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收購徐工機械是玩空手套還是玩假收購?? [列印本頁]

作者: 愛華    時間: 2006-7-3 10:00
標題: 收購徐工機械是玩空手套還是玩假收購??
收購徐工機械的主體是凱雷徐工機械實業有限公司,該公司註冊地是開曼群島,註冊資本僅僅為5萬美元,是玩空手套還是玩假收購,還是其他的什麼

  本報訊 在社會質疑凱雷併購徐工案的輿論風暴中,本報記者近日到徐州市徐工集團採訪時獲悉,在徐工改制的第三輪競標中,摩根大通曾報價4億美元左右,凱雷報價3.75億美元,凱雷實際支付給徐工集團現金2.55億美元,兩者相差1億多美元,約合10億元人民幣。
  2003年春,徐州市有關部門向海內外發出對徐工集團進行改制的信息,當年秋30多家國內外企業和基金機構,向徐州市有關部門和徐工集團提交了《收購項目建議書》。2004年6月,經過第一輪競標,徐州方面確定7家潛在投資者。2004年9月,經過第二輪競標,徐州方面從中選出美國國際投資集團、摩根大通亞洲投資基金、凱雷亞洲投資公司3家為候選投資者,這三家皆為財務投資者。

  2004年10月,徐州方面進行了第三輪競標,其標的為徐工集團工程機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徐工機械)85%的股權。該輪各家競標的價格一直被作為秘密保守,外界無從得知。《經濟參考報》記者近日獨家獲悉,摩根大通報價4億美元左右,凱雷報價3.75億美元,美國國際投資集團報價最低。

  凱雷3.75億美元的組成是,其中2.55億美元收購徐工機械82.11%股權,0.6億美元以增資方式獲得徐工機械2.89%股權,在徐工機械2006年業績達到一個設定值后,凱雷再將0.6億美元注入徐工機械。即使這1.2億美元的增資部分全部被注入即將被凱雷控制的徐工機械,徐工集團也僅僅獲得0.18億美元的股權溢價,簡單計算,凱雷實質出價比摩根大通低1億多美元。

  「凱雷的方案使得徐工少賣近10億元人民幣。」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向記者說。就此說法,記者求證全程具體操作徐工改制的徐工集團經濟運行部部長王慶祝,王慶祝對記者表示,這是商業機密,暫時不能對外界透露。但他表示:「的確有一家報價比凱雷的3.75億美元高數百萬美元。」

  王慶祝稱:「凱雷在其它附加條件上更有優勢。」但他沒有具體說明「其它附加條件」是什麼內容,僅僅表示,「現在不是向媒體透露的時候,等審批結果出來了,會跟媒體說明的。」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譚秋桂認為,倘若是產業投資者以低價中標,這還有可能,畢竟會帶來先進的技術、市場和管理,但在最後一輪競標者都是財務投資者的情況下,凱雷以如此大的差價中標有些不可思議,況且另外兩家的資產規模也比凱雷要大。凱雷能夠低價中標,一定有其「表面合理」的理由。一般情況下,招標文書中,對競標者除價格之外還會有其他種種「要求」,競標者一般不會答應所有「要求」,但是每一項「要求」在評分標準中的分值卻是不同的,這往往造成「價高者」敵不過「價低者」的事情發生。

  記者還了解到,在徐工與凱雷的後期談判中,徐工方面還做了大量讓步。例如在競標中,凱雷曾承諾未來徐工機械的董事長可以由中方擔任,但是最終談判結果卻是外方擔任董事長。對此,王慶祝表示,根據新的《公司法》,在有限公司中,董事長僅僅是一個董事會的召集人,在外方佔有優勢的董事會中,哪一方擔任董事長的意義不大。

  針對「此次招標標準是為凱雷量身定做的」這一說法,《經濟參考報》記者發簡訊向徐工集團董事長王民求證,王民委託王慶祝回復記者:「這不可能。」

  凱雷此次收購徐工機械的主體是凱雷徐工機械實業有限公司,該公司註冊地是開曼群島,註冊資本僅僅為5萬美元,而此次收購所涉及的資金卻高達數億美元,存在自身收購資金不足的可能。

  據記者了解,凱雷併購徐工方案已於數月前上報國資委、商務部,等待最後批複。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