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純屬無稽之談?北大首次回應「淪為二流高校說」
[列印本頁]
作者:
kent
時間:
2006-7-11 14:20
標題:
純屬無稽之談?北大首次回應「淪為二流高校說」
資料圖片 一名學生在現場翻閱資料。昨日(9日),北京大學內舉行研究生諮詢日活動。記者郭鐵流攝
今天,北京市2006年高招第一批錄取院校開始錄取。昨(9日)晚,北大、清華、人大劃定了今年在京高招錄取調檔分數線。北京大學調檔線理科661分,文科626分;清華大學調檔線理科666分,文科620分;中國人民大學調檔線理科643分,文科603分。各校招辦有關負責人都表示,今年在京的調檔線是近年來最高的一次。
北大在京考生志願零調劑
昨晚記者從北京大學招辦負責人處了解到,今年北大理科在京調檔線比去年在京錄取線高出43分,文科也高出26分。由於今年北京生源分數較好,北大適當擴招了30多人。「只要進了北大調檔線,服從專業調劑,考生就不會被退檔。」該負責人還表示,北大今年盡量滿足考生的專業志願,北大按學科大類招生,在京招生將實現專業志願零調劑,也就是說北大今年錄取北京考生時都是按照他們報的專業志願錄取,沒有進行調劑。考生可在一兩天後,到北大本科招生網查詢錄取結果。
北大首次駁斥「淪為二流說」
「從招生上說,北大、清華等內地高校『淪為二流』純屬無稽之談!」北大招辦負責人還表示,北大和清華的調檔線遠高於香港的高校,今年北京的文、理科狀元都報考了北大光華管理學院,並已被錄取。從招生上說,北大/清華等內地高校『淪為二流』純屬無稽之談,「北大、清華仍是中國高校中最優秀的」。
清華理科分數線上漲51分
清華大學今年在京理科調檔線比去年的錄取線高出51分,文科高出29分,文、理科分數線都是近年來最高的一次。招辦有關負責人表示,清華今年在京的調檔人數比計劃招生人數有所增加。
人大調檔考生不會退檔
人大今年在京理科調檔線比去年錄取線高出47分,文科高出33分,文、理科分數線都上漲30分以上。人大招辦有關負責人介紹,人大今年在京按分數調檔,調了檔的考生不會被退檔。 (記者 肖鋒)
>>>點擊發表評論
內地學生能去香港就不要去北大
最近在北京舉行的高招諮詢會上,去年還相對冷清的香港幾所大學的諮詢台爆滿。這些大學以巨額獎學金吸引學生,已經漸漸改變了中國大學的層級。
比如,香港科技大學去年招收了170名內地學生,其中包括北京、廣東和成都的三位狀元。今年香港大學則計劃招收250到300名內地生,提供1300萬元獎學金。中國頂尖的學生,正在改變非北大、清華不上的心態。我一位親友的孩子去年低20分沒有上成北大,以志在必得的決心復讀一年。但今年一問,其首選學校已經成了香港的大學。如果這種局面持續下去,北大,清華就很難再稱中國的一流大學了。
時風:從「港大叫板」看內地大學之弊
「北大、清華作為一流大學的日子屈指可數。」一個不容忽略的問題是,作為百年名校的北大、清華,它們的聲譽已遭多方質疑。在一些學者對北大、清華一流地位表示擔憂的同時,香港一些大學則在內地招生中不斷「攻城略地」。
這一張一弛、一傲一卑的鮮明對比反映了香港一些大學對自身實力的自信,和國內一些學者對內地高等教育弊端的深切感悟。
時評:也談北大、清華「二流說」
因為有「高考狀元」舍清華而選擇香港一所大學,因為香港在內地的招生一年比一年火爆,而一直讓我們引以為豪且身負「建設世界一流大學」重任的北大、清華等對此熟視無睹,於是在這萬眾矚目的高考招生季節,有人為清華、北大淪為「二流大學」著急起來——7月1日,有媒體驚呼,「北大、清華作為一流大學的日子屈指可數」;在網上,更有人斷言:「北大、清華將阿Q式地回憶祖上富裕。」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