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澳大利亞媒體:中國經濟轉型影響世界每個人
[列印本頁]
作者:
australia
時間:
2006-9-9 18:45
標題:
澳大利亞媒體:中國經濟轉型影響世界每個人
澳大利亞媒體:中國經濟轉型影響世界每個人
羅斯·加諾特說對了,中國經濟到了一個轉折點,這不僅對中國政府處理事情的方式,也對中國未來發展影響我們所有人的方式產生了深刻影響。
加諾特是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教授、澳國內研究中國經濟的首屈一指的專家,還培訓過不少中國的經濟學家。上周,他指出,中國經濟到了一個很多東亞經濟體以前都曾經歷過的轉折點,日本就是最先經歷過這一轉折點的東亞國家。
轉折點的理論認為,在經濟發展的早期階段,一個國家的高速經濟增長是由傳統的農業經濟的過剩勞動力推動的。比如說,一個農場上本來只需要兩個人手,卻有四兄弟在那裡幹活。這樣,過剩的農業勞動力就轉往城市,成為生產力很高的現代化僱員。農村裡無技能的勞動力看似源源不斷地流往城市,在一定的時間內使現代產業高速發展,而且沒有提高工資標準的壓力。
剩餘勞動力離開農場后,農村裡的人就少了,他們的人均生產力就會不斷提高,每人的收入也隨之提高。這樣,如果城市裡不漲工資,農村裡想去城市找工作的人就會越來越少。
所以,要使勞動力不斷流入並使現代產業持續擴大,工資必須上漲。無論是工業還是農業,工資的增長速度都會比經濟增長速度快。近段時期以來,儘管實際工資水平增長的勢頭非常強勁,但是仍有進一步增長的較大空間。在農村和城市地區,勞動力短缺現象越來越嚴重。
儘管中國勞動力大軍的絕對規模目前還在緩慢增長,但是過不了多久就會很快下降,這是因為中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將會導致中國出現人口老齡化的現象。
所有這些因素將導致中國經濟結構發生變化,因此中國對世界的影響也將發生變化。
其中一個重要的變化是對農產品的需求量的增長速度要快於供給量的增長速度,這將導致農產品的進口量上升。中國現在已經成了農產品的凈進口國,這也反映了中國在比較優勢上發生的變化。
跨過「轉折點」后,中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前景依賴於中國經濟結構能否成功轉向那些即使在勞動力成本上升后還能擴大贏利的產業。▲
(摘自9月4日《悉尼先驅晨報》,原題:中國正改變其經濟發展方向,作者羅斯·吉丁斯,陳一譯)
《環球時報》 (2006-09-05 第06版)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