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日本人凄凄慘慘的生活
[列印本頁]
作者:
虎皮貓
時間:
2006-1-9 13:03
標題:
日本人凄凄慘慘的生活
日本的貧富差距比我們大得多,拉美國家是最厲害的。相比之下我們這點差距根本不值得一提。要說有差距也是地區間的差距,但地區間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在日本和美國都有,只是我們這裡相對突出。
以西瓜為例,你們那裡我不知道怎麼樣,我們這裡路邊上是成堆的賣,而日本偌大的超級市場只擺上幾個西瓜,而且還要切開賣,家庭主婦經一般只買1/N回去給孩子解讒,一塊豆腐拿起來有放下,放下後有拿起來,左右是下不了決心買是不買。這絕對都是我親眼所見,絕對沒有半點誇張和加工。
說到品質,我只覺得日本的櫻桃比我們的好吃,其他的都差不多,有的還不如我們。如果你非要說日本的品質好,那我也沒辦法。
現在日本20歲左右的年輕人的身高確實要比他們的父輩高很多,但也僅限於20多歲的這一代,30多歲的人仍然很矮小,日本MM超過160CM的鳳毛麟角,這就證明了日本人身材矮小絕對不是人種問題,而是營養問題。至於是否高過中國人,我就不得而知了。
每天都離不開的生活必需品為什麼要收如此高額的關稅?
日本人貧富差距非常大,富裕的人家,房子能佔一條街,而窮的人家穿衣服都快打補丁了,還真和我們60年代差不多。日本電視里播的,一家三口(年輕的父母和未滿周歲的嬰兒)每月的伙食費是3萬日圓,而我一個人在比較節省的情況下的伙食費也是3萬日圓,當然這是比較極端的例子。
我住的是日本的貧民窟,周圍的人沒有多少有錢的,所佔比例我無法統計。
日本有政府補貼的全民醫療保險體系,每個人也包括像我這樣在日本生活半年以上的外國人都有醫療保險,但絕對不是免費醫療,只是支付的費用相對比較少而已。
我生活在北京,如果在吃、穿、住、行四個方面用北京和東京比,至少在吃、穿、住方面北京絕對不比東京差,但交通問題絕對是要有堅實的經濟基礎的,日本的公共交通系統非常讓我羨慕。
我們和日本的差距主要在農民,雖然日本農民的生活也並不比我們的農民好多少,但日本農民所佔人口的比例很小,而我們卻……
雖然我們與日本的經濟水平有差距,但生活水平的差距並沒有經濟水平的差距那麼大,這絕對就是社會制度差別的原因。我的一個同學被計程車撞了,小腿骨折,門牙掉了三顆。住院一個半月,國民健康保險打完折200萬日圓左右。當然窮學生是付不起的,不過計程車公司和處理事故的警察玩貓膩,責任一人一半。就是他自己修車,我同學自己看病交醫藥費。最後沒轍求救中國大使館,大使館給指任了一在日本取得律師資格的中國人,那律師一看事故調查書馬上說沒問題,就是計程車的責任。最後上法院,打官司反正折騰夠戧。不過還好連醫藥費律師費全算上陪了一千多萬。聽我同學說宣判完畢那計程車公司老闆臉都綠了。
我一個同學去日本留學,到日本后最讓他吃驚的就是日本乞丐多,地鐵站街頭拐角總是聚集衣不遮體面黃肌瘦的乞丐們。往往死在那裡幾天都沒有人注意。現在知道了日本人工作為什麼那麼辛苦了,稍不留神就有可能老死街頭的。經常有日本乞丐被毆打甚至殺死,警察也不管。都是小青年或者市民乾的,類似自願的清掃垃圾活動。
日本人認為乞丐四體不勤導致的,淪落街頭是自找的,沒有必要繼續生存下去了。這就是殘忍而冷酷的日本人。
現在很多西方國家的老百姓想移民中國的,尤其是老弱病殘,主要是看上了中國便宜的物價和相對完善的城市生活福利。日本人退休后就到國外定居了,在日本退休金很快就會花光了,更別說生病了。
日本貧寒人家的子女即使後來成為教師這樣令人尊敬的人,也無法和上流社會富人或者議員的子女結婚的,因為門第不同。日本古代有賤民階層,因為受到普遍的歧視,連像樣工作都找不到,很多這個階層的女孩現在只能從事色情業。日本人狹隘而且好面子,同時特別頑固。很多陋習都保留著,只有日本人本身心照不宣外國人並不了解。
日本有一個詞叫下町,就是城市貧民窟的意思,現在日本城市中有很多類似的地方。
日本公園裡的流浪老人
日本貧民的房子
我看到在東京地鐵里天天有婦女被人摸屁股。這在世界也是僅有的,沒有那個國家會這樣。
日本公園裡的流浪老人
日本貧民區
日本窮人家庭沒有浴室,就要到這裡來洗澡
許多日本人窮的什麼都沒有了。最後還得被zf活活打死。
窮的就剩下衣服了。
會向來以中產階級居多、貧富差距較小而驕傲。日本一直自稱實現了「一億總中流」,即生活屬於中等程度的國民占人口絕大多數。然而,連年的經濟低迷,日本的中流社會已然崩潰,日本已淪落成發達國家中貧困率排名第三的高貧困率國家。日前,《東京新聞》就日本政治結構改革的成果進行了調查。與其他只為小泉政權歌功頌德的報紙不同,《東京新聞》將底層民眾和專家學者的聲音匯總起來,發出了足以震驚日本上下的一聲驚雷。
貧困率位列「三甲」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前不久發表了對各國貧困狀況進行調查的報告。在一個國家中,收入不足國民平均收入一半的人被稱為「貧困者」,而貧困者占國民總數的比例即為「貧困率」。墨西哥的貧困率為20.3%,高居榜首,日本以15.3%的比例位居第五,在發達國家中居然排到了第三位,也就是說,日本屬於發達國家中的「高貧困率國家」。按照日本人口折算,貧困人口總數已經接近2000萬。
京都大學的橘木俊詔教授表示:「貧富差別以超乎想像的速度發展,這樣的結果也許會讓老百姓感到震驚,但是日本所謂的『一億總中流』的確已經消失了。貧困率與10年前相比,增加了一倍左右,最能夠表現出事態的嚴峻程度。」此外,已經確認接受生活援助者的統計數據也證明了日本窮人翻番的事實,10年前,接受援助的家庭大約有60萬戶,如今已經超過了500萬戶。
老百姓的日子不好過
日本政府和日本銀行最近稱日本的經濟已經衝破瓶頸,發展態勢良好。一面是政府的高調,一面是倍增的貧困率。到底經濟有沒有好轉,人民能否感受到經濟的復甦呢?
在東京品川區的一處商業街,小商店鱗次櫛比,這些個體店主對經濟現狀的看法更直觀和真實。經營茶店「萬壽園」的老闆娘感嘆:「什麼經濟復甦,這裡的店已經有很多歇業了。賣不出去東西,開著店需要費用,關張了又找不到工作。所以這一帶很多夫妻店都是一人獨自支持,另一個人出去打工掙錢。」有的店主表示,大企業之所以得以復甦,是因為大量裁員。有錢人只是一小撮,底層老百姓最辛苦。首相小泉雖然說過「讓我們一起來忍耐痛苦」,但是真正去忍耐的都是平頭百姓。
雖然政府統計顯示,失業率有所降低,但是很多四五十歲的求職者根本感覺不到希望。他們認為,得到改善的僅僅是東京市中心一帶,其他的工業地帶根本沒有工廠或公司招募新人。很多人看到招聘廣告前去應聘,卻發現實際情況與廣告中說的相差甚遠。以前公司提供的必需品,比如工服、工作保險,現在卻讓員工自己購買。
繁榮都是富人的
據日本2005年7月的統計數字,日本的失業率已從最高時期(2002年8月和2003年1月)的5.5%降至4.4%。很多政治家都將其歸功於政治結構改革。橘木教授尖銳地指出:「雖然有工作的人多了,但是低收入的非正規員工佔了2/3,當然會導致貧困率的增加。」
經濟評論家荻原博子女士一針見血地指出:「所謂經濟復甦,是大企業和富有者階層的盛宴。大多數工薪階層不僅沒有享受到加薪,反而增加了社會保障費和稅金的負擔,他們不可能感受到經濟的好轉。」她舉例說,「50多歲被解僱的人,每月勉強度日,為了生存不得不找一份工作。工作的確有,但是問題的關鍵是這些工作能否提供給他們足夠的薪水,經常拖欠工資」。她不無擔憂地指出:「再這樣下去,只能是富人愈富,窮人愈窮。」
作者:
Hanxin
時間:
2006-1-9 15:24
日本的乞丐也是安分守己的
作者:
lwtbb
時間:
2006-1-9 20:49
你說日本的事,就別用咱中國的照片充數。
作者:
mingkiller
時間:
2006-1-9 23:26
日本平民區的房子那張圖片絕對是中國的,日本的土地政策是不可能蓋那麼多新樓的,樓主笨蛋
作者:
wlwl
時間:
2006-1-10 16:00
哥么、有一張可是溫泉的照片。
作者:
sanyu888
時間:
2006-1-10 17:23
日本民區的2、是博物^里的陳列物。
作者:
hello100
時間:
2006-1-11 20:37
日本的很多流浪漢(不是乞丐!我從沒碰到他們向別人乞討.更不會弄一些小孩找你槍錢)在一定程度上說,都是自己的原因.
沒聽說在日本有人因為"家庭出身"問題會影響找工作--只要你有那能力.要是有那問題,俺這種"倍受歧視"的外國人就不用在日本混了.至於那些風塵女子,她們要想當店員,不可能不行,只是不能要求同樣的工資了:-)
結婚:在國內就不講"門當戶對"嗎?在西方也講啊.據研究,在西方,門當戶對的婚姻更穩定和幸福.老祖宗的訓導還是有道理的.
日本總的來說還是比較平均的社會,比美國和中國平均多了.政府機關也更像"公僕".至於窮人,好多也是自己的原因,他們年青時就不想好好工作,打點零工就辭職去領失業保險,併到國外遊玩.
日本的房子特別貴.要是買了對於自己太貴的房子,並遇到經濟不好,拿不到足夠的錢,就會有麻煩.要是比較謹慎,善於理財,像俺這樣失業也不怕:-)
當然絕不是說日本就那麼好,否則俺就在這裡定居了.只是想澄清一些事實,以便大家能更準確地了解這裡.
作者:
Hanxin
時間:
2006-1-13 00:05
hello100朋友說得不錯!
當年來日本時,在飛機上還想著偉大領袖的教導,
世界上還有2/3的勞苦大眾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時間一久,終於明白了,
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勞苦大眾在哪裡。
資本主義的國家裡的社會主義因素比號稱是社會主義的國家高多了。
作者:
shiliuwan
時間:
2006-1-13 13:56
我也感覺,日本最大的優點就在於是相對平均的社會。
作者:
shooden
時間:
2006-1-16 15:54
這傢伙, 什麼用意啊?
作者:
Hanxin
時間:
2006-1-25 11:59
日本的乞丐,西裝革履?
還愛讀書看報!
與中國的相比差多少?
作者:
gikeis
時間:
2006-1-26 20:00
你對日本的了解真透徹啊。
作者:
kittyh
時間:
2006-8-11 14:02
太片面啦,不是根本沒在日本呆過就是別有用意
作者:
yangpf
時間:
2006-8-16 10:21
標題:
要實事求是
看了這篇文章之後,覺得作者的看法有些偏頗,我不知道作者自己是否親自去過日本或在那裡生活過。但是我覺得無論是對待任何一個或一件事,都不要先入為主,要平心靜氣地觀察,理性客觀地分析,這樣才能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客觀、公正,也不至於因自己的一家之言而負面地影響別人的看法。
我在日本大阪工作過2年,去過各個地方,可是我從來就沒有看到一個乞丐。當然,我發現有一些「HOMELESS」,但是他們是不同與乞丐的,他們之所以這樣在外流浪,是他們選擇的一種生活方式,而非生活所迫。
作者:
nneeww
時間:
2006-9-13 00:24
資本主義的國家裡的社會主義因素比號稱是社會主義的國家高多了。
作者:
tangyuan
時間:
2006-9-13 11:55
??? ding yi xia
作者:
pengcheng
時間:
2006-9-16 22:26
我不太了解日本,對日本沒有什麼嚮往.
作者:
Hanxin
時間:
2006-9-23 07:09
[QUOTE=未註冊]別的我不說,單就住房來說,日本大多數城市居民的住房條件不如中國的。也許住宅內的設備稍微好點,但是通風,採光絕對沒有中國的好,面積也小。(住宅面積小就不可能住著很舒服。)住宅周邊環境也是中國的看起來漂亮得多,在中國,不會有那麼多奇怪醜陋的房子。不過,衛生狀況絕對是日本的好。還有一點,居民區的生活氣氛也是中國的好。在中國,早晚看著院子里的人鍛煉身體,聊天,玩樂都給人很輕鬆愉快的感覺。在日本,總是給人冷清,寂寞的感覺。我覺得在日本給人的是一種陰氣很盛的感覺,中國給人一種陽氣盛的感覺。簡單來說,日本容易讓人憂鬱,中國容易讓人亢奮。[/QUOTE] 這個我個人的感覺與生活習慣、傳統有關:中國地廣人多,愛面子所以好講氣派,你看看紫金城、天安門廣場、十里長安街都是全世界之最;日本的土地是個人的住房是私人的,日本國土又狹小,所以很那出現像中國那樣的通風,採光絕對好,住宅周邊環境也看起來漂亮得多的住宅。
作者:
冰冰玫瑰
時間:
2006-9-25 12:08
樓主寫的東西發在這裡是很無聊的,因為來看的人都是生活在日本的,究竟日本是怎樣的大家心裡都清楚。如果發在國內也許會誤導很多人的。
作者:
sdk555
時間:
2006-9-25 12:44
呵呵,我國乞丐也很多呀
作者:
freeangelLin
時間:
2006-10-6 14:45
標題:
支持hello100
日本的社會比中國平等多了。努力,是可以在有生之年得到回報的。
黑金、灰金、腐敗、瀆職的也少。
我願意生活在日本----雖然這了冷漠、無情。但也省去了我們不少的麻煩。
作者:
dj13579
時間:
2006-12-3 07:30
中國人留學從日本的回國率和其他國家比是最高的!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