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奧斯卡評委的眼力 [列印本頁]

作者: DDT001    時間: 2006-7-2 10:49
標題: 奧斯卡評委的眼力

by The Liu Bros.
  看完《藝伎回憶錄》,對此片的最大失望不是章子怡的英文表現(詳見以往本博文章),而是這部電影是一部徹頭徹尾的、典型的好萊塢垃圾。編劇和導演對故事、人物、和情節的處理十分淺薄表面,全片不知所云,使其成為一部華麗外表包裝下的昂貴而愚蠢之極的爛片,我們以極大的耐心堅持看完全片的。

  看過《藝伎回憶錄》,還不由地想到此片奧斯卡的敗北,我們不得不佩服奧斯卡評委們的眼力和判斷力, 沒讓《藝伎回憶錄》的華麗外表騙過評委們雪亮的眼睛,最終沒有把奧斯卡將頒給這部爛片。奧斯卡評委們的雪亮眼睛更沒有讓陳凱歌的《無極》和周星馳的《功夫》矇混過關,將這兩部華語電影擋在奧斯卡的門外,未獲提名。

  美國奧斯卡獎存在的意義,不只是每年讓眾明星和電影人出一次風頭和給予至高無上的榮譽,而是其在好萊塢電影工業里,為好萊塢電影人們樹立一個藝術追求目標。奧斯卡在一定程度上規範了電影藝術、電影質量和電影品味的最高標準,在某種程度上主導和影響好萊塢電影人的審美和藝術追求。很多好萊塢電影人把獲得奧斯卡獎視為終生電影事業追求的一個目標。

  商業化和市場化達到極端的好萊塢電影工業,如果沒有奧斯卡獎,其水準和品質可能淪落到比中國電視劇業還爛、還拙劣、還弱智的境地。奧斯卡的專業性,民主、公正、公開、透明、客觀和嚴謹的評選程序,評委們的火眼金睛和藝術修養,是維持其全球第一大電影獎地位的根本原因。我國的「金雞百花獎」「華表獎」並沒有顯示其對電影藝術和電影質量的最高訴求,也沒有讓中國電影人看到公平、公正和專業性,並沒有對中國電影人和電影業的發展產生積極的良性影響,甚至成為中國最爛電影的代名詞。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