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自然風格的芬蘭美食

[複製鏈接]

2萬

主題

6萬

帖子

4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終生會員(廿一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4236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葉可兒 發表於 2005-10-13 12:3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和一切寒帶高緯度地區的人們近似,芬蘭人的飲食結構以蘊涵豐富的脂肪、澱粉的高熱量食物為主,各種肉類、馬鈴薯是芬蘭人的最愛,他們就用這些極為平常的原材料,烹制出極具北國風情的特色佳肴。

  芬蘭美食代代相傳,既保留了古老的烹制工藝,也並未跟隨時代的演進,與自然風味相離棄。自然特色、原始風味永遠是芬蘭食品最為標榜的優勢所在。論工藝的精細,或許 不如法式大餐;論種類的多樣,亦遠不及華夏美食菜系流派紛繁林立,芬蘭食品的材料取自山林田野、大海河溪,一如這裡粗糲的民風,不是那麼精雕細琢、但絕對地道、夠味兒。

  食不可無魚

  

  就像俄國人不能沒有伏特加,對於芬蘭人,「食不可無魚」。

  芬蘭有著蜿蜒逶迤但卻漫長的海岸線,又有著大大小小數千個湖泊,水產資源得天獨厚。三文魚(即馬哈魚)、波羅的海青魚、鮭魚、淡水鱈魚各具風味,炮製方法也五花八門,有煙熏、明火烤、蒸、h等等數不勝數。

  夏季是品嘗三文魚、白魚和波羅的鯡魚的最好季節,宴會上首選的是煙熏馬哈魚,做法是用特殊的紙將魚包起來烤或直接放在碳火旁熏烤。白魚、鯛魚和波羅的海青魚也可以被熏制或燒烤,用樺木夾板把一排青魚碼整齊地夾住,放在炭火中燒烤,這樣出來的烤魚不僅肥嫩異常、還帶著隱隱一絲樺木的清香;7至9月份是品嘗一種名叫蜊蛄的小龍蝦的旺季,舉行「小龍蝦聚會」,據說比因「麻辣小龍蝦」而名噪京城的簋街夜市還要熱鬧幾分;而冬季最饞人的莫過於剛剛從冰窟窿里打撈出的江鱈、白魚和其它鱒、鮭類魚。在冬季,這些魚類的肉質變得異常純嫩鮮美,最適合生吃和鹽漬,或者製成魚肉凍。

  魚子同樣為芬蘭人所喜愛,尤其是冬季的鱈魚子,芬蘭人將其與酸乳和切碎的洋蔥末兒混合攪拌在一起,最好搭配著薄餅以及加入奶油的鱈魚湯,吃起來既有魚子的鮮香、又有奶香的醇厚,還夾雜著洋蔥的辛辣,妙不可言!據說古時候芬蘭水手出海后最喜歡吃這種食品,材料易得,作法簡易,卻能產生極高的熱量,足以在刺骨的海風中抵禦嚴寒。

  盤中天地

  芬蘭的食品結構主要以肉類、魚類和土豆為主食,其中肉類又以牛肉和豬肉為主;蔬菜類中胡蘿蔔、西紅柿、黃瓜、捲心菜是最常見、最經濟的;而牛奶、無數種乳酪則是芬蘭最主要也是最具特色的副食。

  芬蘭覆蓋廣泛的森林又為品嘗如馴鹿肉、雪雞等野味提供了最好的條件,芬蘭的小夥子們個個都是好獵手,他們最喜歡獵取馴鹿。烹飪馴鹿最好的方式是文火燉,待到相應火候撈出,肉酥汁濃,佐以酸甜的紅梅醬和土豆泥,著實叫人垂涎欲滴,大飽口福之後頓覺渾身溫熱、舒筋活血。與之類似的還有「扒鹿肉」,野味十足,是名副其實的綠色食品。在芬蘭東部的卡萊利亞區,Karelia la carte沙鍋在北歐幾乎無人不曉,用中國人的話來說就是:美味又滋補,絕對不該被那些自詡為饕餮專家、立志不放過任何一道人間美味的遊客們所遺忘。

  盆底風光

  芬蘭人嗜喝湯。湯有濃湯(Keitto) 及清湯(Lihaliemi)之分,多半是以黃豆、牛肉、蔬菜混合煮成。一般來說夏天氣溫炎熱,喜歡喝蔬菜湯的人多一些,豌豆湯(hernekeitto)則是冬季運動中驅寒暖胃的珍饈,甚至2月份的每個星期四都被規定為全國性的「豌豆湯日」,這一天當中,無論是家家戶戶,抑或飯店、軍營,都可以喝到香醇的豌豆湯。

  當然,就地取材,魚湯與蘑菇湯也深受當地人的喜愛。冬季的三文魚湯或者淡水鱈魚湯清甜鮮美,通常情況下同一種特殊的馬鈴薯同煮,這種馬鈴薯只有拇指尖一般大小,價格卻不便宜,比肉都貴很多,煮時要添入一種叫蒔蘿的香料,並加進少許奶油,芳香撲鼻;奶油蘑菇湯是將鮮蘑洗凈切碎后加蔥末兒用黃油炒出香味,再加上牛奶、肉湯和炒麵攪拌煮熟,同樣味道鮮美至極。

  糕餅天堂

  說完了肉食、湯飲,再拿芬蘭特色的糕餅點心來饞饞你。

  在芬蘭東部同俄羅斯接壤的卡累利阿地區,有一種著名的特產――卡累利阿餡餅。這種橢圓形餡餅的薄外皮是用裸麥製成的,將土豆泥或用牛奶煮熟的大米放在外皮上,放在爐中烤熟。食用時,上邊還要抹上一層熟蛋黃和黃油混合而成的醬。雖然卡累利阿餡餅在全國各地的商店裡都能買到,但還是原產地的餡餅最為正宗。

  來自中部薩沃地區的魚餡麵包也是當地有名的獨特食品。在庫奧皮奧市中心的廣場集市上,帶篷的貨車出售這種圓形和長條型的烤麵包。麵包里填充著鱸魚或紅鱒魚和豬肉,在烤爐里用文火慢慢烤熟。輕輕掰開出爐后的麵包,裡面的小魚就像罐頭裡的沙丁魚一樣排列得整整齊齊,吃起來柔軟多汁,味道極為鮮美。

  還有一種芬蘭式壽司的小點心――Graavi,有人稱之為「魚壽司」,即用腌制好的生魚片包裹上小馬鈴薯、奶油、芫荽同食,與紫菜包裹飯糰的日式壽司相較而言,自然另有一番別緻的風味。


  芬蘭有這樣的傳統,節日的咖啡桌上應該擺有各種各樣豐富的甜食和風味點心。一個出色的女主人必須準備至少七種不同類型的糕點:夾肉或果醬的三明治,夾蔬菜和乳酪的烤麵包、肉餡餅、麵包圈、軟糕點、脆餅乾和多層鬆軟的奶油果醬蛋糕之類。當然大部分糕點都是女主人親自在廚房裡烤制的,但也可以到商店購買現成的糕點食品。

  漿果處處

  在布滿森林和湖泊的芬蘭土地上,盛產種類繁多的漿果。已進入八月,芬蘭的樹林里就會開始結出無數大大小小的野生漿果。主要有藍漿果、紅漿果、野草莓、燕莓、黑加侖等十數種。

  芬蘭法律規定,一切生長在芬蘭國土之內的自然資源,所有權都歸全體芬蘭國民共同所有。所有公民,包括遊客都可以自由採摘這些掛滿樹梢的野果,芬蘭人有一些將其收集后製成果醬、乾果之類,但多數則用來釀酒。

  芬蘭緯度靠北,不適宜於種植葡萄,於是勤勞聰慧的芬蘭農民們就開始嘗試著用各種漿果釀酒。每年豐收的季節,政府出面組織採摘大賽,人們在山林之中一邊在勞動中盡情娛樂,一邊大嚼特嚼隨手拋入嘴中的各色漿果,好一派其樂融融的景象。

  有一種負有盛名的黃莓與北極莓的混合佳釀利口酒(Liqueur),取材自生長於北極圈內的莓子香味濃烈、口感獨特,與著名的芬蘭伏特加、杜松子酒一同出口海外,獲得甚多褒獎。芬蘭家庭聚會當中一般喜歡引用一種稱作Glogg的甜酒,以紅酒為底料,加入些許糖、桂皮、丁香、杏仁和葡萄乾,飲用時一般加熱。喝到杏仁者,將成為最幸運的人!

  攻略

  芬蘭大都習慣於中午吃一頓豐富的大餐,而晚間吃得較為簡單。故此很多餐廳習慣於全年度向客人提供午間自助餐,時間多是星期一至星期五約11:00至15:00,價錢通常由6.7~7.5歐元起計,食品包括湯、沙拉、麵包、冷盤、熱盤、咖啡以及甜品。比較平常而又便宜的午餐大多在咖啡廳(芬蘭語為Kahvila)或小酒吧(芬蘭語為baari)出售。

  注意芬蘭語的baari並非只指賣酒的酒吧,要喝啤酒的人們直接去咖啡廳也能找到啤酒,而所有掛牌經營的飯店和酒館均有各國的酒類出售。

  逢星期三是芬蘭人稱呼為「小周末」的時候,餐廳會比平時繁忙,酒吧里塞滿了人,許多的夜餐店裡都組織現場的音樂表演,需提前訂座。

  餐廳所收的費用已包括服務費在內,至於是否再另給小費則由閣下視服務質量的優劣而定。衣帽間和門童的小費約1~2歐元。所有芬蘭餐廳都不容許攜帶寵物入內。
2009,我等你……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09:3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