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夜讀隨想 [列印本頁]

作者: 夢女    時間: 2006-3-23 08:41
標題: 夜讀隨想
(一)
偶然讀到《燕山夜話》的一段談利用夜晚時間,它摘錄了班固《漢書。食貨志》的一句:
「東,民既入,婦人同巷相從夜績,女工一月得四十五日。」
――奇怪,怎麼一月有四十五天呢?

文中解釋到:一月之中,又得夜半為十五日,共四十五日。「一個月本來只有三十天,古人把每個夜晚的時間算做半日,就多了十五天。從這個意義上說,夜晚的時間等於生命的三分之一。」

讀完這篇,心中對古人以及作者惜時如金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想起《中國哲學簡史》書上馮友蘭老先生兩鬢斑白卻神采奕奕的樣子,他的中國哲學大師的地位,大概也離不開比常人多生命三分之一的努力吧,即使年愈古稀依然勤奮不怠。

「晉平公問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師曠曰:何不炳燭乎?」

炳燭夜讀。惜時。與爾共勉之。
作者: 夢女    時間: 2006-3-23 08:52
(二)
熊召政的《張居正》「火鳳凰」一部中,潘一鶴在給大公公馮保介紹三張瑟時,有一張唐朝宰相令狐楚家傳至寶,名叫錦瑟「二十五弦,瑟身飾滿寶玉,漆繪如錦。」

馮保問潘一鶴:你讀過的那首膾炙人口的《無題》嗎?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李商隱說錦瑟是五十根弦,為何您這張錦瑟只有二十五根弦?」

後來馮保自己解釋道:李商隱這首詩,是寫男女私情,老夫一直懷疑他所言的五十弦,是兩張錦瑟,一男一女對向而彈。

讀到這邊的時候,直覺得妙極。雖然之前對馮保的老奸巨滑十分厭惡,但此時卻對他的這番理解讚嘆不已――也不說他的看法是否就是正確,本身的這種懷疑精神就值得欣賞。

懷疑――解疑――釋疑。「無疑不如無書。」

學問貴在疑。
作者: 夢女    時間: 2006-3-23 08:58
(三)

在夜深人靜的時候讀一首關於陽光的詩感覺很奇妙:彷彿白日的陽光穿過黑夜,就變成一種溫淡的踏實。

讀過顧城的《門前》吧:
我多麼希望,有一個門口
早晨,陽光照在草上
……
草在結它的種子
風在搖它的種子
我們站著,不說話
就十分美好
……
牆后的草
不會再長大了,它只用指
尖,觸了觸陽光。

拋開這裡的「土地」與「歷史」,拋開「粗糙」與「狹隘」,「有一份天空,一份月亮,一份露水和早晨」
就十分美好。

在黑夜裡,有一份關於早晨的懷想與憧憬,就十分美好。
作者: 區分小大寫    時間: 2006-3-23 09:11
還納悶呢,怎麼夢斑大病之後,風格就轉向了,啊哦...

覺得用"我思故我在"來回你這貼就蠻好,啊哦...
作者: 夢女    時間: 2006-3-23 10:42
to be continued

(四)
讀過散文《白日里的星星》嗎?

白日里,星星在那,晚上,它們依然在那。

星星有很多的時候,人的心裡會有一種淡淡充實的喜悅,就像農人看到自家的院子曬滿了稻穀,可是這喜悅卻又淡得可以虛無,飄渺得如同神話里鋪向天際的飛沙,儘管乘著這飛沙就可以飛到天上宮闕去……

而當天空只有零落的幾顆星星時,仰望夜空的人卻對這獨有的星不知不覺注入了情感。時空的回憶也一併歸來,兒時的以及將來的一瞬間的思考,盡皆包容了。

《小王子》說:我會住在這其中的一顆星星上面,在某顆星星上微笑著,每當夜晚你仰望星空的時候,就會像是看到所有的星星都在微笑一樣!

望著天空想著這句話的時候,會覺得人無欲無求,十分地平和。對於逝去的時光以及逝去的人和事。都可以一笑置之了。

也許只因這微笑。
作者: 夢女    時間: 2006-3-23 11:00
(五)
有些書給人的印象至深,也許僅僅因為他的幾句話:
「爺爺,誰是第一個做這個小管子的人?」
「一定是一個最快樂的人做的,因為他分給人也是許多快樂。可又像是個最不快樂的人做的,因為他同時也可以引起許多不快樂。」

《邊城》是要夜讀的。也許讀著讀著,夢裡就可以看見悠悠的綠水上,停一條小船,佬二和翠翠站在一起相互望著微笑。祖父也吧著口煙斗,一臉憨厚與滿足……

只是,也許夜半醒來,手中並沒有一把虎耳草,卻平添了幾許失落……
作者: 夢女    時間: 2006-3-23 11:12
(六)
讀到一句話:
倘使把快樂比做人生中的樹,有的生長在幸運的和諧里,有的生長在世俗的虛偽中,而有的卻始終生長在孤寂的土壤之上。

在孤寂的土壤之上長出的快樂,有時像海綿,也許在它輕輕放入水裡時覺察不出它的變化,惟有過了一段時間后,才會覺出它的分量。

若孤寂是沉澱,快樂就是沉澱上的光,不知不覺,與日俱長。
作者: 夢女    時間: 2006-3-23 11:29
(七)
看過台灣兄弟作家的《洛神》嗎?它的獲獎種種以及後來改編的電視劇讓我想起《泰坦尼克號》這部電影,把一個愛情故事放進一場歷史大事變中也可以是一次成功。

除了「洛神」與曹氏三父子之間的糾葛之外,似乎也並無什麼新意。「洛神」之意也似乎只在結尾處提起。不過,其間抄選的曹植與曹丕的賦美人詩倒是讓我印象深刻,還有最後蔡文姬一篇問天問地的辭賦。

再看凌力的《星星草》《少年天子》,唐浩明的《曾國藩》,龍吟的《智聖東方朔――天縱》,熊召政的《張居正》等等,無論是筆力還是觸角,要遠遠比上了《洛神》。

這讓我想起小時侯學過的《小馬過河》,老牛對小馬說,河水很淺;小松鼠對小馬說,河水很深。最後小馬自己過河了才知道,河水既不像老牛說的那樣淺,也不像小松鼠說的那樣深。

書也一樣。惟有自己讀了,才知道其中奧妙。有時慕名而讀,不一定滿意。也許是因了那「名」而提高了期望值。其實,讀書是這樣,人們對人,對事,又何嘗不是呢?
作者: 綠袖子    時間: 2006-3-23 11:38
HOHO~~
^_^這時的MM很可愛~~
看一些書,摘些話,一起尋些樂趣,共勉~~
))

PS.MM讀的書範圍很廣啊~~
作者: 夢女    時間: 2006-3-23 11:43
呵呵我剛才正奇怪呢,怎麼就置頂了,我沒有做啊,原來是JJ來啦,謝謝

不好意思我看書比較雜,呵呵^_^

抱抱JJ
作者: 失心    時間: 2006-3-23 13:38
這回可真做書女了。
夢讀了這麼多的書,真叫人羨慕啊。
作者: 子竹青青    時間: 2006-3-23 14:26
喜歡顧城的《門前》。
作者: 夢女    時間: 2006-3-24 08:20
(八)
也許,所有精彩的故事都必須有一個魔術般的結局。

繼《達芬奇的密碼》之後,丹.布朗的《數字城堡》據說又熱賣。但是給我感覺卻有點像――不管是書,還是電影電視連續劇,續集總有點印證魯迅小說里九斤老太常掛在嘴邊的「一代不如一代」。

記得在看《達芬奇密碼》那晚,連突然響起的電話鈴聲都把我嚇得半死――可見把人的心理都抓過去了,可是《數字城堡》除了情節外,似乎少了什麼――也許少了《達芬奇密碼》瀰漫的宗教色彩?

又許多個晚上,我看了N本據說很暢銷的小說,比如《真相》。可是現代所謂歐美暢銷書和其好萊塢高科技打造出來的大片除了情節取勝之外,似乎看完也就完了。

就像快餐。
作者: 夢女    時間: 2006-3-29 07:48
(九)
偶爾,在下雨的夜裡讀著一些話,會忽地想起一些事,一些人。比如胡適的一句:
也想不相思
可免相思苦
再三細思量
情願相思苦

也讀過《紅豆》,也聽過不少相思曲,對於我,也許是還沒有體會過什麼刻骨銘心的思念,就只是單純地覺得「相思」該是種很美的東西――也許帶著苦,卻該是令人愉悅的憂傷吧?

想起了初戀。

有著「千代情結」的川端康成的初戀是《伊豆上的舞女》――初戀應該就是那樣了一個印象了:若有若無的幾句話,捉摸不定的一個眼神,淡淡的青澀的一張臉……也許初戀的人們並不都後來在一起,但似乎卻都成了最難忘的回憶。

席慕容說:在年輕的時候,如果你愛上了一個人,請你,一定要溫柔地對待他。

但是,似乎總有太多的遺憾留在那個白衣飄飄的年代。

而後,時光匆匆。驀然回首――而這回首,也不過一瞬。

於是感慨: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


_________
to be continued
作者: 夢女    時間: 2006-3-29 08:32
(十)
一般認為言情小說是低級趣味,但若一個女生喜歡言情小說似乎還可以勉強接受。我就仗著這點繼續理所當然下去。

我喜歡亦舒,張小嫻。喜歡她們自由的文字。喜歡她們的小說和散文。她們的愛情小說沒有什麼曲折的情節,但那些平淡卻真實的內在和關於愛的直白卻很貼切:

「我要很多很多的愛如果沒有愛,那麼就很多很多的錢,如果都沒有,有健康也是好的。」――亦舒的《喜寶》

肯為一個人去假裝自己,也許是最細微的愛與犧牲,笑中有淚。――張小嫻

讀的時候,我就想:這樣有著一雙慧眼能看透對方心思的女子是不是會愛得沒味道呢?會有美滿的愛情嗎?

後來我才明白:輪到自己了,愛情理論高手也常常缺乏主見的。但大家都一樣「暈」,所以還是「傻人有傻福」。

_________
to be continued
作者: 失心    時間: 2006-3-29 12:07
『後來我才明白:輪到自己了,愛情理論高手也常常缺乏主見的。但大家都一樣「暈」,所以還是「傻人有傻福」。』

夢妹妹,你暈了嗎?呵呵……
作者: 夢女    時間: 2006-3-29 12:21
回大姐:哪有機會實踐~~~~^_*
作者: 夢女    時間: 2006-4-3 11:49
(十一)
最近在讀張愛玲的《流言》。

據解釋,《流言》是引一句英文――詩?Written on Water,是說它不持久,而又希望它像流言傳得一樣快。

《流言》的散文可是比她的小說有趣多了――扯開一下話題,其實文字老成甚至尖銳刻薄的人,他生活的那一面反倒有可能常常是可愛的,而文字充滿陽光氣息的卻不一定活得溫暖燦爛。人們常說文如其人,其實不然。也許文人們的「里比多」分泌就像青春期的少年,痘痘剛在額上消失,卻又在下巴上冒出來了。人與文都需要某種程度和意義上的平衡吧。

回到張愛玲的散文。開頭幾篇就是她關於穿衣打扮的。這個喜歡大紅大綠的女人說過,女人的春愁就在那至極的艷麗里。在《童言無忌》里,她寫自己的希望:八歲我要梳愛司頭。十歲我要穿高跟鞋……恐怕對於現代的許多人,還是要佩服她的大膽和open minded的,張愛玲的姑姑說過:「一個人出名到某一個程度,就有權利胡說八道。」似乎可以以此類推,一個人出名到某種程度,他才特立獨行得起來。就像愛因斯坦不修邊幅,沒人說他的頭髮是一堆雜草,而是COOL!但是,也惟有堅強而充滿魅力的內在才支撐得起一個閃耀的外表的。

值得一提的是張愛玲那篇《自己的文章》,它主要是針對胡蘭成在《皂隸.清客與來者》一文中對她的稱讚而做的回應。她認為:弄文學的人向來是注重人生飛揚的一面而忽視人生安穩的一面。「好的作品,還是在於它是以人生的安穩做底子來描寫人生飛揚的。沒有這底子,飛揚只能是浮沫,許多強有力的作品,只予人以興奮,不能予人以啟示,就是失敗在不知道把握這底子。」

這底子――放在不一樣的時代背景里,放在不同的人身上,顯然是不同了。可是文章立意往往卻又要顯示出它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來的。就像路邊一個拾破爛的人,他在積了雨水的小溝邊洗頭,在旁人看來是臟,可對他來說卻是清潔自身。「順風兮,逆風兮,無阻我飛揚!」一個生動的故事,少不了起伏跌宕,一個志趣豐滿的人生,似乎更少不了向上探索,飛揚創新。現代人的書店可是鱗櫛次比,書的更新也更是日新月異,可惟有經典文跡長盛不衰。也許是這些經典因了人生素樸的底子,才使它一直煥發恆久的魅力。也許正如人生的樂與悲,掛在一張微笑的臉上,才更顯得生動感人吧。
作者: 區分小大寫    時間: 2006-4-3 13:37
夢女的文章越來越有內容了呢

覺得呢,你看小說、散文,不單看,還去理解,當有這種興趣的時候,可能這樣的文章就是適合的吧.

也許正如人生的樂與悲,掛在一張微笑的臉上,才更顯得生動感人吧。

ok
作者: 綠袖子    時間: 2006-4-3 17:27
一直在關注夢女MM的隨想~~
舉雙手雙腳同意大小寫的話~
呵呵,才回來,就看到這兒真熱鬧,
好貼來不及細細回味,但卻要迫不及待看下面哩~~
容慢慢回過神來~~
作者: 區分小大寫    時間: 2006-4-3 19:39
袖子好

舉雙手雙腳同意大小寫的話~

女人的雙腳總是令人遐想哦,嘿嘿,^_*
作者: 蝸牛的家    時間: 2006-4-3 19:58
底子――放在不一樣的時代背景里,放在不同的人身上,顯然是不同了。


有深厚底子的文字,就算再平淡,依然透出雋永……如楊絳的《我們仨》

沒有底子的文字,就算通篇都在說哲學,依然如雞肋,嚼之無味,棄之可惜(花了錢,沒看到好書……)
作者: 綠袖子    時間: 2006-4-3 21:15
[QUOTE=區分小大寫]袖子好


女人的雙腳總是令人遐想哦,嘿嘿,^_*[/QUOTE]
我暈~~
要不是大小寫是美眉的話,要佩佩兩下啦~~嘿嘿~~~
下次~~~只舉袖子同意~~:)
作者: 區分小大寫    時間: 2006-4-4 09:26
下次~~~只舉袖子同意~~:)

聽說今年夏天流行無袖上裝也,嘿, [:430:]  [:476:]  [:429:]
作者: 子竹青青    時間: 2006-4-4 12:01
今年流行泡泡袖,哈哈哈,沒法舉了:P
作者: 蝸牛的家    時間: 2006-4-4 12:17
哈,兩個傢伙,合夥欺負袖子啊……

袖子,下回不舉袖子,舉鞭子!!
作者: 子竹青青    時間: 2006-4-4 12:23
活活,變成小羊羔吧:P
作者: 夢女    時間: 2006-4-4 15:43
:)樓上的好熱鬧呀^_*
是JJ的就抱一下,不是的踹出去,哈哈^_^
作者: 子竹青青    時間: 2006-4-4 15:48
不是JJ的可以買零食啊,端茶啊:P
作者: 區分小大寫    時間: 2006-4-4 16:35
:)樓上的好熱鬧呀^_*
是JJ的就抱一下,不是的踹出去,哈哈^_^

哈哈哈哈,夢姑娘,那你不是得揣你自己出去啦,HOHO...

1、你自己在樓上吧
2、你不是自己的JJ吧

@_<
作者: 夢女    時間: 2006-4-5 08:33
暈…………樓上什麼理論呀~~
作者: 失心    時間: 2006-4-5 09:55
一個人出名到某一個程度,就有權利胡說八道。
也許是真的。
作者: 綠袖子    時間: 2006-4-5 15:52
回蝸牛J~~偶頂得住~~~
偶穿著唐裝,要再逍遙著秦腔的步子,呵呵,
對著 著 無袖 衫的佳人(S掉了,青青可不可以幫偶想個形容詞,關於大小寫的)大小寫搖搖偶的長袖子,
再對著 著 泡泡袖 青春的青青招招手,

啊,沒見著大小寫的笑,反而是青青在那偷樂~~~
作者: 子竹青青    時間: 2006-4-5 16:10
HIAHIA ~~,綠袖子JJ最好是那種特別長特別長的水袖,

嘩嘩的舉得波浪一樣

HOHOHOHOHOHOHOHOHO 俺不笑,俺鼓掌的說:P
作者: 區分小大寫    時間: 2006-4-5 18:37
偶穿著唐裝,要再逍遙著秦腔的步子,呵呵,

唐朝女性以什麼為美來著,HOHO...

對著 著 無袖 衫的佳人(S掉了,青青可不可以幫偶想個形容詞,關於大小寫的)大小寫搖搖偶的長袖子

佳人實在實在是不敢當呀,汗...

HIAHIA ~~,綠袖子JJ最好是那種特別長特別長的水袖

青青,水雲袖呀...
作者: 子竹青青    時間: 2006-4-5 20:58
是的也,以後,袖子JJ一高興,我們就看她舉著長袖子,嘩嘩的~~~
作者: 綠袖子    時間: 2006-4-6 22:30
哈,夢女MM,
一不小心,這兒就成水庫了~~~:)

袖子嘩 嘩 地舞著長袖子,波浪狀,
大小寫在浪尖行走,
青青踏著滑板上在衝浪,一跳又一跳~~:)嘩啦啦 嘩啦啦 嘩 ~~~
---------------------------------------
大小寫,嘿嘿,看來偶得增肥~~~^-&
作者: 子竹青青    時間: 2006-4-6 23:03
我提供蛋糕、巧克力:P
作者: 子竹青青    時間: 2006-4-6 23:09
  唐代王昌齡《閨怨》中說:「閨中少婦不曾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好象多年以前就有背過,可是一點感覺也沒有。
  去年,見一位為婚姻發愁的女子,一個人拉扯孩子,掩不住的哀怨。忽然間,就理解了最後兩句「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十幾歲,小姑娘,二十幾歲,小女人,三十幾歲,大女人……
  飄啊飄啊的。
作者: 區分小大寫    時間: 2006-4-7 09:46
袖子嘩 嘩 地舞著長袖子,波浪狀,
大小寫在浪尖行走,
青青踏著滑板上在衝浪,一跳又一跳~~:)嘩啦啦 嘩啦啦 嘩 ~~~

再幾人就可八仙過海啦,嘿嘿,青青衝浪的時候面部表情不知多緊張,想著都樂,HOHO...[:476:]

我提供蛋糕、巧克力:P

還是青青理解袖子喲[:457:]

飄啊飄啊的

有感觸......
作者: 子竹青青    時間: 2006-4-7 10:15
女人可能到了五十歲,才不會感覺飄啊飄啊的吧?

我十幾歲時,一直以為女人過了二十歲,就可以很從容了。現在發現,不是這麼回事兒。唉,只能向前看,一杆子打到五十歲去了。
作者: 區分小大寫    時間: 2006-4-7 10:38
女人可能到了五十歲,才不會感覺飄啊飄啊的吧?

我十幾歲時,一直以為女人過了二十歲,就可以很從容了。現在發現,不是這麼回事兒。唉,只能向前看,一杆子打到五十歲去了。

會想,如果夢想不在了,怎麼飄.

從容,是一種曾經滄海難為水的感受吧.
作者: 綠袖子    時間: 2006-4-7 10:45
呵呵,喜歡的話,可以一直飄到老~~~

從容啊,好象是不屬於二十歲,

二十歲就從容的女孩子要仰視嘀~
作者: 不解風情    時間: 2006-4-7 11:03
有時候過多的憧憬與懷想往往換來現實的失落與惆悵
作者: 夢女    時間: 2006-4-7 11:20
__________________
鐵馬秋風人去后,書劍寂寥枉凝眸。  

呵呵這句簽名很好,喜歡
作者: 夢女    時間: 2006-4-7 11:31
再說一句~~

從容應該是滿成熟的人才會有的吧?
作者: 夢女    時間: 2006-4-16 08:49
標題: 謝謝朋友們一直以來的支持:)
(十二)

古人云:三日不讀書,便覺面目可憎.

因為生病,有好幾天沒翻書了,心裡虛得很,想,若是套上"古人云",那我面目非常可憎了

正在讀New York Times推薦Ann Bule的"Dead Sunset"――是本95年版的舊書,朋友Michael介紹的,英文版,所以看得比較慢.

看外國原著密密麻麻一堆沒有親切感的文字,像我這樣懶的人,總覺得要暈.惟有詩歌和偵探小說算是例外.詩歌是眾所周知的短,而且每個單詞由於自身翻譯水平所致可以譯出不同的趣味和美感來.同時可以引發更多的聯想來擴展其深意.而偵探小說,正看得有些眉目,那自然是繼續,繼續下去就go further……要是沒看完,身心便彷彿備受摧殘一般.

喜歡Emily Dickinson的詩.並且喜歡讀出聲來.以一個有些孤獨,卻又心態平和的女子的切身角度去體驗,讀完會有一種心事與知己分享般的愉悅.悲傷的,就一起悲傷;堅強樂觀的,就像一朵向日葵努力生長;而幸福的美好的,就彷彿明天的太陽正從窗前緩緩升起,而第一束溫暖的陽光已經灑在你的臉上……

有的詩讀著大氣,有的讀著悠遠,有的透出一股幽靜與清涼,有的則要似古人搖頭晃腦背書一般如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詩歌各自本身是有這種特質的,可我卻覺得還要讀出來,才多一份與其融洽的樂趣.
作者: 水影兒    時間: 2006-4-16 10:08
夢女MM要多給大家推薦些好書,這樣可以少走彎路:)
作者: 失心    時間: 2006-4-16 14:42
夢的夜讀隨想要慢慢品味。
作者: 區分小大寫    時間: 2006-4-16 15:02
因為生病,有好幾天沒翻書了,心裡虛得很,想,若是套上"古人云",那我面目非常可憎了

HOHO....
樂...
作者: 夢女    時間: 2006-4-16 17:15
哈哈水JJ,我那是個人愛好,每個人的喜好是不一樣吧……不過我很樂意告訴大家我喜歡的~~

大姐也有拍我的嫌疑~~嘿嘿:)

樓上的~~~~~~~~~~~~~~~~~~~~~~~~~^_*
作者: 區分小大寫    時間: 2006-4-16 20:44
樓上的阿夢,聽歌吧.

[center]
春泥

漫天的話語 紛亂落在耳際
你我沉默不回應
牽你的手 你卻哭紅了眼睛
路途漫長無止盡
多想提起勇氣 好好的呵護你
不讓你受委屈 苦也願意

那些痛的記憶 落在春的泥土裡
滋養了大地 開出下一個花季
風中你的淚滴 滴滴落在回憶里
讓我們取名叫做珍惜

迷霧散盡 一切終於變清晰
愛與痛都成回憶
遺忘過去 繁花燦爛在天際
等待已有了結局
我會提起勇氣 好好地呵護你
不讓你受委屈 苦也願意

漫天紛飛的花語 落在春的泥土裡
滋養了大地 開出下一個花季
風中你的淚滴 滴滴落在回憶里
讓我們取名叫做珍惜

讓我們懂得學會珍惜
[/center]

[mp3]http://www.lzjtu.cn/xsc/wenhua/yinyue/春泥.mp3[/mp3]
作者: 區分小大寫    時間: 2006-4-16 20:47
樓上的樓上的阿夢,你的精華貼都99了也,加油哦.

51樓的阿夢,你怎麼住那麼高呀,你手上拿的什麼花呀.
作者: 區分小大寫    時間: 2006-4-16 20:51
看著你的頭像,我忽然想起一件事,一句話,就樂了起來,哈哈哈哈哈,HOHO....

不許笑 [:476:]
作者: 夢女    時間: 2006-4-17 12:24
樓上的,和樓上樓上的,樓上樓上樓上的~~~我知道你笑什麼了,汗~~~哈哈:)


喜歡《春泥》也很喜歡他的《情非得已》呢,那會也喜歡看《流星花園》聽的~~
作者: 夢女    時間: 2006-4-25 12:28
(十三)
女人似乎天生比較八卦,看作者們的文章,感興趣的,有時還會想了解其人其事,特別是他們的感情方面。比如中國的張愛玲、郁達夫、胡適,外國的巴爾扎克、喬治桑等等。他們在文學上的造詣有目共睹,可是現實中的情感處理卻不一定理智與得當。情感不是文字,無法被誰駕馭,這是人的情感共性之一。

偶爾,我也喜歡看一看他們的情書。有的相當有趣,深情而不失幽默,讓人覺得那個躲在雜文小說背後嚴肅窺探你內心的人突然走到陽光底下,像個小孩子一般露出天真的笑臉,讓人倍感親切。

比如魯迅,他對許廣平。還有,比如沈從文。

也許是風景秀美、玲瓏剔透的湘西山水孕育了他的柔順多情,在追求學生張兆和的情書馬拉松中,他充分展現了他的才與情:

你給我的影響恰如這天空,距離那麼遠
我日日望著,晚上做夢,總夢到生著翅膀,向上飛去,向上飛去,便看到許多星子,都成為你的眼睛了

我真想凡是有人問到你,就答覆他們:在口袋裡!

沈從文非常『頑固』地愛著張兆和,最終抱得美人歸,有點像是喜劇愛情片。但是劇本是人編的,真實的演繹更讓人感動。沈從文夫婦一起經歷了後來的幾場政治風波,張兆和始終扶持著憂鬱的沈從文,從漂亮的小女生三三到白髮蒼蒼的老太太,兩人攜手共同經歷世事風浪與挫折,不離不棄,這樣的愛情才能夠歷久彌新,同時,也為文學界添了一段佳話。
作者: 西樓尋夢    時間: 2006-4-26 05:17
博聞強記,文采斐然,心語夜話,受益匪淺。
請夢女多多保重身體!
作者: 夢女    時間: 2006-4-26 08:26
謝謝西樓大哥的關心,西樓大哥要常回來看看哦:)
作者: 失心    時間: 2006-4-27 10:07
「女人似乎天生比較八卦」
我反對這樣的說法。
作者: 夢女    時間: 2006-4-27 10:09
(十四)
愛在左
同情在右
開在生命路的兩旁
隨時開花
將這一徑長途
點綴得春花瀰漫
使穿枝拂葉的行人
踏著荊棘
不覺得痛苦
有淚可落
也不是悲涼
――冰心

從讀一整篇的課文開始,「冰心」這個名字便常常在我的語文書上出現:《寄小讀者》《小桔燈》《再寄小讀者》……印象最深的是《小桔燈》的一句話:
「到時候,大家都好了。」

對於那個時代,對於文中多處的隱喻,對於「大家都好了」這句話,小小的年紀是無法真正理解的,只是認為,那些要背的解釋是考試時的「狗皮膏藥」。

那時書上畫著黑白的插圖,是一個穿青長衫,圍著圍巾的女青年的背影。

後來,書可以附著作者的照片了,卻原來是一位慈祥可親的奶奶,那樣安靜地微笑。安靜地、寬容地微笑,笑對生活,笑對文學,甚至笑對那些批評她作品的人們――其中也包括我喜愛的一些作家――但是,我還是一如既往地喜歡他們,一如既往地喜歡冰心老人。我以為,文學本身,或者說文學批評,是對作品而言,也許這是人的意識形態之間的不同所引起的,爭論必不可少,而這樣的「爭鳴」卻是令人愉悅的。

我在努力學習冰心老人這樣包容的心態,也努力以這樣的心態處世立人。別人不喜歡我的文章,甚至是令人難堪的批評,是有那麼一刻難受,可是正如「討價還價才是要買的人」,我該感到高興有這樣的關注。以此推及生活,對於他人,都應該努力以一種包容的心態對待。希望到我老了,也可以有冰心老人那樣的微笑。
作者: 失心    時間: 2006-4-27 10:16
我也喜歡冰心的這一首詩。
作者: 綠袖子    時間: 2006-4-27 14:20
一直關注~~喜歡~
^-^
作者: 北有情    時間: 2006-4-27 16:23
女人似乎天生比較八卦

夢女斑竹的意思可能是想講:女性天性比較敏感,會對許多事物投入關注,同時也需要更多的關愛.

好的文字是活的,具有跳動性,就象你的描述一樣,其實文字是表面的,實際或許是坦蕩、虛懷、通透的人格魅力.

愛在左 同情在右

我把這理解為慈悲.

相信斑竹你老了的時候,微笑里與冰心老人的微笑有同一種味道,可以設想躺在葡萄樹下的藤椅上,周圍一群胖胖的小孩,不知道那時候你眼珠是否還是一動不動的,呵呵.
作者: 夢女    時間: 2006-4-28 08:48
大姐,我也很喜歡這首詩,都背下來了:)

謝謝綠袖子一直以來的支持呀:))

北有情說話真可愛,哈哈~~~
作者: 綠袖子    時間: 2006-4-28 15:35
MM,有時看了你的隨想,
會覺得心靜些,
想隨意從書架上拿本書,
又可以再靜讀了.
作者: 夢女    時間: 2006-5-2 11:16
(十五)
一直沒有把紫式部的《源氏物語》看完,只看到三分之一就看不下去了。這幾天逼著自己再看,卻還是看得暈沉沉的。文章始終貫穿著纖細、含蓄、感傷的基調,因此,人讀了,似乎也是糾纏在那樣的氛圍里了。

中國的文學評論家們對它的最高評價似乎是「日本版的《紅樓夢》」,在這裡暫且不做二者的比較,只談一點點關於日本文學的個人看法。

日本其實骨子裡是很傳統的國家,軍國主義、大男子主義等等讓人鄙視的東西就一直流傳到現在。但是,從另一個角度借鑒魯迅先生的「拿來主義」,再加上一分為二的唯物辨證法,日本有著自己很獨特的審美情趣。它往往非常善於捕捉最感人心靈的悲哀情緒,比如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我」在綠子與直子之間的糾纏與不斷顯現出的絕望;又如渡邊淳一的《失樂園》中男女主人公細微而堅強的情感變化與環境不斷造成的緊迫感使讀者再尚未看到他倆死亡的結局就已經感受到他們相愛卻必然要死的悲哀了。

另外,日本文學除了纖細、含蓄、感傷的格調外,還有一種清淡而純真的相融。如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川端康成的《伊豆上的舞女》幾乎成了初戀的代表文學之一。青澀卻美好,有一種純真、靜靜的,淡淡的味道。

日本文學基本精神基調是「幽情」即認為「在人的種種感情中,只有苦悶、憂愁、悲哀――也就是一切不如意的事,才是使人感受最深的」。因此,很多文學作品往往是「悲」與「美」的結合,又如《名人》。但是回到我狹隘的個人喜惡里,我還是不怎麼喜歡。
作者: 失心    時間: 2006-5-2 16:00
說到日本的文藝,更確切地說是它的影視吧,小的時候一直痴迷它的動畫片《鐵臂阿童木》,再後來是《排球女將》、《血疑》、《阿信》、《人證》。我記得當時家裡是沒有電視機的,一個生產隊里只有一台華僑捐贈的十二寸的黑白電視機,夜黑的時候,不管颳風還是下雨,必定每集都不落下。成年後,就不再喜歡日本人那種表面上假惺惺的、點頭哈腰骨子裡卻是強盜本質的文明,很長時間都不看日本文學之類的書。有一天,竟鬼使神差地買了渡邊淳一的《為何不分手》,除了很佩服渡邊的語言簡潔明快之外,看到結尾讓我產生了很大的疑惑:婚姻真的可以走第三條路?而且以前的那種感覺還是存在。呵呵,只是我個人的看法而已。

也許該多看點日本文學之類的書,然後才下結論?
作者: 夢女    時間: 2006-5-2 19:06
哈哈其實日本文學不要看很多,不然總會有種精神恍惚的感覺,大姐,挑自己喜歡看的就好啦~~~
作者: 區分小大寫    時間: 2006-5-2 19:52
心J,你也看"阿童木"呀,我現在還能哼那個曲呢,至於"排球女將",現在還記得起女主角那X型的旋轉的扣球與另外一個女主角的悲慘呢,不可否認,確實振奮人心.現在抽屜里還有"人證"的DVD和"草帽歌"的CD,"血疑"與"阿信"我斷續看過的,HOHO....

日本是個追求極致的國度,好與壞都一樣,但他們的好與壞不能和成一個圓,卻形成一種永遠也無法調和的分裂,象一朵帶毒的花,我自己是不喜歡的.
作者: 夢女    時間: 2006-5-6 12:21
(十六)
高爾基曾說,他在讀茨威格的《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時,"由於她的形象以及她悲痛的心曲使我激動得難以自制,我竟絲毫不感羞愧地哭了出來."

即使是普通如你我的讀者,大概讀了也是久久不能平靜吧――為一個女人這樣卑怯.敏感.卻又深沉.堅決的痴情而感動不已.情竇初開的她,僅僅因為他習慣性的含情脈脈的一個眼神,便心裡著了火,熊熊的一把火,燃燒起她未來全部的光亮,支撐著她無望地付出一生的愛,至死不悔――從來在愛情里,得與失似乎都是雙項,有付出就必定或或少抱著收穫的心,特別是在愛情里.可是這個陌生女人卻對她愛的男子懷著純粹的不計任何回報的愛,讓人懷疑又讓人感動.

在茨威格寫來,這樣持久的熱烈的愛緣於激情迸發的一瞬――那一瞬太美好,太絢爛,以至於生活的其他面一下子黯然失色.而她的精神,她的肉體也緊緊地歸附於它了。――據說,男人的身心可以分開,於是在《中國式離婚》中便有了"身背叛,心不背叛;心背叛,身不背叛;身心都背叛"之分.這是題外話.――激情應只是一種興奮劑,維持愛情的藥效不長,而這個陌生女人的激情卻如此堅定持久,創造了永恆,在旁人看來,該是奇迹.

從什麼時候起,誰都很難相信永遠不變的愛情."天長地久"?那是鑽石廣告商們吹噓的廣告;是肥皂劇收視的看點,是自欺欺人的願望.人在歲月中,總是會改變,誰都無法給愛情一張永久保鮮膜.但是,"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畢竟還是人們心底里最初的願望,畢竟愛情還是這個世界的長盛不衰,因為只要活著,就有愛的能力與激情.生活是一個潘多拉盒,你不知道下一次打開的會是什麼,但還好,都還有希望.
作者: 夢女    時間: 2006-5-13 17:39
(十七)

《菜根譚》有一句話:人生太閑,則別念竊生,太忙,則真性不現。意思大概是人如果太閑散了,各種雜念就會悄然而生;而如果太忙碌了,純真的本性就不會顯露。

以此及彼。人若是在社會中甘當清流,顯得無所事事,是要被說為不思進取,家人、朋友、一切社會關係似乎都要嘲擠你,自己也陷入無形的各種煩惱中;而若是應接不暇,房子、汽車、晉陞……以及應付接踵而至的「富貴病」,又會失去很多人生的樂趣,不知道,是為自己,還是為他人而活。

但是似乎總是很難取捨,得失之間也只一瞬。也許現狀很難改變,能做到的是自己一顆比較平衡的心。閑時不忘努力,忙時不忘修性,如此保持而已。
作者: carrt    時間: 2006-5-13 21:20
閑時不忘努力好辦,勤奮就行;忙時不忘修性難辦,沒時間一切都是空談。
作者: 失心    時間: 2006-5-14 12:41
「忙時不忘修性」,並不是要你停下手中的事而特地去修性,而是一邊做一邊要記得檢驗你所做的品行是否正確。
作者: 夢女    時間: 2006-5-22 07:56
(十八)

還在上學的時候,常常發獃,胡思亂想,儘管明白自己在浪費時間,卻還一直感覺似乎有一大把一大把的時間可以揮霍。於是,繼續。現在出來實習了,雖然還是頂著「尚未畢業的學生」的身份,卻開始要按工作安排來執行了。有時要加班,回到家,再收拾一下自己,時鐘「滴答」,轉眼就是深夜了。

臨睡前,不管是還算有神采還是疲憊不堪,卻總想讀點東西,似乎有看點書,這一天才是完整了。

雖然我不是那種學習很好的人,也只是一個普通的文學愛好者,不過,讀書,這是我的樂趣之所在,我堅持著,並且快樂著。

這種快樂是一種沉澱、充實的心情:在靜靜的夜裡,靜靜地專心地讀一段文字,從繁忙切換到純靜,有一種淡然的愉悅。

於是,喜歡上了夜,喜歡上夜裡讀書的感覺。

我讀過巴金的《家》,他寫「人們躺下來,取下他們白天戴的面具,結算這一天的總帳……」不同於當時的今天,那一段文字卻還是有些時代的普遍性的。於我,白天要努力做好所要求達到的,生活上的,工作中的,情緒不定,或歡笑或沮喪,各種情感糾集在一起……只有等到夜裡獨自一人時,才似乎是無欲無求,無喜無悲,才是平和的一個人,才會有一種完全放鬆的狀態。可以一聲不吭,像塊木頭一樣,沉浸到書中里去了。

我珍惜我的這段小小的時間,用「這段時間去滋補慰藉一下那些潛藏的自我」(塞謬爾《人人天生想當別人》),感受著書的感受,快樂著書的快樂。

――――――――――
這點感受,算是塗鴉這篇隨想的結束語吧,很感激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比較喜歡新鮮,希望能夠寫點別的。^_*
作者: 失心    時間: 2006-5-22 14:40
我珍惜我的這段小小的時間,用「這段時間去滋補慰藉一下那些潛藏的自我」,感受著書的感受,快樂著書的快樂。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