
  
  文章讓我愈發覺得女人真的是可憐,女人永遠都覺得被辜負了,她無力把自己樹為主體,她要通過男人的夢想去完成自己的夢想,事實是這樣的,男人幫女人,而女人往往不懂得要以何種狀態去應對男人的幫助,在男人的幫助下女人會自覺地讓自我隱退,女人依附慣了。
  
  梅克夫人與柴可夫斯基的關係是,因為懂得,所以慈悲。他們互為知己,梅克夫人在資助柴可夫斯基中得到快樂,梅克夫人是沒有能力提攜柴可夫斯基的,她只是他在音樂上的一個知音人,她必須通過他來表達自己對音樂的理解。估且不論柴可夫斯基是不是一個同性戀者,但他絕對還是一個有自我意識的男人,所以他能夠坦然地接受梅克夫人的幫助,而不失自我。柴可夫斯基感激梅克夫人,他的音樂才華並不依賴更不拜賜於梅克夫人,即使在這種施與受的關係中,柴可夫斯基仍處於主宰地位。這是女人做不到的。
  
  男人幫助女人的例子比比皆是。潘贊化之與張玉良,可以用提攜來形容,是潘贊化一手造就了張玉良,潘贊化改寫了一個風塵女子的歷史。張玉良以身相許是女人慣用的報答方式,因為除此之外女人找不到更好的方式。西蒙·波娃說:「女人在看待自己和作出選擇時,不是根據她的真實本性,而是根據男人對她的規定。」
  
  幾年前我因調檔案急需幾千塊錢,但當時的我是一窮二白,一個40多歲的男人很真誠地提出要幫我,他再三申明他只是覺得我值得幫,並不要求我回報。這僅僅是一種純粹的幫助行為,但我沒有勇氣接受,因為我走不出女性慣有的那套思維,我本能的懷疑男人的企圖,除了自己我沒有什麼可以拿出來報答他,而這種方式我覺得不划算,所以我拒絕了。
  
  鞏俐,連續兩年報考中央戲劇學院落敗,一年後再考,考入,寂寂無名。終於等到了張藝謀──一個懂得栽培她的男人,《紅高粱》一捧即紅。然後她想結婚生子,與他組織小家庭,張藝謀並不這麼想,勞燕分飛。在面對男人的資助提拔中,鞏俐有和我一樣的心態,純女人的,偏執的。女人永遠不能像男人一樣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塑造去設計對方,女人被動的歷史太長久了,這不是你我說說就可以改變的,這才是女人真正的可憐之處。
  
  香港有個專欄作家說:」女人所以紅,因為男人捧;女人所以壞,因為男人寵。──也許沒了男人,女人才會平安。」
  
作者: 木工    時間: 2006-9-29 15:10
沒了男人,下一代只有靠克隆了。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